《八月炮火》是一本由[美] 巴巴拉·塔奇曼著作,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页数:6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八月炮火》精选点评:
●对一战进行主题阅读时读的,令人意犹未尽
●真的是百感交集,历史如此荒谬黑暗,而我们却无法确定它不会在明天重演。
● 喜欢战争史,对一战有些了解的人可以一读,夹叙夹议,对人物的描写可谓传神!如对以上所述没有丁点了解的人,不建议入坑,很难读下去。
●对参与战争的人的关注令人印象深刻。
●好歹也是大出版社,就不能专业一点吗?书前配的照片最后一张说是1914年8月蒙斯之战,结果里面全戴着MK1盔。1914年参战各国哪来的钢盔?亚德里安盔都是1915年才装备的。
●“戏剧也无法企及”。
●1.第一部分4章分别对德、法、英、俄4个国家当时的军备和联盟情况简要交代,在复杂线索里清晰描述整体概况,让不熟悉历史的读者找找感觉。有个初步印象,主要大国间的关系貌似对后来二战都有潜在影响。2.第二部分讲述开战其实取决于德法英俄四国之间的试探和互动,与我们历史书上说的萨拉热窝事件没什么关系。3.作战将军都站在自己角度看待战争,这里面包含自己的性格、经历、背景等等,以上帝视角来看都是短视可笑的,但芸芸众生都是这样,只是战争中更突出而已。4.第三部分到战斗真正打响的时候,从书中发现其实大家都是怕死的,不欺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拼死投入到战斗中。以前就想,如果在战争年代,我这样的人可能经不起严刑拷打当汉奸,这样看来也可以宽慰了。
●虽然只是描写一战第一个月,但文学性比较强,对人物性格刻画很细,也正是这些政治家、将领的性格决定了一场战役、一次大战、两个阵营最终走向
●还是不错的
●并不是荡气回肠,也不是惊心动魄,这只涉及人类首次进入现代战争的最初三十天,传统的骑兵,带着覆带的炮车,飞机首次轰炸和侦查,但仍能看到各国的马刀的最后亮相,预示着古老文明在陈旧武器在现代战争与文明中的尴尬妄想,让人类走向癫狂与毁灭,战争初期三十万人的伤亡,最终只是变为座座用于糊弄国内舆论和徒劳抚慰家属冰冷墓碑,仿佛以冷峻的目光灼烧着良知与人性!雨果说:死亡是最大的平等!
《八月炮火》读后感(一):某些人的只言片语,遗留在历史之中
柏林,总参谋长是施里芬:德军的袖子将轻拂过英吉利海峡
伦敦,外交大臣格雷: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列日,要塞守将勒芒:我是在昏迷中被俘的,请务必在战报中写明这一点
比利时北部,法国第五集团军司令朗勒扎克:德国大军从列日两侧蜂拥而来,为数不下几十万…正是要置法国于死地的那一击
沙勒鲁瓦,朗勒扎克:只要第五集团军还存在,法国就不会灭亡
(开战仅四天,法军伤亡14万人)
巴黎,城防军司令加利埃尼:不出12天,德军就会兵临巴黎城下,巴黎有抵抗围攻的准备吗?
巴黎,陆军部长梅西米:我在军队中有军衔,我将作为一名少校上前线去
巴黎,城防军参谋长克莱热里:他们把侧翼送上门来了
马恩河,法军总司令霞飞:先生们,让我们在马恩河战斗吧。
前线,20军军长福煦:勇往直前,进攻。德军已成强弩之末,坚持到底者胜
(马恩河的奇迹和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柏林,总参谋长小毛奇:法国的火焰眼看着熄灭了,又熊熊燃烧起来…
《八月炮火》读后感(二):一战的结果由德国40天作战失败就已经决定了
2018年阅读之41 (美)巴巴拉·W·塔奇曼 《八月炮火》,从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开始,这一场全世界瞩目的葬礼下隐藏着世界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用一种文学性的手法书写了1914年8月所有发生的事情,尤其以法、德、英、比、俄五个国家,犹如亲历现场一般的描写,施里芬计划和法国第十七号作战计划的失败,将一场本可以以德国40天拿下法国的战争拖入到了相持阶段,比利时对于德国的反抗拖慢了德国人的脚步,这是小毛奇没有想到的,太多的大人物在这场战争中被数次提起、霞飞、贝当、福熙、鲁登道夫、冯·施泰因、兴登堡等等,都是历史的名将,其中很多德国将领都参加过色当战役。这是一个永远弥补不了的错误,第十七号计划的失败与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同样致命,两者和在一起导致了西线的僵持局面。西线的战事,每天吞噬着5000人,有时甚至多达五万人的生命,消耗着大量的军火、能源、金钱、脑力以及许多训练有素的人才,从而吸尽了协约国的战争资源,并使在敌后开启新战场,如进攻达达尼尔海峡这类本可以缩短战争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马恩河战役之所以成为影响全世界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并不是因为它决定了德国的最终失败或协约国的最终胜利,而是因为它决定了战争还需继续。
《八月炮火》读后感(三):由《魔山》想到的
非常个人向的书评,为自己而写
最近重读了《魔山》,尽管令人精疲力竭,还是颇有收获,对它的理解似乎有所更新。一个念头逐渐产生:使汉斯·卡斯托尔普走下高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反正最近很闲,便找来了这本书,准备好好了解一下。
只是,《八月炮火》和我想看的还是有点出入的,我主要是想知道为什么奥匈帝国会吞并塞尔维亚,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德国同英法的矛盾。当然,对于了解战争的缘由,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是读完以后对于奥地利仍然是一无所知,恐怕得再读几本书了。
作者的文笔自然是没话说,对于历史的考证,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尽管这是一本小说,却对历史人物不加入主观臆想的内容,证明其客观性也是有所保障的。根据附录,每一处判断都是有史料可循。这本书要写出来,怕是费了很大的心力。
只是我读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人名太多,事件太多,各个官员的官衔如同绕口令。加上kindle的图又是那么小,我仔细瞅了半天才看清。对于一战不太了解的人,比如我这种的,最好还是读一读其它的科普读物,再来读这本书,想必会有更好的体验。
当然,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的,对于日俄战争之后的欧洲局势发展,有了很深的了解——说到这个,我看这书的时候突然对日俄战争又产生了兴趣。战争是怎么开始的呢?为什么会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呢?日本是怎么胜利的呢?不过,这肯定是另一本书的故事了。
总而言之,是一本好书,读完后,让我有一种度过了一段充实的时间的感觉。
《八月炮火》读后感(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欧洲问题
1.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加持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史无前例。
从闪电战变成持久战,消耗战,最后以同盟国失败告终,德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奥匈帝国解体,欧洲从变成一地碎片。
作者通过对八月战事的描写,描绘了改变世界的一场战争。
2. 1910年5月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去世,欧洲各个王室成员粉粉到场,这看似和谐的葬礼其实暗潮涌动。
3. 一战原因:
拿破仑战败后,形成了英法奥普俄五国鼎立的均衡,史称维也纳体系。
但是随着德意志的统一,并且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强国,旧的平衡被打破。
同时,民族主义在各国兴起,斗争哲学的流行,为战争埋下伏笔。
4. 参战国准备:
德国制定施里芬计划,利用闪电战,借道比利时直插法国巴黎,打败法国后掉头对付俄国。
法国制定17号计划,在德法边界建立碉堡防线,抵御德国。
5. 施里芬计划的问题:
德国人以严谨的态度详尽的计划着每一步,但是这个计划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第一,在打下法国前如果沙俄参战,德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第二,如果比利时不同意借道,德国将得罪英国,英国会在东线参战;第三,如果不能及时结束战斗,将会把国家拖入持久战消耗战的漩涡。
事实证明这些不确定因素最后都发生了,最终德国战败。
6. 战败后的德国,被战胜过羞辱殆尽,并且打破了欧洲经济权衡,煽动了更强烈的民族主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隐患。
7. 最可惜的是,经过四年的各国混战,巴黎和会并没有给出合理的方案,建立新的权衡秩序,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八月炮火》读后感(五):阿妹你看,傻X大战——《八月炮火》读后
典型的美帝新闻体,意识形态简单明快。英法是自大傲慢、自以为是不可靠的盟友,德国是穷凶极恶,同样自大的敌人。冷眼与毒蛇的言语中,作者告诉大家,这场荒唐的战争,需要一个英雄国家拯救这个绝望的世界。
本书,只写了从战前到一战中前三十天,德军狂飙突进的那一刻。应该说这本书很有意思。它是商业逻辑下的产物。他把大量史实放置于一种刻薄的美式幽默之中,而且毫不纠结的鲜明的人物立场。这和现在自媒体一样,在严肃毁灭战争,用的一种调侃笔调写成的。让人看了既不郁闷,又不枯燥。而是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不过在快活下面,有大量的事实做支撑,而每一个段子都很高级,必须要熟捻历史,或者有一定的人文主义素养,才能会心一笑。
从人道主义,本书有一种轻佻,不庄重。美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直接受益者,在这本书他告诉我们的是,一群“傻逼”不知道为什么事就打起来了。这真是屁股决定脑袋!虽然,本书也谴责了德国人暴行,但是同情心不足,或者说,只是表达了类似于亚当斯密先生听到中国发生大地震后产生不痛不养的同情,并且有一些狄德罗似的想要继承因地震而死的中国富翁的财产的期许(见《道德情操论》)(这句话是仿作者语气)。
战争这个东西,只有真正的伤其自己的筋骨,才能体会到他的可怕。英国人写的《巨人的陨落》,法国人写的《蒂博一家》,奥地利人写的《昨日的世界》,德国人写的《西线无战事》。一代又一代的欧洲作家,哀叹着战争对他们造成的苦难。十九世纪几十年的欧洲辉煌,化成了焦土与杀戮。天生骄傲的上帝选民,变成了窝里斗的白皮耗子。二战后更是沦过了斯基泰与哥萨克乡巴佬与扬基佬土包子的附庸。凡是欧洲人,哪一个不痛心疾首。就像晚清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天朝臣民一样,他们忧郁与悲怆在美国胜利者与吃瓜群众心中无疑只是一种乐子。
不过说实话,当年我看二战太平洋战争,我也这心态。美国人杀日本人,好看;日本人也好看。
所以,本书,好看,五星,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