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中的七天》的读后感大全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是一本由[美]萨拉·桑顿著作,雅众文化 /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精选点评:

  ●艺术圈的水有多深

  ●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必须和艺术品交易商“同谋”才能创作出市场欢迎的作品

  ●以为是严肃的理论书,没想到是八卦书啊哈哈。但各种圈内轶事时间也可以了解整个艺术行业的运作机制,有料又好玩的一本书。

  ●视角好。采用了民族志学的方法,作为一个观察人员,作者有机会进入了这个自洽的世界,在她的笔下,隐秘的细节陆续呈现。通过对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策展人、评论家、收藏家和拍卖师六类角色的考察与分析,作者确立交易商的主宰地位,实际上也就是分析了市场机制在艺术领域运作产生的反应。

  ●选材很好,几个章节主题都很有代表性,第一次接触到“民族志学”,但行文太平,语言很枯燥,流水账

  ●村上隆的创作理念- 根據人們的反應來改變我的方向或者繼續堅持現在的方向,我始終在思考如何長久地保持藝術生命,如何融入當代人的情感。

  ●文字翻译很中国化,读起来是流畅的、不会过多思考文字本身深度含义;内容的描述很有节奏,刚开始会给我一种看纪录片的即视感,中间部分又像是在读小说,语言穿插得当,最后落到社会学又或是艺术现状的场景里去。是棒的

  ●内容丰富,建议所有有意向进入艺术圈或者艺术市场圈,以及村上隆爱好者都可以看一看,因为这本书可以揭示一些艺术圈子里对理想主义者来说不那么讨人喜欢、铜臭气的一面。奇怪的是,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也需要对艺术圈掌握一定的了解,不然在作者谈到许多艺术家和艺术场合的时候会难以理解她所表达的内容。原版出版于2008年,一些内容放在现在虽然有点过时,但也不失为一种艺术圈的历史见证——谁能想到,08年的时候村上隆与LV合作还能引起全世界艺术爱好者的广泛讨论,如今OFF WHITE都走进卢浮宫了,却没有人再在乎艺术与奢侈品时尚的边界了呢?

  ●比台版易读

  ●資本主義使得藝術增添了商品屬性,與原本的審美屬性形成了藝術的雙重性。本書聚焦商品屬性的「藝術界」——拍賣行、博覽會、雜誌、獎項等等,以藝術家、藏家、交易商、策展人各色人等的採訪揭開對於大都是人來說是神秘的運作。透過資本、權威的運作,給予當代藝術價值,不過,似乎更像是暫時消弭當代藝術的不穩。(PS:本書還寫了去年上雙策展人梅迪納在威尼斯雙年展的糗事⋯⋯藝術圈真的太小了⋯⋯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读后感(一):随想笔记

  2019年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一幅画作,拍出了大约1.96亿港元的价格。艺术界有七个重要部分,分别是艺术院校、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奖项、艺术杂志、拍卖会、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双年展。艺术院校、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奖项评委会和艺术杂志社更关注艺术本身,而拍卖会、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双年展的参与者更关心怎么交易艺术品。如果你想成为艺术家,第一步,要拿到一块敲门砖,也就是一流艺术院校的艺术硕士学位,如果作品得了奖,作品就能进入美术馆。第二步,有艺术品交易商找到你,要代理出售你以后的作品。艺术杂志也来采访你,著名收藏家买走你的作品。你得到了博物馆的认可,在那里举办展览。第三步,你的作品在高级别的国际双年展里曝光,作品不断升值,在拍卖会上买家竞相出价。你可能看过一个七彩缤纷的笑脸太阳花,它是村上隆最有标志性的艺术形象之一。这场拍卖会的拍卖师,是佳士得的首席拍卖师伯奇。一场拍卖会通常会持续两个小时,每件“货品”的平均拍卖时间是5分钟左右。拍卖行安排拍卖品的顺序时,会精心考虑商业因素。作者介绍,拍卖会的前十件拍卖品必须都要卖出好价钱,在拍到第十二或十三件作品,最好能出现一个拍价高潮。买家这些人大概可以分成三类:收藏家、收藏家的艺术顾问、艺术品交易商。作者介绍,在艺术界,“艺术家是艺术品的重要来源,但它在流通过程中经过的人,才是决定艺术品价值的关键因素”。佳士得拍卖行的一位高管给作者总结出了几个关键点:第一,作品的色彩。棕色画面不如蓝色或红色卖得好,色彩阴郁的不如色彩欢快的卖得好。第二,作品的题材。裸体男性题材的作品不如女性题材好卖。第三,艺术形式。油画要比其他艺术形式卖得贵。第四,作品的尺寸,如果作品太大塞不进高档住宅的电梯,价值会打折扣。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读后感(二):谁主宰了当代艺术?

  萨拉·桑顿是一位跨界的文化学者,既是社会学博士,又是艺术史专业的硕士,曾任《经济学人》当代艺术的首席撰稿记者。《艺术世界中的七天》是她花费五年时间,在纽约、巴黎、伦敦、米兰等国际大都市走访了数百位艺术界人士之后写成的。

  该书研究对象是当代艺术界存在的六种占据支配地位的角色,即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策展人、评论家、收藏家和拍卖师,也可以身兼其中多项,作者明确指出,主宰者是艺术品交易商,他们支配、引导着另外五种角色、控制着他们的步伐。为什么呢?

  萨尔瓦多·达利说过,他“只对金钱感兴趣”,很多艺术家都说过类似的话。这是人类的本性,我们都会对财物激励做出反应。不过,就艺术特性而言,像达利这样成功的艺术家大多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动机,不可能只为了金钱,根本上还是从艺术追求出发。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这类话语实际上是点明了,当收入被直接转化为艺术品或艺术家的价值的时候,所产生的影响。或者说,这是市场机制在艺术领域运作产生的反应。

  此时,艺术品不止用于观赏,还是投资和消费。因此,价值预估与主观期望就很重要。六种角色的活动在本质上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有的负责创作,有的提高名声,有的加速流通,有的增殖财富,六个环节紧紧相扣,保证艺术市场有序运转。作为一个“局外人”,作者有机会进入了这个自洽的世界,在她的笔下,隐秘的细节陆续呈现。

  佳士得拍卖行首席拍卖师克里斯托弗·伯奇的笔记本仿佛绝密档案,不做足功课,怎能自如掌控现场?事先就要分析每件拍卖品的价位区间变化、每位客户的经济能力与趣味取向,以及所有可能意外的事先预演等。

  为了名声形成和持续,就要依靠评论家,评论必须有原则。但是,正如采访对象之一、《美国艺术》撰稿人麦克多诺所言,在很多时候,评论的作用是“促进”或“吹捧”一些人或一些作品,作品不一定真的优秀,只是力求让公众觉得它很重要。

  村上隆团队获得了路易威登等商业品牌的支持,艺术以设计的方式进入生活,很多艺术家以主动的姿态迎合社会的需求,来决定作品的定位和品质。

  对于商业与艺术达成的联姻,不必大惊小怪。西方艺术历来就有赞助人传统,达·芬奇或毕加索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也离不开“金主”或资本合力的推动,沃霍尔、波洛克这些现代艺术家也主动寻找、接受买主的认可,积极利用市场所获得的财富和声望来发展他们的事业。

  正是因此,艺术品交易商占据了枢纽位置。纯收藏者对于不可预知的价格波动风险不太敏感,他们买入并持有艺术品主要是出于喜欢,交易商就相当于他们的“探子”,要为主顾寻找合乎口味的艺术品,在收藏家和艺术家之间牵线搭桥。对于投资客来说,艺术品交易商也是最受信任的,作者提到,许多“谨慎的”收藏家从一级艺术品交易商手里购买当代艺术作品,这样便宜,风险也小。作为文化商人的双重身份,要求交易商既要拥有高水准的欣赏品位,也要考虑金融回报的可能性,他们是最成熟、最完善的角色。

  那么,艺术品交易商是否就能够予求予取呢?毕竟,近几十年来,艺术品价格飙升的速度着实让人吃惊。所有市场都有局限,都存在失灵,但是,不必谈及市场就摇头,市场的最大优势是它允许并鼓励多样化。这就增加了创新理念出现的机会,使艺术保持活力。在当今社会,好的艺术和坏的艺术的界限非常模糊,公众需求的是艺术自由氛围所带来的自我决定意识,越是开放越是流动,就越能抵消包括交易商在内的各种角色的人为操控。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读后感(三):还相信当代艺术吗?

  《做完这次对艺术界的研究以后,你还相信当代艺术吗?》这是这本书后记中《七个问题》里的倒数第二个问题。

  你相信当代艺术吗?我觉得这是很多人会问别人,或者自问很多遍的问题。这个问题时常伴随着匪夷所思的当代艺术展览,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以及常年登上杂志封面的风光当代艺术家们。

  同样是艺术,当代艺术似乎和古典艺术有着千差万别的待遇。人们理所当然地把教堂壁画视为正统艺术,但对于当代艺术,很多人都会抱着无法信任的态度。在古典时代,人们只要进入教堂、进入寺庙,就能接触到艺术,艺术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被视为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被放进了展览机构,美术馆的大门与理解艺术的门槛将艺术与大众分割开来,于是,一些艺术家和商人又想出了将艺术品转化为商品,甚至是可以批量生产的玩具商品的方式,入侵了大众的生活。

  在我小的时候,曾经很讨厌村上隆。那个时候草间弥生的个展《我的一个梦》在上海MOCA展出,这是我当时印象里除了DIOR展以外最为火爆的一个展,光是“无限境屋”这个展厅高峰时候就要排两个小时以上的队。我那个时候在MOCA做志愿者,会有一些人问一些关于展品的专业问题。我读了一些草间弥生的传记,深刻地被她“用艺术治愈自己”的勇气感动了:如果你厌恶两性关系,那你就去做一个盛满生殖器官的软雕塑去直面恐惧,这是何等的勇气!这让我觉得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像她那样,去追求、创作自认为有意义的作品。因此当我看到村上隆说自己“不是一个艺术家,是一个商人”的时候,他的话深深地引发了我的反感。再加上曾经轰动一时的村上隆与LV的合作款太阳花包实在是过于浮夸,完全令人欣赏不能,简直就是“艺术家为了名声出卖自己的灵魂给奢侈品”,让我更加看不上村上隆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艺术品的爱好,以及自身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读大学前,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画油画,每次看展览,都会仔仔细细研究古典油画作品中的细节和笔触技巧,拍下来回家临摹;结果大学读了设计,发现自己再也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画一幅画,而那些坚持做纯艺的朋友们开始陆陆续续参加展览,崭露头角,感觉自己和大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索性将目标定为策展人,和朋友一起参加策展比赛;在这期间,出于研究展览的目的,我开始写一些艺术评论和展评,写着写着,这到成为了我最终最为擅长的事情。

  假期回国的时候我会和一些在画廊工作的朋友们聊天吃饭,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无论是做艺术家,还是做策展人,都和当初想象的太不一样了。一些崭露头角的年轻艺术家,靠的也许并不是他们作品本身的深度,而是特别能说的嘴皮子以及深厚的家庭背景;有的人身为策展人,却同时还要肩负画廊销售的任务;最令大家感到与理想相去甚远的是,如今的画廊看重的并不是艺术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更看重的是艺术家的商业价值。

  这也正和《艺术世界中的七天》里所写的一样:有些艺术家的作品能进入威尼斯双年展展览,并不代表他们的作品有多好;而那些不能进入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们,也不代表他们不好。

  艺术世界存在六种占据支配地位的角色: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策展人、评论家、收藏家和拍卖师。我以前曾经很天真地认为,艺术家才是艺术世界中主导一切、创造一切的人。在2019年artnet公布的在艺术圈中最有影响力的百大人物中,首当其冲的是藏家、策展人以及kanye west,而在这一百个人中,艺术家只占据了一小部分。可以说,如今当我们要观察整个当代艺术生态的时候,艺术品或许只是公众舆论的一个靶子,牵动它的则是更多暗流涌动的事物。这本书告诉大家了一个事实:在看似高尚的艺术圈中,它有着自己的一套庸俗的游戏规则,市场(金钱)和艺术不是一分为二的东西。

  比如,在拍卖中,色彩明亮的作品会比色彩灰暗的作品拍得更高的价格;再比如,艺术品交易商向外公布的交易价格往往会比实际成交价格多出10%;藏家之间也存在鄙视链,在交易中,藏家的社会关系比出价高低更能决定交易的成败。

  或许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那些曝光度过高的艺术作品,往往都没有那些纯粹的偶发艺术来得令人动容。人们往往过于喜欢关注艺术品的价格以及艺术家的身价,却忘了价格只是艺术品的副产品,无法代表一件艺术品的价值。

  这本书从拍卖会、艺术评论课、巴塞尔博览会、奖项、杂志、工作室、威尼斯双年展这几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世界的游戏规则,如果读过巴塞尔博览会这一章的话,我想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今年maurizio cattelan(书中将他的名字翻译为莫瑞吉奥·卡特兰)在迈阿密巴塞尔博览会上把香蕉贴在墙上,以12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的行为。这是一场艺术家、交易商、博览会、画廊、以及后来参与其中的行为艺术家的共同游戏,其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当代艺术嗤之以鼻。

  这也算是艺术吗?还能相信当代艺术吗?我想这是很多人对此事件的疑问。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读后感(四):隔着玻璃看场戏

  这本书的作者萨拉·桑顿(Sarah Thornton)曾经是个艺术记者,拥有艺术史学士学位和社会学博士学位。全书有趣的一点是,没有采用较正统的非虚构写法、原原本本地讲故事,而是把作者自己(也就是书中的“我”)作为线索人物,用非常直接的参与、观察和交流,记录了艺术世界的七个不同场景。

  “致谢”中,作者将这本书称为“民族志学(ethnography)”研究。我没有学过相关学科,不清楚什么是“民族志”,也不知道这个翻译是否确切,但显然她的文章都基于实地调查和采访(“田野调研”?),再以适当的篇幅呈现了巨量的人物速写。

  如果当成报道来读——那作者一定会被质疑。因为文中有太多冗余的细节、作者的猜测和感受,以及受访者的直接引语。但如果就以看八卦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围绕每一个不同场景把艺术圈人类的“嘴脸”写得很好看,唯一的缺点是时间有点早,都是十多年前(2004-2007年)发生的事情了。以当代艺术的发展速度,文中很多的价格、规模、甚至名声,放在今天都不能适用。

  虽然不是很喜欢“我又遇到了某某,跟ta聊了啥啥啥”这样的写法,我觉得作者做得较好的是,比较周全地留意到了每一幕的参与各方。(有否做到“保持中立”又是另一回事。)比如最精彩的那一段,她注意到了艺术家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一行人在飞机上的座位。

  村上隆本人坐在商务舱第一排靠窗的位置。代理他作品的画廊老板坐在村上隆后面。和他合作展览的博物馆负责人坐在经济舱前部。村上隆公司的员工则坐在经济舱后部。但作者在后记中也承认“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家的地位都比较模糊”。

  艺术家能否成功,除了自身的天资,主要靠“七天”中的“五天”。作品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多少钱看来是最关键的。其他就是看有没有获得比较重要的奖项,有没有美术馆(这里没有单独讲)或双年展愿意展出作品,重要媒体是捧还是踩。

  所以,艺术家想在当代艺术史上留名,很不容易。出名之前不能被画廊或者某些特定利益者绑住手脚,出名之后也不能为言论或者市场所左右——而且必须出名,必须因“坚持自己”而出名,必须因“改变规则”而非“遵守规则”而出名。末了,名利双收的,极少。

  读完此书还能看出一点,野路子艺术从业者毕竟是少数(野路子藏家除外)。除了艺术家(及其助手)、策展人、美术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这些,媒体和评论也需要相当的艺术教育背景。

  诚实地讲,这个圈子不那么欢迎业余“游客”。“艺术爱好者”约等于圈外人——他们也着实不能为艺术圈的金钱业绩做什么惊人贡献。“虽然威尼斯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要到明天才开幕,但对于艺术界的人来说,今年的展览已经结束了。”那是一个刷脸的社交场合,圈里的人彼此相认。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得长出一身华丽的盔甲,装得优雅而堂皇,在各类宴请和开幕酒会中找一条生路。

  书中唯一一幕平静甚至有些邋遢的场景就是“艺术评论课”。仅仅是讨论三个学生的期末作品,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任课老师迈克尔·阿舍(Michael Asher)的课从上午十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半夜十二点——除去中间的用餐和休息时间。他不排斥学生带狗上课,也不介意他们躺在地上睡觉或是做其他事情。学生的作品面临同学的挑战(老师反倒很少说话),但相比迈出校门后那些正面的、现实的考验,这点争论连小风小浪都算不上。学校真好,仅此而已。

  艺术圈的人造起了金字塔。他们守在塔内,其他人只能从外面看看。这条界线很难突破。

  相关推荐:

  1.电影《万物有价》(《The Price of Everything》)

万物有价 (2018)8.42018 / 美国 / 纪录片 / 纳撒尼尔·康 / 杰夫·昆斯 George Condo《万物有价》中的Jeff Koons和他的代表作《Gazing Ball》| 图源:Google

  这部片子拍的拍卖行现场值得一看,比书中“拉长线”的叙述更为紧张。拍卖师、艺术顾问和藏家这几方的表现也很抓人眼球。不过书中比较好的一点是有观察买家(包括代理人)的坐席,甚至也写到了记者的位置和动作。作者还很关心卖主的心态,这在电影中体现不多。

  2.https://dezignark.com/blog/francis-alys-the-last-clown-tateshots/(视频需墙 外)

Work by Francis Alÿs | 图源:Google

  “威尼斯双年展”这一幕,刚好提到了第12届上海双年展“禹步”的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他批评那次展览,说“双年展应该是当代艺术的急先锋,要敢于冒险。”嗯……好像能够理解为什么“禹步”口碑不太好了。)

  作者写到他和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之间的一件趣事。他俩在海德公园闲逛的时候,大块头梅迪纳跌了一跤——这成了埃利斯一系列作品的素材,最主要的是动画短片《The Last Clown》,一个背着手走路的男人被狗尾巴绊倒了。文by栗子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栗小轩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读后感(五):萨拉•桑顿的艺术社会学

  “11月某日,下午4:45,佳士得拍卖行的首席拍卖师克里斯托弗·伯奇正在纽约一处拍卖厅里仔细地检查会场。五名工作人员蹲在地上,用尺子测量椅子之间的距离,以便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摆些座椅。”

  这段文字不是某部小说的片段,倘若说它是从某个艺术社会学专著中选摘出来的,而且类似的文字还贯穿其全书,可能会让人不可思议。但是,这的确是英国作家、社会学家萨拉·桑顿在其新书《艺术世界的7天》里的描述。

  从2004年起,萨拉·桑顿花了三年多的时间行走世界,用民族志学的方法观察当代艺术,采访了250多位艺术家和艺术界人士,持续写作五年,最后浓缩为七天的现场特写,汇辑成《艺术世界的7天》一书。

  艺术价值的呈现渐趋社会化

  “艺术史是我的初恋。”在谈到对艺术世界的关注时,萨拉·桑顿笑着如是调侃道。

  若干年前,萨拉·桑顿还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攻读艺术史硕士。尽管后来她又到格拉斯哥转攻社会学博士,并在早期作品中多围绕亚文化、媒介和文化传承展开,但正如她不讳言的那样,“艺术的世界有它自己的规则”,那次相遇给她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关注艺术本身。

  然而,作为“过来人”,当萨拉·桑顿在接受了社会学调研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训练之后再次与艺术相遇,她的观察已经有了新的角度:为什么有的艺术品那么有名、拍出天价,有的却不为人知?艺术品是怎么走入公众视野的呢?在艺术品自身价值之外,其价值呈现形式在她面前闪耀出了迷人的光彩。在社会学和艺术领域的交叉地带,习惯于成为“文化游牧者”的萨拉·桑顿,终于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草场”。

  “作为一个艺术社会学家或者研究艺术领域的社会,我想更多地去了解围绕艺术品周围的人的情况。”萨拉·桑顿说,“围绕一件艺术品或艺术家,有很多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驱动因素,是这些因素最终成就了一件伟大的作品。这并不是否认作品本身的重要性,作品的水平也很重要,只不过艺术品自己没有腿,既不会自己走进博物馆,也不会自己走去拍卖场。”在萨拉·桑顿看来,对艺术家来说,交易商、收藏家、策展人、评论家包括拍卖行的人员都成为他们的协助者,艺术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艺术行为,最终被带到一个更广泛的公众的视野中去。换句话说,艺术品本身成了一个复杂社会关系的象征。

  “回到现场”的艺术社会学

  很多时候,“关于艺术”常常比艺术本身更有直观的、生活化乃至娱乐化的效应。也许正因如此,威尼斯电影节上的明星走秀会让人们那么兴奋,各种八卦新闻也被津津乐道。然而,作为一门学科,艺术社会学除了在法国十分兴盛之外,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数地方依然属于小众。当艺术史的描述在理论的层面打开一种观察的“视界”时,人们还是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对大众来说,艺术更像是一个隐藏了“内幕”的场域,要进入其中真的很难。这种难度可以用理论去阐述,但多少还是会因与现场的隔离少了点“地气”。

  某种意义上讲,萨拉·桑顿给人们带来的是另一种“艺术社会学”,即情节化地再现艺术生态的各个方面。《艺术世界的7天》采取了“一天一章”的体例,以充满现场感和幽默感的叙述,把读者带进了艺术品价值呈现的各个环节:从教育、创作、评论到评奖、展览、拍卖,涉及了佳士得拍卖行、加州艺术学院、巴赛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特纳奖、《艺术论坛》杂志、村上隆工作室、威尼斯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等艺术世界的重要代表。这些常人很难深入了解到的环节,从情景出发并抵达行业圈子的内部,成为真正生动的艺术社会学。

  现场化、文学化的叙述得益于萨拉·桑顿的双重身份:作家和社会学家。“写作是我很享受的一个过程。在大学,我是一个全职工作的学者,我非常喜欢教学,但却不太喜欢学术圈里的风气,你要说很多听上去很高雅的学术词汇,显得自己很重要、很了不起,我不太喜欢。”她说,“我更希望我所写的东西有更广泛的读者。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是给公众提供学习和教育的一本书,但又不像学校里一样枯燥。”

  “价值中立”的叙述原则

  当记者问及“你更喜欢作家的角色呢,还是社会学家的角色”时,萨拉·桑顿不禁脱口而出“Both”(两者都喜欢),而且表示还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比如艺术评论家”。但她又强调,她不会去写评论也不会对作品本身说好说歹,“如果加以评论是与我的原则相违背的”。

  萨拉·桑顿告诉记者,“在我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价值中立’的原则,所以对采访者我会很中立地不作评价,会公平、客观地来采访。因为采访者中有些彼此是不喜欢对方甚至是处于敌对状态的,这是在这一行研究中有历史的一个重要传统。”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这位作者的确信守原则、甘当“录音机”和“摄像机”。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萨拉·桑顿整整记录了45个采访笔记本。在这期间,她“混迹”于艺术品生产、评奖机构、艺术杂志社、艺术教育课堂、拍卖场合、展览馆等场合,甚至一度在画廊里工作过。但“作者”的情绪情感不可避免,就连来北京期间,萨拉·桑顿兴致勃勃地跑到798、宋庄等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去“微服私访”,在发现宋庄的许多艺术家“居然都抽古巴雪茄”时就大吃了一惊。在某些时刻,评论让她觉得“更加痛快”。

  比如,“在拍卖大厅里,如果你出价,你就参与了这场演出,如果你买到了东西,那你的表演就会博得观众的掌声。按照拍卖行的说法,你实际上是‘赢得’了一件艺术品”。凡有不吐不快的情节,萨拉·桑顿都绵里藏了那么一针。她说:“如果我特别希望在书中表达观点时,一般会采用幽默调侃的方式。”

  “泡泡”背后的文化意味

  艺术界的“情景”和“内幕”是大众读者所关注的,萨拉·桑顿对艺术品的生态链条则抱持着一种学者式的观察。她的结论是,整个艺术市场就是一个大泡沫。

  萨拉·桑顿认为,这是一个由无数小泡沫组成的“大泡泡”,众多艺术品被评论家、交易商、收藏家、拍卖行炒作,其中甚至还产生了腐败,使艺术的世界膨胀为一个华丽的“泡泡”。跟经济泡沫不同的是,艺术始终作为文化在传承,一个小泡沫破灭了,又一个小泡沫会补上。某种意义上,艺术的世界已经超越了艺术市场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符号性”的存在。

  因此,萨拉·桑顿并没有像经济学家对“泡沫”那么忧心忡忡。“艺术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激增,越来越多的人自称为艺术家。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大众娱乐、一种奢侈商品、一种工作描述,以及对某些人来说,成为一种宗教的替代品。”在这其中,各个领域、环节都在逐渐形成自己的标准,使艺术品“冷热不一”这个普世的现象回归到相对理性的环境中。她更为乐观地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艺术的文化桥梁作用,认识并关注其中包含的创造性元素。她说:“在当今世界,创新力的重要性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当代艺术是创新的一个极端符号和象征,若一国没有当代艺术,就没有未来。”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评价人数不足[美]萨拉·桑顿 / 2019 / 雅众文化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1-06-01 作者: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