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是一本由(清) 上彊邨民 编 / 沈可宜 注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裸脊线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8-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一):旧时情长
一说起宋词,便想到了青春。老师娟秀的粉笔字写在黑板上,清晨的阳光淡淡地洒在桌边,那头晕目眩的青春,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吧。
假如人可以选择生活,可以选择时代,宋代是不是也会成为我们最为朝思暮想的时代之一呢?笙歌散尽,月下相约,青山外,绿水前,相思不尽,把酒言欢,人间风景处处入眼,世间儿女最为情长。
而读宋词顶好的年纪便是青春,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宋词便悠悠地在心头萦绕,仿佛入了桃花林中,随手一摘便是一瓣春光,一捧月色。
那时,课本里的古文总是排在语文课本最后几页的位置,而且还不是必考内容,只做为补充知识放在那里,如果老师讲一讲,你便学一学,不讲,便略过了。幸好老师是那么年轻有活力,她不知有多爱宋词,为这么好的内容放在最后而不被重视很是愤然。她让我们准备的笔记本上是她喜欢的诗词,让我们抄上每天背诵,她是真正引我们走入语文之美的一位老师,她改变了我们青春模糊的航向。
后来,即使没有机会再学习宋词,也依然恋恋不舍,自己不知背诵了多少知名的词句,仿佛有那么多人,在多年前便切中自己的心事。
人到中年,便总是悔那从前,没有学得更多,没有遇到更多,而那青春独特的滋味,是再也不会回头。
可是,人在什么年纪读宋词,都依然会被中国这一朝一代无以伦比的魅力所折服,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去年此恨今年还有,花开花谢,江河东流,人在景中,总难免又生旧情。
这个版本的《宋词三百首》简约精致,原词配作者简介与精要注释,重点还是放在原词上,使人捧而流连,唯愿入得其中。欧阳修,晏殊,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辛弃疾,李清照,这些名字曾深深地印在青春,像是一道道亮色,为青春增添了别样的情怀。
现在读此书,看到曾背诵过的句子,忍不住又拿起笔勾划,仿佛遇了故人,仿佛是从前的斜阳西风细雨,又绿肥红瘦。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二):读宋词的人才是真正爱生活——读《宋词三百首》
文/岸晓风
说到中国文化,无疑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其中,唐诗宋词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携手走上了传统文化之巅。说到“词”,肯定离不开“诗”,因为词曾被文人们称为“诗余”。这里其实包含了羞羞答答、欲说还休的味道。但是,词这个“弟弟”怎么能够最终与诗这个“哥哥”并驾齐驱的呢?对此,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此有精辟的分析。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许多感情、许多意境,在诗里所不能表达的,在词里都可以曲曲折折地表达出来,却又不像诗说得直率、浅显。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诗到唐朝已达高峰,到了宋代,词也就有了更大是舞台和机遇。
当然,说到宋词,或者说要了解宋词,上将邨民选编的《宋词三百首》是最理想的选本。可以说,对于有宋一代来说,词人是最耀眼夺目的。他们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宋代的皇帝,个个爱词,始终对词高看一眼;宋代的大臣,不会写词似乎就是“另类”。黄金的时代成就了不朽的作品、不朽的词人。
《宋词三百首》所选的第一首词就是徽宗皇帝的燕山亭之“北行见杏花”。 徽宗皇帝在被掳北行途中,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当然,想象此情此景,也只有词能够体现他的心情,断然是赋不了诗的。
当然,通过这本书里的词,我们还可以认识很多人,熟习很多的词。比如,苏东坡,书中收录的他的词12首,基本涵盖了他最出名的词作。通过读他的词,明显感受到,政治生涯的颠簸,使他体会到时态的无常,也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加以他横溢的才情、旷达的胸襟与丰富的幽默感,使他在处世态度上像是游戏人间,其实却是热爱人生。他曾对自己的弟弟子由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心胸之光明坦荡,于此可见。真挚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而不流于庸俗,自由地运用口语而能做到精练功夫,这就是宋词的精髓,也是文学创作的精髓。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三):清代与当代连珠合璧的宋词编选与注释
提到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宋词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巨擘。身为一种配以曲谱的文学艺术作品,其句式可长可短,其感情可豪放可婉约,其内容可高雅可通俗,似能诉尽人的所有情感、时间所有的景物。因此,自它产生的那一刻,就为世人所喜爱,有宋以降,不仅延续了宋词的创作,且有很多有识之士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研究。这本《宋词三百首》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作为一个时代的显学,宋词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尤其在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宋词创作,至少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但毫无疑问,要想写好宋词,单单自学词谱、平水韵,显然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去体味宋词是用来干什么的,它要表现的是什么,还有宋词中的用字用词有什么特点等。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少有人能够有时间静下心来去课堂认真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有一本真正的适用于自学的关于宋词的书就是很重要的事了。
这本《宋词三百首》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清代人选编,当代人注释,且在注释的时候非常注重典故,这一点是我所看重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词虽美,但是它当中有太多的典故,如果不懂这些典故,那就只能懂字面意思,却永远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自然也无法走进宋词的真正世界。所以,要想读懂宋词,习得宋词的真蕴,非懂其典故不可。
书中,因为注释者是以当代人的视角去看典故,所以在他看来,为当代人所熟悉的典故只要略提就可,不必拖泥带水再絮絮叨叨阐释,如在注释《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中的“同年”时,只用“科举同榜的人”几个字就阐释得非常清楚,注释“断桥”时则只用了“西湖一景”四个字。这种注释风格很明显符合学术语言的特征,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注释绝不是假大空。
至于疆邨先生为什么选择了钱惟演、范仲淹、李清照等87个人的词,且所选的每个人的词作数量不一,自有他自己的理由。出版说明中唐圭璋先生所言的是疆邨先生这本宋词选的最大特点,只有疆邨先生选编的真实原因也只能是猜测而已,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情趣不同、所喜好的宋词风格不同,甚至他的选择要收宋词作者的影响。
总而言之,这本《宋词三百首》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本子,至少在我看来,以后我填词时,能够恰当地使用典故,并且能将其与何时的词境结合起来。
king:function(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四):读惯了唐诗不妨来背背宋词
说起来可能有些怪异,但是我对于宋词的了解兴趣,其实源自于一款电脑游戏。
熟悉《仙剑奇侠传》游戏的仙剑迷们应该都会知道,历代仙剑中的配乐名,大多会选用一些词牌名来命名。像什么青玉案、望海潮、临江仙……用这些词牌名命名的音乐,听起来既古朴又与游戏情节以及人物性格息息相关,也真的是难为这些制作人的心思了。
所谓爱屋及乌并非没有道理的。正是因为喜欢这些配乐,所以对宋词这种文学体裁也连带着产生了兴趣,空闲之余也找来了一些词集来阅读背诵。最初读宋词之时,总有些疑惑。感觉这种文学体裁的格式甚为奇怪,看起来既不像唐诗的五言七言那般齐整,读起来似乎也不是完全的押韵。后来再查资料才晓得原来这宋词是分为不同的词牌名的,每一种词牌名对应不同的曲调和不同的格式,所以过去也将创作词称之为填词。只可惜原有的那些词牌曲谱因为历史原因而遗失再也找寻不回,所以今天的我们只能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诵读。意境虽在但总觉得会少些情调。若是曲谱还尚在存于世,那么将这些名词一一轻唱出来不知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了。
之前也曾买过几个版本的宋词合集,不过这本北京华联的《宋词三百首》让我感觉最为有趣。在当下这个越来越注重外观包装的时代,此书的装订设计到很是简朴,封面的套纸摸起来甚至还有一种粗糙之感,不过这倒是给人以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加上侧面采用老式的线装设计,翻阅起来倒还真的是有一种在翻阅古籍的感觉。在轻诵之时恍惚间仿佛真的是能让人梦回宋朝。
说起来这《宋词三百首》算得上是最为流行的宋词选本了,编者朱孝臧,原名祖谋,号上彊邨民。此书正如唐圭璋先生所言的那般,不但数量较多,其内容亦很精辟,基本上宋词名家的代表作品都被收入在其中。其中共收录两宋八十七位词人的三百手优秀词作。为方便读者阅读,此书不但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字进行了拼音注释,还对于一些词中所出现的不易理解的词句加以简要的说明,如此一来使得读者在阅读欣赏的时候更加容易理解背诵。
宋词虽与唐诗同为古代诗歌体裁,但是感觉人们对于宋词的热情还是不如对唐诗的浓郁。其实真论起来这宋词是一点也不逊于唐诗的,甚至宋词更加通俗易懂并且意境也更为丰富一些。读惯了唐诗倒也还真是也不妨来背背宋词啊!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五):宋词知多少?---评《宋词三百首》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背来也会吟。”其实提及中国源远流长文学成就,我们又岂能忽视和唐诗地位并驾齐驱的“宋词”呢!相对于唐诗的朗朗上口,唐诗五言七律的字数偏少为人们容易记忆,宋词其实有着别样的精彩让人推崇学习。
虽然有关于宋词经典名篇的数目没有唐诗多,但是我想很多的读者应该和我i一样也期盼可以有针对性的读物充实对这个领域词的欣赏学习。文津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名典名选丛书中《宋词三百首》恰好生动分享经典的宋词作品,满足我们的阅读需求。
朴素的封面,量多的收录,精辟的选编----在这本书册中,我们不难发现宋词专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均集结于此册之中。查看出版说明,本书共收录两宋87位此人的300首优秀次做。不得不承认书中宋词的覆盖面还是相当广泛的。相较于我以往读到过的宋词类读物,本书最为吸引的我的地方也许就在于注释是以典故为主的分享方式。和以往就字词进行通俗现代与的翻译注释相比较,此书的翻译注释无疑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事实上,我觉得自己还由此及彼地深受启发,并期待着用其他更多的途径做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尚未读这本书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对宋词的经典名篇相对比较了解。可是真正走入这本《宋词三百首》后,我才惊诧地发现着自己以往对宋词的认知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有了本书的分享,我对宋词的知识的学习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结识了亡国却有宋词创作才华的徽宗皇帝;分享着“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的宋词创作;一睹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大的女词人李清照-----先作者的生平背景介绍,再有代表宋词的分享赏鉴,最后是对应的注释解析----三个版块的内容带领着书外的读者走入宋词的天下。对于这样的宋词分享,我个人觉得还是很容易为读者接受的。基于对作者的了解,我们才可以由此及彼地知晓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和创作作品的特色。也正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性情,也会相应地影响着对应的宋词创作风格。
在全民盛行寻访古诗词的精粹时,《宋词三百首》无疑为宋词这个版块的内容填补了不少的空缺。让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宋词的知识内容。当然,假若后续这部书册还有再版,我其实也希望可以有对应每篇宋词的原文翻译。除了字词的注释,对应篇幅也有相关的翻译,更便于理解,记忆和学习。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六):好词不厌百回读
唐诗宋词,现在的孩子多多少少总能随口诵来几句。宋词与唐诗是华夏传统文化巅峰的两个标杆。唐诗我们大多数人会更熟悉一些,因为语文课文中出现得多,而宋词相对会陌生一点,倒不是说它不好诵读,也不是说它出现的频率不够多,而是可能与唐诗相较,宋词不论是在字数还是在对仗、押韵等方面都相对难解读一些。读过这么多年书,我迄今还是对宋词的词牌名一知半解。但是人性里的好奇与好学就是这样的激励着我们,越是不懂就越想知道,越要逼着自己多读读多学学。
这本《宋词三百首》吸引着我来重温那些我曾读过的宋词,三百首里当然还包括了不少我还很不熟悉的宋词。宋词远不止三百首这个量,只是流传下来,最精彩最适合大家诵读的基本上都涵盖在其中了。这里,有上至宋徽宗皇帝写的《燕山亭》,下至平头百姓、一生落魄的柳永的一卷《乐章集》里的词。宋代词人辈出,有权贵的,有无名的,有男,有女。
说到宋词的体裁,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最好理解的就是宋词就像是我们现在歌曲的歌词一般。词始于梁代,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它有长有短,就是为了歌唱而生的。它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又被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等。对应这些叫法,我们再来细看该书中的宋词。果然,句子的长短是它和古诗最大的区别。唐诗,有五言有七言,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唐诗,一首诗里每句诗句里的字数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但是宋词却非,一首宋词里,字句有长有短,而它的词名与诗名也不同。我们会发现这个人写的宋词怎么和那个人写的词的题目是一样的,因为它不是作者自拟的题目,而是根据它的格式起的词牌名,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叫法,后来为了记忆和使用,就渐渐地形成了一定的叫法。而词人就是根据词牌去填词,我觉得这个好理解,就像我们现在的歌曲有的是先有了乐曲,然后根据曲调去填词一样。
说到我手里的这本《宋词三百首》 ,它的版式很简洁,封面纸张手感质朴,有点怀旧味道。书中的宋词按照作者归类,其中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苏轼、周邦彦、吴文英等人入选的作品比较多,另外,还有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压轴。书中对每位作者有个简介,然后是他们每个人的作品,词原文加上注释。版面简单干净,适宜读者诵读。而原文下面的注释便于读者理解、消化,注释中还对古文生字注了音标,读到它们就不怕不识字了。
多读宋词,既对古代文字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还对知晓不少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故事,对我们学习古汉语以及中国的历史都是有帮助的,且加强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提高语言理解力。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七):熟读宋词三百首,那又如何呢?
在诗词界以及社会层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中的主要意思说的就是“熟能生巧”的意思。不过,都知道有“唐诗三百首”,那么有没有“宋词三百首”呢?!好吧,还真是有,这便是晚清以来公认的词坛领袖上彊邨民(原名朱孝臧)所作的一个选集。选集质量如何,当时或有异议,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这本书依然能够留下自己的“痕迹”,可见其质量确实值得肯定。
人们都说“唐诗宋词”,可见宋词所取得的成就,是足以和唐诗这个“巅峰”相媲美的。曾经只是“诗余”的宋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直到五代十国后才开始兴盛,至宋代正式达到了顶峰,它何以能“青出于蓝”,虽然未必“胜于蓝”,却还是足以比肩,在宋代终于发扬光大,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乃至于在清代出现了纳兰性德这样的词作大家呢?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是有道理的。诗如此,词也是如此。
对于《宋词三百首》,正如解放后曾任《词学》主编的唐圭璋先生所言,这本宋词选集“量既较多,而内容主旨以浑成为归,亦较精辟。大抵宋词专家及其代表作品俱已入录……亦广泛采集,不弃遗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如《唐诗三百首》足以作为时人学习诗作特别是唐诗的入门级选集,《宋词三百首》承担这一责任也是名副其实的。其中所选的词作者以及作品,能够代表词家的传统,也是研读宋词的不二首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宋词三百首》这本书里,对词的典故、名物及生僻字都进行了生动详细的解释,确实是一本很好的普及读物。
从来源看,从一开始,词却是诗的别体,最初被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更是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多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而词牌则是词的调子的名称。《旧唐书·音乐志》上说,词是“胡夷、里巷之曲”,这一说法指出了词最初产生的缘由和作用所在——它所配合的音乐主要就是燕乐。所以,词牌之多、不同词牌字数、句数均有不同也就可想而知——因为,燕乐本就是不同的。
大体来说,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也有不分段或分两片或两阕以上的。词的定式一旦固定下来,就很少改变,对声韵也有严格的规定。另外,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词要比文人词产生要早,但词在文人那里才得以彰显也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早期,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范围相对比较狭窄,所以相当一部分文人特别是诗人认为词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所以才被贬称“诗余”。直到南唐后主李煜国破被俘之后,词才仿佛“豁然开朗”,从此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才得以取得和“唐诗”相当的地位,被称为“宋词”——如同唐诗是诗的巅峰一样,宋词也堪称词的巅峰!
《宋词三百首》一书,收录了两宋87位词作者的300首优秀词作,未必非得和每个读者内心中的“三百首”契合,却自有可称道之处——它对词作品中的大量典故出处加以考究,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已经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足称浩瀚词作品特别是宋词诸多选集中不可多得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