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夕

  孩子放学时我忽然问大家,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家都不说话,忽然有个孩子说:中秋前夕。回答倒是诗意,可惜不知道今天九一八。我提醒孩子们,接着就简单说:1931年的今天日本人在沈阳柳条湖附近发动兵变,最终导致东北的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扶植溥仪建立,为满洲国,此次,东北三省被分割出去。所以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今天是国耻日。孩子们那一刻比较安静,走了一下,就开始吵吵。然后开心地出去了。

  何雨辰,从昨天开始总是看见我就要问:“老师,下次写什么作文呀?”

  “不知道啊,你告诉我我怎么知道下次的事情呢。”

  “我想知道啊,可以早点准备。” 可能是新书发布给孩子带来了莫大的欢喜吧。只要有了积极性还怕什么事情做不好呢?当孩子不愿意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老师发火,骂人能够解决问题吗?可能是很困难的。只有教师有了智慧,孩子才能好好成长。

  上午的课基本是复习,朗读课文,相对比较轻松,第二节还剩下时间,先给大家讲陆游的故事,还有他的爱情,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没有想到很多孩子也是这样的能够理解陆游。

  说到陆游的无奈,何洪微说了一句惊人之语:“陆游老妈可能拿出了杀手锏,你要是不跟她分开,老娘就死给你看。要不就跟你断绝母子关系。”

  “你真了不起的,怎么还能够那么理解一个古代的老妈呢?”

  大家看了沈园的图片,赞叹不已。欣赏回味,愉悦中……

  之后还有几分钟,孩子们希望看看绘本,于是大家一起再读那本《缺失的一角》,即使下课,很多孩子还是比较安静。也许这样就是绘本里那种唯美的感觉给孩子一种最美好的生活吧。

  读孩子们的作文深深感动,因为看这班上同学出书的事情,几乎在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激发了不少正能量。牵一发而动全身吧。

  宋旭是可爱的,甚至在作文里看见何雨辰写到自己大人的事情也是开心,因为有人关注他,杨明就更加有意思,还点评:要是宋旭看见这里一定不好意思了吧,我在说这样的事情时候孩子们显得非常开心。

  精神愉悦是孩子成长的长大内在奥秘,而绝非多做几道题,多抄写哪些词语。

  下午去听《梅花魂》 。

  可能我还是没有完全听进去,很多时候感觉应该老师稍微放手,给孩子练习的说话的很多词语,无需那样细碎的解释,也不要举例子说明。教师语言的魅力才是引领孩子运用是语言 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就如同吃东西,我们不需要咀嚼烂了,再去给孩子,孩子有咀嚼的能力。锻炼即可。

  《梅花魂》给我自己感觉应该是对外祖父的那种怀念,和外祖父的漂泊异乡,最终葬在异国的一种深深慨叹。他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但是,心里却一直眷恋祖国。这样的一种眷恋,是只有漂泊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心情。孩子如何去理解呢?

  那只有通导读设计,告诉孩子华侨们在异乡可能会遭受那些不公平待遇。遭人白眼,被人欺侮……孩子们就可能更加理解祖父的心了。

  本来是很私人的情感话题,在课堂中应该很好能够激起共鸣的。可惜,没有挖掘出来……还有梅花的描写可以结合孩子对于梅花的理解。当然还有那些对梅花赞美的人的独特人生。王安石,面对变法的压力,不断前进,即使失败也没有放弃。王冕也是有傲骨的,一生不仕。

  陪我读诗,想回不能,客死他乡,眷恋而去。这可能是我对于这样一位华侨老人最终的理解。升华课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教师的深度决定课堂的深度和气氛。备课背到什么份上在课堂上是完全可以看见的,最终还需要一种教师的底蕴给每节课做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