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纽约》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丽莎·明奈利 / 罗伯特·德尼罗 / 莱昂内尔·斯坦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 / 歌舞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纽约》精选点评:
●折服于罗伯特德尼罗非凡的个人魅力,他在片中的每一个小动作、无赖似的调笑都透出一种流线型的自然,仿佛他想顺手拈来的一切,都是于他的存在而纷至沓来。若让一个男人疯狂,给他一个技高一筹的妻子;欲让一个女人痛苦,给她一个冷落自己的丈夫。请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去相爱。
●罗伯特德尼罗穿着夏威夷衬衫把痞子劲演得这么自然,完全忘记西装领带的黑帮形象!前半部分相爱相杀偏执热烈的感情让人沉浸其中,中间的歌舞片也不觉得是在延长时间(谁能不喜欢Liza Minnelli呢),最后结局很圆满!我很喜欢!
●《爱乐之城》的灵感是不是主要来自于这个片子?
●马丁和伍迪对纽约的情感溢于言表,《纽约,纽约》定性为歌舞片,更多的原因是搭建的老式场景(致敬?),没有歌唱的剧情对白,确实有别于我们对《雨中曲》《红磨坊》等等新老歌舞电影的印象。马丁的缺失又唯美爱情观,在《纽约,纽约》和《纯真年代》甚有代表性,相爱和能否相依是两回事,《纽约,纽约》中,当丽莎在舞台剧中修改了自己和吉米的前尘往事,修改了《纽约,纽约》的歌词,就说明了即便牵挂,再续前缘也不是正确的选择。个人很疑惑,吉米的不羁的无赖形象,怎么会有女爱得人死心塌地?
●我倒是觉得最后丽莎的那段歌舞有画龙点睛之妙
●爵士爱好者的盛宴。罗伯特戏精无疑了哈哈哈,这么帅的男生搭讪我,我会毫不犹豫给号码的!所以啊,爱一个人有好多种表达方式,霸道的倔强的,亦或是委婉的,都是another saying of love。PS,太喜欢这种求婚啦!
●要是先看了这部 拉拉链大概只能给两星了 老马竟然还拍过这个类型的…德尼罗竟然还拍过这个类型的!Liza Minnelli太可爱了嗓音也非常牛逼就是对嘴型略面瘫 德尼罗也是帅得发癫 从未想过New York New York这首歌也可以是伤感的 新家第一部电影 是个好开头
●极喜欢向早期好莱坞致敬的部分以及马丁特别的幽默感。Liza的歌声实在是太好听了,最后表演New York New York那煽情~啧啧!不过干嘛结尾她就不能和他去吃中餐,否则那该有多感人啊!
●等你沉迷于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之后,你会发现所有其他演员都不值一提
●9/10,对那个年代的告白,与马丁合作的德尼罗惯有的神经质人物性格,最后的戏中戏,填补了暂时看不到小丑和爱尔兰人的空缺。
《纽约,纽约》观后感(一):De Niro和老马的音乐剧。。。
一部77年的大制作电影,复古的全部在棚内拍摄,妆容和布景都是当时的风格,一个发生在当时的故事,用当时的电影技术拍摄,老马的想法却是很cool。
不要以为看到De Niro和Scorsese的合作一定就是黑帮暴力,New York, New York就是部不折不扣的音乐剧,以Jazz和布鲁斯为主,主题曲很好听。
De Niro确实适合这种暴戾的角色,我一直不太喜欢De Niro,但在电影里我不得不喜欢。
《纽约,纽约》观后感(二):烂片
一分是给爵士乐的。除了爵士乐,毫无可取之处。剧情进展莫名其妙都算了,男主的设定简直让人恶心。下流、无底线、物化女人、谎言满篇、拿低级当有趣。从他出场就一直讨人厌,还以为接下来会有什么独特之处,越看越厌恶,女主居然就爱上了!how?why?天晓得从里面看出“伟大爱情”的眼睛们是什么结构。浪费时间啊,啥破电影,这个影评还要求字数?这个影评还要求字数?这个影评还要求字数?这个影评还要求字数?这个影评还要求字数?这个影评还要求字数?这个影评还要求字数?
《纽约,纽约》观后感(三):嘻嘻哈哈,全场在落泪
看之前以被人教育,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马丁有如此难得情怀的电影。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么一部故事也不惨,男女主人工命运也不算惨,更谈不上什么深刻悲凉的电影,能让全场观众 哭至此,2小时48分钟的电影,从1小时开始,就有人起哭了,最要命的是,这个时候,什么不好的事情还没有发生,男女主人公都是最幸福的时候,德尼罗荒唐地行径正逗地大家嘎嘎直笑,怎么就同时都哭了呢,然后总有抽泣声不时在黑洞洞的影院的某个角落响起,于之伴随的又是不停的哄堂大笑,然后是长大30分钟的华丽的歌舞升平的,典型的美国歌舞片的场面,女主人公一直在快乐的歌唱,然后还是有人在哭,抽泣的声音。
我是真的不明白阿,因为我也在哭,可是我还是不明白。
想不明白。
《纽约,纽约》观后感(四):视听效果很好
上面的g9421说完了我想以及还没想到的话,所以没啥好补充了。只能说同样喜爱音乐的斯科塞斯比起文德斯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究竟是什么呢?他也说自己在里面尝试了一些新的拍摄技巧和学习当时50、60年代好莱坞的经验,并且想表现出同样具有创意和强硬性格的两个人相爱却无法相处的主题——这真是一个流畅的故事,但文德斯的电影几乎没有情节,这从两人在《蓝调之旅》所选择的音乐人也能窥其一斑吧。
不过这电影场景真是很好看,完全回复美国那个年代的氛围。灯光也打得很好,导演对现场的把握游刃有余,并且据说还有即兴表演。
说点题外话:
片名让我联想到陆川正在筹备的《南京!南京!》,我先不比较其中的构思和导演的其他,光是名字相信已分高低。感叹号与句号,谁更有信心呢?
《纽约,纽约》观后感(五):后半段的杰作
老马的片子我不是前半段不喜欢就是后半段不喜欢……这部的后半段太精彩了,不炫技版la la land.
两个有才华的人相遇,有一方嫉妒、郁闷、愤怒于自己的无能却只能以愤怒投射于对方身上。两个演员打一百分,德尼罗从管弦乐团失败开始一直领着戏走把人牢牢按在屏幕前;明奈丽在舞台上光彩照人,尤其一唱起歌来那个女王范,让人觉得窥到她自己的内心灵魂。
老马是真爱音乐也真爱电影,虽然创造了一部不寻常的歌舞片,但也不忘玩歌舞片的形式,路灯电话亭剪报等媒介反复出现,很有复古趣味。不过斯科塞斯是按捺不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脏的。戏中戏那段,用相当开阔的远景、纵深来拍狭窄舞台,也算是本片一大记忆点。他说这片是Film Noir Musical,很精准嘛。
本片的一大问题是,以如此宏大的命题“纽约纽约”和主题曲来描摹一段感情,而且处处提及送给“纽约”,却没有给纽约这一大舞台足够的展示空间,不同于前作穷街陋巷和出租车司机在场景和人物关系中交互创造社会背景,这部致敬大乐队时代的片子,前半部分完全是一部公路片,也因此使《纽约,纽约》主题曲的出现在剧作上很突兀(尽管是可以从人物感情上梳理出脉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