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清扫日记》是一本由[日]前川誉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一):经典的日剧脚本
一本典型的日式流行小说,很快就能看完,通过迷茫的主角将各个角色与逝去亲人离别的剧情自然而然得串连起来,虽然最后回到了主角感悟到死亡的寓意,并热血地去拯救受困于亲人死亡的同事,这一老式剧情,但是通过主角亲身参与的死亡清扫工作很真实得描写了日本社会日益常见的孤独死这个社会现象,发人深思,这也是国内日后的未来吗?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二):你真的能理解别人的痛苦吗?
该书人物,场景,事件的设置井井有条,没有多余拖沓的地方,读起来引人入胜。有几点感想。
1、用特殊清扫人员的视角来看待死亡,既不同于医务或者警务工作者那般理性,又不同于一般人那般感性。可以让普通人更好的直面死亡。
2、该书有个特点,即涉及大量主角的心理活动,以及许多的“自以为是”。虽然这些“自以为是”在书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想问的是——在涉世未深的情况下,这些“自以为是”真的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吗?
没有给5星就是基于此。
3、另外,书中出现过不少的转折,这些转折的使用手法值得参考借鉴。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三):如果能等到重生,一定是很幸运的人吧。
书里五个死亡现场,有孤独死,有白发人送黑发人,有携子殉情,有病死,有车祸,有哪怕死后也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年轻人,也有活着只剩绝望的女人,那些爱着他们的人好难过啊,周围一切都跟往常一样,可有些声音有些人再也看不到了该怎么接受呢,没有一个人死是相同的,我想每个人的死都不同吧,书里说死亡是一个点,出生也是一个点,最重要的是点与点之间连着的线,把每一个活着的瞬间好好积累起来也许是对人生最好的尊重吧。
看着书里描写的笹川那个背影,他人的痛苦我们真的能够感受到吗,我们感受到的到底是我们所感到的悲伤还是真正的悲伤呢。毫无疑问笹子失去了的一定是比自己生命最重要的东西,可是好好的活着才是对已经故去的人最好的怀缅吧。
我一直不喜欢聊生啊死的,好像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每天被突然袭来的欲望唤醒,又被欲望驱使着奔向生活。我们什么都不是,只是生命的瞬间吧。
走出黑暗是需要机遇的,如果能等到重生,一定是很幸运的人吧。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四):读后感
长大了就是时常要面对死亡这个问题 身边时有发生 关于死亡的话题也会进去我的脑海中 会思考 我什么时候会死亡呢?自然是希望活得越久越好 毕竟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 还有很多事物可以探索 但没有人知道自己哪一天就会死亡 而死后自己的物品由谁来处理 谁会知道一些关于我的秘密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开始读这本书 让我了解到人死了之后会怎样 人原来是会融化的 这是我完全不知道的事情
往往经历最亲的人死亡 会有一段时间无法走出来 看完这本书 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觉得自己可以面对他人的死亡了 不把死亡看成一件可怕的事情 但凡是人 都会死
但关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 我可能还需要时间 人怕死 其实是怕遗憾 怕死的时候 还有什么未完成的事情 所以不敢相信自己哪一天会死亡 可是死就是会在你不知道的某一个时候来临,几乎没有征兆,死的人死了就不会再发生什么了,但活着的人带着对死去的人的思念活着会更痛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尽快走出来。不是不爱,只是更好的生活是对他的一种尊重,带着他们的份努力活下去!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五):“长骨头的水母”:生命的意义在于好好活着
《死亡清扫日记》中的故事是围绕着特殊清理这一职业而展开的对于死亡审视。
其实依旧是老套的故事,和《非自然死亡》非常相似。无论是布局还是中间故事的内容。布局参见之前写的非自然死亡就可以:前期由几个死亡清理现场的单独故事起笔,不断在每个故事中展示人死去的形式(孤独死,自杀,好孩子,母子殉情),每种形式都展示了一种人生的状态、展现未亡人与亡者之间微妙的联系,同时故事在不断深入过程中对主要人物笹川的经历与心结的呈现。但就单独每个故事而言,深度是不如非自然死亡的,而且广度也不足。不过胜在文艺小清新吧,正如推荐所言:治愈。
而笹川的故事前期铺垫很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期待,最后在笹川黑暗的房间里这个故事居然被拉开窗帘这一举动而很轻易地结束了,这给人一种期待落空的感觉。虽然作者或许有意展示死亡给夫妻俩打来的痛苦,但是在最后处理这些感情和心结方面都没有做到很好。这主要体现在小说表达主题和解决心结的方式而言。
首先,小说表达的主题:1、人的情感不能共通。同题材的周国平的《妞妞》中的一句话:即使是共同的孩子死去,夫妻俩也很难相互扶持分担痛苦,可见人的情感并不能共通。
表达更为到位的是鲁迅,他在《而已集》中说:“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2、对于死亡的探讨。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作为清扫者的笹川等人在整理死者遗物和与未亡人交流时,突然感受到了那个曾经存在过却不认识的生命。因此,垃圾也不仅仅是垃圾而已,更承载了一个人生前一切活动。在此中他们学会了尊重哪些猝然逝去的生命。
3、同时作为这一职业的从业者,他们向外不断受到周遭人的质疑,向内一再自我追问其中的意义。
但是后两个主题却又表现(无论是主题还是情感的力度)都不如电影《入殓师》和小说《好好告别》深刻。仅仅停留在“想要痛痛快快活着”、“想要快点成长”这样的程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说中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共情”的批评很一针见血,下面请接受小枫的灵魂拷问⬇️
“你真的了解笹笹的悲伤吗?就像感受到自己的痛苦一样了解吗?”
“你根本就不了解。你只是沉浸在一种貌似了解的感伤当中而已。只要过上几天平淡无奇的日子,你马上就会忘记这些的。”
“想把他从黑暗里拉出来什么的,这种唱高调的话谁都会说。可是,谁会真的走进那片黑暗当中去拉住笹笹的手呢?漂亮话不管说多少都是没有用的。与其在这儿想这些没用的事,还不如快点把自己的手伸进黑暗里去。”
“可是我……想了很多……”
“到头来,浅井你还是躲在开着暖气的房间里裹着毛毯,远远地看着笹笹一个人留在冰冷黑暗的深夜里而已。如果你就用这种半吊子的状态去面对笹笹的痛苦的话,可能还是随他去更好一点。至少不会让他再受伤。”
有时候,如果不能真的感同身受,请至少做到尊重他人的情感吧。
不过本书也胜在轻松治愈吧,有时候也没必要苦大仇深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情节性很强,让人想要一口气读完,这种阅读的快感也是本书的魅力之一吧。
在这段特殊日子里,我们总有迷茫和失望,但是请求好好珍视活着的日子吧!一帆风顺也罢,不如意也罢,借用书中一句话作结:“只要水母活得够久,也许会长出骨头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