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爱国之情的体现。中华民族从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中华人民始终秉承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信念,也正因如此,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国际舞台上有了发言权。
家有少年初长成
彭壮壮出生在北京,其父亲彭云是江姐的儿子 ,早年间,彭云和妻子曾赴美国留学,学成后,便定居在美国,担任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由于当时工作任务比较重,夫妻二人没有闲暇时间赖照顾彭壮壮,于是,便把幼小的彭壮壮留给了外公和外婆来照顾,两人在美国工作。
“隔代亲”是中国人特有的习惯,老年人在带自己的孙子或外孙时,往往比带自己孩子还要亲。孩童时期,彭壮壮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爱,但是他得到的却是外公外婆更加无微不至的爱。每一顿饭,外婆总是尽心尽力。每当彭壮壮出了校门,总能看到外公等待的身影,无论刮风下雨,十几年来从不曾间断。
彭壮壮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便被爱包围着,在红旗下面长大的彭壮壮一直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看到过四季更迭,也看到过人间的温暖。在学校,他是老师看重的尖子生,在家里,他是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在外面,他是朋友口中的“老好人”,在北京,他生活的很幸福。
赴美学习有所成
就这样,彭壮壮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下度过了整个初中时期,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慢慢的,彭壮壮的父母在美国开始稳定下来,想到自己未曾照顾过孩子,两人便愧疚不已,同时,孩子要上高中了,外公外婆很显然不能辅导孩子了。于是,彭壮壮的父母便决定将彭壮壮也接到美国来和自己一起生活。
就这样,在彭壮壮上高二的时候,他的父母便要接他去美国。得知这一消息,彭壮壮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自己终于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了,难过的是: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外公外婆和自己的朋友了。为了不让外公外婆伤心,彭壮壮向他们承诺:“自己在美国一定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临走前,他又看了一眼这个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钱,总觉得:“自己一定还会回来的!”来到美国后,彭壮壮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知名中学,他们想要给彭壮壮最好的教育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在生活上,他们对彭壮壮更是有应必求。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总会有所不适。
但是,还在,彭壮壮很快的适应了环境的变化,美国的生活没有国内的丰富,因此,彭壮壮有了更多等我学习时间。在高中阶段,学校举办了奥林匹克竞赛,对数学有着极大兴趣的彭壮壮毫不犹豫的参加了这场比赛。果不其然,他在这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前十名,并获得了具有“少年诺贝尔奖”称号的美国中学生“西屋奖”。
自此奖项成立以来,彭壮壮是唯一一个获得该奖中国人。这让彭壮壮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中学毕业后,彭壮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弗大学数学系,在哈弗大学不断深造后,彭壮壮又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每当彭壮壮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突破后,他总会将自己的喜悦分享给远在中国的外公外婆。
决心学成要归国
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彭壮壮和父亲一起回到重庆祭奠爷爷。时隔几年,他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却发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较几年前大有不同。一路上,父亲显得神情庄重,重庆是彭壮壮的老家,可他却没在这里生活过。爷爷奶奶对他来说也显得很是陌生。
祭奠结束后,彭壮壮和父亲一起来到一个小饭店吃饭,他们点了饭菜后就在一旁等待,得知外面吃饭的一行人是江姐的后代,饭馆老板七十多岁的母亲赶快出来迎接。她拉着彭壮壮的手,给彭壮壮讲述了当年江姐的豪迈事迹,老奶奶神色激动,难掩喜悦。听着老人的讲述,彭壮壮不由得心头一震“自己只知道奶奶是抗战英雄。
却对她的生平并不了解,”听了老人的讲述,奶奶的形象在彭壮壮心里瞬间高大起来,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小店的饭菜很家常,味道很可口,愉快的用餐之后,老人坚决不同意收他们的钱,并且还要给他们送一些特产。
这让习惯了美国生活的彭壮壮感动不已,这里的人们不曾忘记革命前辈的牺牲,这里的乡情温暖了彭壮壮的心。就在那一刻,彭壮壮告诉自己:“毕业后一定要回国工作”,自己要学习奶奶的革命精神,用自己的力量来給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或许在美国,彭壮壮能够得到更加优厚的待遇,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在中国和美国生活过后的彭壮壮更加坚定了学成之后归国的信念!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度能像中国这样发展如此迅速,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热情慷慨。他决定要像奶奶学习:学习她的事迹,学习她的精神,以己之力报效国家。
作为中国人,当个人利益和祖国利益相冲突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因为:“爱国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看到一批批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和学者在得知祖国的“千人计划”是毫不犹豫的回到祖国。用自己在国外所学来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