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岁时记:外六种》是一本由陆启浤 / 张茂节 / 李开泰 / 王养濂 / 潘荣陛 / 富察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18-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精选点评:
●果然有些见闻,越是晚近越是模糊,明末人尚知道糖炒栗子用玉田县石头最好,清代就只说是“黑石头”了
●优秀的闲书,收录了七种自明末到民国的北京岁时记,前三个明末和清初的极简,到了清代的就详细了。这本书我陆陆续续翻了很久,也没有记住什么风俗知识,只是消遣甚佳,有几点感悟:1、清代几乎隔几天就有一个节,每个节都有配套的风俗,今天很少了,除了因为历次运动和现代文明将其驱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佛教节日是一大块,今天几乎没人过了。2、北京的很多地名,在当时都是名副其实且也有配套的景点、风俗的,今天只剩下了地名。3、尽管部分风俗节日的名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但就具体做法和习惯来说,却是隔几十年一变,所谓传统,大抵一两代人而已,不像今天有人动辄就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而且,有些做法还是“层层累积”、踵事增华;有的则徒留形式,失却内涵,风俗之变化不居,简直无法言之凿凿说古代曾怎样怎样。
●我怎么这么喜欢民俗日常生活讲究说法的主题!!!!(又到了读这个的时候!!刚刚发现里面一部的作者还是清末富察后代!
●将七种岁时文字集于一身,很好看,想每个字都细细看过,看的仿佛是岁月,也是生活。有趣的可看到岁时的细微变化,也能看到每位作家的特点。岁时文字可以让你重回古时,也仿佛熟悉了那时人们的日常。就像骆玉笙先生的《丑末寅初》,听来看来舒服熨帖。
●后两种有梦华录的意味。
●买了纸书 快把电子版也出了吧
●虽手边已有帝京岁时纪胜和燕京岁时记,为了另五种,还是备了一册。这七种岁时记,自晚明至民国,风俗大同,但小异却值得琢磨,三百余年的演化,可见民俗的迤逦印痕。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读后感(一):仪式感的民俗,远去的温情记忆
年年岁岁,日日月月,这本《燕京岁时记:外六种》将京城这片繁华富庶之地的风俗人情、掌故轶闻、名胜古迹等等详呈于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面前,很让人感叹,还是旧时代的日子过得更加丰厚,有韵思,有味道。这种厚度,很多时候并不是指物质的丰简,而是精神上,特别是给后人的追思记忆上,更显珍贵的一些人情掌故。
明朝陆启浤的《北京岁华记》、清朝张茂节李开泰的《大兴岁时志稿》、清朝王养濂《宛平岁时志稿》、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清朝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清朝蔡省吾《北京岁时记》共同组成完整的燕京岁时记,着重记录了明清京师时的岁时风俗。这些辑录文章各具特色,或侧重于景物描写,或关注于风俗民生,又或在文采之中掺杂隐晦的时政。想来生存于封建时代的人士,无论是平头老百姓,还是如著作者般的文人雅士,抑或皇亲权贵都有诸多的无奈与辛酸。
读着这本《燕京岁时记:外六种》感受百年前故人生活景态志,感概时光无情之余,更觉平安祥和的不易。中国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形成特有的文化脉络,这本《燕京岁时记:外六种》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因其生之不易才更要生活得更精彩的顽强生命力。
精神信仰,是支撑苦难中的人坚强活下去的支柱。此书扉页的《晾经》一图,每年六月初六日(天贶日,翻经节,姑姑节)各庵寺院各庙晾经卷、袈裟等,以日晒之——这样的固定时日的晾经透露出仪式感的重要。书中附有九月九重阳节的藏书票一张,同样勾画了人们九月初九登高怀念亲人,赏菊,祈福,求寿,宴饮的习俗。旧风俗该讲究还是不讲究,一切求简,其实想想也在于个人。对老北京人来说,讲究,也是为了把日子过得更好,有点仪式感,也是慎重对待生活的一种主张。在有限的条件下,在不过分花销的情况下,图个乐子,图个念想,把生者往者的日子都过得更加有滋有味,这样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些有仪式感的民俗,便是那些远去的可触摸的温情记忆。
人活着必定要有所寄托,寄情于山水,寄情于亲情,寄情于文学,又或热衷于追逐权利的财富,而普通大众的过往以及人生经历,尽在这部《燕京岁时记:外六种》全书。柔美与详和,新生的希望,便在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字与画作里得以永存。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全书图文并茂,每章每篇文字并不算长,也不难读,简略之中,各时节的图景民俗尽在眼前,也倍让人怀念。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读后感(二):清代及民国风俗掌故的集合体
大概是02年,我在图书馆第一次见到《燕京岁时记》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一切和岁时记有关的书籍,后来专门研究清代子弟书,于是就把能找到的有关清代风俗的书都看了,包括竹枝词、岁时记、《清稗类钞》等等。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对它们的喜爱依然如故。这份喜欢,有对书中点点滴滴、细微风俗的喜欢,还有时常对作者本人的拟测。这种拟测主要是对其书写掌故时心情、神态以及他们发现每一个风俗掌故时的场景的拟测。
作为文科生,我知道不应该阅读什么书都把个人情感带进去,但是这些风俗史于我真的意义不一样,不仅是相伴十多年的感情,更多的是每一条风俗不知有多少代先人的遵循才最终流传下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记胜》《春明岁时琐记》等的作者一样,默默地去记录每一条他们所见的风俗。
这次的岁时记虽名为《燕京岁时记》,实则是里面收录了七种相关的著作:《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记胜》《春明岁时琐记》《北京岁时记》《北京岁华记》《太兴岁时志稿》《宛平岁时志稿》。这些著作的体例正如它们的名字一样,是按照十二个月的顺序进行,在具体编排上,虽略有不同,但主体编排一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极为讲究礼仪,这种文化心理就由此衍生出很多风俗,如春节习俗、清明节习俗、端午节习俗等。这些岁时记都记录了这些,但在具体环节上有所不同,这就为我们从历时角度研究风俗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
作为文言文版的岁时记,其内容自然是用词少而内容丰富,兼以自己的专业是古代汉语,所以读起来感觉特别棒。如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不但记录了当时北京的风俗,还引用了很多其他书如《荆楚岁时记》《日下旧闻考》等书中的内容,这样其内容就非常丰富,在主体的清代风俗内容有,还有其他时代内容的穿插,甚至还有考证,所以,从学术视角来看,《燕京岁时记》就不仅只是简单地记录风俗,更是一部简略的风俗考证史。这套书中所收录的其他著作也有类似的内容,特别是对北京庙会的详细记录,与我所研究的子弟书《逛庙会》不谋而同,它们互为补充,呈现了明清时期完整的北京人逛庙会的环节与摆摊的情况。
在这次的《燕京岁时记》中,对我而言,尤为珍贵的是《春明岁时琐记》《北京岁时记》《北京岁华记》《太兴岁时志稿》《宛平岁时志稿》这五种,因为资料有限,我虽然早就指导它们,也从一些渠道见过一部分电子版,但是像纸质版的它们还是第一次见,尤其是编者将他们合在了一起,更是让我惊喜,感觉明清时期的风俗甚至是之前的风俗都一一呈现在了我的面前,之所以如此,也为当前的某些风俗找到了来源,找到了文化依据。
所以,个人觉得,这次编者将其结集出版,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对此有研究的人,可以对其进行细致的一一比较,体例或者是某条风俗的具体不同,甚至是用词的不同,若处理得当,自然会创作出一部趣味、学术性并重的别样的风俗史。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读后感(三):为什么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呢
看到《燕京岁时记(外六种)》这本书时,除了有一种惊为天人、叹为观止的感受,更多的则是一种急切的寻找——自己有多久没有经历、品尝到这么味道浓郁的传统节日氛围了呢?!为什么在如今,科技越来越先进,生活越来越美满,物质越来越丰富,而节日氛围,特别是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呢?!个中原因,真是不仅特别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思考,而且要想出办法来,千万不要让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精髓也在有意无意间被忽略掉了!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中一共收录了七家关于北京岁时习俗的记载,其中尤以第一篇,明朝人陆启浤的记载最为详尽,除了每个月的“杂事”,一年中的大部分重要传统节日,比如元旦、灯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也都有记载,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却自有一种呼之欲出的现场感。
传统文化并非全是精华,完全可以遵照鲁迅先生当年在《拿来主义》中所倡导的方法,只要自己能够做到“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能够做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那就不妨拿来,而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只要能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就足够了,就是对传统文化尽可能到位的继承。这才是应该有的态度。
比如,在清明、端午、中秋诸节还没有成为法定节假日的时候,年轻人最盼望的就是那个洋节日,即每年的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而且被商人们发展出了许多讲究。但在那样一种大家都觉得似乎不那么对的时候,也有一些人提出,为什么要过外国人的节日呢,咱们自己就有——那就是每年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事实中,“乞巧节”也罢,“七夕节”也罢,那已经拥有很长的历史,绝不应该想当然地被当作情人节的国内版。比如在陆启浤的记载中,七夕节这一晚上,“各家俱设宴星河下……儿女对银河拜”。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七夕起源于汉代,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不过,今天也不必过于拘泥,既然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又何必纠结于为什么非要把七夕当成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呢?!
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更重要的考虑其实就是要告诉每一个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自己的根,一定要不忘本。但是很不客气地说,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文化上的不自信其实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下意识,“月亮都是外国的圆”!而随着国家越来越富强、生活越来越富裕,中国人终于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这显然是一件好事。具体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继承上来,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读后感(四):丑末寅初
在重阳节这一天拿到了这本《燕京岁时记》,翻开首页看到九月九重阳节的藏书票,真的是一个惊喜。仿佛冥冥之中一个礼物。就像不同的岁时与收获,是给人类的礼物一样。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选择写下北京这块土地上的岁时风俗呢,我想是因为老北京之美自成一统,四时景色分明却皆迷人,生活于此的人们安闲舒适,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哲学,而这安适与快乐,也感染了每一位文人,所以他们不厌其烦地写下了关于北京的每个节气与日子,景观与习俗不同的变化。而文中提到的很多地方,现今依然熟悉,读着这些文字,穿梭在灯市口、大钟寺、金鱼池时,不禁有恍惚之感,似乎北京永恒存在,变的只是人与物。
书内辑录了七种关于岁时的文字,《北京岁华记》、《大兴岁时志稿》、《宛平岁时志稿》、《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春明岁时琐记》、《北京岁时记》。从清朝至民国,从中可以感知年代变迁,以及风俗的丰富与细微变迁,可年代虽不断向前推进,许多风俗依旧,洗象与赐冰,染指甲与扫晴娘,有些读来新奇,有些可亲。
对比几位作者的文字也是一种乐事,从中能感受到每位作者不同的个性,陆启浤与张茂节文字简约而有韵致,至潘荣陛,始活色生香,内容文字华丽如鲜花着锦,且每节的最后总会附有时品,令一干热爱美食的人,看了不禁食指大动。而富察敦崇的文字记录清晰严谨,可称得上文学性与趣味性兼备的文献。参照的文献非常丰富,有“古来志都京者,当以此本为准绳矣”的《日下旧闻考》,有《宸垣识略》,有《帝京景物略》等等,但是在字里行间也偶有自己的一点感悟,比如他说到走马灯,即评价:其物虽微,颇能具成败兴衰之理,上下千古,二十四史中无非一走马灯也。颇令人深思。而他认为踢球是寒贱之子以为活血御寒之物,也颇有趣味。而白云观一节,“相传十八日夜内必有仙真下降,或幻游人,或化乞丐”,会神仙在林语堂先生的《瞬息京华》中也出现过,所以人们争相观察身边的人,也对每个人甚至乞丐格外和善,算是最有特点也最存善意的风俗吧。
一直很爱听骆玉笙先生的《丑末寅初》,现在读着这本《燕京岁时记》,有着同样的感觉,似乎看到“农夫清晨早下地,拉过牛,套上犁,一到南洼去耕地,耕得是春种秋收冬藏闭户”,而“牧牛童儿不住地连声唱”。 春种秋收,夏播冬藏,在恰当的时令做恰当的事,这是与岁月的约定,这是一种对于所经历的年月的珍重,也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仪式感,那些我们在每个日子里乐于沿袭的风俗、常去的地方是经历了岁月洗炼留下来的生活方式。这本身就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故事吧,就像这些人不约而同写下的这些文字,这本身就是岁时所代表的生活与文人所代表的艺术的一种融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燕京岁时记:外六种》读后感(五):戊戌年(狗年)冬月廿五
今天是公元2018年12月31日,农历是戊戌年(狗年)冬月廿五。
01.冬月岁时都有啥
冬月(就是11月),旧时有何说法呢?查了一下这本《燕京岁时记(外六种)》找到部分答案。
这个月里有立冬,或有食荞面等物,谓能益人。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最短夜最长)。有个说法叫“冬至混沌,夏至面”。《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
九九消寒图。冬至日,俗谓之属九。或者画纸为八十一圈,每日分阴晴涂一圈,记阴晴多寡,叫九九消寒图,以占来年丰歉。
赐貂。每至冬月,凡乾清宫门大门侍卫,均领貂褂银,人各数十金【我理解就是发补贴】。
打冰。按《事物原会》,周成王命凌人掌冰,岁十二月,敕令斩冰纳于凌阴。凌队者,今之冰窖也。周十二月,今之十月。藏冰之制始于此。
月当头。冬天十五,月当头,如遇望,塔影无洒。
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
02.目莲救母
每个月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相应的部分,其中“盂兰会”让我想起一段佛教故事。
中元日各寺院设盂兰会,燃灯唪经,以度幽冥之深沦者。
佛经记载:目莲以母生饿鬼不得食,佛令作孟兰盆会,于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养十方大街,而后母得食;目莲白佛,凡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后世因之。
《释氏要览》云:盂兰分及天竺国语,犹华言“解倒悬”。今人设盆以供,误矣。
上面两段从两个方向解释了盂兰盆会,一是目连救母,二是“盂兰”本是解倒悬之意,后来误传,加上了盆。
文化就是在不断变化中演进了,挺好。
03.踩岁与压岁
儿时在天津过年,年夜里嗑瓜子或者花生的壳都不让扫,踩着咔咔响,大人说这叫“踩岁”。本书中提到报源头“除夕,自户庭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遍以芝麻秸撒之,谓之踩岁”,现在没有芝麻秸了,瓜子、花生壳算是种替代。
压岁钱也是除夕给的,长辈给晚辈,我小的时候还要磕头才有,等到儿子这一辈就不用了,鞠躬都难——多半问好后直接拿钱。另一个变化是父母越来越少以“帮你管”为由没收孩子的压岁钱,现在多半是孩子自己管钱。
书里的记录是“凡尊长赐小儿者,谓之压岁钱”。
04.北京岁时系列
《燕京岁时记》是“北京岁时系列”三部曲之一。现代很多人误认为“岁时文化”只在过节时才有,其实翻开三本书中的任何一本,我们都会发现:前人可以把非年非节的日子也过得有有滋有味。
在此特别感谢这套书的编者。
也许这才是生活,值得像被绑在现代化机器上的我们认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