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与欲望》是一部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Frank Silvera / Paul Mazursky / Kenneth Harp主演的一部战争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惧与欲望》精选点评:
●画质怎么会这么差,简直就是活动的木版画啊!声音也渣的不得了,像是只用0.1倍速播放时发出的怪音。这片还有好点的版本吗?
●那时候库布里克还没成为我们认识的库布里克。姑且不讲画质,剪辑有些生硬,配乐也不惊艳,演员表演有些作。★★☆
●一个视觉天赋极高、平面摄影技术过硬的人,在几乎完全不讲电影语法的情况下拍出的电影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内心独白太傻文艺了,杀完人在那儿磨叽每个人是孤岛什么的——完全理解库布里克要销毁这部作品的决心。
●修复版的摄影非常不错,室内居然还有一些深焦镜头,构图和打光也看得出刻意的用心,水上雾气竟有点诗意现实主义的味儿。的确是练习之作,为表现紧张心理而采用的快速剪切镜头模仿痕迹较重,结尾的“升华”极为说教,台词风格也很文艺腔,但已有雏形库神风范,像是《全金属外壳》的稚拙版。
●看的倒数第二部库布里克,还剩《杀手之吻》。私心很喜欢这部影片,虽然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技术上的毛病,但是一个青年导演的雄心与热情真是让人感动,对性与暴力、战争对人的异化的反思贯穿始终(可能是受陈丹青老师在《初习的作品》中说的话的影响吧) 水上雾气那一幕有点惊艳,看评论说是水油混合物,效果真不错,诗意而虚无。 有人评论所有元素都在之后的影片中登场。确实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其他一下没想到。 1.哈普分饰两方将军和中尉-《奇爱博士》中彼得塞勒斯分饰三角 2.士兵的癫狂-《全金属外壳》 评论提到引用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粗略搜了下没搜到是哪段。“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引用显而易见。“哪怕我们在森林里我们还是要讲文明”让我联想到《蝇王》,不过蝇王初版比该片晚了一年(它的结尾是原始欲望战胜了文明理性
●真·库布里克长片处女作,也是我看过画质最差的电影了。库布里克从始至终是一个对战争有自我观念及思辨的,只是这部表达得太生硬、太实验。
●Kubrick不願拿出來見人的處女作,剪接不流暢、節奏感差、運鏡不純熟,也難怪他自己會覺得丟臉。不過從中後半部分就開始引人入勝。話說下部《殺手之吻》跟這部比起來,簡直是跳躍式進步嘛!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至此Kubrick作品全部看完。
●库布里克的处女作就带着诗一般的人生究极思考,这大概就是天才的宿命。 即便他老人家自己觉得没脸见人,但牵连到此后“开天辟地”的部部旷世之作,反倒觉得本片青涩的可爱。
●4分。老库的电影处女作,也是看的最后一部他的作品。这画质要把人看哭啊,不知道用的什么胶卷。怪不得老库不愿让大家看。而且只有西班牙语字幕。200%速度看完。
●作为低成本的故事片处女座,在剪辑节奏,镜头构图,等技术上有诸多粗糙不成熟之处,但主题上已显示了库布里克一贯的人性反思主题,如梦境般的阴郁迷离氛围也营造的还行,甚至有点塔氏电影的雏形感。敌方刻意选取与杀人者为同一演员的象征性隐喻也初露了野心。杀死吃饭士兵的一系列特写剪辑很有实验性
《恐惧与欲望》影评(一):Everyone is an island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孤岛和孤岛们漂浮在海面上。有时我们相遇,像星球相撞一般摧毁彼此,更多的时候我们从不曾见过彼此真实的样子,只是兀自漂浮着。
《恐惧与欲望》影评(二):一句台词
"I'm not...built for this." "Nobody ever was. It's all a trick we perform. When we'd rather not die...immediately." 在战争中,一旦我们选择求生(求生本能让我们几乎都会这么做),便会自然而然地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不论是为了枪支和食物而杀人,还是射杀逃跑的女孩云云,这些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甚至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不知道该从何批判他们。战争使我们陷入两难,而且告知我们必须在一瞬间做出选择。"It's a gamble."
和平年代的孩子对战争都不会有直观的感受,没有经历的感受都是纸上谈兵,显得虚假而且空洞。但至少,我们是求知且警惕的,因为这类电影的存在。
《恐惧与欲望》影评(三):成长该面对的欲望与内心
这个想到了妈妈小时候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长大以后才发现何止是三只,简直无数只,那无数个念想会偷偷的找各种不同的办法来干预你,就好像那天冲哥跟我说每个人都有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可往往因为有别的选择,或者眼前别的诱惑在吸引你。不见得是坏事,不见得会毁了你。但一定可以让你偏离自己那条路哪怕是一度。那也会让你走向别的方向。所以我觉得成长路上最艰难地不是苦难,而是诱惑,苦难虽然艰辛,但战胜了也就过去了。但诱惑往往让你南辕北辙,终其一生也找不回自己。我警惕的告诉自己,勿忘初心,以梦为马。
这是我联想到的 ,还有我们成长的路上充满着欲望,有色欲,有荣誉,面对他们带来的副作用是什么?真正能到彼岸的或许也不是最初的路跟最初的理想,再回头看,那些疯子跟伤了的人。他们多少为自己那片刻的理想与欲望活着。
《恐惧与欲望》影评(四):三个士兵和一个中尉。抓住一个女孩绑起来,一个士兵受不了诱惑杀了她。一个士兵诱敌,另一个士兵和中尉杀了一个将军,开着飞机走了
我们把人生的时光都用在找名单或是地址簿上的真实姓名和永久的住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许很久以前这句话是对的,冰河世纪以前,那时的冰川已经融化,而现在我们都是一座座孤岛,世界就是由这些孤岛组成的。 哪怕我们在森林里,我们还是要讲文明。 这世界上有一半的灾祸就是因为一些人做了这种事儿,但是我也觉得一半美好的事物也是这么来的。 除了卖萌你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三个士兵和一个中尉。抓住一个女孩绑起来,一个士兵受不了诱惑杀了她。一个士兵诱敌,另一个士兵和中尉杀了一个将军,开着飞机走了。 我甚至不觉得我们回来了,我觉得我们都离开自我太久了,离开我们对世间的笃定,或者忘记应该回归,我身上一部分确定愉悦。 是,我也愉悦,而且我一下子感觉到了自由。但是不知怎的,我一点也不喜欢我曾经想要的,我知道现在很好,但是那里我也不追求别的东西,我整个人都混乱了。
《恐惧与欲望》影评(五):恐惧与欲望
没有台词,很快就由初始的兴奋直接过渡到不耐烦。
兴奋是惊讶于每个画面的精心设计和安排。
老库非常迷恋大光圈。一开始那场郊外戏,景深窄到两个大男人差不多并排站,都是一个虚一个实。特写镜头自然不用说了,大光圈,后景的虚化闪瞎我的狗眼,女人戏就罢了,男人戏也是如此,或许故意给男主角光环强化?因为没有台词,所以完全靠画面猜测。
再总结下,一开始,深景深,人物镜头刻画写实,然后慢慢开始塑造不同人物,浅景深。
私下揣摩,感觉上这些变化或许老库其实也在试验不同效果,或者其实他故意这样?
最喜欢四人进屋子那场戏。能把死拍得这样形势感。好想膜拜大神啊。
他第一个故事片,画面就拍成这样,让我们这些人情何以堪?
~~~~~~
剧本中某些桥段的设计真的太弱了。低智商到令人发齿,主要是大神的片子啊,难怪老库几次想销毁这个片子。比如姑娘发现士兵那场戏。实在忍不下去,以至于我跑来豆瓣写影评发泄发泄。
~~~~~~
人物的妖娆。。。也就罢了,连狗都是如此。
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