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的观后感大全

  《萌芽》是一部由克洛德·贝里执导,缪缪 / 瑞瑙德 / 让·卡尔梅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萌芽》精选点评:

  ●220801

  ●一部好电影,这就是生活。就算放在今天,故事也不遥远

  ●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矿工永远是社会最底层最无助的人群。尘肺病,盲井,事故频发,总之,矿井就像是地狱般的存在,与年代或意识形态无关。

  ●名著改编,反映当时法国社会,罢工权力工会斗争冲突,感觉和今天也没什么太差,只是在形式上变得温柔而已。

  ●在文学课上第一次看到,后来千方百计的找到了没有字幕的资源。。最后在一年之后做最后一次从渝回乡的车上看完了这本书。

  ●大革命的浮世绘。法国的好莱坞质感。

  ●记得大概10年前左右央视放过,当时比较惊讶,居然敢播反映工人运动的片子。最近又下载下来浏览了一遍。

  ●男生看了一定会蛋疼。是literally蛋疼。

  ●演凯瑟琳的那个演员很美啊。。。

  ●三星半~很喜欢左拉的小说,觉得改编的很成功也很震撼。某些画面因为过于震撼所以扣半颗吧,个人原因而已。

  《萌芽》观后感(一):不错终于可以在中国 播出!!!!!!!!内详!!!

  ,,,,,,,,,,,,,,,,,,,,,,,,,,,,,,,,,,,,,,,,,,,,,,,,,,,,,,,,,,,,,,,,,,,,,,,,,,,,,,,,,,,,,,,,,,,,,,,,,,,,,,,,,,,,,,,,,,,,,,,,,,,,,,,,,,,,,,,,,,,,,,,,,,,,,,,,,,,,,,,,,,,,,,,,,,,,,,,,,,,,,,,,,,,,,,,,

  ,,,,,,,,,,,,,,,,,,,,,,,,,,,,,,,,,,,,,,,,,,,,,,,,,,,,,,,,,,,,,,,,,,,,,,,,,,,,,,,,,,,,,,,,,,,,,,,,,,,,,,,,,,,,,,,,,,,,,,,,,,,,,,,,,,,,,,,,,,,,,,,,,,,,,,,,,,,,,,,,,,,,,,,,,,,,,,,,,,,,,,,,,,,,,,,,

  ,,,,,,,,,,,,,,,,,,,,,,,,,,,,,,,,,,,,,,,,,,,,,,,,,,,,,,,,,,,,,,,,,,,,,,,,,,,,,,,,,,,,,,,,,,,,,,,,,,,,,,,,,,,,,,,,,,,,,,,,,,,,,,,,,,,,,,,,,,,,,,,,,,,,,,,,,,,,,,,,,,,,,,,,,,,,,,,,,,,,,,,,,,,,,,,,

  终于找到 生活条件比中国还要差的血汗工厂! 在19世纪的法国!!我找了不短时间, 任何西方国家的20世纪的任何年代都没有找到。

  伟大的法国左派,永恒的法兰西!

  《萌芽》观后感(二):法国第二帝国时代旷工史诗般的的电影

  史诗级别的电影。作为自然主义的作家左拉名自然是需要表现所有,人们不愿意看到、听到,但是却真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这些悲苦工人的命运,这个时代的所有人,甚至一些冷漠的沉浸于美好的富太太。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痛心,但是似乎无可奈何。

  这些悲苦旷工们们的暴动,他们对一个新的更公平的世界的憧憬,都是那么真实,他们最后用生命在争取这些利益,一个个愤怒的灵魂,砸向他们日夜劳作的工厂。

  但是一定会有旷工们继续工作,于是这些矿工们变成了集体公开批判的对象,他们是叛徒,彻头彻尾的叛徒。

  其他的同志们(影片用词就是法语comarade)在用生命罢工,他们怎么可以继续回到矿井工作?

  所有的人都疯了,所有的仇恨统统都会放大几千万倍呈现,那些日积月累的悲苦,愤怒。还有那个对公平世界的渴望,那种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的渴望。

  影片里还有一句话很妙:一个挖苦这些工人罢工运动得人说,这些工人们,他们罢工的理由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所有的工人利益,不是为了一个更公平的新世界。如果自己可以成为可以拥有更多权利的那一方,他们立马就会接受金钱的贿赂,离开其他罢工的同伴。这么一来,似乎那些傻乎乎牺牲生命的罢工的人,他们什么都得不到。

  可是还能怎么办呢?

  是时代错了吗?

  一切都是命吗?

  如果革命就意味着one class overthrow another class,难道留的不是全人类的血吗?

  可是还能怎么办呢???

  这就是左拉原著提出的问题。人是不是这个社会的产物,是不是只能安然接受这些秩序,像影片最后那样。还是应该改变呢?可是没有上过学,没有任何voice can be heard的旷工,他们怎么改变呢?

  最后的暴动似乎失败了,该走的人都走了,留下了几乎没有改变的世界秩序。大家好像很快的,为了生计,又一次投入了新的罢工以前的生活。但左拉在小说的最后写道:“黑色的复仇大军正在田野里慢慢地成长,要在未来的世纪获得丰收。这支队伍的萌芽就要破土而出,活跃于世界之上。”

  《萌芽》观后感(三):漂浮在熔岩上的文明版块。蚁民安忍是旧文明一时稳固的前提。

  谢谢惧色君提供。书使震惊至今。左拉的作品,这本是最高峰。不仅是当时一个时代的主要内容,也是在人类历史的转折中一个大关口。历史从上层内部帝王将相的倾轧录,精英知识分子的记述权和有限自审视野,转化为统治者和下层两百年直接冲突史。

  (另外一本《小酒店》,底层将被欺骗被剥夺的痛苦用酒精自我麻醉到死,超越了时代,至今仍有意义。只是更多象小品,不若《萌芽》主题之强。)

  粗粗一看,粗浅想到:

  1、谁的教训?谁在汲取历史经验?

  看时怀疑,与其说产业工人的后裔,今日的Proles,或其左翼同情者在仔细比对、以古非今、取经思索,不如说也有可能是广大的文艺青年,社会主流的中坚们,小小中中的布尔乔亚们,电影业者,资本、文化机制选择了它,催生了它,消费了它。以自我警醒:“底层会变身高压锅。对他们好一点,对我们有利。”

  自19世纪大众觉醒,开始有启蒙和组织工具以来,无数悲惨的拉锯变迁,总体看来,是上层取胜。控制住了清醒了开始骚动的奴隶,施予了一点看起来很漂亮的虚花权利、平等、进步分享、民族荣誉。而且用一二战,苏式奴工营和清洗,德式灭绝营等等吓呆了天真的仅凭内心良知,要求变动的家伙,告诉他们在没有好的成熟方案之前,不要轻易推倒或变动现有的秩序。各国的今上们的宁荣两府也就更长久一点。(很多人也觉得大观园天堂也。要文化有文化、要情趣有情趣,人生所求,在其中不能满足者,宝黛式的人物,只能少得说是异端了。)

  2、受限于两三小时的电影如何表现出时代全景。如何避免电影对戏剧冲突情节的偏好对作品的限制损害。

  戏剧情节仅是外露的一点地表矿脉,火山的一点轻烟。如老祖父为什么掐死做慈善的布尔乔亚小姐,女人为什么轻易和乱被男人占有。看书时这些奇景根本不重要,重要的看到他们不得不,一点点,被压到要爆裂地被迫做出这些唯一选择。为什么那个时代会这样,它该不该被改变。

  电影基本将事情叙述出来了,很好。比之许多只余下娱乐性猎奇情节的改编,好很多。

  3、人物形象的便利解释和问题逃避。

  将矿工女儿的占有者,以一个猩猩式的漫画恶棍形象出现,一目了然。心中反感。

  底层有许多龌鹾和卑劣自利者,远恶过这人的也见过、吃过苦头。但从不认为他们象杀人后破案的正主一样,伏判就可了帐。气得发狂时都觉得可哀:这是我们自己人,他们被生存逼成了兽类。他们从未能接触到,想象过美好的许多事物,人类的好遗产,和权势和金钱一样,他们没有继承权,摸一摸的机会也不多。

  提一下,在怒火攻心时,我们都克制没有施出全部的所能。我不愿太多警方和政府介入,他们没有伤害我的身体。我想,我们都心里明白,我们是一类人,不要让他者看笑话。奇怪在侵害和纠纷中,我们仍有一种模糊的阶级认同和阶级同情。

  还有主角出场时,我以为那张震惊的,拒绝的、思索的脸,应在片尾出现,刚接触这个工业文明的当代地狱时,他这个《小酒店》中轻信女人和阴险男人的后代,性格中不无轻飘的青年工匠。对饥饿流浪中,天无绝人之路,找到一个做工吃饭的地方,不应该更是庆幸,希冀?

  不过仍向对这样难以商业化营利、又难以艺术上超越以得名的作品被拍摄,表达敬意。

  顺道也向主角的原型凡高致敬。欧洲人将对真理的渴求,往往歪曲表现为对宗教的献身,无此传统的人,一时不可解中。

  《萌芽》观后感(四):资本家出3千万的超大资本,拍了一部讲无产阶级的电影,挣回了1400万。我勒个去?

  简直就是《资本论》图解!

  一片告诉你什么叫阶级,

  什么叫剥削,

  什么叫共产主义?

  这样的片子清晰度尤其重要!

  ,克劳德· 贝里Berri 属于传统的电影导演,他要把这个世界清晰的展现给你看。

  ——资本家出资3200万美元,绝对创记录的资本,拍了一部讲无产阶级的影片。

  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进步,超越以前的两部电影改编作品(立场上都在维护资本家,而且试图达到和解),而且挣回了1400万。似乎萌芽发表100年后,劳资纠纷变成了一种双赢关系的巧妙平衡。

  Étienne Lantier第一次演讲是这样说的,大家可以看一看:“同志们,我们已经白白受苦一个月了。我们懦弱到要爬回那坑里,让痛苦继续吗?为了摧毁让我们挨饿的资本主义暴君,死也比下坑要好。我们不能接受那些价格,不能承担危机的重担!竞争降低价格(资本家的说辞)又不是我们的错,这不公平,我们已经走投无路,所以让我们为公平战斗吧。”

  所以,Maheu一家率领的战斗从蒙苏矿坑Montsou一直燃烧到让巴特矿坑。但是有叛徒夏瓦尔出现,所有的人就把工作资料,矿车全部推倒。甚至死人。

  如果我们对比艾森斯坦拍的《罢工》,包括前苏联拍的类似的影片就会发现,这部片子在用现实主义在描绘人类曾经的人道主义灾难,还有,马克思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和对于工人的拯救,

  而非沦于宣传。

  在比利时的穷工人来替换时,酒馆里面的一个异见分子是这样说的:“马赛两个商店工人赢得了10万法郎,他们说,他们要买债券,再也不上一天班。这就是你们法国工人的梦想——赚一票大的,然后全部独吞,因为没有勇气跟穷人分享财富。你们只要自己还拥有的东西,就不配幸福快乐。

  贫穷的时候,你们诅咒富人。但你们恨他们,只是因为你们不是他们。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你们被砍倒,躺在地上腐烂,会有人毁掉这群追求快乐的人,看到这双手了吗?如果它们足够强壮,我会这样抓住大地。不停摇晃,直到它破碎,把你们埋在碎石里。”

  ——这片子就发生在蓝波Rimbaud创作诗歌的年月,后来他自己也变成了资本家的帮凶。同时代的著名人物,凡高也体会过矿工的痛苦。在尤里斯·伊文思的电影《玻里纳集》里面,也大量反映了矿工的人道主义灾难。

  普通的诗人可体会不到那时候工人的痛苦,看他们洗澡都觉得心酸,女人先洗,然后下面是男人,很快就把水弄脏,而变得无法可洗。

  而佐拉是真正去做了调查,深切的同情。

  人们的娱乐也非常非常的简单,两个苏的香肠就已经感到非常非常的满意。片中也和资本家的饮食进行了对比,小龙虾,锦鸡,他们用的香水等等等等,

  我们也能感同身受的看到,在罢工相持阶段的时候,工人的痛苦,

  ——他们在挨饿,他们的身体在受苦,饿着。这种跟观众同呼吸的那种感受,真的是终身难忘,

  他们总是那么脏兮兮的,让人觉得无法接近。看到女人丝毫不顾尊严的光着上身,在拉煤车,很多女的卖淫;肥胖的身子在矿区里穿梭着,

  很多女人是在家里养养孩子,平时还要满足丈夫的性需要,

  看到最后你会觉得他们的可悲,这很好的刻画了工人的双重性——他们的软弱,他们的没有文化,他们的冲动,他们都很容易被人操控,很容易被人分化。

  导演好不容易在法国北方找到了这样矿区,那里的生活还和以前有很大的相似性。就跟我们山西的煤矿似的。

  影片是这样结尾的:他(男主)的思想正在成熟,他会隐藏自己盲目的愤怒。马胡说的很好,也很有道理:“正常工作,不要惹麻烦,跟人混熟,直接在法律允许的公会下,然后在一天的早晨,手挽手和几百万工人一起,加上几千个懒汉,夺取权力,成为主人,真相和公平将被唤醒。”现在在天上,4月的太阳正闪耀着光芒,温暖资本主义的土地。在周围,种子正在发芽,穿透土壤,被对温暖和光明的需要驱动的活力,正透过风的低语流淌。种子爆发出慷慨的吻。渐渐的,越来越清晰的,就像接近地表时,同志们拍打的声音继续,在烈日下那个年轻的早晨,这声音越传越远。

  人们正在成长啊,黑色的复仇军团正在这田里扎根,努力成长着,迎接下个世纪的收获,它们的萌芽很快就会破土而出。”

  也许这类的苦难

  ,总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循环

  ,我们期待看见它。

  其实看这个影片很难受,我觉得左拉就是在说。资产阶级,就是一帮骄奢淫逸的蛆虫。而下层劳工,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蛆虫,只不过更肮脏一些。他们都是蛆虫,没有什么不同。

  我不太喜欢对这种人设,没有任何闪光点可言。我还是比较认可安德森的《血色将至》。在二战以后的美国社会的矿区

  ——本来是要“平天下”,但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不平,怎么去“平”呢?所以本质是不公平的,然后通过一大批不同的“主义”又产生了一大堆新的不公平。无限循环

  《萌芽》观后感(五):导演说

  爱弥尔·左拉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最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也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倡导者。原籍意大利人的父亲在他7岁时去世,撇下孤儿寡母过着贫困的生活,这对左拉后来描写社会底层的生活影响很大。1885年发表的《萌芽》,是左拉的现实主义达到最高成就的一部杰作。它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产业无产者的形象。它不仅描写了矿工的贫穷和苦难,而且指出这种非人生活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恶果。《萌芽》,是工人运动的一首沉郁的史诗,一曲热情的礼赞。

  为纪念《萌芽》这部作品发表一百周年,法国著名导演克洛德·贝里再次把它搬上银幕。早在1913年,法国导演阿贝尔·卡佩拉尼就把《萌芽》拍成140分钟的黑白默片。尽管这部影片像话剧一样,只有八个场景,它的社会冲击力仍造成了极大影响。应该指出的是,这部影片以劳资握手言和结尾,不仅背叛了原作精神,也降低了它的社会意义。1962年,法国导演伊夫·阿雷格莱再次拍成110分钟的黑白片,该片叙事清晰,画面考究,但社会冲击力不足。虽然忠实地再现了小说中的主要章节,但左拉生动描写的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即劳资双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影片中尚不突出。作者刻意描写的“工资雇佣劳动的崛起”和“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斗争”没能成为影片的主线。

  克洛德·贝里新近拍成的《萌芽》,与前两部同名影片大不相同,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首工人运动悲壮的史诗,我们听到了工人阶级正义的呼声。我们看到一百多年来,从祖辈到父辈,一直受着残酷剥削的矿工怒吼着要面包,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摧毁着一切,扫荡着一切,狂流的力量愈来愈增长,滚滚朝前而去。在与荷枪实弹的军警抗争那场戏里,我们看到成千上万的矿工,怒吼着向前冲去,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涌上来。在初步觉悟的工人身上,一代代累积的愤怒和仇恨爆发了。他们像大海的波涛,席卷而来,锁闭了全部矿井。面对军警的刺刀,罢工者毫无畏惧。罢工后断绝了经济来源,朗蒂叶倡导的互助会起了作用,产业工人的组织性和坚定性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产阶级作为整体力量站到了历史的前台,这个主题第一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贝里的这部影片鲜明地突出了原作的社会意义。

  这部影片在结构上和原作十分贴近,像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乐一样,可分为7个部分。开头4个部分是引子、开场、发展、深入,脉络清晰地讲述矿工反抗情绪的产生、扩大和高涨,引子是充满革命思想的朗蒂叶只身来到矿区,以他的宣传鼓动工作为主线贯穿全部影片。导演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劳资双方的对立:工人没面包吃,资产者却大吃山珍海味,经理的女儿赛西儿日上三竿依然慵倦不起,而迦特琳娜半夜起来就得上工。隐伏着的深刻矛盾和危机,迟早要爆发。第5部分是影片的高潮——罢工,后两部分描写罢工的失败经过和尾声。影片从主人公朗蒂叶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从田间小道走到矿区开始,到他最后怀着希望离开矿区,在曙光就要到来之前,踏上新的征途结束,全片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萌芽”这个孕育希望和前途的象征在影片中时隐时现,贯穿始终。朗蒂叶在矿工中宣传革命斗争的道理,在这片肥沃的黑色大地上,播下种子之后,随着春天的到来,这个象征出现了,主人公望着生机勃勃的麦浪,画外音说道:“当人们在地下为受苦受累而悲叹的时候,一片生机正在地面上萌芽和迸发。”在深夜聊天时,随着朗蒂叶望着窗外星光点点的夜空那深邃的目光,观众又听到他的心声:“如今矿工们彻底觉悟了,他们像埋在地下的一颗良种,开始萌芽了。”在罢工开始后,表面上一片死寂,缆车不再滚动,人们无言地在河边垂钓,但观众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连觉悟不高的马厄的父亲都意识到“在矿井深处,一支大军正在成长,这代新人就像是正在萌芽的种子,不久将在温暖的阳光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影片结尾处,随着主人公迈向远方轻快的步子,画外音说:“队伍一天一天壮大,黑色的复仇大军正在田野里慢慢地生长,他们要使未来的岁月获得丰收。这支队伍的萌芽就要冲破大地活跃于世界之上了。”左拉的作品几乎全部以悲剧告终,情调相当低沉。导演贝里处理的《萌芽》一片虽然也以悲剧结尾,但情调却是乐观轻快的。这种带有预示性的乐观情调赋予这场罢工斗争以高昂的战斗气息,使影片具有史诗般的悲壮气势,画面雄浑而又富有浪漫的抒情意味。由此可见,本片导演深刻理解了左拉对社会远景抱有充分信心的心态,反映出原作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普通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概括提炼和升华,抓住了事物本质的结果。所以,可以说影片摆脱了左拉在现实之上爬行的自然主义描写方法,使作品回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原则之上。

  但是,编导克洛德·贝里为了忠实原作,在描写马厄和他妻子的私生活时,在描写迦特琳娜与情人幽会时,在揭露面包店老板利用妇女们的贫穷强占便宜时,仍然遵循了原作的自然主义笔法。这种实景生活的描写往往既不反映人物的思想特征,又不能表现多少社会内容,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左拉对描写对象的错误看法。左拉认为,矿工的无知、粗鲁和不文明使他们必然纵欲和喜欢做下流动作。左拉的这种看法使他笔下的工人形象也许更贴近真实,但实际上减色不少。另外,左拉对资产者仍抱有幻想,这在影片中也多有体现。他认为老板们追求利润,但不乏人性,甚至有善良的感情,所以他以责备的态度描写罢工中出现的砸商店、四处破坏的混乱行动,心地善良的经理之女赛西儿被不明真相的马厄之父扼死就是例子。影片多处流露出左拉的改良主义思想。

  这部影片虽是彩色的,但光线和色调几近黑色。煤矿地区的特点就是一片黑色。矿区的外景是黑色的煤炭和煤灰,矿井里面更是黑洞洞的,矿工浑身是黑乎乎的“煤黑子”,他们吐出的痰和被杀死时流出的血都是黑的。只有在下雪时,村庄才变成白色,但“像包裹在尸布里一样”。如果说白色是死寂、虚无的标志的话,黑色便是忧郁、恐惧、压迫的象征。这黑沉沉的天地就是矿工们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这富有象征意义的景色描绘像版画一样严峻、苍凉,赋予影片大量的悲壮色彩。影片的亮点经常集中在缪妙演的马厄之妻身上。她原是推煤车女工,为了维持10口之家,她在家中日夜操劳。在生了7个孩子之后,她对性爱已无兴趣,当丈夫沐浴后企图寻欢时,她高声喊女儿的名字,生怕再怀胎生育。罢工前她领孩子去经理家乞讨,罢工开始后家中一无所有,她仍然鼓动矿工们坚持下去。丈夫死后,她不得不顶替丈夫的工作,下到矿井,干10小时的累活,挣30个苏来养家糊口。她经历的一切,使她逐渐明白,复仇的一天总会到来,这个善良的妇女在生活的逼迫下终于爆发出愤怒的呼喊。在朗蒂叶即将走上新的征途,来到矿井边与她告别时,她对他说:“我们挨了两个月的饿,把家当都卖光了,孩子们也病了,难道就这样白白地算了?还要叫我们过那不合理的日子吗?”缪妙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国际影星杰拉尔·德帕迪厄在这部影片中,塑造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正直矿工,他在朗蒂叶的启发下参加了工人互助会,罢工中带领工人去请愿,直对军警面无惧色,终于饮弹而亡。他在影片开头,演职员表打出之前,郑重宣告:“针对法国当前日益严重的失业现象,我倡导成立一个《萌芽联合会》,旨在解决演艺界人士生活困难问题,热诚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加。这个组织将于1995年开始活动。我号召全国各地都成立这类联合会。因为这不是一个慈善机构,而是一个团结互助的组织。”一个多世纪以前诞生的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已经产生出深刻久远的历史影响并展示出它那不朽的生命力。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