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同游美利坚》是一本由茹志鹃 / 王安忆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母女同游美利坚》精选点评:
●王安忆年轻时还挺好看…
●开头50页有点失望,觉得只有王安忆斯托卡才会看这种书(虽然我就是),中期开始变得好看。最茹志娟的地方是对海盗船的抗拒:我不玩这种东西不是因为不相信科学,相反,我太相信科学,明白它算得准人类的极限,不把你逼到那个份上不会罢休。最王安忆的地方,是以看地图为借口买了份冰淇淋坐下来吃,结果冰淇淋吃了两份地图还没看懂,十分王氏小确幸(丧)。另外这书真是潘耀明和陈映真的大型安利现场。。应该打上#八卦#tags
●整本书以母女两人的日记串联出了整个赴美的行程。这种形式很有意思,同样的一天在母女两人的笔下是不同的,同一件事母女两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看的过程中能发现很多这类有意思的细节,很好玩。
●许多有趣生动的细节
●早年曾在中国书店见过香港三联书店版,那时尚未涉台港文学,翻阅而未购。看母女两人特别是王安忆观察七等生、陈映真、李欧梵等一众文学史人物,确实填补了所学所知的一些空白。阅读两人对于同一件事、物、景观察而不同的判断、结论,是颇微妙、奇妙的感觉,王安忆以小说笔法记日记,比其母亲较冷静的情绪更多、倾向更多、色彩也更多。也在一众交往之中窥得如关良、潘耀明、聂华苓、郑愁予等的侧写,或为文学史增添些趣事。
●读的时候没觉得那是个三十岁的王安忆,就觉得是个少女。写陈丹青那段真鲜明,我这种对陈只略知一二的人都能读出来那是陈丹青。书里面好多当代作家,搜了一下才知道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啊。
●本社年度最佳!吹爆!
●看来我是很喜欢日记体啊!母女的文风,可能年纪的原因,可能时代烙印,王安忆事事皆可写,茹志娟有事方可写,相比妈妈的文笔更朴实简练,王安忆的文笔以符合她那个年纪,年轻,第一次出国,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她所处的时代,写出的文字必要有个意义。中信大方做的这本书手感真好啊!
●这本书其实在中信大方没再版之前我就有读的欲望。王安忆是我很关注的作家,她的作品即便没都看过但我都知道。我读这本书像写日记一样,一天一篇的看。王安忆写的细致入微,茹志鹃写的简明扼要。母女日记对读,感觉不错
●从母女二人的视角来写同样的经历,可以看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观点。这既让人着迷又让人恐怖: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的分析和自己的体验,鲜花与毒草因人而异。是看本书的感悟,没有任何母女的指代。虽然是一本书信,但不乏幽默和反思。83年相较现在2019,36年过去了,变化得实在让我诧异和失望。另一个收获是知道了很多未曾听说过的作家,如陈映真,七等生等。
《母女同游美利坚》读后感(一):一趟时光快车
《母女同游美利坚》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与她的女儿——同是当代作家、文学家的王安忆唯一合著的一部文学作品。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文学作品,记录了茹志鹃、王安忆母女两人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三十日到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活动时的每日所见所闻。书中是按照同一日,母亲的文在前,女儿的文在后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更可以让人直接感受到,一样的日子,一样的事件,一样的经历,在这对同为大师的母女的笔下,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风采,不一样的感觉。 母亲茹志鹃,生于1925年,幼年丧父丧母,被孤儿院收养;青年时期参加过新四军,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之后,文革的动乱波及到她,也使其产生过迷茫,甚至发誓不再写作。这样的人生经历使茹志鹃的文学“眼界已经远为开阔,思想力度也远为加深,包容在她作品中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远比以前丰厚”。她的文相比较于女儿王安忆,角度会更多也更高些,行文会感觉更沉稳、更大气些,又会有更多的思考掺杂在内。看上去话不多,却往往一语中的。在简短明快,缓缓的,不紧不慢的细腻的文笔下,人物性格、事件始末、所反映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的思考,已是一清二楚了。 女儿王安忆也是当代作家文学家。只是在1983年参加这次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活动时,她的年纪尚轻,生活阅历尚浅,涉足文学道路也不久。但彼时的王安忆应该是有着对生活的激情和好奇,也有着对文学的满腔的热爱和强烈的创作欲望。与母亲茹志鹃不同的思考角度,思维方式,使女儿王安忆的文令有一番特色。在她的文中,你能看到她对美国新事物的好奇和欢喜;你能感觉到年轻人的急躁;你也能看到年轻人的朝气,活泼,有时还略有些许的调皮;但是,她的思考也从未停下,有着年轻作家特有的活跃。这一次的活动,是王安忆文学道路上成长起来的一个重要的历程。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茹志鹃、王安忆母女两人眼中的美国和那小半年的生活贴着她们各自的标签。两代人,两种生活经历的人,两种思想境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和各自不同的思考。于是,你一下子,就能知道,哪段话出自母亲的手,而哪段文又来自于女儿的笔下。 一篇篇日记,记录了一段时光。让读者随着母女两人游览了当年的美国,了解了美国当地的一些个风土人情。也再次回到那个年代重温了那段岁月。
《母女同游美利坚》读后感(二):美丽的邂逅
茹志鹃、王安忆。我不会说我很熟悉这两位作家,也不能说多喜欢她们的作品,因为我确实没有读过有关她们的内容,或许很早的时候读过,现在已然忘记。但在这里读她们,内心的喜欢,也是我不想掩饰的。原因的话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许是因为是女性?或是性情相似?或是内容喜欢?或许另外一个读者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她们的写作,带给你内心的宁静,带给你安然,带给你淡然。文字里没有特别不好的情绪,述来都是缓缓的,丝丝有味道的,充实的,长久的日记下来,为你还原了一个美国当时的总状态,还有海外学者的状态,人们的心里动作,都能够从作者的笔下描述中体现出来。所以说能够跟作者一同,去到上个世纪的美利坚,去体会当时的社会,当时的心情与状态,也别有一番情趣。虽不是当下这个高科技的、高经济发展的大巨头,能够看看美国如何一路走来,也是一种收获。 况且她们是去参加国际写作计划活动,一次与写作有关的出行,多么美妙,对于喜欢的人来说,那种愉悦的心情,该是很特别的。跟着两位作者的笔触,从两个不同的视角,不同时代的人眼中的不同景象,不同的人,眼可观之,心可感之,手可学之!一举三得! 情不自禁的又想开始研究作家们的笔法,因为总想去学习。感觉他们写的字似乎都是有作用的,即使是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一些小细节,一些话语,却都是为着体现些什么的。不然你说日记的形式本就很泛,每天发生很多事情之后,如果事无巨细就是流水账了,而只挑重点的说又会很笼统,似乎应该这样捡着比较能够体现事情的事情来写,用一些细节来充实,用有意义的点来支撑,虽然似乎只是讲了这一天当中的一件事,却感觉这一天特别充实,这应是写日记的正确打开方式了吧?想想自己写了一年的手帐,又没有好看的画面又没有优美的文字,真真的是完蛋! 难道是因为没有那么一块娴静的时间来记录生活?有时想起时已过了心情,过了时日,便匆匆几笔,全似流水账或是意识流的文字,字里行间透露着平淡无奇,没有文笔,着实惭愧! 或许另外时代的读者来读她们的文字,又是另外一样的感怀。于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那样多,或许于别人,会勾起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情感。同样的一天,两位作者的感受会有不同,所以她们笔下的呈现也风格迥异。有的事妈妈一笔带过,而女儿却大书特书,有的事妈妈比较重视,引发深思,女儿却稍显懵懂,这又是另外一种人生感悟了。 这真的是一本能够慢慢读的书,当你再旅行,放下一些心灵鸡汤,拿起这本书,一起游美利坚,这种悠悠又古、娓娓道来的感觉,值得体味。
《母女同游美利坚》读后感(三):一段珍贵的记忆,一次游学的记录
文:薇薇安
跟娃一起出去玩儿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看展览的时候孩子就比较喜欢看有意思的, 我更喜欢看那些有文字说明的东西。 比如一起去天文馆, 我更多的是在有很多介绍和展示的展位前面看, 不过孩子一般不喜欢看这些, 更喜欢的是那些有意思的可以玩游戏的。 人与人的年龄或者阅历的差异,有时候看到一件事情或者去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地方。
《母女同游美利坚》是一本记录茹志鹃、王安忆母女两赴美的一段记录的书籍。 她俩于一九八三年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活动,其后又到美国东西岸讲演和旅行,受到海外文化界的欢迎。她们沿途录下所见所闻所想。笔下不纯是异域风光的描绘,更多是对美国社会各种层面的体察 ,对美国华人世界特别是留学生的刻画,及与作家和文友交谊的抒描。虽然他们此行的路线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母女两的关注点不一样, 各自记录下来的文字也不一样。
1983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年,去年年末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对于80后的我来说也是一点点的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我周围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记得小时候还是玻璃柜台的书店,如今有了可以让顾客自选的书架,路边的建筑也从小平房变成了高层的建筑。 记得年末的时候我们这里的媒体的公众号推文写了我们这边标志性建筑几十年的周边变化, 真的是感慨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对于文学工作者而言,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的风向, 这次一行人去美国参加爱荷华写作计划, 也是一种对于多元文化的吸收的探索。
该计划于1967年成立,由著名作家聂华苓及其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两人创办,是全世界首个由一间大学举办的全球性作家交流计划,第一届“国际写作计划”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12名作家。自成立以来,已有超过115个国家及1,000个作家获邀到访爱荷华大学,参与国际写作计划。这个计划的宗旨是让有潜质的作家更多的接触美国的生活,接触美国的大学生活。 受邀参加的也多是比较有潜力的作家。
通过这本《母女同游美利坚》 茹志鹃和王安忆母女两记录了在美国的经历, 参加的活动,见到的当地的华人, 和自己的朋友的会面,大家一起聚会的情景等等。 很多和国内不同的地方, 也有一些在国外时间久了的华人的想法。 以及面对不同的地方的所见所想。
现在看来当年的这些国外见闻都很珍贵, 对于文学工作者而言和其它的作者交流,互相学习是一个多么珍贵的机会呀。
《母女同游美利坚》读后感(四):日记中的历史与情感
最近读到一本极为有意思的日记。说她有意思的原因大概有两层,其一,是这部日记写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日记的内容多为其时美国社会各种层面的体察,以及两岸三地作家在美国的交游;其二,在于这部日记的作者并非一人而是母女两人,因为母女两人的阅历迥异再加上年龄的差异,观念的不同,使得两人在对待同一事物的看法存在着诸多不同的地方,两相比较之下,倒是有了一些颇为有趣的意味了。这部日记便是由我国著名作家茹志娟、王安忆合著的《母女同游美利坚》。距离本书上一次出版已经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如今再来读那些写于三十年前的日记,自有不同滋味了。 实际上,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美国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矛盾的,天堂与地狱就像是美国的两面,每一个人都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面。而对于第一次踏入美国土地上的茹志娟与王安忆来说,在美国度过的短短的一百二十天,也终不能让她们给美国印象,做出一个明确的速写。茹志娟在离开美国的时候,美国就像是一个迷宫;王安忆则说,这是一个让人越看越不明白的地方。她们用自己在美国的亲身生活经历,事无巨细的向我们描述着他们在美国所度过的每一天,有争议,有赞同,也有争吵。事实上,当我们在三十几年之后,再来读两个人的日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年,美国依然还是当年那个样子,而我们却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懵懂与迷惘了。 在茹志娟与王安忆的日记中,带给我们最大感触的,或许是那些出现于她们的笔下,在异国他乡漂泊多年的国人的境遇了。就像是旅居美国十几年的谭嘉,他说虽然在美国生活十几年,可是却从来没有过家的感觉,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家中,也全部是说一口标准流利的国语,她们经常想着,总要回去看看的;比如那个没有名字的笛子演奏者,当年大逃港的人,如今到了美国,生活的不容易,当有人问他想不想要回去的时候,他没开口就哭了;比如还有更多的作家或者普通人等等。他们或是优渥,或是凄凉,或是充满矛盾的生活,带给我们一些什么呢?王安忆说,哦,中国人啊!或者我们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五个字之中了吧! 与茹志娟的日记相比,我似乎要更喜欢王安忆的一些。大概是因为茹志娟老师太过于惜字如金的缘故吧,虽然,读茹志娟老师的文字总是可以获得很多的启迪,却也总是感觉好像少了一些什么东西似的。而王安忆的文字虽然琐碎,但是却更加直观的为我们展现了三十年前,美国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模样,不管是大麻还是黑人,亦或是其他。她总是习惯于将日常的与友人的对话记在自己的日记中,当我们看着他们的对话的时候,似乎也可以看见独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对话,关于这个世界,关于中国,关于美国。 我想,《母女同游美利坚》日记的出版,对于读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思想回溯,这让我们透过前人的笔记去思考过去,展望未来。而对王安忆或者茹志鹃来说,则更像是一种纪念,这代表了她们所共同经历的一段难忘的岁月,就像是王安忆在本书的后记中提到的,这日记的最大价值在于老实,老实的记录了那段生活,其中的人和事正超时速的退去,退成历史。。。
《母女同游美利坚》读后感(五):回忆、瞭望,或者纪念
回忆、瞭望,或者纪念
茹志鹃和王安忆这一对母女,在中国文坛上是赫赫有名的。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王安忆以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蜚声中外文坛。其时,她的母亲早已经成名,一时文坛母女作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就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读了不少王安忆的小说,都是中短篇。她的小说获奖的不少,编在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选集里。而且,当时的文学界里的重要选本,几乎都有收录。研究她的人也不少,形成了某种现象。
读茹志鹃的书倒是仅仅有一部谈创作的,那是一篇教授青年如何写作的书。我记得,在介绍自己的创作的经验的时候,她说了两个秘诀,一个是多读、一个是多写。非常平实,在一般人看来,这不是什么秘诀,可是在事实来说,真理就是如此简单、平实的。
我记住了茹志鹃的话,因为她是来自自我的经验,可以说是捧出了一片真肝肠的。没有那些高深的理论,摒去了一切花架子,只说实际的、真实的东西,怎么能够不令人记忆深刻呢?后来我读佛教的书,里面有段公案,说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法?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大不以为然,说:这个三岁小孩也知道啊!鸟窠禅师回说:三岁小孩知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
这个公案意义真是平凡,可是蕴含真是深刻。对照茹志鹃老师的话,倒是非常有启发意义。许多想做作家的人,要寻个什么捷径,其实并无捷径,只是要多读、多写就可以了。至于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个人的勤奋努力程度以及天赋悟性。
回头看这本《母女同游美利坚》,可以看到种证明的存在。两个都是作家的且为母女的女人,是怎么样记录自己在外国的一段美好时光的。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不久的时候,出国开眼界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是中国建国以后开放学习的初起时期。接触交流成为思想解放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主要的目的。
母女两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把所见、所思、所想,记录在笔记之中,这是刻意而为,也是自然而然的功课。在记录接触到的各种人和事当中,可以看见母女二人观察视角的不同,以及观察的深入和思考的各异。
母亲茹志鹃显然是个老练的作家,对世界、对人生以及个人的际遇显然是有了很多的认识和见解,这是阅历和经验使然。她的着力点就比较深入,记录简单但是思想深刻;而女儿王安忆的记录就驳杂了许多,一双单纯的眼睛被五光十色吸引,于是记录也全面细致,有些琐细。
这一点,在数十年以后,女儿王安忆也承认自己的缺点。但是,与其说是缺点,不如说是一个年轻作家的特点更准确一些。这些记录呈现了某些局部的真实,对于上个世纪的美国一隅。进行了清晰的素描写生,也给了国内人民开阔眼界的机会和窗口。
时过境迁,中国的发展早已经迈开腾飞的步伐,走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回望过去,这种追溯带有很深的记忆的烙印,而且它也成为了一种纪念。纪念人和事物,纪念时代和时光,也纪念某些特殊而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