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是一本由[英]大卫·皮尔森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精选点评:
●如果实体书籍仅是文本的载体,那么它的消亡可能指日可待。但所幸它所承载的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这正是作者想要说明的地方。书籍可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它的装帧等形式影响了读者阅读时的心理状态,这关乎审美和收藏,另外图书和图书馆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和价值。 我不是很理解那些藏书成千上万的人,我只会收藏那些对我有特殊意义且会时常去翻阅的书籍,这样的书我想也不过几十或上百本。有些书即便很好对我也没有意义,所以还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生命较好。
●太棒了
●这本书的主题并不是关于技术的变化,而是关于在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对书籍的认识以及与书籍有关的重要事项。这些变化会影响到如何传播和阅读那些传统上由书籍承载的信息,还会影响到与之有关的人们的价值体系。技术的变化会影响到我们个体与书籍,我们群体与图书馆的关系
●推荐每位编辑看看,“超越文本”,是时候重新审视关于书籍的新的价值观
●一本图文并茂的书,带给我们不少关于书籍历史的知识,一晚上就可以翻完。
●真的精美绝伦。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这句话以后引用要小心。书的价值从来都不只是文本的价值,还有超越文本的价值,正是这种“看不见”的价值使得实体书能永久保留。
●黑色硬装的装帧不妥 画蛇添足 没看出是最美书设计师的水平
●入门读物,book as an object (not as text)
●多一星给装帧和印刷,如果作为一本图片集可以说是非常用心了。“书籍”基于文本而存在但可以超越文本。读书很多时候并非仅仅为了获取文本信息,因为书籍重量、厚度、质感以及其他很多种属性的存在,object给人的获得感和text是完全不同的。阅读的同时手指摩挲着书页是最安心、踏实的感觉,书籍是最容易获得的奢侈品。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一):读后感
大英图书馆馆长大卫·皮尔森写的,让我对图书的历史、装帧、收藏和实体书的价值有了新的理解,有很多珍贵的插图以及相关批注。"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这句话以后引用要小心。书的价值从来都不只是文本的价值,还有超越文本的价值,正是这种“看不见”的价值使得实体书能永久保留。 “如果印刷是黑色的艺术,书籍设计就是无形的艺术。”书籍的书皮、文字、行距、插图和批注都是书籍的灵魂组成部分。一个对我来说新的名词但是却是旧相识——具象诗歌,也叫做图画诗、立体诗(calligram),来自法国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的组诗Calligrammes,让我想起课上读到的阶梯状诗歌。文本的价值除了内容,还有形式,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先入为主的理解了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甚至强迫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输出保持一致。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二):纸质书籍未来可能只是作为收藏品存在
用微信无限卡看的电子版,看到定价128元还很吃惊,即便电子版打了五折也要69元。不过看了豆瓣评论才知道,这是一本装帧精致,配图充足的“艺术品”。这让我想起最近买的一本精装拉链版《圣经》,入手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看起来精致”。这是否说明纸质书籍正逐步从“知识载体”转变为收藏品呢?
《史话》的作者重点讲了书籍在同一性中的个性,即是,每本书的纸质、开本、版式、装帧等元素,都能让同一作者同一标题的书拥有不同的个性。另外,不同人手上的书,会有不同的签名、藏书票、眉批、注释甚至是涂鸦,这也是一种历史和文化。我对此表示认同,但是,作者的这些论述,正说明了纸质书籍的真正价值正在从知识传播转向文化收藏。上初中时,我接触一个叫“99读书人俱乐部”的书籍邮购网站,每月拿出为数不多的零花钱来买书,还乐忠于在扉页盖上自己的藏书章。可实际上,买来的书一半都没看过。豆瓣上有个小组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说明其实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还是同一批人,持有的观点通常是“纸质书的阅读感觉是电子书没有的”。载体当然会影响人的感官体验,但事物的传播离不开载体的进化。就好像古人的学富五车,在今天不过是两本书的内容。如果为了“有感觉”,干脆去读竹简更好。
纸质书籍不会消亡,但它在未来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对于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书籍,或是包装极具艺术性,买来收藏;想获取的知识,大胆去读电子书吧!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三):摘作者自述简介
答:这本书虽然是关于西方历史中的书籍,但它不是一本线性的书史。我在这本书中谈到书籍的许多方面,就像七巧板一样,它们一起组成关于西方书籍的完整图像。
第一部分我写到历史中的书籍,书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因为书是文化的载体,所以,摧毁书也就是摧毁文化。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许多当权者都有焚书的举动,德国纳粹也烧毁了很多书。第二部分是关于书籍如何超越它们所承载的文本,例如人们常常会利用书的形象让自己变得更庄严,我也谈到书的排版、设计、字体、封面、插图、装饰,书与它所要传递的文本内容的关系,如何才能最有效果。作为艺术品的书籍也被归类在这一章里,这包括20世纪上半叶由艺术家设计或插图的书,也包括这三十多年来才开始流行的艺术家手制书。
下面几个章节我更关注的是能让书籍个性化的东西。印刷术的发明,让书籍被大批量生产,所以,许多人会觉得这本书和那本书没有什么区别,我这里要探求的,就是书籍在同一性中的个性。书籍的纸质、开本、版式、装帧等元素,都能让同一作者同一标题的书拥有不同的个性。当然书籍的拥有者们、藏书家们更给书带来了多样性,他们的签名、藏书票、眉批、注释甚至是涂鸦不仅给某本书带来独一无二的个性,从中也反映出历史。还有一章专门谈到书籍装帧,装帧的素朴或奢华能反映出拥有者的财富和趣味。更有趣的是,在纸张稀有的年代里,许多书籍装帧的内衬使用旧书废纸,在无意之间倒可能保留下珍贵的史料。我也谈到了图书馆的价值以及它们对文化历史收藏的贡献,这是我的本行。书的最后一部分是一个案例研究,我用了弗朗西斯·培根1622年出版的《亨利七世治国史》的五个不同版本,分析了它们的历史的个性和不同的特征。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四):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纸质书
翻着译林出版社今年推出的新书《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一个常常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再次浮现了出来: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纸质书?
这个问题其实无需大书特书,只要是喜欢读书的人,自会有充分的理由。
于我而言,我也时常通过调整阅读习惯,平衡书籍的拥有数量,来整理出一个舒适空旷的生活环境。我有时会读kindle电子书,有时会和朋友交换彼此所有的不同书籍,或者去图书馆借书等等。但是,遇到真正优质而经典的书,我依然是个坚定的纸质书爱好者。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书是供消遣的,阅后即忘无妨。有的书是供反复阅读和代代相传的,它们的意义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它们不仅是文明与知识的承载,更记录了无数人与书相遇的闪光时刻。
据我所知,仍有大部分的读者并不能完全适应电子书,这是非常合理且自然的情况。不习惯读电子书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阅读载体的不同,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着怅然若失的感受。
我们需要纸质书,不仅是因为它提供了阅读的内容,更在于肉眼和实体书的对望时刻,是电子读物无法抵达的情感升华。读一本书时,是我们“暂别”繁忙生活的独处时光,由此得到精神上的超脱与修复,重新获得返回日常的勇气和超越自我的智慧。
就像《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带给人的不仅是知识的增进,还有美的享受。它图文并茂地梳理了人类历史长河中书籍的演化发展脉络,其中高清全彩印刷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都是难得一见的史料,作者在每一处都做了尽可能详尽的解说。看着这些图与文字,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书籍的热爱程度有多深厚,他渴望传递给更多读者的心情有多真切。
纸质书具有着超越地域和语言限制的强大影响力,即使我们无法亲身飞去大洋彼岸的大英图书馆,去亲眼见识一下书籍的真迹。但所有需要了解的关于书籍的历史,已然通过这本书传递到了我们面前。
面对这样的一本书,是没有理由不选择阅读纸质版本的。
一本纸质书的背后凝聚了一群人倾注的心血,除了内容本身,还有精美的印刷和用心的排版设计,从对字体行距、纸张开本的挑选到图文的版式,色彩的还原,对于每一处细节都仔细斟酌,煞费苦心,才有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成品。历经千百年以来,纸质书已经超越了内容价值本身,它是作者、译者和编辑辛勤劳动的成果,同样是一件独树一帜的艺术品。
我始终相信,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技术的突飞猛进与日新月异,都不会消弭掉纸质书独特的存在和作用。它当然会面临数字时代的严峻挑战,但却不会走向死亡。我们不用感到恐慌,不用去抗拒数字时代的浪潮,对于读者而言,这些都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阅读的方式,更加便捷地获取阅读的内容。
喜爱阅读的人中自不会缺乏纸质书的支持者与爱好者。
只要语言文字不消亡,对于阅读的热爱不消亡,那么纸质书就永远不会消亡。
在《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的腰封上有一句发问:书,还会有未来吗?
其实,这本书已经用它的全部内容作出了肯定的答复。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读后感(五):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between the book as a text and the book as an object?
今天上午收到英国学者David Pearson的名著《Books as History》中文版, 下午一口气读完。此书由恺蒂女士翻译,知名设计师朱赢椿负责装帧设计, 作者和译者都谦称这是入门读物, 对, 也不对。对的是此书的确图片丰富,文字浅显易懂,没有任何卖弄之处,不对的是这本书所提供的视角来自一位饱学的老书蠹。此书从文献学书目学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书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信息, 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书籍不仅是文本的载体,它上面的涂改、注解、赠言以及本身的装帧等信息都记录了历史,是宝贵的研究素材。正如作者在原书第27页的问句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between the book as a text and the book as an object? (国外一位书友的评论里看到这句原话
作为经营和收藏西书的“业内人”,我补充几点:
1. 第21页,“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形象与书籍相联系,因为书籍让他们看上去谨严而博学”,有点毒舌但很精辟;
2. 第58页,图里的金鸡出版社吉尔木刻插图本《四福音书》我周一刚提到过, 目前行价2万美元;
3. 第131页,这本王尔德签赠比亚兹莱的《莎乐美》作者将后者称为“另一位世纪末的作家”令人费解。1893年3月该法语版的《莎》出版时, 年仅21岁的插画家比亚兹莱初出茅庐。王在赠言中表达了对比的赏识,并邀请他为自己的英文版设计插图(同年6月比向出版商递交了画稿),但比的插图本正式出版后王并不满意,挖苦说: dear Aubrey’s designs are like the scribbles a precocious schoolboy makes on the margins of his copybooks.最终两人关系破裂。另外这本签赠本目前藏于伦敦大学Sterling图书馆。此书对于收录的所有图片没有说明来源, 有点遗憾。
4. 此书标题《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有一定的歧义。译者在后记中有所解释,我认为原来的直译更佳。腰封上有广告词“大英图书馆善本珍藏”。但此书只是大英图书馆出版,文中并未说明藏品来源。收录的图片来源是否全来自大英图书馆馆藏?未见英文版原书并不确定。至少上面提到的《莎乐美》非大英图书馆的藏品。
5. 此书末尾作者鼓励读者把想法写在书上, “以你们的眉批和题记把这本书变得独一无二”。再次强调了此书的基本点。 读者朋友, 如果你身份证上名字不是黄丕烈或顾广圻,请克制。。。
6. 笼统地说,此书着重于学术研究方向,探讨纸质书所承载的文本之外的东西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从收藏者角度说,书中引用的不少例子是“如何收藏西书”的反例。除非是名人的或是对历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批注、赠言,此类附着于书籍之上的人为痕迹都是品相上的硬伤。图书馆的收藏标准和研究方向和私人藏家的并不完全一致,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当然这也只是我一个经营者、收藏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态。
7. 文字部分限于篇幅,对于每个涉及的细分领域未能深入展开,此为一憾。
8. 有客户问我此书是否有摇篮本相关内容。我只是一个下午草读一遍,竟然没有发现“摇篮本”这三个字。尽管第40页,第44,第46,第98,第99有摇篮本的书影,但也就这些罢了。对于古登堡这位活字印刷的先驱竟然也只字未提,对手抄本到印刷书籍的过渡没有阐述清楚。以《书籍史话》命名的书籍竟然省略了这些要点,令人疑惑。
尽管有种种不完美之处,这是一本图片丰富,印刷精美(这要感谢朱赢椿先生),趣味性、学术性兼顾的书。西书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当下,这部引进的学术文献填补了空白。5*推荐给西书爱好者和所有想“看上去谨严而博学”的朋友们。期待更多的相关书话书翻译作品问世。
感兴趣的可直接去草鹭文化的公号订购,还附赠作者译者双签名的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