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部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奥列格·扬科夫斯基 / 厄兰·约瑟夫森 / 多美兹亚娜·佐丹奴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愁》精选点评:
●我想把身体献给你 你却把灵魂给了疯子
●忘不了作家拿着蜡烛慢慢走过的片段,“不需要言辞的情感才是难忘的。”导演的诗化语言都表现着对古老俄罗斯精神的回归。
●不回俄罗斯,我会死,那些白桦林,那些童年呼吸过的空气,我爱我的祖国。
●塔可夫斯基让我真正发现电影、尊敬电影,把电影供奉在最伟大艺术的神龛上。《乡愁》、《镜子》在古典主义者面前是现代的,因为它的形式属于现代;在现代主义者面前是古典的,因为它努力赋予每个镜头、动作、声音、语言以自足性,更准确地说:它致力于电影语言表现力的最大化,让我在观看中觉得它像一部
●感觉这是纯粹的艺术,不以让人看明白或者看开心为目的。。剧情倒是能够理解,关键在于大段大段梦境一般的意识流,似乎都是乡愁的物化。疯子多米尼克的演讲特别棒:夜晚会有阳光,八月下雪。去聆听虫鸣声吧! p.s.每一个镜头的构图都非常棒,一部电影看下来截了无数图。
●#论为什么老塔是神# “现实”的逻辑体系由“神”创造,而“电影”的逻辑体系由“人”创造,因此“戏剧逻辑体系”永远比现实要简单与理想化,而老塔的电影逻辑体系是不同的,他独创的“诗意逻辑”是有别于甚至是正好相反于传统的“戏剧逻辑”的;绝大多数电影,即使是复杂的精神分析向电影,只要还在“戏剧逻辑”的范畴内就有几乎定论性的解读方向,因为“戏剧逻辑”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极简”;而“诗意逻辑”是一种更加复杂、更贴近于现实,具有解读方向不唯一性甚至不可解读的逻辑体系,这是一种神性的电影创作方向,也就是伯格曼口中“全新的电影语言”,而创造这一切的塔科夫斯基,拥有着深厚的哲学思辨力与对全人类的爱,他完全就是以神的视角拍电影!
●值得反复思考的电影,不在场的人,思考在场的世界,想到海德格尔,尼采。节奏极慢,画面感阴暗,对话平淡如水,旁白是思辨的,不断的刺激你的思考和想想,最后成了纪录片
●和你一起看的第四部电影,漫长的自习室夜晚,在疲惫里渡过未眠的48小时,又充满着爱。
●我觉得我必须再看一遍,因为我以为我中间睡着了,可是回家路上却能很连续地回忆起自己刚才看过的东西...我大概是进入了某种冥想的状态...摄影是真的漂亮(这个要赞一下修复版的胶片!),长镜头真不觉得长
●试问乡愁都几许,诗派雾中潜行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竟然要一个疯子来告诉你们该为自己而羞耻!诗人的“怀乡”与疯子的“救世”共生,唯有疯子,才知道这世界的羞耻。电影有时候也是一种祈祷。
《乡愁》观后感(一):有些朦胧,有些美
乡愁,隔着岁月的迷雾望过去,会有着诗意的美好,一些曾被我们憎恶的东西会被遮盖,只剩下美好的碎片,一些阳光,一些树影,一个午后,一张脸。但我们绝不应该天真的去追寻着乡愁,就像初恋,放在心里便好,不要去惊动它。
《乡愁》观后感(二):《乡愁》中那些被轻声吟唱的诗歌
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作家”拿着一本诗集坐在门槛上。《乡愁》中那些被轻声吟唱的诗歌其实出自导演的父亲,诗人ARSENIY TARKOVSKY(АРСЕНИЙ ТАРКОВСКИЙ)之手,至于片中引用的是哪几首则不得而知了。
《乡愁》观后感(三):要安静下来细细看
用电影这种艺术描写亘古不变的话题:乡愁。每个镜头都可以剪辑下来成为一幅画。画面中总有一个光源,或者是稍亮的灯光,或者是微弱的蜡烛,或者是朦胧的晨曦,或者是昏暗的夕阳。也许这光源是人心底那不灭的对家的企盼和越酿越香醇的当年那些时光的记忆。
《乡愁》观后感(四):被深深吸引,却又无言
被深深吸引,却又无言。俄罗斯总是能孕育出许多有着深刻思想与众不同的大师。从文学到绘画,从音乐到舞蹈到电影。没有哪部电影能在心里留下如此众多的无法抹去画面和感受。你看到了,尽管无法全部抵达核心,但你忘不了你的所见。
这不是一部为娱乐大众而存在的电影。
《乡愁》观后感(五):两点之间,是生与死的历程。
无法评价,无法给星。《乡愁》:两点之间,是生与死的历程。两点之间,生命最短。起点即终点,终点即起点。你举着生命的蜡烛历尽艰苦,从这边走到那边,把蜡烛放在终点。。。而不知道的人,以为你根本就没有走过这段历程,以为蜡烛只是放在起点。因为有两个起点,也有两个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