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是一本由李松蔚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精选点评:
●与这个世界的不可控相处,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公众号文章合集
●散文形式的。还是有些点会触动我,比如“一个做好了课题分离的人,不见得是冷淡的。他很灵活,当他需要维护自己边界的时候,他会明确告诉你,而不是推开你。他理解你的不舒服,会陪你一起面对,而不是躲着你、敷衍你。”
●对小白来说确实收获良多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喜欢李老师有些独特的叙述角度的。悖论干预那一篇特别有收获
●有一些比较深刻的观点,但是文章写得比较松散,更像网文而不是著作。
●文章水平参差不齐,不过有一些视角还是值得参考的。
●大部分都在公众号上读过。但的确还是值得读的。
●好懂 有意思
●比较温柔理性生动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一):《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金句摘录
1.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大概都会时不时地有这种感叹:我们自己也是孩子,努力在变好,却始终没有变好。
2.未来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就是“相处”。跟别人相处,跟技术相处,跟风险相处,跟不确定性相处,但本质上是跟我们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3.身为看客,看到跟你不一样的人生,学到了东西,或者更坚定自己的态度,这就足够了。何必冷言冷语,对别人家的事就那么看不惯呢?
4.钱钟书有句话说得好:“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5.以正确之名,给人的伤害,不正是最难以消受的伤害吗?
6.“代际传递”,我们可能意识不到我们身上有多少东西来自父母。
7.绝大多数的年轻人相信,自己生活中的前进方向是生而有之,不言自明的。他们很小的时候,甚至远在自己学会思考之前,就踏上了与父辈分道扬镳的路,却从未想过那个方向是谁暗示给他们的。
8.对原生家庭愤愤不平的年轻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反叛有多少来自原生家庭的栽培。
9.恨铁不成钢的上一代看不惯后辈的独立,却并不自知,真正看不惯的,也许只是孩子身上那些自己不敢面对的愿望。
10.焦虑是父母天性中的一部分。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二):想法没有对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负责。
基于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不论是大人与小孩,还是长者与年轻人,亦或是同龄朋友之间,可能会有认知和能力上的差别,或者谁有更多的生活阅历/更有深度的思想。但谁都不应该倚仗自己的优越感,居高临下。不论是谁,最多都只能提出观点,是否做出改变是当事人的事,引导而非强加,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意识到自己越来越渺小的过程,越来越发现生活是不确定的,不可掌控的事情越来越多,这是事实,人人皆是如此。所以重点可能不在于逃避或者说强行掌控不可改变的周围,而是需要学习如何与周围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规则相处,关系都是流动的、变化的,不论是与人与事,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当然前提是你愿意改变。不用只纠结于过去的是非对错,而是愿意面对过去的错误并且放手,愿意停止幻想,愿意做出选择,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勇气,但并非做不到。
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这也表示不论用怎样的方法与别人相处,都得真心,不能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保持自己本来的样子并不表示故步自封,每个人都在成长,世界在变,环境在变,要适应环境,人当然也会改变。性格是天生的,环境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品性,努力做到在瞬息万变又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还能朝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前进,哪怕走得慢一点,哪怕中途暂时迷失了,都没有关系,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未知的。
未知的人生同时也意味着: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机器。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列在计划表上,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想要不想要,在认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再为此努力,用科学的方法设定目标完成计划,顺序不能搞反了。
此外,书中强调了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课题分离的技能很重要,书中的案例和分析非常详细,更多内容可以再看岸见一郎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
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越来越觉得,心理学本来就是哲学的分支,可能会更偏应用一些,它并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不能指导一个人怎样生活,只能为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些事情做出解释,或是有共性的事情作出分类,然后基于一定理论给出可能的原因。之后具体要怎么做,还是取决于当事人自己。
有人利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别人,也有人利用这些原理谋取利益,甚至操控人心。工具没有好坏,取决于用它来做什么,想一想还挺可怕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周围的环境如水般纯净。所以需要多学习理论武装自己,不要套路别人,但要保护自己不被套路。
说到哲学,所有的科学都源于此吧。
之前看吴国盛老师的《什么是科学》里有说,“哲学”源自西文的philosophia,本意有“爱”(philo)“智慧”(sophia)的意思,在中文中“哲”是“聪明”之意,“哲学”实则是“聪明之学”,这降低了西文philosophia的高度。如果选一个更合适的词,“大学”更接近philosophia的高度和境界。《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颇有西人“爱”“智慧”的意思。
可能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在于此吧。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顺序不能搞错,不然可能会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而痛苦却无力改变。与真、善、美一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有先后顺序的。能走到哪一步呢?不知道,能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往前走,就很最好的了,但也许哪天就迷失了也不一定,谁知道呢。
说偏了,还是回到此书。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始终把这句话放在前面:想法没有对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负责。
知易行难,缓步前行。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三):《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碎碎念
2019年第39本书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李松蔚
喜欢程度:四星
奔着作者是李松蔚老师,翻开了这本书。书名让我想到了ky的那本:《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个人觉得ky那本比较水。这本书呢,看的时候以为是公众号文章整理出来的,后来发现好像不是。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我对书籍和公众号文章的不同标准在打架。我蛮喜欢李松蔚老师泥石流一样的风格,思路清奇,深得我心。比如:
“哭是一种奇妙的本领,它代表对痛苦的正面认识。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我觉得夸一个人伟大也好,无私也好,奉献也好,都有一点儿怪怪的,像是在拿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诱使这个人平白无故地多付出一些。”
但是当文字落在“书”上的时候,我就变得更挑挑捡捡,苛刻傲慢。书里的每一篇,如果放到公众号上,我会像以往一样喜欢。但在一本书里,对我来说意义好像大不同。
这个“高标准”也让我想到我发布简书文章和公众号文章的差别:简书随手发,写得开心就好,没写完都可以发出去,反正可以随时改。可让我发一篇公众号,那可要费老大劲。要改n遍,尽量用词讲究准确,开头有例子,结尾有结论,中间走心又走脑,结构间还要环环相扣……结果呢,公众号经常好久发不出一篇。
竟然没提到书的内容就碎碎念了好几百字,下面说说这本书吧。
课题分离那章让我印象挺深的。发现我之前理解的课题分离是假的,像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虽然省事,但有点冷漠,也有点疏离。
“是“我”让他不舒服了,所以我要把自己摘干净,我需要向他强调(甚至向全世界强调):他不舒服,这是他的事,我不负责任,我不关心。
请注意最后这个说法。
表面上看,这仿佛是一个课题分离的想法。但是一个人这么说的时候,恰恰说明他正在试图撇清自己跟这件事的关系,他已经混淆了课题。”
这是我们最容易产生的对课题分离的误解。
对这里有些感触,看到我之前的理解有偏差,但是还没特别理解真正的课题分离应用到其他事情上能是怎么回事。想到书中的例子,感觉比我想象的还要难。
还有段话,非常戳我:
“心理学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会对“改变”这件事心怀敬畏。越懂得这个过程的漫长,越会对生活中那些“错误”抱有尊重。我也知道,越是苛刻地要求自己,急于改变,越是会陷入自我怀疑,失去改变的动力。”
常觉得学心理啊、成长啊,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好。但渐渐发现,它的背后的假设是“我不够好”。那么让自己变得更好真的可以让自己满意吗?并不能。对自己现在满意才能让自己满意。放过自己,是我最近常对自己说的话。
后面关于亲子的部分也挺戳我的。隐隐感觉新一代“熊孩子”好像和我们这代很不一样,但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也有点想不明白为啥现在带一个孩子需要这么多人手。
这代孩子小时候受到的关注很多,安全感很足,对“规则”、“权威”的看法都和我们不一样。经常看到年轻人愤世嫉俗地骂熊孩子,说他们没教养不守规矩没礼貌,不知道这背后有多少是羡慕呢?
“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跟你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我觉得不只是未来的孩子,最近也有感觉未来的我自己也要学会和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最近在感受我的“控制”,想让事情按我想的发展。这个背后有对于失控的恐惧,还有我常有的无力感,以及觉得我深深的自恋。
但其实我并不知道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啊。何苦要用控制去挡生命的路。
感觉这本书还是挺余音绕梁的,经常碰到什么的时候就会突然想到他的“奇葩”角度,挺喜欢的。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四):冷酷尽头是温柔:健康的关系不问对错
众多研究和数据表明,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是婚姻满意度最低的一年,夫妻吵架的次数大幅增加,整个家庭的气氛也常常紧绷。
本人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孩子快7个月了。过去的6个多月里,确实有那么几次,我真的就深夜坐在厕所马桶上哭着问自己:“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我并非觉得自己一定有错,但有些事情仿佛就走进了死胡同,没有解决的余地。
初读此书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冷酷——面无表情(或者面带狡黠?)的心理学家把你原有的思维方式无情击碎。有时候,他开始还不停地“强化”你的想法,你看得点头如捣蒜,然后冷不丁告诉你,嗯,这是反面案例,说的就是你。
但看到最后我还是被最大程度的治愈了。
与那种鸡汤类书籍不同,鸡汤书籍是不容分说地感召你,要你宽容和感恩,“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暴躁”,要你放下情绪立地成佛。结果合上书,你发现自己还在死胡同里,因为那些大道理根本做不到嘛。
李松蔚之所以要击碎你,是因为面对死胡同,只有解构,才能重构。他不会骗你说,一点都不痛苦,是你自己徒增烦恼。
他会告诉你方法,然后诚实地说:真的很疼,没有魔法,也没有例外。如果你做不到也没关系,只是因为你自己怕疼,但怕疼是正常的啊。
说回开头的问题,李松蔚在书里给出了答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健康的关系是不问对错的(哪怕你真的觉得有对错)。
————————
通常我们是怎么做的?
比如,孩子生病了,那肯定是有人没照顾好他,至于“有人”是谁,决定了是自责还是责怪他人;
孩子走路摔了一跤,哭了,有的大人会说:“你走路怎么不看着点儿!”责怪孩子并不是大人的初衷,大人其实在心疼孩子,但他们心疼的方式就是去找“原因”。
这是种无能为力的愤怒,化解这种愤怒的方式就是找原因,找到犯错的人,怒火就有处安放了。可是,这种下意识的解决方法只会把问题变得更糟。
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接受这种无能为力、接受不可控,难吗?当然难,可是不接受它,你就只能在关系里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
※ 父母总是强调安稳,催婚、让找铁饭碗、怪我们大手大脚……,而我们不愿将就结婚,尝试自己喜欢的事业,愿意花钱享受生活,谁有错?
——李松蔚说,都没有错。
父母生活在匮乏的年代,稳定是他们的求生策略,而我们在相对丰饶的环境中长大,稳定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环境允许我们自由生长。更重要的是,正是父母稳定的努力换来了我们自由的基础,父母也想放飞自我。“某种意义上,孩子在替父母实现他们那些未曾实现、不允许实现、甚至不愿意承认,但又真实存在于心底的对生活的野心。”子女对父母是继承,而非叛离。
承认父母没错很难,似乎承认了他们没错,我们就要改变。但是我们自己也没错啊,我突然明白,只有不再问对错,我们才能平心静气地跟爸妈说一句“谢谢关心”,然后真正没有负担地做自己。
※ 在孩子面前吵架,有错吗?我一个新手宝妈当然觉得不行,这难道不是育儿的金科玉律吗?也许你做不到,但你必须承认自己有错。
——李松蔚说没有错。
“生活的首要原则:坏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那句,“一旦吵架了,破碎的是我们的自恋感。我们只是跟其他爸妈一样。”
扎心,好扎心。但是接受了这一点,我反而能坦然面对这件事了,我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也许这样我才能好好考虑我可以做些什么,而不是要么恐惧,要么自责。
甚至像书中说的,也许通过这些,孩子会明白,即使很相爱的两个人也会有争吵。
这不就是真相吗?冷酷尽头是温柔啊。因为真相往往冷酷,但不触及真实的温柔都是假温柔。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敢于面对真实的人。希望我们都能获得不问对错的关系。
很难,做不到也没关系,尽量就行,我们都是普通人嘛。——写出这句话,终于松了一口气,嗯,这很李松蔚。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五):拒绝他人的勇气,来自课题分离
温馨提示
全文1700字,阅读3分钟
-1-
早两年的奇葩大会2上,何炅、蔡康永坐在嘉宾席,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跑上台,分享从事心理咨询的体会,居然说心理学没有什么用,大家一脸错愕。他话锋一转:知道了心理学的有限性,反而能做点什么。
这位语出惊人的80后,北京大学心理咨询老师,李松蔚,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53万粉丝的知乎大V,心理学话题最佳回答者。和《为何家会伤人》的武志红老师,是同门师兄弟,师从国内心理咨询领域泰斗钱铭怡教授。
他似乎与其他咨询师有点不同,视频节目《镜像》里与来访者面对面时,总是很少说话,提问也不多,甚至很长时间沉默。实在逼急了,说:“这是你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背后的潜台词是:这是你的事,与我无关。但我可以陪你一起面对,一起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最近,特别真诚的李老师写了一本书《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讲述如何运用课题分离,处理与朋友、家人、同事的关系,让自己过得更加轻松平和。许多观点与朋友圈热文截然不同,让人脑洞大开。
比如,在亲密关系里,他敢于质疑“凭什么每次让步的都是我?”;面对闺蜜的哭诉,“你的好心指点有时会适得其反”。
在家庭关系里,他告诉深陷自责的父母,“有时候,不靠谱的父母也很重要”;“有了孩子,我还是我自己”;善意的提醒我们,“育儿文章说得很对,但你最好不要看”。
光看这些标题,都让人热血沸腾:简直是救命的稻草、父母的知己啊,妥妥的安慰大师。
静下心来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凭什么别人(包括亲人和孩子)的事情,要我来负责?谁又来为我负责呢?要处理这些纠结不清的问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包含两个关键:一是划清界限,你的事情与我无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二是要做好属于自己界限之内的事情,比如,可以去安慰、理解、关心对方。
-2-
我曾和许多人一样,缺少边界意识,面对他人的问题,总从自身找原因:孩子生病了,是自己的错;项目搞砸了,是自己的错;朋友疏远了,是自己的错。生活中小心翼翼,谨慎行事,努力讨好所有的人,不惜委曲求全,将自己低到尘埃里。
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普遍共识之后,学习变成家长的集体焦虑,孩子成了听从指令的机器。课题没有分离,冲突时常上演。平时母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有一位母亲,参加了“零吼叫100天”活动,主办方给她配一个手环,每次发火前,就用力扯一下,提醒自己。第二天,手环就扯断了。
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课题分离,松蔚老师大胆做了一些尝试。他的女儿上幼儿园时活泼好动,对周围充满好奇,有时玩到晚上11点多还没睡。奶奶外婆担心晚睡长不高,要孩子爸管管,他却很“佛系”的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让她玩会儿,累了,自然就会去睡了。
这给我带来了一点启示:比起从头管到脚,有时候放手不管,也许更值得一试。毕竟,孩子的事情,归孩子;孩子主动做什么,只能听从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真正做到好难)。
课题分离的最大好处,就是建立明确边界意识,各自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将自己从关系中解脱出来,不再为他人的问题而烦恼。
-3-
课题分离,除了分清边界和责任,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好属于你界限之内那部分。也就是说,对于某个具体问题,你可以去安慰,提建议,但不要替他做决定。
试想一下,闺蜜和男友吵架,吵着要分手。向你抱怨男友如何渣,成天打游戏,大姨妈来了,还要做饭给他吃,边哭边骂。该如何安慰她呢?
松蔚老师说,抱怨的时候,听起来好像是无力反抗,忍辱负重。然而,一旦我们真的提供了资源,让他们有机会改变了,他们很可能还会选择现在的生活,仅仅只是抱怨一下。
他提出的对策就是:保持适度的冷淡。
我们理解尊重对方的选择。倒苦水的人,不是来听你告诉他怎么做,而只是找个人说说,理解他的不容易。至于要不要改变,如何改变,交给他自己决定。
说回李松蔚老师。在北京,上小学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他原本将女儿送到北大附小,几乎是全北京最棒的公立小学。但在女儿幼升小这一年,放弃了当初想法。给孩子选择了一所私立学校。亲友纷纷表示不解,各种猜疑甚至指责扑面而来。
奶奶在微信上发来了质问三连:
你们大学教师子女有几个会读这所学校?
这所学校办了多少年?市重点还是区重点?
学生平均成绩如何?毕业以后都会去哪里?
他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但偶尔也会听到支持的声音。
一个朋友说,松蔚虽然不懂小学教育,但相信这是他思考之后的决定,一定有他想要的东西,这就够了。
顶住外界的猜测质疑和母亲的连环追问,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
这份勇气,不是梁静茹给的。这份勇气背后,是课题分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