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读后感精选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是一本由一条课堂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精选点评:

  ●看了这本书,学习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一部普识性读物。

  ●一起来欣赏书中的诗句与美好

  ●挺好的入门书

  ●其实一般

  ●作为普及性读物很不错啦~虽然想吐槽有些章节写的略应付差事……最后还是要感叹果然文史不分家呀!

  ●竟然忘记标记了!读完也好久了…印象中前半本比较精彩,可读性强且不是泛泛而谈,有收获新知也有开辟视角,读的时候反复感慨自己的无知。后半本稍弱,最后一篇没看完,略嫌随意。

  ● “中国的经典是活着的经典”。知来处,方可明去处。这些经典值得我们认真了解和感受。

  ●仇老师说《世说新语》受到人喜爱,就是因为给大家展现了一个个立体的人物。道破真谛。其实任何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一旦落入刻板纸片人,就毫无趣味可言。

  ●长得还是挺好看的。里面设计也不错。的确通俗。教授真是怪可爱的:“司马光编撰这样的史学巨著有其优势的目的,跟现在学校里面一些历史学老师写论文就是为了评教授,为了获得经费不一样。”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读后感(一):这明明是领略古今览文学的超级导游团啊

  郜教授在讲红楼梦时说得好,明明买回来一匹布,不做衣服却拆成一根一根的纱线,疑神疑鬼、皓首穷经,何苦来哉。好像这一本书里充斥着无数的阴谋诡计,悬案密辛,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实在是战战兢兢之余又迷茫不解其意。战兢得是,还有比人心更诡谲复杂的存在;迷茫的是这些咬文嚼字的分析,对今人今事有何借鉴之价值?书籍不应是人类成长的阶梯么。

  这就好比吴震教授提到了那个“格竹子”故事。世间万物之天理究竟存在于儒家经典、大师语录、繁文琐节之内,还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当然是“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是非之分、孝悌之心、善恶之心、恻隐之心、良知之心皆来自本心,何须向外物求助。就比如,明明是一本好书,却需要互为背书张目,写序赞颂,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证明书籍的价值,有心另辟,恐因反常规而担心书籍的畅销。

  且看唐诗宋词,历经千年而不朽依然传唱至今。从文案的角度来说,正是精辟简练,道尽人心,切中要害的文案典范,极具调性。一代代的俗人们吟诵“明月松间照”、“感时花溅泪”、“低头思故乡”;一代代痴男怨女嚷嚷着柳三变、苏老公、老辛等昵称,不正因“衣带渐宽终不悔”、“不思量自难忘”、“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懂我知我么。可见,作文需知心用心。

  正如《史记》,煌煌巨著,书写的虽是过去的历史,而整体呈现的却是永久的人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话至今喊来,依然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时间就是大浪淘沙,它能带走所有的苦难、战乱、丑恶;也能带走了一切你我曾经认为了不起的、有价值的东西。再伟大、再辉煌,到头来都不过是人们的谈资,它经不起秋月春风,也留不住几度夕阳。时至如今,依然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读后感(二):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最近脑子里经常跳出这句话,其实只是《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口号。

  有多经常呢?

  当我听到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结合后,有钱的人会永生成为神一样的存在,而绝大部分人则会沦为臭虫一样的存在。

  当我知道我们学习了一辈子,掌握的知识只有1G,连一个U盘的容量都远远赶不上。

  当我费了好大劲,总算沅沅英语全A,数学满分,语文该默的字词、诗句和课文都过了三遍,然而期中考试还是出现了B,竟然错在了拼音。

  当我自认为工作努力又尽责,却被无情顶替。

  当喧桐课上念到《遵生八笺》的序文:夫人生实难,有生必灭,亭毒虔刘,递相推霣。何昼弗晦?何流弗东?朝市喧嚣,舟车杂沓,转盼之间,悉为飞尘。 。。。。。。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吧。

  既然工作是修行,在哪里不是修行?各种逆境,不过是逆增上缘。

  既然错在拼音,为何不从基本功抓起?糊糊老师说,人生才是大考,其他都只是模拟考。

  1G又怎样,庄子早就说过“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我们本来就该意识到面对空间,时间和文化的局限。

  永生或是死亡,苏轼早就说过:“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是的,这些对症的“药”,都是读书而来。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开阔,使人自强,也使人安慰。这本《从诗经到红楼梦》是前人智慧的概览,有孔孟老庄王阳明,有史记诗经资治通鉴,也有唐诗宋词红楼梦。 想到世上有如此多的好书要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有时间忧东患西,不如即刻启程,开卷有益。

  小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8950243/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读后感(三):课本之外的古代文学

  抱着复习下高中语文知识的心态去看的,毕竟高考之后正儿八经的古文似乎就没看过了。

  虽然知道自己大概率不会把诗经到红楼梦都找出来看一遍,但这本书作为复旦大学的人文经典课的纸质合集,扮演普及传统文化的角色,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引子。

  这本书里,课本之外的古代文学,似乎有更多的、更直接的闪光点。

  一、勇敢的亚圣

  孔圣人的名誉地位似乎已是无以复加,亚圣的待遇似乎就要差一点了。

  孔圣人讲孝、讲礼、讲学、讲自省、讲品行,放之四海皆准,上至君王,下至百姓,谁都服气,都无话可说。

  孟子我不知道他讲了多少,但他讲了一些话,百姓服气,君王应该不太服气。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文人这么直接的讲老大哥。

  很作死。但是很勇敢。

  2000年前孟子敢这么写,2000年后的今天,除了含沙射影的发发牢骚,大多还是不太敢对老大哥说个“不”字。

  很惭愧。但已习惯了。

  二、绝唱的世家

  本纪、世家、列传。

  史记之后,多无世家。

  本纪里的帝王与列传里的众生,隔了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

  世家中独此一个的陈胜“无世可传”、“无家可宅”,因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让他跳过了列传,进入了世家。

  陈胜很叛逆,司马迁也很叛逆。

  因为史记是司马迁的私人修史。

  野夫说中国历朝历代的民间修史者,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在枭首流放的路上不肯掷笔;斧钺相加而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惧,这才是这个民族真正可歌可泣的品质。

  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记》和《资治通鉴》并称为中国史学史上的俩大高峰。

  然而《资治通鉴》却似乎要陌生的多。

  大概是《史记》偏向于历史,《资治通鉴》更偏向于政治。

  书中讲司马光和王安石争论经济变法:王安石强调GDP增长,国家和百姓共富裕;司马光强调官民零和博弈里的合理分配。

  现代经济学观念里,王安石比司马光懂经济。

  不过如果考虑在寡头政治里,权力缺乏制约,官府既是游戏的制定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最后还是裁判员。我觉得,司马光比王安石懂政治。

  是否国进民退、消费降级,我不知道,反正穷一点和更穷一点于我似乎没什么差别。只是如果GDP的增长,并没有让更多人的生活感到舒适,精神感到愉悦,那这样的数字于大众又有什么意义。

  对财富,我们患寡,也患不均。

  司马光说“县官恒兴他役,不急民先”。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民先。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读后感(四):《从诗经到红楼梦》我们丢失了什么?

  感谢复旦教授们,经过这一本书让我深入了解到,我不会是一个所谓文人,现在不是,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应该会是。

  首先,这是一本好书,至少读完后,大体上就可以知道,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文化人,多数是扮猪吃老虎的伪文人而已。其次,这本书用的方法是让你对于文字的美感产生兴趣,真正的对于中文感兴趣,至少可以在门口在这些超级导游的带领下,掠视一番。

  何为文学,不过就是将生活的琐碎用精炼的语言流传后世。重心不应该是琐碎而是精炼,所以本书开篇就是诗经。三千年前的爱情,与现在并无不同。那时候人们可能没有科学,不懂技术,但是他们依然拥有充沛的感情,拥有着令人震撼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爱。

  不过本书看完,我却有一种悲伤,虽然里面也有史记的讲解,但是从诗经到红楼梦,大体上都是写感情的,那些孟子,老子的思想,哲学则在后期早已烟消云散。

  孔子不是哲学家,至少本书中举出了大量的证据。所以我们的文人,学儒源远流长,受到了不一样的熏陶,得到了不一样的思维,延绵至今。而这样的思想下,其实不止是文人,大体上所有的中国文化熏陶的人,都在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我想,这也造成了,如今哲学思想匮乏的主要原因吧,理科占据主要位置,也不仅仅是因为生产力,大体也是因为文学无法升级与哲学,一直原地踏步,不无关系。

  想来,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西方发展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并非他们的三次工业革命,而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他们将那些形而上虚无缥缈的文化,可以系统化、工业化,落到实处,而这才是真正划时代的进步。

  而我们,读完此书,让我觉得传承的消失,我们有这些好的东西,只是由于并没有人去提炼去系统化,造成了传承的消失。当然,曾经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可能是当时的提炼方法,只是操作不当,结果现在看来并不喜人。

  当宣传口里面充满了其它行业淘汰的没落的假文人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指望其能肩负传播的职能。

  就像本书中有个很好玩的例子,《陈涉世家》为什么要将其放入世家篇?

  所谓世家篇里,是最讲究出身与血统的,而在汉书之后,就再也没有单独的世家传记了,此事一直延续到清代,都再也没有出现世家一类。从而对于家族的血统延续,进行了清理,进而走入模糊概念。

  然而,可笑的是,民间写作里,却对世家大书特书,族谱、家谱、利用自己的籍贯姓氏攀龙附凤无处不在。

  本书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非励志。司马迁将其列入世家,也有考量,陈胜其实没有荫庇到自己的后人,但是他的成功是给后来新贵们的范例。

  所以,虽然从古到今,对于司马迁为农民出身的陈胜写传记,并将之列入《史记》中专门记录世家大族功业的三十世家,争议不断。看似两千年前就把农民起义领袖写进了正史。实际上,不过是对于历史多样性的一个小例子而已。这种分析,对比今天,这篇文章删除之后的媒体之声,高低可见。

  我想,大概这就是中国文化虽然一直都在,却一直都在消亡的精髓吧…….

  谌辉 2019.03.31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读后感(五):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五千年文明所积累下来的文化,不仅是我们应该珍惜的瑰宝、漫游的海洋,更是身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根、魂和来处。从《百家讲坛》到《中国成语大会》,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题确是甚嚣尘上,但也许只是得了一个尘土飞扬的结局。《百家讲坛》的故事很好听,但是听完后呢,最多在别人面前多了几个可以吹嘘的段子,身边甚少有人会去阅读原著,更有甚者将一些猎奇的故事等同于了原文,将自己的思想完全约束在了讲者的思维之中。看《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也许只是增加了孩子们的负担:看别人家的孩子多厉害,你也要多读多背。

  主流的宣传不能指望,那好像只能指望基础的素质教育。虽然语文一直是排第一的科目,但是高考、环境的实用性、工具性、导向性和政治性,都让我们得到的是强迫性的记忆理解和生搬硬套的中心思想:《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虽然荆轲刺秦的故事已经离我们很远,但是荆轲幻化成的反抗精神、诚信品质、悲壮气质仍然使我们震撼,虽然他的结局以悲剧告终,但是他的悲壮是一种崇高……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我们更多的只是记住一些“常识性”的东西,然后随着我们工作以后逐渐淡忘——这成为了一种很荒谬的悖论,为何学过的都是无用的,都是完全遗忘的为啥还是寒窗苦读多年。

  因为记忆不等同于传承,考试高分也不等同于培养起了自己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建立在培养每个人自身的人文素养之上,并由各自的人文素养出发,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梁先生说,明清以来,小孩进入最普通、最基础的私塾,老师都拿四书做课本,所以它们已经成为人人都具备的常识基础,而且还是了解国民心理的总关键。因为中国人就是在孔孟之道的长期熏陶下,日积月累,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结构。一般来说,人心是相同的,所以中国人对一件事的反应跟外国人大体是相同的,高兴了会笑,悲痛了会哭。但遇到有些事,中国人的反应跟外国人不太一样,而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两千年前孔子和孟子在碰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做出某种评论,产生某种反应。深受孔孟影响的中国人,再碰到类似的情况时,就会做出跟孔孟相同而跟外国人不同的反应。”

  这也是我们应该建立起的,以我们的文化出发,做出某种民族性的评论。

  而文化的学术性普及,可以在国民的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补充性的作用。虽然“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经典往往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也许属于自己本身的宇宙观,但是在学术性的普及中,我们可以参照《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这本书一样,从繁杂的价值体系中,抽出最有特点的几条线索加以阐述:老庄思想的区别;为什么《史记》将《陈涉世家》放在了世家篇目下;《史记》里有《封禅篇》,而二十四史其他几本却没有;魏晋风度有没有它的阴暗面;宋词为何多婉约,即使男子写的,也多小女儿腔调;《资治通鉴》里为何没有写到李白,却记录了元徽托梦这种出现在《洛阳伽蓝记》佛经中的故事……

  书中复旦学者们所选取的点,或者是我们从未去思考过的点,或者虽然熟悉无比,却从不曾去思考为什么的点。“人们在习以为常的地方,往往不会想到问一些问题,学问就在习以为常的过程中溜走了。”虽然挑选的问题只是属于一些零星的碎片,但是它们却像一些钢结构的支架,搭建起了一个兴趣的框架,等待着我们自己去阅读原著给它添砖加瓦。

  不说了,亚马逊去下单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