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是一本由范迁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锦瑟》精选点评:
●非常时代下文弱书生的普通一生,写的是个人的日常,也是历史的日常。
●掩卷长叹,文人命运在历史河流中的颠簸流离,蹉跎岁月。
●看得心惊肉跳,因缘际遇真的是不可捉摸。
●《锦瑟》为题,还是差了点儿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知识分子……主角所受教育带来的更多是个人欲望(自由、温情、恋爱)的启蒙,“他一生全部的努力”皆是在【存人欲】维度上。/角色之各有各的不可爱有如《白门柳》。/女性角色的形貌描摹熨帖细致,而形象个个单薄如纸;女性与饮食一样是审美的对象。/主角其实并未正面迎击风浪,是历史大潮中的边缘人,仍度过了如此郁郁的一生。
●对市面上很多当代人写的小说,都提不起兴趣,现在都喜欢看非虚构的纪实或历史作品。但这本周围人都说好看的小说,一看就停不下来,作者的语言风格与他书写的时代何其契合,看完意犹未尽,也让我重拾了对小说的喜爱
●男主只是一个一心想放炮的种马…懦弱
●收获增刊上的连载 形式多少有些陈旧了
●其实关于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的硬伤很明显,但读完莫名喜欢。小个人在大时代的命运浮沉,有时候真的很难。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
●精微的模仿 看不出什么新意 里头每个人都各有各的令人生厌之处
《锦瑟》读后感(一):读范迁《锦瑟》
中年光景看这样一本书,心里颇有触动,触动于生之苦、恋之苦、别之苦,人生不过如此。书中旧中国文人气息让人爱不释卷,每每共情一处,唏嘘不已。
时而胡兰成时而曹公,难以置信当代作家亦可有这样的手笔,令人大开眼界。虽有金宇澄《繁花》、吴亮《朝霞》珠玉在前,近年沪上往事,偏爱这一篇。
掩卷之际,想起电影《桃姐》的最后,老人沉吟《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诗也是我的最爱。
19年4月,上海文艺出单行本。
《锦瑟》读后感(二):锦瑟无端
文弱、清高、虚伪…各种丑陋的嘴脸啊,偏偏还是“申报上的英雄”。看了不过五分之一,已经觉得这是我最讨厌的小说主人公了。 还是个无赖小人!真的太讨厌了,但是书本身还是写得可以的。继续看。 越到后面反而越想起长恨歌。敢叫日月换新天。 反倒觉得阿香的扎实和可爱。 这里面每次出现鸟,比如乌鸦呀母鸡呀鸭子呀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哎,算线索。 方言在其中特别得体融洽。 “历史一向是大而化之的,只演示而不解释。小说就得花很多具体而细微的笔墨。范迁在《锦瑟》中重塑了当时微妙的政治气候,经济环境,人文世情与市井百态,无一不栩栩如生。贯穿其间的是涓涓滴滴的血肉人性,小百姓日常生活的悲欢炎凉,夹缝中的日子怎样一天天挨过去。说到底,文学还是人学。而加缪说过,要了解一个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观察那时的人民,怎样生活,怎样相爱,怎样死去。” 看完了,不知不觉哭了。
《锦瑟》读后感(三):锦瑟
我是在收获杂志2017年秋季版的长篇小说专刊上读了这篇小说的。查一下作者的名字叫范迁,知道此人留过洋,作品好像也不算很多。近年来很少看小说,因为自己感觉可多的作品不多,文坛上充斥着娘炮和物欲主义追求,与自己三观不合的东西,当然不会去看。但是这部小说我觉得尚可一读。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没有名字的他,这个他的整个生活轨迹是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是个中国式的南亏小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形象,作者出生于上海,很好,他把这个在上海的读书人描写的很传神。这是一个在生活上随波逐流永远被动的人,他有知识,有情调,人品也不怎么坏。他没有信仰,自私而且懦弱。可是偏偏有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解放区,成为共产党的干部。而作为小说背景的那个时代,三个空间,正是去旧迎新,波澜壮阔,冲突激烈的年代。他这样的人,他这样的性格,他这样的品性注定了,最终他成为一个悲剧。和他有情感上纠葛的那些女性最终走向的也都是毁灭。
《锦瑟》读后感(四):我读《锦瑟》
读完了范迁的《锦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管从文字风格还是叙述层次上,都很想问问他,是不是在模仿张爱玲?又试图找到一种力量来摆脱张? 文章里弥漫着的那种软弱的知识分子的惶惑和迷惘让人有深深的认同感,可是又对它的情节发展有巨大的怀疑。那种在生存的边缘对性和爱的追逐向往真的能够救赎自己卑微的灵魂吗?那种对已婚女性深入骨髓的眷恋到底是从何而来的?仅仅一张黑白的小像就能够令人魂牵梦萦、舍身而寄,这样的爱恨来的如此迅猛,力量强大到可以摧毁一切,舍生忘死,我不禁陷入思索的困境,人世间真的有这么动人的相逢吗? 一个人在饥寒交迫、无路可退亦无人可投的境况下,连一餐像样的饭食都无处可觅,甚至也曾舍下脸面、自尊前去屈坐在房东的餐桌前,一切都只为饱腹。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托人相助,才得以捱过此死生之劫。此番救助也非是上天赐予,而是施与者看在主人公与自家亲戚看似爱情的关系里,才愿意援手相待。就在这桩鸡肋般半推半就的男女关系里,主人公居然从一帧黑白小像中找到此生真爱。而这副小像恰是那个帮助他的男人的。 在未曾谋面的柏拉图式恋爱里,他处处因之嗟叹不已,控诉这个时间的不公,为什么他偏偏无法巧遇那样的女子,并将自己对女性的欲望以施舍般的高度给了在他艰涩度日,雪中送来两块大洋或者一碗热饭的女帮佣。可笑的是,命运最后的安排居然是他们两个相依为命,熬到最终章。阴差阳错却也是上天注定,因为没有人会同情他以爱得名义来践踏女性,也没有人会赞成他以奢求爱得名义来洗白自己忘恩负义之举。 在梅园小住的短暂日子里,他果然见到了珏儿,黑白小像里的女子就悠悠然地站在他的面前,站在朦朦胧胧的梅园里,站在月下花前、黑瓦白墙的角落。而他,认为自己的爱有无穷大,可是我觉得说出来谁会相信呢,恐怕自己都认为可笑吧,居然以交朋友的借口约已婚嫁的珏儿相会,牵手、亲吻,如果不是梅园中老太太察觉,恐怕,他真的以为他想挽救她于破败的婚姻里,以性的关系。 一个书读至半截无法毕业,家产变卖、弟兄未成年的男子,无家国信仰、无责任担当、自己已陌路穷途尚未可知,却在救助自己的家里,引诱帮助自己的那个男人的太太,这样的人生,可是值得称赞?被发觉后的反应更是可笑,一副理直气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副救世主的态度,一脸你奈我何的嬉皮笑脸。 我想知道,这个作者塑造出这样的主人公,这样的爱情,真的是合理并可能存在的吗? 不知道民国时期的读书人是不是真的都有着这样无畏的勇猛的爱情和人生。 想起吴宓对毛彦文女士的追求,惊鬼泣神,言辞之犀利、之恳切令人动容。更遑论徐志摩哉,美谈佳话自不胜数,这样联想的话,仿佛,这个故事又有理据可依了,如果不能理解,只能说是我辈见短识浅罢了。我的三观和主人公不符,我只能尊重他的人生。 后来的故事里频频出现选择,比如,选择和首长年轻的太太有私情,选择和相亲对象退婚,选择帮助珏儿,选择和寡居的珏儿结婚,在社会变革的浪潮里,他没有变化,只有自己,他的人生并不因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反倒是仍然是多年前爱情大过天的他自己。可是,他却频频在选择之后假设自己做出了另一个决定,所以,是在后悔吗?难能可贵的是他坚守自己坚守爱情的精神,坚守自己曾经一眼里的世界。如果真的这样,倒也是值得敬佩,偏偏,当初他抛弃的,却成全了他的人生。他抛弃的那个一夜之欢的女佣,为他带来了一个他期盼多年的儿子,也为他带来了后半生乱世里苟且的安宁。 这样的结局,又要如何评定?我不知道,也不懂。
我活在一个正常有序的环境里,一切都理智并有规则可循。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出发点,不问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只问这样做是否利于我的人生。这样冰冷这样简单,不会有不问单价多少钱多少平的爱情,更不会有守着模糊朦胧的黑白相就失魂落魄的人生。这样标价整齐的世界活的很轻松,请君扫码,电子支付,一切从简。
—————————————————————————————————————— 范迁的《锦瑟》发于《收获》2017年的长篇卷,应该还没有出单行本,无法列于书评之中。只好贴在日志里。
《锦瑟》读后感(五):后记《此情可待成追忆——父辈的锦瑟年华》
《锦瑟》最早发表于《收获》2017年的长篇卷,旋即成为当年的文坛黑马,一举获得2017年中国小说学会“年度长篇小说奖”,“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二名,荣登年度全球华语长篇小说榜。
2019年,《锦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新书收录了由作者范迁新增的后记,在此与读者分享。
后记 此情可待成追忆——父辈的锦瑟年华
人与人之间的相濡以沫,温馨和真情、付出与坚忍——正是有了这些人性的光芒,再艰难的岁月也可支撑下去,再坎坷的经历也可称之为“华年”。
我家庭相册里有一帧发黄的小照,是1948年我父母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时,与同学们的团体合影,背景是兆丰公园深秋的树丛和草坪。只有两寸见方,照片中人的面孔如米粒般大小,但是蓬勃英气满溢于表。男生们或是西装笔挺,或是长衫潇洒,个个神情昂扬。女生们则是旗袍竞妍,秾纤合体,人人巧笑倩兮。这些年轻人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学业扎实,思想开通,中英文俱佳。
我后来出国,参加了一些在纽约、旧金山,或是加拿大等地举办的圣约翰大学的同学会,发现这些当年的精英都垂垂老矣,锋芒尽挫,景况好一点的做个寓公,际遇差一点的住在政府老人院。如天涯浮萍般地时聚时散,聚到一起时打打桥牌,吃吃饭,缅怀一下以往时日,仅此而已。散时便无影无踪,销声灭迹于某张贫民医院的病床上,当年的雄心抱负连影子都不见。我父亲是当年圣约翰的高才生,于华年四十五之际离世。我母亲已经九十有二,人生已到了暮光之年,思维和行动都退化得厉害。我每次去看她,离开之际都会感到悲哀,这一辈人已经到了凋落殆尽之际,在舞台熄灯之时,有谁还记得他们也曾风流倜傥,意气飞扬?
时光飘零,人生又何其匆匆。
生命有其美好的一面,更有其残酷的一面。唐人刘禹锡曾吟过:“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然而,正所谓“文章憎命达”,从文学的角度看来,那一代人何其不幸,但又何其有幸。生于战乱年代,经历了特殊的人生,际遇跌宕,世情坎坷,他们的人生经历却滋养了文学的想象和发轫,这也许是精神上唯一的解脱和觉悟。正如雨果写出《悲惨世界》,托尔斯泰创作了《战争与和平》,肖洛霍夫完成《静静的顿河》,这些文学作品都是花岗岩缝隙中开出的花朵,因艰绝而深邃,因痛苦而绮丽。
《锦瑟》这部小说主线就是追溯个体在历史变迁中的心路历程。正如李商隐诗中所描述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人生在历史的背景中展开,初起,冒进,热情与挫折,获得与丧失。人到中年之后,该沉淀的都已经沉淀下来,看过了生命的正面和反面,人变得通透并畏缩了。知道投生到肉身,是个极大的偶然,而在这个偶然之中,天生包含了五味俱全,不尽人意的种种因素。活着,体验着,承受着,像庄子那样处理人生,意气风发是华年,困苦委顿也是华年。
《锦瑟》从动笔到完稿长达两年多,中途遇到一个接一个的瓶颈,写得非常之苦涩。我常常深夜在斗室里伏案疾书,白天复读之后再整段地删去,掷笔于案,徒呼奈何。其中大部分原因是时空的间隔,记忆的缺失,很多事情变得难以考证。为此,我常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翻阅那些年代久远、发黄的老报纸,凑得很近地看那些微缩胶卷。如一条回溯源头的鱼,在历史的河道里艰难地逆流潜行。为了求证某段史实,探寻着那个时代的种种细小痕迹,如时局的嬗变、民生的艰涩、坊间的流言、城市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悲欢炎凉,老百姓过日子的本领,以及潜藏在一切表象之下,无时无有的生存与淘汰的格斗较量,尖锐的、紧缠的、无声的,此长彼消,阴晴圆缺。我力求这些细节的实证并使之鲜活。正是有了这些具体而微的痕迹,我们才体认到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时代已经走出了多远,社会的观念又有了多大的改变。
书中的诸多人物,有些是我臆造,有些是有原型的,大多已经作古,但在某些段落中会自己活动起来,犹如隔世恍然。使我困扰的是,明明是书中的虚拟角色,却会自己做出选择,跨出下一步,固执地,不肯妥协地。而作为作者的我,对此全然束手无策。
书中的主角,有如大部分的旧式读书人,性格懦弱,却自视甚高,因此也必然是命运多舛。他常会在我的幻觉中出现,触手可及,连须眉中的白茎都依稀可见,脸上则是一副无奈的疲惫神情。我很想某个时刻在他背上猛拍一掌,大喝一声:你就不能把腰直起来吗?他只是勉为其难地挺直了那么一两分钟,然后又颓丧了下去,并且回过头来诘问我:如果你处在我的境地,你说你能做得比我更好吗?
我仿佛听见博尔赫斯在耳边轻声说道:从长远来看,一个人就是他处境的总合。起点与终点,贯穿其中的那条线时明时暗,却永远指向终点,其原因是人内部的基因和天生的知觉,主导了在重要关口的选择,所以,事情必然是这样的,非这样不可。
嘘!听起来像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是这样的,非这样不可。
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终日窝在书斋中的老学究博尔赫斯?鉴于视野的关系,他观察到的世界跟我们所经历的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也有极大的欣喜和迷醉。旧时的年月,生活动荡,物质匮乏,更没有现在的各色娱乐和高科技体验,但一样有着活泼泼的生命涌动,有其特殊的春华秋实。不管在如何艰苦难挨的日子里,老百姓还是要生活下去的,起居求学谋生饮食娱乐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以及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这是人生五彩斑斓的底色,大画面中的小笔触,是任何年代都脱不开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濡以沫,温馨和真情、付出与坚忍,正是有了这些基本的人性,再艰难的岁月也可支撑下去,再坎坷的经历也可称之为“华年”。
回溯以往,遥见历史如长链,环环相扣,首尾相连。虽然那个年代与我们相隔甚久,但某些熟悉的脉动和气息,依旧隔着文字远远传来。
范迁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