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经典读后感有感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是一本由杨照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精选点评:

  ●现在地理决定论越来越流行,然而好多所谓学者拿着10年前的文献在知识付费。本书算是理清了很多头绪。虽然很多内容倾向性比较强,例如城市国家等,但也足够让人们明白知识付费的内容有多不靠谱。对于老子和庄子的论述看的舒服,基本赞成。虽论述略显啰嗦,但瑕不掩瑜。

  ●比起第一本,这本有点过多的孔子和庄子了…

  ●对于历史,对于中国历史中的各种学说,每位学者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认识。我很欣赏作者通过史料及当时的社会形态所做的推论,这些主张也许正确,也许还存在着争议,都能很好的指引读者去思考。总之,课本上那些简短的介绍,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的认知而已。

  ●这部书可以在娓娓道来中,将原来复杂的历史描述简化成具象的条例。让读者很轻松地理解中国文化中那些较为明显的,值得记住的内容当作精华吸收到身体中,不觉得干涩,也不腻味。

  ●终于赶在2019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孔子部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给了被过分神话的至圣先师一份可爱的人性。“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相对于老子的以柔克刚、不偏爱强求,孔子的哲学就是做自己认定该做的事,用自己相信的准则做人。读这段时一下就想想起大明至暗之时的《五人墓碑记》,谁给的这些儒生勇气于不可为处有为的品格,答案已不言自明了。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 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 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 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和第一册水平落差大,没有具体的史实讨论,更多的是对观点的讨论与阐释。史学不同于哲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应该要赶快回到中国史的线索来。后半本论述孔子老子庄子,与前半本说不要太重视历史中的个人有矛盾。脱离西周到东周的历史发展背景,学说的出现就显得唯心了。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以史解偏见

  ●太佩服杨照先生的史学功力和文笔,太有幸阅读这套书。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读后感(一):让人手不释卷的历史书

  中学时要能看到这样的历史书,估计考试分数能过及格线。

  后半部梳理了《论语》、《老子》、《庄子》的思想脉络,以及它们分别成型的时代背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性情不同倾向不同,书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孔子的认可与感情,而我个人还是喜欢《道德经》的大道至简,尽管它被作者评为“用道来操控人生”。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读后感(二):勘误,待补充

  134: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公元前221年,不是公元221年。

  149:每座城的约略大小不可能是300平方米,大house都比它大啊。按照前文p136对城墙的描述应是“300见方”的表述才对,换算成平方是9000平方米。

  以上,尚未读完,随时补充……………………………………………………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读后感(三):庄子老子谁先谁后,一个扩展阅读,待续

  按照书中对钱穆《庄老通辨》结论的引述,庄子在老子之前,但郭店楚简的出土否定这一说法,那么钱穆的论述是否就是完全错误了呢?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庄子与老子的出生年代的问题,二是《老子》与《庄子》的两书成书年代问题。

  粗读了两章《郭店楚简校读记》,从郭店楚简到马王堆帛书,再到今本《老子》,内容上都有差异,可见今本流传的《老子》可能确实存在一个社会“共同创作”的过程。

  准备去读《庄老通辨》一书,钱穆的论述在“共同创作”这个意义上未必是错误的,甚至有可能郭店楚简恰恰证明钱穆的正确。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读后感(四):最初的文明

  该书的特色是抛离历史关键人物、历史事件等常规史书操作,而是从本书副标题所示,从中华文明开始。

  作者认为,中华文明的奠定是由周朝开始,周朝带给后世的有:世界观(天的观念即所谓的天的规矩原则)、宗法封建制、非表音文字、中国文明核心地理区域(周的迁徙与黄土高原)

  第二点是中国文字和中国语言,作者认为中国的文字高于中国的语言的标准,写的东西与说的东西不一样,中国文字的发明与发展,是从鬼神到天再到人,这样的起源保障了文字的特殊权威,尤其是语言所不具备的神圣权威。中文的量词、中文的语法无时态性、还有犹为重要的是,中文的连续性即今时今日的我们可以的读懂2、3千年的文字。

  第三点是思想家,其中孔子占大部分的篇幅,作者认为由于传统上对礼教的尊崇,由外在专成内在,这就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来源,又将老子与庄子区分开讲,并认为庄子思想早于老子,并认为庄子是运用故事、寓言体现了要抛离说教,回到直觉,回到体验上,回到生活的本真上。而老子最特殊的成就,就是讲一套清清楚楚的“道”的教训,来操控人生。

  杨照的第二本书主要立意点是在古中国历史中,文明这一点的着眼,虽书中很多论点的引用加之本书有很多冗长的内容,有凑字数的嫌疑,但想法还是很新颖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读后感(五):基因之上

  商人发明了文字以事鬼神,周人则发明了一套文字和语言对应的法则,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形声法则。有了这套规律,认识汉字容易很多,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了,这也为文明打下了根基。

  杨照替《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第二卷拟的标题叫做“文明的基因”,归纳起来,早期文明的基因,是文字和周文化衍生的思想。此后,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信奉什么学说,都脱不了文化的基因印迹。

  就文字来说,它不单单是记录和表达的工具,使用的习惯体现了民族的个性,并且文字也反过来主宰我们,“决定我们如何思考”,以及和外界接触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譬如,中文的量词就是个特殊的用法。其他语言多在数字后面直接跟上名词,而中文里却为不同的名词搭配上特定的量词:一张纸、一匹马、一间房,不能混淆。而且,除了少数的例外,大多数量词还可以用来作词尾:纸张、马匹、房间,数与物紧密相连。在杨照看来,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的“数”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这一方面造就了中国人思维习惯,相对不容易看到离开了具体物象的抽象数字;另一方面则特别凸显出“拒绝和别的东西共量”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以此观后来的文学和哲学,便像由这特定的“基因”编码的表型了。

  另一个例子是中文的文法不讲求时态,现在和过去都用相同的表述,混淆了时间的分野。这可以追溯到商朝,由于最早的文字是用来和死去的祖先对话的,商人认为他们始终在庇佑后人,自然就无所谓现在和过去了。

  中文还有个特点是其连续性。我们几乎可以通读2000年前的文字,有文言功底的还可以毫不费力地看懂古文献大致说了些什么,并不需要专门的考古学知识。相比之下,其他文明的古文字就不那么容易解读了。连续性可能会像透镜一样,给我们解读历史造成一种错觉,拉近了今昔的差距,模糊了其中的区别。需我们厘清一脉相承的基因和不同表现之间的差异。

  在文化上亦是如是,杨照指出,周文化与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然而此后人们不断地迁徙、改朝换代,在不同的环境下,只作些许地方性的调整,未见得改造出了另一套系统。盖因周人的“生活价值”具备了“高度的人文性”,沿用其内核变成一种可传递、可发挥的机制。

  谈传统文化必谈的儒家即是一例。儒家源于封建体制下的礼官,后者是知识的保存者和教育者。“礼繁复到变成专业知识,又和一般人的生活脱节”,作为其根基的封建宗法皮之不存,礼官又将焉附?在这种情况下,礼官变化为了儒家,本质上,它仍然保留了传统上对“礼”的尊崇,但重点却从繁文缛节转移到了其精神内核上,孔子将之视作“普遍的政治理想与原则”。事实上,孔子的“礼”与过去的“礼”是有抵触的,他抛弃了封建宗法给人划分等级的先决条件,提出“有教无类”,也正是因为这种改变,“礼”重新焕发出生命,在普遍意义上得到了接受。

  “隐士”文化亦被编码在了传统基因里,追名逐利似乎比不上淡泊高洁。人们传颂许由洗耳,乐见魏晋名士的怪癖,喜爱八大、石涛,世俗经济上的成功反倒不足挂齿了。虽然孔子奔走各国,想实现抱负,但在他的学说里仍有隐士情结。譬如,孔门中分了“君子儒”和“小人儒”,为官经商者再成功也是小人儒,为己之学,不把学当作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发乎内心地向学才可称作是君子儒。在《论语》的记载中也有数则遇见隐士的故事,在孔子看来,这固然是他向往的精神状态,让他无法对时代的弊病视而不见,奔走不是为了个人的锦衣玉食,而是竭力去挽救时弊的责任感。今日我们对阿谀求荣者的鄙视与反感,或许早就写在了文化的基因里。

  百家争鸣,各有其产生的背景,如同基因之上,在不同环境中生出的不同表型。然血脉不绝,历史如绵延的河流,并不无故外流。

  ——戊戌年读杨照《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