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

  其实,每次走进文本,我和孩子们自然会有一种属于自己的领悟。而这些是可能最重要的,那种灵性的唤醒,在课堂激发出来的某种特别的灵光一闪。

  《白鹅》文章字里行间流出丰子恺先生对于白鹅的那种喜爱。

  开头一段中白鹅的高傲,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表现词语有:雪白的大鸟,左顾右盼。设想一下一只白鹅咋换了地方可能还是比较担心陌生的环境,假设作者感觉它没有那种高傲应该就是东张西望了,所以一个词语背后都是作者的感情。

  查振南却提出了一个问题:“白鹅是个比较厉害的动物,为什么作者抱着它回家,却没有咬他呢?”问题立刻抛给孩子。假设你就是那只白鹅你会怎么告诉他呢?

  “我早就在主人家里认识他,知道他一定会好好待我,我怎么可能咬他呢。”孔哲的回答。

  “我感觉出他能够抱着我一定还是不错的一个人。所以我不会咬他。”

  此刻,查振南满意地笑了……

  而下面的课文作者是由一个过渡句引领走进下文的那种高傲。

  叫声对于鹅也是比较明显一个的特点。厉声叫嚣主要通过演绎鹅的翻译语言理解:“你们想到我家,先过我这一关!”“干什么呢!”“也不看看是谁在这里!”于是多数孩子理解之后齐读部分段落。

  至于引吭大叫,也是很明显声音比较大,而且也是比较厉害的一种。

  孩子们用自己的思考理解此刻白鹅的那种状态:“我可是在家呆着呢!你们休想进来!”“我们家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我做主!谁也别想进来!”

  有时候换个思考的角度比较重要。理解可能就是需要一种阶梯。

  而对于步态的描写则是从跟鸭子比较出发,鸭子前面长后面短,所以走起来摇摇晃晃,感觉不是很平衡,在水中就会有明显的优势。何雨辰呢则迫不及待地在座位上已经开始演绎起来,她一边解说一边摇摆鸭子的状态,看得出曾经观察过鸭子的状态。而这样的对比很明显对于鹅是充满夸赞。而净角出场的那种状态孩子们是不能很好理解,于是百度一段视频,给孩子们看。可惜不是很清晰。净角有几个分类:红脸,黑脸,白脸,而白脸一般是反派,孩子联想到熟悉的包公。

  有时候看电视的时候也是需要思考的。

  而我读这样一段经常想起小时候那种白鹅的对于小孩子是很敢于欺侮的,它的确敢于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非但不让,还敢于咬人的确也是勇气非凡。

  我那时候看见一群白鹅躺在地上我经常很担心会咬人,就急匆匆跑过去。

  鹅的吃饭就是一种高傲或者甚至是呆头鹅的典型特点。非要吃泥,还有草还有饭,连看的人也感觉不胜其烦,可惜它依然故我,居然也不怕偷掉之后没有饭吃。而三板一眼确实是很有风度。就好像进入饭店吃饭一样,有人服侍才能吃好,可见这呆头鹅也是够呆的。鹅老爷的脾气被周围狗树熟知就慢慢形成一种规律。但是偶然早归就会厉声叫骂。显示出老爷的气概。这时候设计了一个问题就叫孩子们模仿孩子的鹅老爷的那种表现。

  当它看见罐子空空如也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一番表现呢?

  “小二,添饭!”查振南的回答。

  “添饭,老爷我还没有吃饱呢!”

  ……

  而不厌其烦的作者却还是对于鹅老爷的表现津津乐道。只好服侍它了,心甘情愿地服侍它而已,虽然平时拿画笔的手,此刻却给一只鹅做起了堂倌。

  经典的文字总是耐人寻味。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