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是一本由[日]最果夕日著作,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1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精选点评:
●你在某处 心脏鼓动
●「假如你有一點點喜歡我的詩,那絕非由於我文字的力量,而是打一開始就存在於你自身之內的某種力量。」
●“我热爱着,秋日霜色渐染,冰冻彻骨。却不会死去的群山。”小小一本,语言很美,偶尔戳中。但竖版读得我脖子疼扣一星(。
●读到“事到如今 我已不愿 化为拂过你的 那缕透明微风(きみをなでる透明の風に、 いまさら、なりたくなんてない)”时,想起吉野弘《生命》里的“或许你也是 曾吹拂我的风(あなたも あるとき 私のための風だったかもしれない)”,我的心 砰的一声
●年纪大了对这种无病呻吟的文字实在容忍度极低,就好像在看网易云音乐的前三评论合集一样。“全世界溢满悲伤也不坏”的莫名其妙的哀思,即便这样还想要成为“最强大的那一个”的自信。不是很懂这样镜头感诗句里透出的生而为人是如何觉得庆幸的。
●这本书应该被作词谱曲然后邀请陈粒女士演唱。
●比平庸更平庸的都市生活呓语,属于宽松世代的自大与低俗。
●终于找到比蒋方舟水平还差的文学作者了!
●用冷漠的面孔探知生而为人的价值
●挺会撂狠话的。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一):每个人,都该深刻的了解,自己有多么可爱。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期初听到这个名字当然是从石井裕也的电影名中。而我是满岛光的影迷,所以对于他的作品,每次都会有关注。去年看完电影,内心很温柔,觉得:感情,有快有慢。快起来的时候,世界是红色,慢起来的时候,世界是蓝色。十分好奇导演如何改编一部诗集成为电影,于是想找到这部诗集来读读,意料之中,并没有引进出版,只有等。
今年听到消息,诗集已出,第一时间购买。这确是一部都市诗集,正如最果夕日所说,想写镜头一样的诗。每一首诗几乎都可以给到一些碎片化的电影感,这样看来,石井裕也改编的难度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从最果夕日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如果用都市化的口吻来讲的话,她应该是个难搞的人。诗中透露的厌恶,期待,可爱,精神,频繁到像是碎碎念。总有一种收拾碎片整理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总是告诉你世界没什么可以期待的,但你绝对不要放弃希望。
她让我想起石川啄木,但更让我想起毕肖普,尤其是那首《致纽约》。小书封面很好看,捧在手里,就很美丽。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二):每个人,都该更深切地了解,自己有多么可爱
虽然诗中有很多沮丧的词汇,年前第一次读的时候也觉得很丧读不下去,可是现在再读却毫无悲伤气息,反而觉得很有趣,还有一点小温暖小治愈,不知道自己是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因为牙不痛了天气也晴朗了吗?
看完同名电影又重读了这部诗集,电影也不再像年前那样觉得丧,反而被美香和慎二的爱情治愈,美香的妈妈真美。
诗集其实和电影联系不是特别多,毕竟一个是诗集一个是爱情电影。
文中最后最果夕日写到:
“假如你有一点点喜欢我的诗,那绝非由于我文字的力量,而是打一开始就存在于你自身之内的某种力量。即便不是经由我的作品,而是你无意间瞥见的风景、听到的鸟鸣和心爱的歌曲……假如你在某天曾因这些事物情不自禁绽放笑容,那一定是你内心的某种物质在鸣响,让你眼中的一切,都镀上耀眼的光芒。
世界看起来如许美丽,是因为你自己如许美丽。
我期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如此断言的人。”
如果你读了这本诗集觉得丧,大概是因为你的世界还不够美丽。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三):只为这句诗就想打四星
文名让我想起《恋爱像甜甜圈中的小圆孔》(一篇日耽),我很容易被这种看上去奇妙的又没有任何意义的句子吸引。于是打开看了。 这些诗,像是AI写出来的,有虽然莫名其妙但非常漂亮的诗句,也有不知所云的逻辑。比如这段。
我想说,毫无来由地,忽而坠入一段恋爱,这挺浪漫,因此忽而憎恨起谁来,也有一种诗意。曾经觉得,谁都不爱也无所谓,但无论对谁,都生不出宁愿诅咒他去死的恨意,才是问题。好想恨你。甚至找借口:人若不恨谁的话,就会完蛋哦。梦破碎了,山河仍在。我想早早化身为山河。想对那些活着而拼命寻求幸福的人,鄙夷地抛下一句“庸俗”,而后,化身为最最平庸的山河。作者大肆谈着爱、恨和死亡,好像纺织女工拿起针线一样平常,但是爱、恨不是普通的感情,死亡也有沉重的苦痛。从诗中大概能猜测出作者是个年轻的女性,总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最果夕日的诗可以分成两半,一半感触细腻,有天才之笔;一半无病呻吟,做作矫情。
但是为这几句,我就想打四星了。出租车窗,今天,也像扑克牌一样,截取着街景。故乡的夜景一粒粒,自我的皮肤脱落而去。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四):正确的事,全部委托机器人去做。我们,只管情绪化。
诗歌阅读就是非常随意,非常放松,非常不用讲究的事情。
就是,很快速地从一些新鲜的角度去看看我们和这个世界关系的可能性。所以只要有足够的句子打动了我,这部诗集就值得推荐。
比如下面这些句子:
——正确的事,全部委托机器人去做。我们,只管不讲道理,情绪化地,支离破碎地,叫嚷叹息,哭累之后,就沉沉睡去。
——必须坦言相告:就算你讨厌我,也无所谓。
——我喜欢这样一些人,她们轻蔑地言及幸福,把它描述得好似生命里的阻碍。幸福让人腐坏。
——我的厌恶感,大概也会毫厘不差地,撰写出一部,我的个人史。
——假如没有可爱到敢于扬言“我要开始讨厌你啦!”,是会被杀死的哦。
——我对你的无知,是一种暴力。正在殴打你。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我无意了解,是一种暴力。
——仅凭一句“爱我吧”,就能获得满足的那种孤独,我并不拥有。
——不能善待你的人,你就无视。假使仅仅如此,春天就能如期而至,那也挺好。
——假如有人能爱你最差劲的那一部分,这人,就会成为你的饲主。
——温柔坦白一点吧,因为人们的爱,由此开始。
好啦,对于诗集的读后感,最佳办法,就是把喜欢的句子列出来吧。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五):“我不在任何地方”
“假如有谁,能得到他人百分之百的理解,那么这样的人,便没有存身于世的意义。”
作为水瓶座的我,读到后记里的这句话,心灵瞬间就被击中。没有被他人理解的需求,也不愿意被他人理解,这或许是自艾自怜的体现,但也是都市中人的写照罢了。
营销地过于火热,特别是明星推荐,反而绊住了我阅读这本诗集的步伐,封面的设计真好看啊,抱着这种想法在亚马逊上买了电子版来看,总共也不过一小时便读完了,十分惊喜。是啊,我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但也很开心能够读到有和自己存世理念相似的作品。
“恭喜啊全人类,全都为了我,降生于此。”
这是我从青春期就开始思考的哲学的命题——唯心主义:或许这个世界因我而存在。这个社会的运行状况,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出现在我生活里的人,从父母、恋人朋友到为我结账的收银员,其实都是这个世界为我而设定的环境。这种想法虽然自私自我得可笑,但我有时坚信着这点,毕竟如果我死了,这个世界实际上就不复存在了,一切都以我的感知为准。
“如果把死视为不幸,也就无法好好去活。”
从小到大,间歇性地恐惧死亡,害怕父母死,害怕丈夫死,更害怕自己死。为着这种恐惧,曾经读了很多书想开慰自己,这句话给我一些面对死亡的勇气。如果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或早或晚也全凭命运,那么,又何必畏惧,畏惧又有何用,不如活好当下的每一秒钟。
“我期待世界和平,我憎恶全人类。”
哈,一点都不矛盾,人类真的很恶心,人性也真的很坏,但不妨碍我希望这个世界和平美好。一方面热爱着雨露空气阳光动植物,一方面希望地球毁灭尘归尘土归土,这两个想法交错着在脑海中缠绕。
“有的人,愈是生命力四溢,愈是看起来有种虚构的气息。”
我是一个十分懒散的人,能赖床绝不早起,但我又十分羡慕这样一种人:对睡眠时间要求极低,对学习工作充满热情,甚至以熬夜加班为乐,行动力满分,永远是精力充沛的状态。极其羡慕,但绝对做不到,我是一个最低睡眠时间九小时的人,出门就觉得疲惫,恨不得天天宅在家里看书玩手机。
“我热爱着,秋日霜色渐染,冰冻彻骨,却不会死去的群山。”
有时候对这个世界看似悲伤的观感反而是一种极致的珍爱,我这样理解最果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