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是一本由闫红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精选点评:
●闫红老师看书的角度总是很巧,很生活化,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词“择偶式阅读”,早点告别择偶式阅读,才能提升境界……
●2019/08 Kindle CN @Beijing
●角度蛮新 魅力在于思维的反转 所谓名著 必然是由一张张熟悉的脸组合而成的 所谓人物 没有人的欲望和幽深心境 就只能成为物件了 书写永恒之人性 是文学第一要务
●经常会重读一些书 因为随着阅历和见识的增长或心态的变化 会发现自己好像在读一部新的作品
●打破了对不少名著的刻板印象,个人化解读难免推己及人,但这本有理有据,逻辑合理,很容易就被代入并共鸣了。
●角度比较新奇
●飞机上翻完的。如果熟悉里面提到的故事,可以去读一读。如果你是学正统文学,或者对于这些故事停留在过去义务教育时期语文老师讲的解析,这本书里的观点你应该会觉得耳目一新。
●篇篇点题,字字珠玑。悠游笔墨,悲悯心肠。名著立于口碑的王座,少年读时偶感不适,往往自愧于理解力的贫弱,现有不知心理年龄低幼为几何的“三观党”聚啸于网络,将经典里的主人公踏上一万只脚。闫红说,优秀的小说提供的不是道德的标尺,而是道德的困境。击节而赞,她绝对算得读懂读通“杂书”:罗敷展开了点到即止的风情,李清照有意泄露佳话眷侣的秘辛,林冲身体逼上梁山大脑拥抱体制,被疑患上厌女症的施耐庵不和任何角色站在一边。结论刁钻,求证缜密,闫红看字间活跃的古今男女,投射出凡间的虚荣、卑鄙、彷徨、欲望。书中的生旦净末丑,仅是红尘庸常人。有阅历、有思考的小镇女青年不会臣服于奢侈的符号,她的内心容纳了现世的山川草木与生命本真。闫红有小小的的得意,于我,收获了大大的满足。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竟然是乐府辞“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写文的,文里的,看文的,不都这么窸窸窣窣一片天地里啃着自己的叶子么?该来的总会来的
●(10/100)挺好的,虽然感觉解读得也略有些轻飘飘,可能是文风原因。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读后感(一):独特的女性视角,回味经典人物
读完整篇,感觉作者真的是一个非常才华横溢的作家,书中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的著作中,闫红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体会到不一样地角度或者线索,是啊,人和人的差距能有多大呢,有人无趣就有人会非常有趣,看着指间的文字,仿佛书中的人物也都立体生动了起来,尤其是那教头林冲,在她的笔下少了些英气,多少带出了当年读水浒时对林教头的小怨恨,现在想想确实窝囊,生生的让闫红写成了体制内的窝囊感,真是大有直抒真感怀的痛快。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里面的世界不精彩,里面的世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林冲的一辈子活不过王进,活不过武松,活不过鲁智深,在最坏的时候,懂得笑,哭得出,不会乱。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读后感(二):有趣
#读书.02月.01.09#2019年2月13日,用微信读书,花了8小时03分读完了《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作者用现代人的观点和思想,解构了很多古典名著或古代历史人物的行为,这点上有点文不对题,古代人物的解读,不太算读名著了,不过还算有趣,读来也不累。分了五个专题,第一个专题主要写中国古典女性,比如杜十娘同志这么有钱,为什么要自杀,焦仲卿是怎么一个傻缺男人,红拂女多聪明,李清照和老公的幸福生活其实不幸福;第二个专题主要是写水浒人物,其中写的两个人物打动了我,一个是充满了民间智慧的王婆,为了二十两银子,做足了功课,细致策划,只是最后力量太小,还有一个是林冲,活脱脱的一个现代版的公司小员工,只是想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处处小心,处处低调,结果却落得个处处碰壁;第三个专题写的是楚汉之争的三个同学;第四个专题写的是外国名著里面的女性,比如简爱、安娜、郝思嘉,其中让我感兴趣的是包法利夫人,作者把她描绘成一个小城镇里面追求有品位生活的小人物,写得我都想把《包法利夫人》找出来再看一遍了。第五个专题就是作者的一些杂感杂记了,不过其中一篇写到杨绛同志是个外貌党,对自己家几多年的保姆的描写,确实有些刻薄了。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读后感(三):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体验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们读同样一本书,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前看书会因为书中的情节而放声大笑或者泪流满面,现在的我在看书的时候,已经能做到超然书外了,任你情节百变,我自岿然不变。 小时候,我看《水浒传》,看到武松打虎,感觉武松武力值max,看到林冲风月山神庙,感觉林冲好帅,等等等等,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等到年龄大一点,再看《水浒传》,会看到林冲的帅,是迫不得已,是没有办法,不这样就会没有性命,感觉高衙内是个大坏蛋,再大一点,看到的林冲又是不一样的林冲。《水浒传》是一样的,林冲也是那个林冲,不一样的是我罢了,变的是我的思想,想的多了,看到的就会越来越复杂,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了,不求甚解,那时候看书看的是故事,现在看书看的是内涵。 已经好久没有再翻开名著去看了,《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让我们又重温了名著里的部分内容,这本书是闫红对于经典作品的独特解读,她用另一种视角,剖析书中的人物,在细微之处发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内涵,让不能看到了读书的另一种方式,至于在这种方式下,解读的书中内容,是不是作者的意图,就不能去验证了,有些独特的解读,我们哈哈一笑就行了,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的新解读能让作者看了都会打人的,“我没这样的想法”,突然想起了一句名人名言“鲁迅:“我没说过这句话。””每本书都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全凭我们去打扮了。 书不是只看一次就算看完的,前几次只能说是熟悉了里面的内容,然后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好书就是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的,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体验。每本书都有每本书的时代局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书的内容是不变的。社会在进步,思想在转变,我们作为阅读者,也有自身的缺点,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增加自己的阅历,增加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阅读中识别自己,也将自己唤醒。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读后感(四):打开书的密码本
不得不说,《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是很有意思的一本对名著解读的书。关于名著解读,作为读者,我们看到过各种各样的大家的解读,他们或者通过媒体进行大众传播,或者通过书籍在理论层面进行剖析,但是像闫红这样既能贴近生活实际而又能把书读的很有落地的感觉的,确实能使我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做到轻松地阅读。
本书从美人其颀、水浒群英、楚汉争霸、乱世佳人、感怀旧时几部分展开叙述,涉及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我们在阅读过这些名著后,在自己的理解中,会对某一个人物有这样那样的人物解读,自然也会在自己的理解上去给人物贴上固定的标签,或者我们受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有的时候很自然地会认为这个人物或者那个人物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闫红看来,类似这种对作品的理解,都是一种“择偶式阅读”。我们本应该把自己排除出自我的束缚与来自别人的束缚,打开自己的视野,以更宏观或者微观地去读、去感受,从而抛开僵化的人物形象,使自己的阅读鲜活起来,人物鲜活起来,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也跟着鲜活起来。
作者在讲某一个人物的时候,只要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她都能信手拈来,可见她把很多书都读的很通,并能够通过这些文字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很多人在读名著的时候,尤其是在我们小时候,如四大名著,好像除了《西游记》,其他都会觉得很枯燥。现在想来,碍于我们的年幼,这是一方面原因,我想最主要的还是阅读没有打通,当然,所谓能打通,只能是在我们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人生阅历之后才能做到的,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讲,如果能有一个这样的阅读潜意识,把众多人物放在可能的一个范围内去分析、去体会,也许我们对作品的解读就会厚重很多。
本书通俗易懂,有些地方的描述都是自己的或者身边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有的时候会结合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这是一本很适合在工作了一天之后的人们阅读,看看作者的分析,对名著的理解另辟蹊径,看似轻松诙谐,实则有故事、有画面,并有人性的解读,读的时候就像在夜晚,我们手中握着一本密码本,一个一个密码跳出来,可以说,这是一本很解压的书。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读后感(五):名著里沉淀的是经典,更是人性
与其说《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这本书,是一本解读名著的导读书。不如说这本书,更是探讨人性的工具书,尤其是两性之间的“名著教程”。
一翻开《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首先看到的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各色人物。杜十娘、红拂、李清照、柳如是、杨步伟……这些女子在旧式社会中所经历的人生,很好地书写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背景。只不过,小时候读过书里的这些形象,与闫红这本书里的形象,还是有些反差的。这些反差,来自闫红对于这些形象的细致描写。
好比柳如是,在闫红的笔下,不再是单调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形象,而更像是现代社会中,自己有着清晰奋斗目标的职场御姐。闫红在书中描写道——过访半野塘,柳如是“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用现在的话是“攻”气十足。也是因为这样的形象一出现,让比柳如是大36岁的钱谦益,找到了知音。也是因为这样的形象,让钱谦益愿意在不小的年纪,做了看似“冲动”的决定——以“正妻之礼”将柳如是娶进家门,并为她筑“我闻室”。
柳如是的出身并不高贵,甚至凄苦。也可以说是,在旧式社会备受诟病的职业中打滚的底层人物。但是,柳如是无论是在才情方面,还是和钱谦益的婚姻生活,乃至后来的自缢而亡,都在众多文人笔下,树立起了不屈的人设。
就好比她对于世事的清醒认识,还有面对钱谦益在危难之际的表现,柳如是的聪明、洞明,都在闫红的笔下体现的淋漓尽致。我觉得闫红解读柳如是最出彩的句子,比之前的杜十娘、李清照,也比之后的包法利夫人、郝思嘉都要出彩。比如闫红说柳如是“士为知己者死”,这在以前都是描写男人的句子,用在柳如是身上竟也毫无违和感。再比如,很多人都写柳如是最后是殉夫,但闫红却写这是柳如是的一种表达,表达她不愿委屈窝囊的死,她要给自己书写一个漂亮的结局。她不甘心被塑造,她喜欢牢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整本书读下来,柳如是在闫红笔下仿佛重生般,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闫红笔下的名著解读不仅仅是经典的沉淀,更是勘破人性的那扇窗口。在这扇窗口内,有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正在窗口由内而外的窥视我们,像是有说不完的人性故事和经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