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西女郎》观后感摘抄

  《雀西女郎》是一部由安迪·沃霍尔 / 保罗·莫里西执导,Brigid Berlin / Randy Borscheidt / Dorothy Dea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雀西女郎》精选点评:

  ●下了几个星期的电影,尼玛比这能看啊,拍的是什么?wtf!a piece of shit!看完发现这几吧导演就是拍帝国大厦那几把导演,给跪了

  ●安迪沃霍尔第一部从underground走向商业的作品。深谙资本主义物以稀为贵的他,打得一手资源稀缺性、胶片现场性和不确定性的好牌,就像哄抬物价一般引来了都市人对亚文化的窥探欲,越不能看便越想看,越看不懂,越要说好。即使是现在,租赁胶片一天的价格也约为3500$/一天。作为先锋电影,确实重新定义了纪录片里表演的成分,我的相机就在那里,所有的毒品、欢愉、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谈就是电影,电影就是生活,而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三个小时的无字幕大闷片 我没有被导演感动而是被自己感动了

  ●屏幕一分为二,内容东拉西扯;艺术即生活,所见即所得。

  ●大腕就是能乱来啊~谋杀时间的东东~

  ●pool

  ●超级无敌装逼片……沃霍尔这逼

  ●OB-D9《雀西女郎》实验先锋电影模范

  ●所谓的“波普艺术”的安迪·沃霍尔的电影“艺术作品”。

  ●天~谁能从头至尾看完不走神乎 需要非常的耐性

  《雀西女郎》观后感(一):评论Chelsea Girls

  首先我想說得是,我是個喜愛試驗性强作品的人,對于這部電影的評價,完全是可以打上五顆星的,之所以我打了4星完全在于畫質的顆粒感使我却步了

  情節,表演技巧,導演,演員,嗯,是的,都不錯,就這樣!

  《雀西女郎》观后感(二):Warholian

  安迪沃霍尔第一部从underground走向商业的作品。深谙资本主义物以稀为贵的他,打得一手资源稀缺性、胶片现场性和不确定性的好牌,就像哄抬物价一般引来了都市人对亚文化的窥探欲,越不能看便越想看,越看不懂,越要说好。即使是现在,租赁胶片一天的价格也约为3500$/一天。作为先锋电影,确实重新定义了纪录片里表演的成分,我的相机就在那里,所有的毒品、欢愉、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谈就是电影,电影就是生活,而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雀西女郎》观后感(三):切尔西女孩,切尔西旅馆和安迪沃霍尔

  电影课上看的,美国地下实验电影,充满60年代的纽约气质。Warhool说他的实验电影是为了测试观众的反应,尝试把观者放在一个不舒服的位置去凝视这些正在表演他人/自己的文艺青年们。

  很明显,Chelsea Girls刻意模糊了表演与非表演 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甚至就是摄影机架在那里,大家自发地自然地做最普通的日常任务:吃饭,化妆,睡觉,做爱,聊天,打电话,抽烟......

  lit screen很有趣,既是distraction也是另一种attention

  《雀西女郎》观后感(四):百无聊赖

  这片子差点就烂在下水道了。

  我道行不高,所以没法消化这种实验性的片子。

  本来是真的真的想忘记这部电影的存在,

  可我的强迫症比我还顽固。

  以往我看闷片是正襟危坐。

  可对与Andy Warhol这个享乐主义者,

  我没必要累着自己。

  我只能纵容自己趴床上似看非看结束这部片子。

  相较之前我看的热肉渣,这部当然是更为骚。

  但是。

  因为我不解风情,

  所以。

  我再也不要看Andy Warhol的电影了。

  这人。

  成了名人。

  他就是有权力糊弄些东西来忽悠别人。

  哼。

  《雀西女郎》观后感(五):探索性的实验影片

  《雀西女郎》是一部非线性的实验电影,镜头的焦点是几位主人公,也就是俗称“安迪·沃霍尔的超级巨星”(Andy Warhol Superstars)的日常生活。影片时长超过了3个小时,由12个并排的30分钟短片组成,它呈现了60年代纽约城生活中常见的沉闷与平庸,而有时,这种平庸也会突然爆发为兴奋和创造力。拍摄背景设定在了《雀西旅馆》和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影片的主要内容就是某些明星扮演自身,而其他人则试图勾勒某个人物的轮廓,性格塑造非常松散。

  没有片头片尾的演职员表,也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雀西女郎》不屑于讲述传统的故事情节,甚至舍弃了传统叙事的最基本原则。保罗·莫里西和安迪·沃霍尔创作的这部作品在电影和艺术界有着压倒一切的重要性,1966年横空出世的它至今遗世独立于一众影片之中。《雀西女郎》在技术和视觉都不妥协,60年代期间,它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并且仍旧是那个关键十年里最具影响力(虽然观者寥寥)的作品。《雀西女郎》最著名(或臭名昭著)的元素就是它的分屏技术,尽管这也许并非最受关注的特点。沃霍尔将这种技术贯穿到了影片的始末,使那些即使经验丰富的实验电影观众也感到困惑、沮丧、难以承受,但《雀西女郎》值得观众去殚思竭虑,因为它成功地扩张了观众所认可的电影艺术之边界。

  尽管《雀西女郎》最知名的特色仍旧是拍摄风格和手法,但它的真实力量其实是操控电影和生活的时空观念的方式。对于沃霍尔而言,一切事物都是相关联的,通过同时呈现彼此依偎的独立故事,《雀西女郎》不仅质疑了电影的叙事理念,还质疑了我们的生活(我在屏幕的左侧生活,他在屏幕的右侧生活;我们两人的生命会存在着某种联系吗?)。《雀西女郎》最终呈现出来的是类似记忆的东西,混乱、破碎但始终存在。沃霍尔对声音的利用也完全是革命性的,因为他决定让电影的分屏画面在有声和无声之间交替,这就使得影片可以称得上是半个现代默片。同样令人着迷的还有突然飞溅的色彩。沃霍尔用这些色彩来打断这部整体为黑白色调的电影,这是另外一种令影片既具时代感,又通向奇妙永恒的方式。

  因为《雀西女郎》是用短故事组成的长片,所以,其中必然会有某些段落能够脱颖而出。奇怪的是,那些更世俗的部分让人感受到了更深的共鸣,因为在这些故事里,沃霍尔和莫里西似乎真正地捕捉到了确凿的现实性,而这在其他任何类型的电影中很少出现的。传奇明星尼可化妆的画面,以及她的儿子阿里(Ari)在附近玩耍的镜头,这些都比那些颇具议题性的时刻,如未来的邪典巨星玛丽·沃伦诺夫(Mary Woronov)饰演了河内·汉娜[1](Hanoi Hannah),要更加隽永且激荡心灵。也许,这部影片的最大胜利就是,沃霍尔和莫里西能够在生活中最平庸的时刻找到某种辉煌的电影性。在1966年的秋天上映后,《雀西女郎》引发了评论上的两极分化,并且,由于影片只是短暂上映,人们很难一睹其真容。但它仍旧是过去五十年来最重要的作品。同时期的许多“革命”影片现在都已经失去了其力量,但《雀西女郎》不同,它仍然是一部开创性的见识卓越的作品,提醒了我们电影作为神采奕奕的艺术形式,其边界可以抵达的范围。

  [1] 越南战争中,汉娜使用英语在河内广播电台向美军播音,是北越心理战的一部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