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自述(注疏本)》是一本由老舍 著 / 徐德明 注疏 / 易华 注疏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4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舍自述(注疏本)》精选点评:
●最有价值的部分全在注疏!
●老舍真是骨子里都透着幽默的语言大师,前半部分常常看得笑出声。而给养这份幽默的是其正直坦荡宽厚良善的人格。因此看到后半部分也就说不出的沉重。
●相当不错的一本关于老舍先生平生介绍的书籍,很多资料都是第一手资料,值得阅读
●916用老舍自己的文字串联起他的生平,也可以称之为另一种自传,生逢其时,生不逢时。伟大的作家与苦难的人生,在老舍笔下,就只是一个笔耕不辍的写作者,就像护城河的水,静默流淌,却见证了岁月沧桑。
《老舍自述(注疏本)》读后感(一):真诚、善良而痛苦的灵魂
每一部作品就像一块快矿石,而作家的一生则是丰富的矿藏。
中国向来有重史立传的传统。很多作家都留下自传性作品,无数读者和研究者在其中亲近作家的生活,发掘作家与作品的隐秘联系。但正正经经地写下一部自传,难免会为亲者讳,毕竟完全真实地谈论自己,需要极大的勇气。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卢梭。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老舍自述》的独特性便彰显出来。《老舍自述》是一部另类的“自传”。晚年工作繁重,连心心念念的作品都没来得及写完,更别说给自己写一部自传。(而这,对于中国文学和现代史而已,显然是一个遗憾)。而老舍先生突如其来的结局,更是让人唏嘘愤怒,久久意难平。
《老舍自述》是老舍研究专家徐德明和易华两位教授从《老舍全集》中选择、截取老舍先生自述作品的原文,精心连接,整合而成。书中摘取了老舍先生在不同生命阶段、不同方面的讲述自己的生活、家庭、写作、旅居见闻等等。这些文字散见于老舍先生的一生,很放松,很真实。加上两位编者巧妙地编排,毫无生硬牵强之感,呈现一个真实、善良而痛苦的伟大灵魂。
《老舍自述(注疏本)》读后感(二):无题
对于这本书,真的不知道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因为对于老舍先生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作为一个从小学就学习老舍先生作品很多都熟知,像《茶馆》、《骆驼祥子》等,都是当今文学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而这本书详尽地叙述了老舍先生的一生和其作品。也有他的子女对于父亲的回忆,总之,对于想要了解老舍先生的小伙伴们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是值得珍藏的。 粗看了这本书,其中有很多的珍贵的照片,包括老舍先生和其作品的,每一张都让人有种回到老舍先生生活的时代的感觉,每个作品都是写的关于人民的,真的是“人民的作家”,写作上是“人民的公仆”。在我们当代的学生心中,这种作家就应该高高在上,然后一直在神坛上待着,但是老舍先生却不是这样严肃的作家,我们从家人的口中可以得出,他除了可以写这种现实的文学作品外,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很可能是一个段子手,因为他本人是非常幽默的。之少不是我们这些学生们对他的印象。 说到老舍先生,不得不提到他那著名的《骆驼祥子》,我觉得这一部作品,足以让人们记住他,这部作品是我心中为数不多的我喜欢的作品,老舍先生把祥子的一生命运的转折都交代的非常清楚,而且还非常富有感染力,第一次读就有种很自然的感觉,对于我自己来说,描写那个时代的作品一般都是充满着压迫,尽管这本书也是,但是和其他书不同的是,这本书有祥子情感的高涨与低落,就会让人有种代入感,虎妞的敢爱敢恨更加的令人敬佩,总之,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极具感染力。 好的作品必然会受到各界的青睐,影版《骆驼祥子》极具人们的赞美,张丰毅老师的祥子,斯琴高娃老师的虎妞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这部作品看了好几遍,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老舍先生对于中下层人民描写是多么的真实与真切。总之,这本老舍先生的自叙是编者研究了大量的老舍先生的作品集结而成,可以算的上是一本具有参考意义的人物研究的典范。总之,我知道这本书我会看很多遍,因为我喜欢老舍先生的作品,也喜欢老舍先生的情怀,更欣赏老舍先生的真实。
《老舍自述(注疏本)》读后感(三):文字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当平凡的肉体告别灵魂,回归大地,这世上便少了一个需要填饱肚子的人,不过对于那些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的作家来说,这似乎并不怎么令人惋惜。因为生命本就无常,就算肉体已经消散,那些具有精神印记的作品依然能够流传下来,使人永远铭记。
最早知道那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作家——老舍,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一篇叫做《济南的冬天》的散文。他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瞧,老舍先生的文字就是如此优美灵动,且充满意境。后来,又知道他喜欢猫,去看过济南的趵突泉,也爱养花,更写过《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传世的经典文学作品。由此,便更喜欢这位字里行间透露着幽默气息的作家了,因而对其也格外关注起来。
《老舍自述:注疏本》是一本集传记、史料、论述于一体的书籍,虽然不是老舍先生亲自写成的个人传记,但是却经过编者精心编著,并配以大量注释,在保存老舍先生作品原貌和文路畅通的同时,还原了其一生各个时期的个人经历和生活轨迹,可谓煞费苦心啊。
回顾老舍先生的幼年生活,真心觉得那样的日子过得有多么不容易:人口众多,却只能靠母亲做活维持生计,到九岁才得贵人相助能够上得起学。不过幸好,后来的日子渐渐好转起来,虽然成年后有些荒唐,不过在挺过了“罗成关”后,反而开始了新的人生。可见,人的一生终究是要受些磨难才能真正走向自我成熟的。
在这里,既有老舍先生人生不同阶段的自我生命写照,也有关于亲朋友好友的真实情感记录;既有旅居观光的景致描写,也有关于创作方面的诸多叙述......纵观全书,在阅读老舍文字作品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多方面的了解他的生平。倘若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每部分文章后的注释查看其文字创作背景,或者是其他相关的事情,既贴心又方便,阅读起来着实轻松了不少。
《老舍自述(注疏本)》读后感(四):一本并非直接出自于老舍之手的自传
第一次知道老舍是儿时所看的老电视剧《四世同堂》,当年年纪实在太小,只记得随着胡同里一户人家两扇大门的敞开,骆玉笙那一嗓子“千里刀光影”,便随之而出。长大后读了《四世同堂》的原著,才知道老太太唱的那叫一个气势磅礴,恢弘悲壮,才晓得这首曲子是和老舍笔下所描绘的八年抗战下的老北京城是如此的贴切。老舍的作品特点在于人物其实都是些市井小人物,读起来看似平白实则雅致,看上去日常平凡实际上却饱含着诸多的深意在其中。在他的笔下,一幅幅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与人生百态就这样活灵活现的被展现了出来,他不愧被誉为是“人民艺术家”。读他的作品,语言看似平常,但是却非常富有生活的气息,仿佛要想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就非得从他的嘴里说出这句话才行。老舍对于作品中语言的把握和运用可以说是已经到达了一种极致的境界。所以除了小说家、作家的头衔之外,他还被称作是“语言大师”。
可是这位伟大的作家、文学家却因为历史原因而投水离开了这个世界,甚至身后连骨灰都没能够留下。记得多年前看《读者》杂志时,曾有这样一段内容被提及。说的是当年老舍自杀后,骨灰未能够保存下来,待到平反后开追悼会时,骨灰盒里放的只有他生前最常用和最喜欢的几样小东西。人虽然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但是对于生者来说,总得用些什么来做些寄托吧。
老舍一生,留下的文字作品无数,包括小说、戏剧、杂文、诗歌等作品,唯独没有留下一本自传。对于喜爱老舍的作品,想要深刻了解老舍一生经历的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好在能够有人帮读者们完成了这个心愿。老舍研究专家徐德明和易华两位教授从《老舍全集》中选择了老舍先生自述作品的原文内容,通过截取、连接、整合,将老舍先生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自我写照化作一本《老舍自述》来慰藉读者。内容包括老舍对于亲朋好友的讲述,对于家园故土的怀念,还有旅居观光的时的种种记录,以及自己在写作时的归纳总结和家庭生活的种种感悟。在此书中,可以纵观老舍的一生,了解到他是如何写出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备受尊崇的一代文学家的。
书中的每一篇、每一段,甚至说每一个字都是出自于老舍对于真情实事的描述。《老舍自述》并非是一本直接出自于老舍之手的传记,但是却在最大的程度上还原了老舍的一生。是一本别具一格的人物自传。对于喜爱老舍文字作品的人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弥补性的慰藉吧。
《老舍自述(注疏本)》读后感(五):一本书了解老舍先生
文:薇薇安
多年前看《四世同堂》的电视剧的时候, 觉得电视剧展示出来的那个年代里的故事描述的和电视剧的色调很像, 年龄小当时并不懂得中国那段历史正经历的到底都是什么。 电视剧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老艺术家用京韵大鼓的方式演绎了这首曲子。
再到后来还在电视上看到过《骆驼祥子》的电视剧,祥子为了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努力着,挣扎着,也颓废过。一次又一次的得到了黄包车,又一次次的失去黄包车。
关于这些作品相信很多人也有差不多的印象, 也许当年演这部《四世同堂》电视剧的演员已经记不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了,这部电视剧给当时年纪还比较小的我留下的印象可能就跟主题曲一样的感觉。
这本《老舍自述:注疏本》 是从一部分老舍先生的作品中选取的关于他自己的经历的文章。 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成人之后的经历。 这些能在不同的作品中找到的内容节选。 每篇文章后面有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的注释。
这本书的开头引用了一首诗,
昔 年 我昔生忧患,愁长记忆新; 童年习冻饿,壮岁饱酸辛。 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 倘无共产党,荒野鬼为邻!老舍先生在文章在中学时期就学到过, 当时课本上的介绍是他的原名舒庆春,《骆驼祥子》《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作品。1951年获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出生于1899年,这正是清朝末年,《老舍自述(注疏本)》的开头就有老舍先生描写的自己出生时候的情节, 家里是旗人,出生之后有洗三的礼数, 由于家境不是特别富裕,这段描述里还有关于母亲面对洗三的日子家里需要操持的发愁。 最后是亲戚的帮助, 帮衬着操持了洗三的事物。
再到后来是幼年里丧父之后母亲和三姐两人支撑起家里的收入的内容。 孤儿寡母要支撑起一个家庭的生计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每天白天替别人洗衣服,晚上和三女儿一起在油灯下缝缝补补, 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还把家里打扫的井井有条。 自幼瘦弱的舒庆春在到了读书的年纪也因为家里经济状况, 有幸因为刘大叔的帮助进入学堂开始了学习。
《老舍自述(注疏本)》经过徐德明和易华两位的注疏更全面的让读者了解了老舍先生。
先生笔下的人物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先生对于自己的自述经由注解也更多的留给读者们一个全面的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