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姐妹们》影评100字

  《德国姐妹们》是一部由玛加蕾特·冯·特罗塔执导,巴巴拉·苏科瓦 / 尤塔·兰佩 / 吕迪格·福格勒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国姐妹们》精选点评:

  ●一个女人,抛夫弃子不辞而别,知悉丈夫死讯后就把幼子送去寄养院.无论你要去第三世界国家捍卫儿童权益的使命多崇高要在本国透过爆炸武力掀起革命的目标多伟大,我都丝毫无法认同.导演居然还高举女性主义大旗把这塑造成个正面事件,匪夷所思

  ●极端境遇下典型人物的抉择,成功地召唤出人类整体的命运,完全没有留下丝毫矫情的成分。非常喜欢它用这种方式去讨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改良与革命,以及女权的议题。没有解释两姊妹幼时与成年后巨变的性情,是对这一聪明设定做的沉稳留白。选取了衣饰这一很资本的元素做两姊妹关系的注解,独到且妙哉。妹妹办化妆杂志、逃命中满不在乎地翻乱姐姐的衣柜,会面时交换毛衣、姐姐从那个衣柜给狱中的妹妹寄衣服。对两姊妹关系的描述非常女性主义,存在嫉妒,更多的是彼此相伴与支持。互相注视,一个羡慕对方的勇气,另一个羡慕对方的理性,却又都坚定自己的立场。极富洞察力,且剧作结构成熟。非常完美!

  ●裸看无字幕,不求甚解,只求看过

  ●太难评价,带着很强的女性导演的感性特征,一开头就是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

  ●#山一2019# 德国六八一代的自白书。片名Die bleierne Zeit(铅色/沉重时代)和色调都符合“德意志之秋”的基调。姐妹分道扬镳的意识形态——少年时代姐姐读萨特、抽烟、独舞、穿黑色宽松牛仔裤,妹妹15岁坐在虔诚又暴戾父亲的膝上,崇拜希特勒,纳粹的孩子,在面对世界的罪恶时纯洁如羔羊。在严苛律令和女权运动并存的矛盾时代,她们选择不同的信仰,温和派和激进派——姐姐更像戈达尔《中国姑娘》中的小资产阶级,而妹妹则成为抛下孩子去关心第三世界的理想主义者——或许是因为前者的冷静理智(Vernunft)和后者更纯粹的本质(Romantik)

  ●时间处理上很有感情,呼啸的列车紧接着的是空袭的轰鸣,姐妹的羁绊也有很精彩的部分,例如互换毛衣这样莫名很革命浪漫主义的段落,但由姐妹关系指涉出的二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试图为历史纠错这部分,就差点意思,首先,她们真的互相理解吗?

  ●我看不下去了,我堅持不下去了。我嘗試過了。真的。

  ●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充满殊途和如此沧桑的啊。翻译完的第六部长片。

  ●我无能探讨文本抑或电影本身,也并不在左右之间困惑,因为从来讨厌所谓自诩的崇高带来的涤荡一切的勇气与悲壮,也许世界除了毁灭并无出路,姐姐妹妹的“解”字后面都是空白一片,小时候妹妹问“会好吗?”,长大了姐姐仍旧在问“会好吗?”,很多很多年以后让也会问“会好吗?”,你看现在的世界“好了吗?”

  ●玛格雷特作为德国新电影重要一员,将故事蕴涵于国家现实,活生生搬出惨不忍睹的视频资料,斥责历史的摧毁性质,并将东西方的对立以姐妹暗喻,生性不合的两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妹妹被捕自缢,姐姐始有所觉,一墙之隔,痛难欲生!

  《德国姐妹们》影评(一):《德国姊妹们(Bleierne Zeit, Die):左妹妹,右姐姐【第3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11/bleierne-zeit-die37.html

  leierne Zeit, Die (1981)

  本片获得1981年第3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电影讲述一对西德姐妹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一对姐妹,两人从小关系亲密,但成年后两人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姐姐在西德过普普通通的生活,职业是一名杂志记者,而妹妹则抛夫弃子在第三世界闹革命。这使得姐妹两人关系不和睦,也让妹妹的儿子被寄养在别人家。妹妹干革命期间,有时会回到西德看望姐姐,但两人见面后还是争吵不停。一天,妹妹突然出现在门前,但短暂停留后就与同伴们离开了。之后,妹妹被捕入狱,等候审判。妹妹进入监狱后,姐姐经常看望她,并给她提供各种帮助,还把母亲接来一起探望她。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姐姐在旅行途中通过新闻得知妹妹自杀了。妹妹的死,让姐姐和全家人都很伤心。姐姐不相信妹妹会自杀,她就开始做详细的调查,这让与她同居十年的男人离开了她。最后,姐姐查到一些讯息,但是已经没有人在乎了,她还将妹妹被烧伤的儿子接回家中,与自己同住。

  这是一部时代烙印的明显的电影,放在现在来看,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影片讲述的是冷战、革命之类的、现在世界上已经不存在的的内容——现代人谁还关注这些?因此,本片只能说是一时之选,它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即使如此,影片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来看,也不是一部佳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主题不明显,我看不出编导是要表现“姐妹情”,还是要表现政治犯身上的严刑,或者当时西方国家的的不解观点——为什么革命?电影什么都想说,但是什么都没说清楚、讲明白。在我眼中,本片就是一部故事零散、琐碎的流水账,一会妹妹干革命、一会妹妹被抓,一会又回忆一下童年。不过片中对于希特勒的画面、集中营的屠杀的描述,我还是可以理解的:编导想要通过这些告诉观众们姐妹背道而驰的原因,妹妹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姐姐是如何在西德过普通生活的。

  以上说了很多,总而言之一句话:电影描述了一个左派妹妹和一个右派姐姐之间的矛盾与亲情,只不过影片从主题到情节都已经脱离时代。

  电影拍摄上普普通通,没有特别独特的影像风格。此外,电影还有一个缺点,即故事之间的连接有些跳跃,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过渡很生硬,让人看起来不太舒服。我猜测,导演是一位新手,只顾着情节,忽略其他了。

  演员方面不多说了,都是不熟悉的德国演员。不过有一点让我很意外,片中的两位女主角Jutta Lampe和Barbara Sukowa都有露点镜头,看来北欧和中欧国家还是比美国开放。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电影,它可以进入博物馆,然后被人们渐渐遗忘掉了。

  截图:

  Margarethe von [00_53_36][20121124-210558-3]Margarethe von [00_53_36][20121124-210554-2]Margarethe von [00_31_02][20121124-210455-0]

  Jutta Lampe

  序列:0966

  2012-11-24

  《德国姐妹们》影评(二):先撇开政治意义

朱丽安是姐姐,在女性杂志社工作,平常为妇女权益呐喊;妹妹玛丽安却是个激进的恐怖分子,在被捕后愤然上吊自杀。但这对姐妹在小时候的性格完全相反,一个叛逆,一个温顺,成年后两姐妹的路途却南辕北辙,朱丽安还对妹妹一直抱有成见,两姐妹关系对立冷漠,直到妹妹的去世,才引发姐姐对妹妹生活真相的追查。豆瓣

  这是豆瓣对电影的部分概括,另一部分是对时代的隐喻,抛开隐喻与内涵,权当观察一对姐妹如何生活相处

  姐姐朱丽安在影片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为妹妹玛丽安的自由偿还自己的自由,电影开始,玛丽安的男友把孩子扔给朱丽安,问及原因,则是因为“是你介绍我们俩认识的”

  与玛丽安见面,她自然也是理所当然,问及原因,则是因为她要去拯救众生,她的事业不能被孩子锁喉。妹妹的无私始终以其自私做根基,救别人先抛自己孩子,英雄主义应有的次第关系,在她看来实属滑稽

  自私让玛丽安也陷入自信泥潭,以演讲般的腔调质疑姐姐的工作,并断下结论,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姐姐温柔反击,那是因为你总抢走我的自由

  而玛丽安并不自觉,打断姐姐的解释,也要打断姐姐的睡眠。带着队伍半夜到访姐姐家,傲慢无礼,在姐姐家擅自自由,自由被姐姐男友打扰到后则立即甩脸离开,离去前再去姐姐的衣柜里撒一会欢

  理解是件艰深的活计,彼此通晓也要互相愿意才能。之后再见是在监狱,朱丽安前去探望,照旧被回以嘲讽语气,或是直接不见

  玛丽安习以为常要求朱丽安,换朱丽安好看的毛衣(虽然这步可能是为了塞纸条),要求带些护肤品,要求带些烟,纹丝不动的命令口吻,别指望出现“请”或是感谢之词

  甚至当着看护的面,也要继续她的事业,不止一次劝说朱丽安接替她,游说未果,玛丽安换上新面孔,呵斥、诋毁一并用上,甚者连自己孩子无家可归的罪名也要死死按在朱丽安头上

  长此以往,朱丽安每次身着越来越深的衣服前去探望,效果也愈发微小。直到玛丽安被转入新的监狱,两人只能隔着玻璃靠话筒对话。玛丽安心潮起伏,对话没几句就追问姐姐何时再来,因为她懂得这堵玻璃意味着什么

  朱丽安忙着满足玛丽安,忙着在工作中试图理解她,也尽量保护她。但玛丽安不,玛丽安更血气,方刚太猛,唯一出路便是自杀于狱中

  自此朱丽安便开始踏上寻妹之路,把家里堆满妹妹的遗物与资料,试图要揪出法律判决书中的春秋笔法。执着于上次见面时妹妹的良好表现,也不解妹妹如何自杀而在家中模拟自杀

  生活远比灾难凶狠许多,朱丽安折腾无果,稍显平静之后,把妹妹的孩子接回家,一起适应生活

  可是,朱丽安真的是折腾无果吗,我觉得只是忍了或是认了,她聪明于玛丽安,懂得进退分寸与时机

  电影在后半段切入姐妹童年画面,俩人看课外书时,在课堂上发表看法时,还有童年与成年之后的两场电影对比。

  玛丽安始终不是玛丽苏的命,自小以来具备离情和放逐感。她渴求姐姐的认同,自认给足姐姐加入的机会,自认给足姐姐认同的时间,不过姐姐并未回应,甚至利用探监的交谈来谱写新闻,对玛丽安而言这无疑是背叛,迷茫加剧她的义愤填膺 与玛丽安的叛逆不同,朱丽安是忠于心的叛逆,她在课堂上反驳老师,在舞会上拒绝舞伴独自轻快,是基于十足的自信 朱丽安看似柔情,也一直以自己的自由来补救玛丽安的叛逆,但她比冷漠的玛丽安无畏的多

  基于两人的性格(电影中基于两人的身份),玛丽安始终衣着暗色,朱丽安无论款式或是颜色都丰富许多,但随着探望次数与剧情走向,朱丽安的色彩也随之流失,仅在与男友度假时,重回伊人,有着用不完的新鲜明朗

  而度假之前的那次探望,妹妹一反常态穿了紫色毛衣,鲜明的色彩给足了朱丽安自信,认为玛丽安已重返童真,她没想这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玛丽安总在放纵自由,但朱丽安始终想帮她多抢一些自由在手上。她在童年阅读时告诉玛丽安书籍很傻,在看电影时担心玛丽安接受不了,在舞会上独舞给玛丽安看,在成年后,也以孩子试图牵住玛丽安

  玛丽安把朱丽安当可以爱的人 ,在关山阻隔之时亦渴求无休止地占有

  只不过朱丽安忽视了玛丽安在长期的焦虑下 , 人心已经变硬了

  《德国姐妹们》影评(三):独舞的 Marianne

  lt;Die bleierne Zeit> (<The German Sisters>[Marianne and Juliane])

  导演: Margarethe von Trotta

  102 分钟

  文本 :

  电影内的姐妹 :

  Marianne (妹) and Juliane (姐)

  影射 :

  Gudrun Ensslin and Christiane Ensslin;

  前者(Gudrun)是1970年代的 The Red Army Faction 之一员, 被发现死在 in her prison cell in Stammheim in 1977 (上吊自杀? 很多人认为是前西德政府的谋杀)。

  ---》 关于1970年代中的许多与之(Red Army Faction)有关的事件的反思已被拍成多部电影:较有名的是《德国之秋》,主要是‘男性视点’!

  这当然不能让女性主义大将:导演Margarethe von Trotta安心...

  电影的结构主要是

  Juliane [Jutta Lampe 饰演]

  的回忆(年幼时)与现在的时空交错进行...

  最‘惊艳’的是

  回忆起

  中学时的

  学校/家长们联欢晚会上

  在第一支舞(音乐)[一般是孩子邀请老师或家长起舞]后

  有位帅哥准备邀请

  美丽的

  Marianne [年轻时;Julia Biedermann 饰演]

  共舞...

  但是

  Marianne早已有所准备...

  起身...

  独自

  在舞池内

  翩然舞着...

  完全不把现场的

  人

  看在‘眼’内...

  另一个回叙...

  则是

  在课堂上

  Juliane [年轻时;Ina Robinski 饰演]

  觉得老师与同学们的想法太‘幼稚’/‘浅显’

  顶撞了老师...

  被逐出教室...

  她反而高兴的

  在走道上

  抽烟‘享受’悠闲...

  电影开始

  不久

  有女性主义色彩的

  Juliane [在一家全部是女性当家的出版社/媒体工作]

  与主张 left-wing terrorism的妹妹 Marianne [Barbara Sukowa 饰演]

  在一幽僻处相会(躲避前西德安全部门的追踪)...

  主要的问题是

  如何处理Marianne前夫自杀后,她们的男孩Jan的生活...

  Marianne忙着支持当时的left-wing terrorism无能力

  带着Jan一起生活...

  当然一位激进的女性主义者与一位温和的女性主义者在一起,

  即使是姐妹,大部分时间是在争辩‘孰是孰非’...

  (何况两人早已被身旁一直监控的前西德安全部门弄得‘神经紧张’

  (nervous)...)

  电影在开始的前25分钟就大概的(分别)介绍了Juliane、Marianne的

  生活圈及事业伙伴们...

  在回忆的段落...

  免不了触及前西德战前、战时、战后的部分历史(有些是相片、有些是短片等)

  ...

  含蓄的白描Marianne与Juliane的家庭生活、受教育、宗教观、政治思考等...

  电影进行到了2/5前后,Marianne已入狱,

  之后,电影

  大部分的段落就是Juliane的探监与回忆过去的姐妹们‘美好’的时光...

  但是,即使是Marianne与Juliane的狱中相会的场景,

  也不单调:有一男一女的监狱法警或前西德安全部门的在旁监控与记录...

  有时,编导可以透过这一男一女的‘反应’来

  暗讽前西德的政治氛围...

  与之前一样,即使在狱中相见,Marianne与Juliane仍是不停地

  用言语互相攻击、辩护自己的立场/选择未错...

  (Juliane的抽烟量颇大)

  在监狱外的叙事...有一些是Juliane与她男友的生活及两人之间的摩擦

  (或因为Marianne或因为两人的工作环境相异)...

  电影进行到约75分钟时,因为Marianne已被转移到新的联邦(前西德)监狱...

  她们的会面是透过对讲机/隔着玻璃...

  有一处影像是

  玻璃上映照着Marianne(显)与Juliane(隐/投影)...

  暗示着她们姐妹们的‘深厚情谊’不可分割...

  自然...美好的时段将逝去...

  为了鬆弛一下Juliane紧张的情绪(工作压力、探监生活...)

  Juliane的男友带着她到外地旅游...

  谁知道,在一次景区用餐时,

  电视上出现了Marianne...

  因为语言不通,

  Juliane只能透过旅馆的长途电话(询问父/母亲)...

  知道

  Marianne在监狱内‘上吊自杀’?

  (她父亲是坚决不信!)

  其后

  一家人来到了

  监狱...

  '白髪送黑髪' (情何以堪...)

  看着

  ‘五官严重扭曲’的Marianne躺在棺材内...

  Juliane自然也不相信Marianne在监狱内‘上吊自杀’?

  Juliane的身心承受不住此打击(接近崩溃)...

  被送往医院...

  此后,Juliane就不懈地找证据(即使破坏了她与男友的平静生活与十年的爱情)---〉验证是前西德政府有意谋杀Marianne...

  但是,时过境迁, 无任何出版社或媒体对揭发前西德政府有意谋杀Marianne

  的报导有兴趣...

  在电影快结束前,另一不幸也发生:

  Marianne的孩子Jan在学校被人用火‘攻击’(当他的同学知道他的母亲是

  left-wing terrorism的支持者后),身体有多处是

  严重‘灼伤’!

  好不容易,Juliane带着治疗好的Jan回自己的住处,

  但是, Jan仍常常作恶梦...

  电影的最后,

  某日,Jan来到Juliane的工作室,

  看到墙上的Marianne相片...

  Jan 默默的将Marianne相片扯下,撕成碎片, 丢入垃圾桶...

  说着同学们的(有关她母亲Marianne)传言...

  Juliane则试着开导Jan...想扭转Jan的对Marianne的偏见...

  “you are wrong, Jan. Your mother was a great woman. I'll tell you

  about her”...

  Jan要求Juliane‘从头全部说起’...

  quot;聚散已悲云不定, 恩情须学水长流"

  2013年1月30日观影 (中文字幕)

  2013年1月31日整理

  若与电影《Rosa Luxemburg》比较

  (该片是以唯一女主角的狱中回忆视角为主),

  因为编导在本片内是选择Juliane回忆视角为主(而不是Marianne);

  似乎表示

  编导不认同Gudrun Ensslin的政治主张与行动...

  ---------------------------------

  Jutta Lampe 饰演 Juliane

  arbara Sukowa 饰演 Marianne

  Julia Biedermann 饰演 Marianne [16 Jahre]

  Ina Robinski 饰演 Juliane [17 Jahre]

  Rüdiger Vogler 饰演 Wolfgang

  Doris Schade 饰演 母亲 (die Mutter)

  Vérénice Rudolph 饰演 Sabine

  Luc Bondy 饰演 Werner

  Franz Rudnick 饰演 父亲 (der Vater)

  《德国姐妹们》影评(四):《德国姐妹》:女权运动何去何从

  如果说二战对于欧洲电影有什么巨大的影响的话,那便是它直接引发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诞生,并为十多年后法国新浪潮的登场铺下了基石,总的来说,也即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电影美学的崛起;而与此同时,随着纳粹政权被击败,希特勒的二把手乔瑟夫·戈培尔的政治电影机器也宣告终结,但由于德国当时最有名气的电影人要么毁于与纳粹的合作(如莱妮·里芬施塔尔),要么纷纷在战前逃到好莱坞(如弗里茨·朗),也就使得德国电影突然陷入了其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困境(请不要忘记在纳粹崛起前,德国电影尤其是表现主义默片在世界电影史上举重若轻的地位),一直到60年代末,几个“电影小子”——法斯宾德、文德斯、赫尔佐格与施隆多夫的出现,令德国电影焕发了新生,而《德国姊妹》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也正是在这一波新电影的洪流中走了出来。

  60年代的这批电影人的出现,就像新好莱坞的出现一样,和欧洲电影在二战后的美学繁荣密不可分,这些新人可谓是看着新现实主义,看着新浪潮,看着费里尼与伯格曼长大的一代,而特罗塔正是因为在巴黎看了这些电影而产生了当电影导演的想法,甚至于一直到去年,对伯格曼念念不忘的她还拍摄了口碑颇佳的纪录片《寻找英格玛·伯格曼》来向大师致敬。但话说回来,由于女性在当时能成为导演的机会并不大,特罗塔则决定先成为一名演员来曲线救国,在70年代初出演了多部法斯宾德以及当时的丈夫施隆多夫的早期影片,后来则得到机会与施隆多夫一同导演了《肉体的代价》,直到1978年则终于推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克里斯塔‧克拉格斯的第二次觉醒》。她的电影一直关注着不同阶级和生活状态下的女性之间的异同与努力调和的过程,而《德国姐妹》则是她最著名的“姐妹三部曲”之一,也是她最被赞誉的代表作,连特罗塔的“恩师”伯格曼都将此片列入自己的最爱行列中。

《德国姐妹》剧照

  拍摄于1981年,《德国姐妹》将镜头对准了一对为女权运动而奔波着的姐妹,但她们之间无法磨合的童年矛盾与日后对这场运动的理念却大相径庭。年长的姐姐朱利安在年轻时性格激进奔放,而如今则似乎温和下来,在女权杂志社为争取堕胎权而操劳;而小时候活在姐姐阴影下的妹妹则越活越激进,不满于社会而最终投身了恐怖主义,甚至不得不将自己的独子交给朱利安来养。整部电影便是建立在这些愈加激化的矛盾之上,直到它们逐渐变得不可调和,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最终,特罗塔利用这些矛盾提出了令人深感无力的问题:一切将何去何从?而电影在其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影片中姐妹俩的故事基于真实的历史原型——克里斯蒂安和古德伦·安司林,后者曾在1970年代曾创办了极富争议的极左翼恐怖组织RAF“红军派”,并是该组织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最后如影片所描述一样,古德伦在实施了几次炸弹袭击后被捕,最终于1977年上吊自杀,是史称为“德意志之秋”事变的关键人物。而她们艰难的生命历程,也很大程度上浓缩了1970年代的西德女权运动中,温和与激进两大阵营的平权历史,姐姐朱利安供职的杂志,其原型很可能是德国最著名的女权杂志“EMMA”,直到今天该杂志依旧是德国唯一一家完全由女性主编的政治刊物。然而,诚然安斯林的故事轰动整个德国,即便电影拍摄离事件发生仅仅过去才四年,特罗塔却没有选择在电影中过于强调真实历史,也没有对安司林的恐怖主义倾向大肆批判;即便引用了多个真实事件,片中也对“红军派”一词只字不提,而是选择从姐妹俩的私人视角与情感中展开故事。

《德国姐妹》剧照

  影片利用了大量穿插的闪回展现了玛丽安与朱利安之间从童年到成人后的种种瞬间,而两人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巨大的转变也增添了电影的矛盾色彩——如果稍不仔细,便很可能在不断的时间跳跃中将两人混为一谈,但这种双重性正是驱动了影片内在矛盾的关键。特罗塔的叙述中强调了无法回去的记忆,不管是私人的、还是家庭的、还是历史的,无不强调了矛盾壁垒的永恒。在一场回忆中,还在校园中学习的姐妹俩,一起在放映厅观看阿伦·雷乃控诉纳粹恶行的纪录片《夜与雾》,恐怖的黑白影像中一具具的残尸与废墟触目惊心,学生们默不作声地盯着银幕。浸没在影厅的黑暗中,姐妹俩面对无法改变的历史,只能选择逃出放映厅失声痛哭,颤抖地拥抱在一起,雷乃电影中的旁白依旧回荡在耳边,她们却什么也做不了——她们的矛盾化解于对历史的无力中。

《德国姐妹》剧照

  这是姐妹俩在影片中少数的亲密情景,而每次当姐妹们相遇,无论是妹妹在姐姐家躲藏,还是在妹妹被捕后机会难得的每次探访,这样的亲密都时常闪现着。它似乎预示着某种希望的存在,但在一幕幕中我们却只能看着冲突将希望击碎。一幕幕中的正反打镜头,似乎也总把她们分隔在两处,导演只选择在少数的平静中才将两人置于同一幅画面中,但这种平和与亲近却总是这么短暂。更为讽刺的是,当妹妹自杀的噩耗在电视播出时,姐姐却因为身在异地听不懂当地语言,无法理解电视上说了什么。就像姐妹俩观看《夜与雾》的情景一样,现在我们观众观看这部电影,看着两人之间的裂痕变得越来越无法逾越,一种平行于影片的无力感也随之升起:电影究竟如何才能解决问题?我们真的能从电影中获得启示,来解决世界的不幸?或许这正是特罗塔这部电影的绝妙之处。

  撰稿 | twy

  排版 | 张诗懿 王施澳

  校对| 孙胜男

  购票链接请点击:公布 | 2019山一排片单及抢票攻略

  相关链接:公布 | 2019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完整片单

  “非凡女性”单元 | 反抗、遗忘和死亡:三位女导演的传奇电影人生

  “全球狂潮”单元 |女性电影与目光

  “华语力量”单元 | “女人是‘一切无’”,是自由

  特别鸣谢

  场地支持

  成都东方广场假日酒店

官方网站:www.oneiwff.com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微博: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 官方微店: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 版权说明: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所有,感谢喜欢的朋友转发,转发时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用途时,请务必联系我们。

  《德国姐妹们》影评(五):《德国姐妹》被隐去的三个背景

  《德国姐妹》属于典型的名头很响,但很少有人看过的那种电影。名气响,是因为1994年伯格曼参加哥德堡电影节时列出了一张“私人影史11佳”片单,《德国姐妹》赫然在列。没人看,除了传播方面的局限,不管是内容还是主题上,《德国姐妹》都可以说是一部有门槛的作品。

  导演冯·特罗塔作为当今影坛最重量级的女性电影人之一,她的电影生涯发轫于上世纪6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运动。起初是演员,后来是编剧,再后来是和当时的丈夫、德国新电影“四驾马车”之一的施隆多夫联合担当导演。70年代末,特罗塔“自立门户”指导创作电影。特罗塔既是“伯格曼影史11佳”中唯一一位女导演,也是其中唯一仍然在世的导演,说起来她的名气必然远不及榜单上的卓别林、费里尼、塔可夫斯基或者黑泽明。不过特罗塔在70年代就和伯格曼相识,去年伯格曼诞辰100周年的纪念纪录片《寻找伯格曼》,亦由她掌镜指导。

  《德国姐妹》取材于特定的事件和人物,但片中又隐去直接指涉现实的信息。片中的妹妹原型是古德伦·恩司林(Gudrun Ensslin),她是德国红军旅(RAF)的创始人之一。红色旅也被称为“巴德尔-迈因霍夫帮”,脱胎于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但是却走极端路线,制造爆炸袭击和暗杀等恶性事件,后被官方定性为恐怖组织。古德伦七十年代初被捕入狱,1977年于狱中自尽。她的去世是否因被当局迫害所致,是当时的一桩公案,也牵连着史称“德国之秋”的一系列恐怖事件和对此的社会反思。

左为古德伦,右边是巴德尔

  片中姐姐的原型亦确有其人,即古德伦的姐姐克里斯汀·恩司林(Christiane Ensslin)。克里斯汀是德国的女权活动家,她和德国最知名的女权主义者艾丽斯·施瓦泽(Alice Schwarzer)曾共同创办德国女权杂志《艾玛》,“EMMA”之名取自Emanzipation,即“解放”。妹妹的事情对克里斯汀影响很大,还出版过和妹妹的通信。1977年,在妹妹的葬礼上克里斯汀见到了特罗塔,后来她们密切交往,促成了《德国姐妹》故事的诞生。在今年的1月,79岁的克里斯汀去世。

《Emma》创刊号,封面左一即克里斯汀

  《德国姐妹》成为了特罗塔创作的分水岭,在此之后她仿佛迷上了传记片,接连拍摄了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女性领袖罗莎·卢森堡的故事(1986)、中世纪女作曲家、神学家希尔德加德·冯·宾根的故事(2009)以及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的故事(2012)。比起特罗塔同期的其他创作,她的传记片格外出彩。几部传记片都由《德国姐妹》中饰演妹妹的巴巴拉·苏科瓦饰演主角,相信也并不是巧合。特罗塔所有的作品都关注着女性经验,简单地将《德国姐妹》打上“女性电影”的标签对于理解它来说没有太多益处。

  下面的篇幅将简短溯及该片隐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希望为对《德国姐妹》感兴趣的伙伴提供一些窗口。

  1945年战争终结,50年代起联邦德国经济复兴,随着“冷战”不断升级,西德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以为: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更值得警惕。

  但是这种局面很快就在60年代被打破了,在现代化和消费文化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读的是3M——马克思、毛、马尔库塞的作品,聊的是资本主义对人的压迫和异化。在期待变革的年代,西德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掀起了学生运动:反对越战,反对见死不救的施普林格报社,反对来访的伊朗国王巴列维,反对政府中掌权的前纳粹分子,反对让政府可以滥用权力的紧急状况法。

70年及84年对RAF的通缉令

  红军旅(Rote Armee Fraktion / Red Army Faction,简称RAF)也是受这种思潮的影响而产生,创始人包括安德里亚斯·巴尔德、女大学生古德伦·恩司林、女记者乌尔利克·迈因霍夫和律师豪斯特·马勒。但红军旅走的是武力推翻联邦共和国的路线,1970年正式成立后,他们抢银行,在警察局、美军基地制造爆炸袭击。官方指责他们是无政府主义和暴徒。他们却发表“城市游击队宣言”,宣称“一个人烧汽车是犯罪,但烧上百辆汽车就是政治行动”。1972年后,红军旅的创始成员悉数被捕,入狱后他们曾绝食抗议监狱对他们的不人道待遇。另一方面,由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掌控的红军旅更加极端,且行动围绕着要挟政府释放被捕成员,包括绑架和刺杀政府要员。

  1977年这些暴力行动达到了顶点,造成了社会的恐慌,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德国之秋”。先是4月和7月,他们刺杀了联邦总检察长和德累斯顿银行行长。9月红军旅绑架了奔驰公司董事长、德国雇主联合会主席汉斯·马丁·施莱尔(他也是前党卫军军官)。10月12日,红军旅联合巴勒斯坦的极端组织劫持了一架汉莎航空客机以要挟德国政府放人。到了10月18日,劫机救援刚刚成功,巴尔德、古德伦和另一名成员三人同时在狱中身亡。官方的说法为自杀,但民众并不尽信,很多人怀疑这些犯人受到了政府迫害,红军旅也报复性地撕票施莱尔。此后德国政府对这一恐怖组织不断打压,最终其于1998年宣布解散,30年来共造成34人死亡。

1977年,被绑架的施莱尔

  以反对国家为名义的极端组织出现,在西德有一定的特殊语境。大战结束后,除了遵循苏联体制的东德,联邦德国实际上由美英法三国控制区联合组成。对68一代而言,纳粹主义剥夺了德国的过去,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剥夺了他们的现在。虽然东西德都有自行运作的政府,但却不拥有自主权,大写的“德国人”一词是空虚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同一时期出现极端左翼武装组织的不只德国,还有同样出自学生运动的意大利红色旅和日本赤军派,他们也搞暗杀、爆炸乃至劫机,当然也都被定性为恐怖组织。

  中文世界里可以获得的关于红军旅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且在正统史观里对红军旅的评判也不会偏离“恐怖组织”的话语。但是,红军旅对德国和西方产生的事件性影响非常巨大,这一切都来自其中的复杂性,当时就有民调显示,至少有20%的民众对红军旅表示同情。尤其在文艺和知识分子圈子里,这种反应异常剧烈,从70年代开始直到今天,关于红军旅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

相关电影作品

  仅依红军旅创作出来的电影就有一打,包括1978年由德国新电影主力战将克鲁格、法斯宾德、施隆多夫等人联合创作的影片《德国之秋》。该片从红军旅第一代领导人狱中身亡等一系列事件延伸开去,另辟了一条和官方叙事相异路径来呈现当时的社会氛围,甚至“德国之秋”之名就来自该片。另外《德国姐妹》也并不是特罗塔第一部以红军旅为背景的电影,1978年施隆多夫和特罗塔就已经拍摄了《丧失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也译作《肉体的代价》),从主人公个人化的角度演义了为什么她选择支持“恐怖分子”而非政府。相关的作品还有法斯宾德的《第三代》(1979),莱因哈特·豪夫的《斯塔姆海姆》(1986),施隆多夫的《丽塔传奇》(2000),乌利·埃德尔的《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2008)安德烈斯·凡伊尔《舍我其谁》(2011)等等,其中乌利·埃德尔的电影还入围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博伊斯作品

  其他文艺作品较知名的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的小说《丧失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也是同名电影的原作。还有当代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装置作品《丢勒,我会领着巴德尔和迈因霍夫去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艺术家葛哈·李希特的组画《1977.10.18》,工业摇滚先锋乐团伏尔泰旅馆(Cabaret Voltaire)的歌曲《巴德尔-迈因霍夫》,英国的朋克乐队恰巴王八(Chumbawamba)1990年也发布了一首名为《乌尔利克》的歌曲。

  拒绝暴力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对背负纳粹历史的德国尤甚,确实有知识界的批评将红军旅比作“希特勒的孩子”。但是各类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紧张和荒唐,如《德国之秋》中处处设卡盘查,《丧失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中警方的粗暴和媒体的轻佻。这些几乎“实时”生产出来的影像或明或暗地表达了1977年笼罩西德社会的恐怖气氛,不仅仅来自作恶的极端分子,也来自政府和体制。

《德国之秋》中法斯宾德和母亲

  公权力不受限制,这不正和红军旅所宣称的“西德已经沦为警察国家”相映照?红军旅动机上的部分正确,对抱有政治理想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冲击,其中还参杂着学生运动缓和后他们对改造体制的失望情绪。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同情也来自人道主义:希望狱中的囚徒的人权得到保障。就像法斯宾德在《德国之秋》中和母亲的争执:同样是杀人犯,为什么巴德尔帮要被区别对待呢?这种同情也不仅仅局限在西德。1974年,年事已高的萨特亲自前往监狱会见了安德里亚斯·巴德尔。虽然萨特对暴力行径不敢苟同,但他也在当年的手记中写道:“作为左翼人士,我会对任何深处危难中的左翼团队表示同情”。

萨特在德国,1974

  拒绝暴力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普遍共识没错,但它不应该不假思索而来。今天也有很多思想家在探讨我们和暴力的深层关系,比如齐泽克就将虚掩在政治正确之下人们对暴力的认可和心理层面的欲望机制联系在一起。对“暴力”思考得太少而非太多,可能是我们今天去理解这一层背景的难点。就像911事件时只有像萨义德、桑塔格、乔姆斯基等少数的美国知识分子,敢于顶着被媒体和公众指为叛国者的风险对政府政策进行批评。如萨义德所言,“理解并不等于宽恕”,不要因为政治正确就让历史地去理解成为禁忌。

  经典的古希腊戏剧、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讲述了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的故事:

克瑞翁在俄狄浦斯垮台之后取得王位,俄狄浦斯的一个儿子厄忒俄克勒斯为保护城邦而献身,而另一个儿子波吕涅刻斯却背叛城邦,勾结外邦进攻底比斯而战死。战后,克瑞翁给厄忒俄克勒斯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而将波吕涅刻斯暴尸田野。克瑞翁下令,谁埋葬波吕涅刻斯就处以死刑。波吕涅刻斯的妹妹安提戈涅公然埋葬了她哥哥。

  在传统的解读中,安提戈涅勇敢的行为和她的悲剧象征着神律(伦常宗法)和人律(城邦法律)之间的冲突。不过随着60年代女权运动和理论再次兴起,经过女性主义的重读,今天的安提戈涅成了一个反抗王权的女性英雄形象。不少女性思想家也对这个形象做出过自己的解读,如波伏娃,伊利格瑞,朱迪斯·巴特勒等。

"Antigone and Ismene" by Emil Teschendorff

  而在六七十年代德国电影中,也不乏安提戈涅的身影。包括拍摄了“西德第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的女导演乌拉·施特科尔,她的首部短片作品即为《安提戈涅》。还有施隆多夫在《德国之秋》的段落中,借电视台审片的桥段排演了《安提戈涅》的戏中戏,顺便讽刺电视台自我审查的愚蠢。

《德国之秋》中的安提戈涅

  经过重新解读和再现,这部戏剧的丰富性不再局限于遵从“神律”的安提戈涅和坚持“人律”的克瑞翁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安提戈涅面临着二选一的两难处境,虽然她并没有违抗世俗的和父权的规范,但是她作出选择的举动仍体现了她的自主。另一方面,戏剧一开场就是安提戈涅和妹妹伊斯墨涅的对话,妹妹起初并不同意姐姐违反城邦的法律。随着故事的发展,安提戈涅被捕后,伊斯墨涅却想为姐姐担下所有的罪责,这使得伊斯墨涅和其中的姐妹情谊也成为人们继续挖掘和解读的主题。

  《德国姐妹》也呼应了安提戈涅和伊斯墨涅的关系,但并不是简单的挪用,其中微妙的变化我们尽可以在影片中体会。

  如果把这些背景考虑进《德国姐妹》中来看,影片中饱含着的张力将非常明显。它不只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德国发生过的运动和思潮相关。也自然而然地呼应着后来所发生的故事,触及到了人们如今所面对的议题,所面对的个体境遇和选择。比如经历半个世纪后重新引起知识界讨论的六八风暴,比如刚刚平息的法国黄背心运动,更不用说在不远的南方正在发生的骚动。难道今天不正是重看《德国姐妹》最好的时候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DIRECTUBE导筒

  延伸资料:

  Red Army Faction Wikipedia

  《德国通史·第六卷》,第七章“两个德国政府的演变”

  《战后欧洲史 03》,第一章“降低期望”

  Jean-Paul Sartre: The Slow Death of Andreas Baader, 1974.

  德国恐怖主义的原始情景——德国学者格尔德·柯能解读“红军旅” ,via 南方周末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