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检报告》读后感摘抄

  《尸检报告》是一本由(英) 卡拉·瓦伦丁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尸检报告》精选点评:

  ●还行吧……读完忍不住考虑了一下跨考法医学的可能性,然后在搜到参考书的时候清醒了。

  ●不算是完全的尸检报告,更像是夹杂着尸检知识的随笔,还包括了作者的私生活。我只对尸检的那部分知识很感兴趣 2019 第148

  ●但我对你的生活没什么兴趣啦

  ●比较有趣的一本书,可以通过作者的视角体验一把特殊职业。

  ●以为是比较专业性的内容 结果更更多是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为一个真的对尸检法医很感兴趣的人,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是很惊喜的,尤其是发现作者还是一个女性的时候。 但是看完还是挺失望的,与其说是一个殡葬师的手记,不如说是作者本人的自传更好一些。时间线就让人觉得有点混乱,想到哪儿写哪儿,中间还夹杂着很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未来的展望等等,不能说不好,但是和标题内容不怎么相符吧。 不过还是细致的描写了一些尸检时候的细节,是在其他的书中没看到过的,这部分我还是很喜欢很感兴趣的......

  ●不仅是迷人的尸检之旅,同时也是作者个人的成长之旅。

  ●具体的知识不多,以主人公的经历及回忆为主

  ●好书,虽有些啰嗦,但细节丰富,对尸检这件事有了全新的理解。(虽然好像严格说也不算是尸检)

  ●如何确定死亡与对死亡的分析

  《尸检报告》读后感(一):评《尸检报告》

  这本书简直太太太太太有意思了!猎奇而又细致入微的形容大大的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这本书轻描淡写地描述了自己的经历,花了大片大片的文字来形容验尸的过程。作者的形容词也真的很“平易近人”,用了很多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来形容尸体的变化,生动的让我不禁大笑起来:

  「有时候死者的皮肤确实会像羊角面包的酥皮那样成片地脱落,我们还常常将从尸体口鼻中喷出来的深棕色沙砾清除液称为“咖啡渣”。或许这些,加上“泡沫流出物”以及刚刚提到过的“肉豆蔻肝”,意味着一具尸体能够凑齐一张星巴克而不是蛋糕店的菜单?」

  又或者

  「这真的是很放纵了,平时大多数日子里,我都会以一杯绿色思慕雪——在某种程度上看上去与之前尸体崩裂喷出的液体很相像——作为早餐,并且觉得已经非常足够了。」

  作者本人也是让人觉得“奇葩”得狠(在我看来是个称赞),她是一个觉得尸臭味闻多了会觉得有点舒服的人,甚至还会形容自己是“蛆女孩”。她会给你详细地科普关于尸体的知识,我甚至可以想象到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候入迷的表情。

  如果对尸检好奇而又不怕恶心的朋友,真的强烈推荐你们看这一本!!

  《尸检报告》读后感(二):爱其所爱

  不知道你为什么所热爱过,追求过、期待过、向往过,又会为什么而恋恋不舍过、热血沸腾过…

  记得自己第一次看《殓尸官》的时候,被主人翁的敬业所感染,觉得很向往人家有那么热爱的一件事情,会为之倾其所有,工作时的专注与认真令人敬佩。

  我是一个标题党,会因为书名独特而下手,这本是尸检!我又有所好奇了,总想探讨多一些没见过听过的事情,于是,买了!

  《尸检报告》读后感(三):死者在说话——敬畏与沉思

  “厌食症的牙医身体像一根多节的白色树枝,给他切开皮肤想起自己第一次被别人化妆时的感觉“尸体的感觉应该跟我的感觉一样吧”。”

  “捏起膀胱时,就像一个心灰意冷的妈妈拎着她小儿子的臭袜子那样。”

  “向别人解释不清自己的职业时,感觉自己的舌头像是一条垂死挣扎的鳗鱼。”

  “南瓜的命运轨迹其实和我们人类非常相似,最终都是尘归尘、土归土。除非我们也被做成标本保存在罐子里,就像我现在负责的那些一样。”

  “他们都曾是重要的、强大的、有很多人生故事——我很庆幸享有特权,以不一样的方式首先聆听到——可以分享的人。”

  “可以很知足地说,在停尸房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像在过圣诞节。这种感觉在有一年的12月尤其强烈。”

  从第一章开始就可以看到字里行间作者洋溢的对她的职业的热爱。每一具尸体都在讲述可能意识存在时都没有意识到的事实,而APT的工作,在她的视角里是去发掘这些故事,与他们对话。

  作者的文字很有趣,有些语句读着有种莫名的幽默诙谐的感觉。对尸体解剖的细节描写、对不同程度的尸体的解释阐述不会很无聊,让人涨知识。与死亡同行的旅途上,她对死亡与人生哲理的感知在书中每章都有所体现,而最终在她选择辞职进入修道院后进入新的阶段。

  敬畏与沉思,我觉得也是每个人都要修炼的课题吧。

  《尸检报告》读后感(四):了解死后到入土前的过程

  第一次写评价,也不知道该如何打星,先乱写着吧,还有先打个4星吧

  本来只是好奇尸检的过程,以为会像课堂笔记类的读物,没想到并不是,却还意外的幽默有意思。

  书里几乎没有什么描写了恶心的画面与气味,角度倒是挺像是职业精英回到学校开展的关于职场生涯发展规划讲座的文稿。

  书里提到过很多种死法,也简略的介绍过尸体腐烂的过程以及简单辨别死因的方法。看完之后对死亡这件事似乎更平静了一些。

  关于死亡除了意外,其实应该挺多人有想过自杀这件事情,并且挑选过自杀的方法,如果并不是的话…那我只能说我这么想过,但我并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是我并不想给来收拾我尸体残局的人带来麻烦。

  比如被车撞可能会让无辜的人死亡,泡温水割腕晚被人发现会变成巨人观很恶心后续处理的人,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拖累不知情的人,开煤气会造成爆炸,安眠药剂量不对可能会痛苦抽搐,或者没死成痛苦洗胃,或是死一半的脑死亡…

  这本书从其他的视角补充了我没法想象的后续比如卧轨死亡以后有人需要小心避开碎骨来缝合七扭八歪的躯干和手腕脚腕;比如需要在你的小腿肚里找到你丢失的眼球;比如先收集腐烂身体上的蛆群;比如用可降解的塑料袋装好已经腐烂的内脏再放回肚子里……所以不管怎么个死亡好像都会给他人带来麻烦,那就先放放吧,等它自动来了,我也只能对后续需要麻烦的人说哎我本来也不想麻烦你的…

  死亡最后不管是腐烂生出蛆虫还是火化变做花肥,最终都将回归自然,反复着生与死地轮回。

  “如果我们天赐的命运就是不断地遁入生与死的轮回,又或者换个角度来说是不断地获得重生,那么为什么还要花费巨大地精力去刻意粉饰死亡。”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