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贫困老人捐出毕生积蓄”,网友为何不买账?

  当贫困老人捐款成为“正能量”

  昨天,人民日报的一条新闻引发舆论地震——重庆一87岁的老人在这次疫情中捐出了20万元。

  新闻里是这样介绍她的:老人多年来一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平时摆摊卖小百货来补贴家用,她生活节俭,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

  这20万,是她积攒了30年的毕生积蓄。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几乎每周都能看到类似的报道。

  前有双目失明老人为武汉捐赠1000元,后有八旬退伍老兵捐出3万买房钱支援抗疫。

  灾难之下,这样的新闻总是能看得人心头一暖。毕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曾经帮助中国人度过了不止一个难关。

  可是感动过后,担忧却涌上心头。

  比如这条“退休环卫工人捐出十万积蓄,卡里只剩13.78元”的报道,突然让人意识到有些事不对劲:如果捐出去的钱是老人们所有的积蓄,那他们的余生还能得到保障吗?

  就像人民日报报道的倪素英老人那样,“87岁老人为抗疫捐出20万,她的家却令人泪目……”

  在配图中,老人只身站在自己租住的老旧屋子里,家里几乎看不见像样的家具。难以想象她是花了多少心血,才攒下了那20万。

  这种被用来渲染感动的真实情况一下子让许多网友清醒过来,自发呼吁起#不要宣传老人捐款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那条新闻的微博也重新被编辑。

  虽然增加了“工作人员再三劝说”,“希望老人慎重考虑”,“但她却始终坚持”等字眼,但还是没能改变网友们"不要再宣传老人捐款"的诉求。

  不适感因何而来

  诚然,疫情当下,哪怕是对眼下情况知之甚少的老人,都很难不受到万众一心的感召,想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他们过过苦日子,对国家的强大有着深重的责任感。但在灾难面前,他们又不能像年轻人一样亲身出力,捐款就成了他们表达自己支持的重要途径。

  这样的善意当然值得被好好记住。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件事:接受这样的捐赠真的合适吗?

  网友观点

  关键在于,这些新闻中的主角:残障人士,孤寡老人,退伍老兵……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本就属于弱势群体,甚至非常边缘化。

  新闻中的人物常常因为他们维持生计的方式刺痛了网友:大多是靠低收入的体力劳动,比如收废品、做清洁、摆地摊等才能勉强维持生活所需。

  他们捐出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劳动与勤俭。

  为武汉捐款1000元的失明老人,据报道才刚刚脱贫不久,一听到可以捐款的广播,就立刻来到银行,希望能用自己力量帮上一点忙。

  人民日报报道中的87岁老人,摆了70年小摊,拉扯大了5个子女,积攒了整整30年,才好不容易攒下了这点养老的钱。

  图源:@人民日报

  公益是好事,但对每个个人来说,做公益的前提都应该是“力所能及”

  一旦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心意之后,如何保证孤寡老人能正常养老,如何保证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有钱看病?

  普通人表达善意不该以倾家荡产为代价,这是令旁观者不忍和忧心的根本。

  正因为如此,也让当下另一个问题更加显得讽刺——

  目前的状况下,人们难免担忧老人们的捐款是否真的能落到实处,有些声音却大加赞美他们掏空了家底献爱心。

  这也促使了网友极力反对这些老人就这样拿出毕生积蓄:巨大的信息不对等,是否构成了一种欺骗?如果他们捐出的钱根本就没落到实处,谁来负责?

  他们不该被推在前面

  归根结底,这些最近频繁出现的“贫困老人捐家底”新闻最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它采取了一种赞美的腔调。

  不认同这种赞美,一方面是因为它可能产生树立典型、鼓励更多处境相同的人去参与的效果

  这种思维在我们的社会中潜移默化长期存在,比如对于普通人而言,隔壁班同学捐款一万的消息一定比某明星捐款一千万的消息更具有震撼性。说不定,还会因此生出“我是不是也该多捐点”的念头来。

  对于那些本就渴望为抗疫贡献点什么的善良之人来说,频繁赞美其他老人捐献自己的积蓄,效果可能就像学校电子屏24小时滚动播放“捐款积极分子名单”,使人不自觉地就看轻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想奉献到更大的利益中去。

  但前文已经说过,个体的公益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那已经不能叫公益,叫自我牺牲。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人逼迫他们捐款,老年人完全有自由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利,如果因为他们的资产状况就拒绝他们的好意,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歧视吗?

  但是,就像我们不会劝一个贫血病人去无偿献血一样,大肆赞美生活拮据的老人捐出自己的积蓄,也是一种慷他人之慨。

  老人及弱势群体本就是社会福利制度需要保障的对象,但从过往的报道我们知道,当福利制度一层层落实到下面,并不是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和尊严。

  如果疫情的发展真的到了需要人民倾囊相助的地步,被推在前面树立成慈善榜样的人,又怎该是这些平日里早已被边缘化的人群?

  一个成熟的社会,不需要通过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还大肆宣扬来抵御灾难。

  就像这些年人们愈发不愿看到灾难中个体的牺牲被歌颂,不愿看到所谓的“无私奉献”被架到了道德的高地,在煽情中完成了对宏大意义的升华;

  只从弱势群体捐款的事情中看到崇高,却刻意忽视了他们的不易,好像这个人群为更大的事情压榨了自己的生活只是这份光荣的一个小注脚。

  只注重崇高意义却对个体生活冷漠,是这次令舆论不满的根本,也是一直以来我们的社会处理“集体VS个人”问题时的顽疾。

  当然,从捐款者的主观角度来说,他们迫切想提供帮助的善意没有错。

  就像那位因为被村干部拒绝捐款就嚎啕大哭的拾荒老人一样,硬要从他们的主观源头简单粗暴地浇灭热血,其实也是很残忍的事情。

  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反思该怎样更合理地对待他们的善心。

  事情发酵后,高晓松发博称,如果老人的捐款实在盛情难却,那是否可以建立一种专门的、可撤回本金的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用本金为老人们日后的生活兜底。

  我们都知道,连这样的大规模讨论都是第一次,更不要说这些初步的建议是否真的能落实成一种对于弱势群体做慈善的制度保障。

  但这种提议的背后至少体现了一种关怀和共识:

  如果一定要让那些本就该受到帮助的人去帮助他人,那我们至少希望能有一张安全的网能在关键时刻兜住他们,就像捐款之人本意也是希望自己的一点善举能帮社会编织出这张兜底的网。

  比起虚无飘渺的道德荣誉,让老人能老有所依,让弱势群体保有个体的基本尊严,让每个人的善心都能流到正确的方向,都是更有人味儿的事情。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愿老有所依

  而非一味赞美“奉献”↓↓↓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