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贝之灯》是一部由阿诺·戴普勒尚执导,蕾雅·赛杜 / 罗什迪·泽姆 / 莎拉·弗里斯蒂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贝之灯》精选点评:
●从头到尾都是审讯戏,包括日常审讯和核心的一起凶案对拉拉凶手的分别审讯、合体审讯...蕾雅赛杜演技是真的不错,每次拍到她导演就忍不住把大特写推上去了XD
●2019SIFF。难得可见一部浓郁的欧洲「硬冷派」风格侦探故事(接近于西默农),前半段耐心的铺垫,后半段长篇警察对嫌疑人的审问、口供对照、罪犯彼此关系的勾勒,最后超越案情本身的推理,强调导致犯罪的人性成因(本故事中则是某种「控制/受控」的关系最为明显)。散场后不少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还在讨论剧情,说明「硬冷派」似乎在国内还颇有市场。
●充分倚靠时间的消耗刺激观众的身心耐力,全场看睡率达90%?水准之内,多处配乐带我们回到《哨兵》时的状态
●真是《今日说法》了,电影后半段的伦理大戏简直是浪费时间啊
●2.5 星,整体一般,表演还行,就是不知道内核是什么,没什么惊喜!
●#Cannes2019·26th film# 看完这部“电视电影”想立刻向多兰道歉,这才是本届戛纳目前为止的主竞赛最差。
●“你从小一直受苦,像个男孩子一样脏兮兮,直到你遇到了克劳德,她非常有魅力,但是不好相处。” “克劳德她睡在哪个牢房?既然我们都认罪了,能不能不要把我们分开。” 只有我看到了爱情吗?文艺片里面色苍白的蕾雅真的比好莱坞商业片里耐人寻味多了。这真的不是LGBT电影?
●4.5 时间切片。依旧的多兰式歇斯底里。简直是神一般的审讯戏,视线、神态、语调下每一次拉锯后细微的人物状态变化。看到警察和罪案就把片子当悬疑片看到底是啥毛病?
●#Cannes2019 导演手法好细腻啊~~但后半段就算了吧
●整个鲁贝都崩坏了 正义警察也成不了明灯 还是喜欢Oh Mercy这个名字。是那种细腻又理性的悲悯。
《鲁贝之灯》影评(一):可怕的对峙
我觉得豆瓣分数低主要是因为国内观众不太能习惯法国人叙述的方式…包含在两个人之间几乎惊心动魄的相互指责,失望,暗示,自私和爱,和解和包容,悔恨和哀求像一根根刺一样扎到心里,从影院里出来时候心里都是木的。扣掉一分是因为莫名其妙从探长那里流露出来的导演悲悯和忍不住祈望光明的情绪,明明是可以做到冷静到绝对客观的满分的……因为对老妇人之死的无感和不能掩饰的给蕾雅赛杜的喜爱之间描述的差异,莫名其妙的拉低了整部电影的档次……
《鲁贝之灯》影评(二):城市中长明的灯
收到卢米埃尔中心的邮件,这部电影被授予上一年度的Prix Jacques-Deray du film policier français (以雅克·德雷命名的法国警匪片大奖 )。
「以《鲁贝之灯》,Arnaud Desplechin重返了他度过青春岁月的城市。距离《属于我们的圣诞节》戏剧已经十年,距离《我青春的三段回忆》也已经四年。上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highlight之作,媒体赞扬它是其作者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而大众则在去年8月21日于院线上映之时对其大加褒奖。评委选中这部作品是因为它的力道,令人浮想,以及导演完美消化警匪片的电影语言,并对其有所超越的才华,交付出一则在人性和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发光寓言。」
如同上述所言,本片是超出了常规警匪片的视听规则的,掺入纪录片式的写实,看似粗粝,却与Arnaud自身的作者风格是自洽的。事实上,在《伊斯梅尔的幽魂》或者《哨兵》的个别段落中,已然有犯罪电影类型的痕迹。需要讲在前面的是,本片是基于02年的真实事件,收录在07年的纪录片《鲁贝中心派出所,日常事务》改编的,且有不少段落堪称是“翻拍”。于是,带有奇情味道的故事,因纪录片“非预设”的记录而更富张力的“隐情”,都被电影继承了去。
Roubaix作为Arnaud的电影文本中被高频使用的地理要素,饱含故乡情愫。在此片里,Roubaix依然是地标,书写风格上却是陡然巨变:不再是主人公的出生背景地,或故事于发生地。这其中又以《属于我们的圣诞节》为典型,叙事空间限定,止步于家庭故事或个体段落。如今,城市的真实面貌,晋升为此次创作的视听之重。存续在Roubaix的社会问题已然多时,距离纪录片的创作年份又是十余年的时间,程度只增无减。
不以主人公的行动线和案件悬疑揭晓为叙事目的,也不以犯罪动机为剧情反转。甚至直到影片最后,老妇命案中案发当时画面仍是缺席的,我们也始终未见到男孩。对应这几处的缺省,“情景再现”和“审讯过程”中则大用笔墨,相对完整地还原了法国影视作品中罕少见到的犯罪指认、口供记录到收监等内部程序。先是跟进了警局所接收的数次出警,几起犯罪事件多线并行,观众的注意力在不自觉中,被引向了一桩即兴犯罪的重头戏。有本地成长经历的“解决师长官”坐镇,搭配有“北非情结”的外地新人,是常见的老配新的人物主线;审问过程中,老搭档们分工明确,配合得当,堪称一景;后续的提审部分,在密闭空间中密集的言语对抗中,得以见证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是如何被逐层攻破的;以及指认现场,重新“演绎”的案发经过,这里的种种复刻也唤人思索——“直观”还原犯罪实境时,指认的当事人又是怎样的所思所想呢?警方视角下的街区信访,悄然揭示着社会生态,也再贫瘠和无序中,窥见了些罪恶的伏笔。
对于非法国本土的观众,本片大量的文本交代都非常隐性:地理位置,社区治安程度,街区人口构成等都存有一些认知壁垒 。对讲机中的结尾祝词和巴士车上电子显示屏的移动的“节日快乐”,成为圣诞节的残存碎片;有焚车事件代表着街头治安的失控和晃动;在出警地点的辗转中,当事人对阿人和欧洲人的指认用词,全片充斥着多种方言语调的法语也在不断的撕裂着警察一方标准用语的“控场感”;嫌疑人在厨房中翻出“掩人耳目”的脏物,低价而家常备用的javel也要从邻居那里窃取....
同性题材,女性犯罪,以及数位女性警官的出镜,如此集中的女性元素,同带着满墙剪贴画报,手写日记等元素出场的Louis一角,未背离我们熟悉的Arnaud的文人场域。尤其是画外音的部分,成为整部作品中最容易让人回溯到导演旧作或是个人风格的段落。
“穷山恶水出刁民”同样适用于此地,又如开场字幕所言,“这里所有的犯罪,微不足道或者悲剧的,都是真实的。受害者和罪犯皆存在。”同时在剧情几番跌宕后,又看到友谊和生活中细小平和的爱好的复生;回应着此前警官因案情而搁置的上马,结局定格在赛马场的开赛。
蒸汽从工厂烟囱中冒出,夜色中团聚如同不受控的烟火,遇冷空气而肆虐着,形如挣扎,留影在天空的背景板上。这场景被用在海报中,冷肃的目光下,有察觉到悲愤又克制的情感,而在片中从未被搬到台面上的“正义”,便是点亮此景的,长明的灯吧。
《鲁贝之灯》影评(三):正义是一种伤害,让她孤苦一人。
就说说我看到的一些东西
鲁贝是一个法国最贫困城市,电影开片就从刚来的年轻警察嘴里说出,城市里贫困,人们生活水生火热,各种暴力滋生,人性复杂难明,警局案件不断,喷火的假案件侧写了警长的断案高明,也点出了一个好人为了生活骗保,依照大众的思路嫁祸给伊斯兰群体,这里也是导演的一种反抗吧。
这城市里面人们生活艰难到何种地步呢?在圣诞节,为了20欧元就会为了要人命,为了生活骗保,这只是展现这个警局好多案件其中两个而已。
新来的年轻警察,带有悲悯之心,关心社会安全、努力上进、积极进取,正因为带有这些耀眼的特质被警长赏识,关心让他只需查案即可,不要夜间巡逻,治安太乱,也是保护年轻菜鸟的安全。
电影前期散乱侧写城市腐败,曾经的光荣与现在的耻辱,这种也算是欧洲现在的状况,然后双线进行,年轻警察接触杀人案件,深入警长人物,用一个女儿失踪案件、少女强奸案、警长侄子对他的憎恨加深警长这个人物的立体感,他爱鲁贝这个城市,为了这个城市付出很多,这里有意思的是警长与年轻警察之间在天台的对话,年轻警察问“他们应该为你骄傲吧”老警察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回答你不应该这么问,想想为啥只有我留下来。在这段对话里面,可以看到,年轻警察有还停留在正义感层面,不知道的东西很多,觉得警长断案高明为这个城市做出了好多贡献,警长家人及那些在警长“正义”的帮助下的家庭应该为他感到骄傲,他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里还有一个可能是意思就是警长是老一辈的人物,他是欧洲老一辈的辉煌(欧洲的辉煌),其他人都离开了他们从小长大的地方(欧洲),去了其他地方(北美、东亚)。
看这电影的时候年轻警察的这种感觉很向《愤怒的公牛》里的德尼罗,只是在这电影里面很隐晦。
警长生活在这个暴力的城市,从女孩失踪案件和少女被强奸案件侧写出了警长在这个暴力滋生的城市里面知道最受伤害的是女性,在这社会生活被伤害的底层,他怕失踪女孩最终被社会吞噬,同情、理解各方走访最终找到女孩子,让其回到父母的身边。在强奸少女案件里强奸犯被抓捕归案时候他说了“太好了,非常好”,并没有对抓捕到杀人案件的两女性感到高兴,这里我想他是痛心的。
内心os:多么令人伤心的事,这是个好消息这里要说点的是,双男主进行的时候,年轻警察为了查案,走访了一百多的家庭知道了这个城市里面女人是被施暴、虐待的群体。处于德尼罗式崩溃的边缘,但是这里导演处理得更隐晦,把这种情感压下去了,支撑年轻警察下去的动力是怜悯之心。
好了,前面差不多都说完了,现在开始到影片的后半部分,进入杀人案件,两女孩子生活苦闷、撩倒还被男人抛弃了,一女孩养有一小孩,生活糟糕透顶,两女孩子有爱情吗?应该是没有的,只是两个孤苦伶仃的人相依为命而已,在被社会腐败欺压男人,男人欺压女人的现状下,被社会推着做了些悲剧性事情,衰败的社会滋生罪恶的人心,人性失衡,社会道德失衡。
这里就要得出来一个疑问?她们两为何要杀这个83岁的老太,是失手误杀还是有意“谋杀”?但我们可以从警长去检查老太遗物中猜测,老太是个可怜人,年轻的时候为了一个男人疯狂过,也许是被抛弃了(不排除和前面的男人结婚后男人已经死亡,但是这样前面为爱情疯狂这段就是多余的,所以猜测为被男人抛弃独自一人生活,敲门的男人也许是她孩子?),老来孤苦伶仃一个人,死亡后几天没有人在家知道,两女孩作为邻居具有同理心,也知根知底。一说是有预谋杀害一个说是没有预谋杀害,两个人已经说不清楚了,个人认为是导演的巧妙安排,有预谋就会显得她俩这个杀人成分重一点,是《爱》里面的为他人动手,多少有杀人的嫌隙,无预谋就太圣母话。这里的两个人说辞彰显了人性的矛盾挣扎现实化。
社会的腐败滋生的罪恶是一种悲剧。全片里面女人是社会的最大受害者显现的也直白是“施暴”者,男人在这里是最大的施暴者,却没有直接的正面展现,体现一种强大的施暴之所以能强大那是因为它没有在“现场”。女性在这里面最后的尊严,最后的活路都被剥夺殆尽,在寻找失踪女孩的路上,女孩的朋友对于警长帮助的回答“这帮不了她,只会摧毁我们的友谊”。这话也是对杀人案件两女孩的,警察的正义破案也帮不了她们这两个孤苦伶仃的相依为命女孩,倒还剥夺了她们仅有的对方。
这里就再回到刚开始天台上年轻警察问“他们应该为你骄傲吧”这句问话,也回到了警长如何关心失踪少女案件、强奸案件上。
并不骄傲,个中缘由只是太复杂难言罢了,留下来的是谁?向山峰进发的是谁?向前跑的“马”是谁?
《鲁贝之灯》影评(四):我们如何观看「怪物」?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公众号。
对于不少刑侦类型片来说,影片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巧妙甚至是欺骗性的叙事技巧来营造一个悬疑的迷宫,以此将观众诱导至一个相对固定的结局,经过某种破坏或是创伤,故事所处的环境恢复平静。
对于另一部分来说,或许卑劣街头的纷乱世事早就成为一种常态,而案件的探索不过是某种游弋于污泥之中的游戏,最终主角即便不是全身而退,也能维系往常一般闪转腾挪玲珑轻巧的生活姿态。
当然,以上两种叙事模式并不会抹杀真正优秀的作者。但是对于许多平庸的创作者来说,一个案件只不过是常态化的社会中需要被驱逐的怪物,它只需要被解决,而无需被详细测定。
对于另一部分创作者来说,此类影片的重点不在于指引一个云开月明的结局,而在于侦破的过程中不同元素之间的互动及其所处的复杂语境——尤其是那些具体而微如波纹般稍纵即逝的扰动。《鲁贝之灯》或许就是这样一部成功地捕捉了这种「扰动」的(伪)悬疑类型片。
正如片名与开头所明示的一般,影片的重点在于「鲁贝」这一法国北部的凋敝地区。它是如此地被强调:故事发生的环境不是某个悬浮在臆想中的迷幻都会或是脏乱差贫民窟,而就是这个明确的地域本身。它有如影片中警长所言的明确的地理方位及其地缘政治境况,也有交杂的文化碰撞。
由于这种确凿的定位,它从庞大的世界中被切削提取出来,进而成为一个需要被观看的「怪物」整体。「进入他们的处境」(台词大意),这是影片中警长的箴言,也恰恰是影片试图构建的一种模式——去投入地观看「怪物」,而不是粗暴地切割它。
从这个视角来看,影片的结构就不难理解。
它似乎是漫无边际、无始无终的,但这恰恰是鲁贝社会氛围的鲜活绵延,一种最终笼罩于观众的生活实感;另一方面,它又有着颇为规整的内在结构:前后两部分的对照,线索的逐渐递进收拢——正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进入」尝试。
在前半部分,影片着力突出的是鲁贝警局处理各式突发事件的日常。多条相对均势的线索形成了连贯而均匀的速度。在两个最主要的警局人物视角引领下,观众得以管窥鲁贝地区纷繁的社群生态。一方面,创作者插入了形形色色的平民人物;另一方面,不同性格平民的互动中也混杂出了独特的幽默、讽刺、温情或是无奈。从中不难看出戴普勒尚在调和复杂的叙事语调时的掌控力。
在后半部分,影片将叙事空间进行了再度提炼,浓缩至两位平民女性的审讯上。时间的质态被前所未有地急遽收放:在单个人的审讯中,时间被不断地拉长至贴近故事本身的时间,时而极度逼近的特写将两位平民濒临崩塌的精神状态刻下;而在两人审讯的切换中,时间又被交错揉捻到了一起——仿佛一条粗重的线,内部不断分裂又相互交缠。人物的情绪最终通过这种看似简易但却非常依赖叙事速度与力量控制的方式「榨取」出来,给予观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如此高纯度地凝结于当下的影像之中。
然而完成一种带有狂躁气质的具象表现或许并不是戴普勒尚唯一的目的。回到后半部分的情节发展中,影片或许还具备一种带有仪式性的对照实验气息。蕾雅·赛杜与莎拉·弗里斯蒂饰演的两位女性被并置于局促的叙事空间中,并经由不间断的拉锯式单独拷问形成一道道如铁蒺藜般的屏障,每进一寸都是两个人物反应的不规则调整,每次切换都成为二人间脆弱的情感之弦的致命性挑动,进而触碰律法与人情这一丝细细的红线。
这一过程是如此地细致入微,它既是如此深入,又因其近乎牢不可破的秩序感而变得近乎残酷甚至麻木,但这种冰冷并不会彻底灭失戴普勒尚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立场——警长与警员的对照在这组实验中同样在隐微中奏效,从而连缀起前半部分的人物链条,并延续着「真相」的光点。
漫长的审讯戏之所以精彩,不仅仅在于戴普勒尚对叙事节奏的出众设计,更在于由其镜头景别、调度模式、剪辑思路与演员状态所综合传递出的一种多维度的错乱感。审讯首先作为一种直观的压迫形式出现,其次表现为一种心理角力的实验仪式,另一层面甚至想象出了一种富有戏剧性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在于审讯者与被审讯者之间,更在不同审讯者以及不同被审讯者之间流动碰撞,形成一股浑浊激荡的力量。
最终,影片前后的势能落差滂沱而下,仿佛是一个情绪的垭口。但这种情绪洪流并非所谓的「真相」带来的,而是探寻的过程牵引而来的。因而这个故事并不需要任何盛大的结局,因为人物的生活仍然在继续,摄影机凝视鲁贝的目光依然在想象中延续,一切依然停留在不确定中。
所以,我们如何观看鲁贝?戴普勒尚提供的或许是一种不断对比、碰撞、逐渐接近其内在的古典方式。但这种似乎过于规整的方式中蕴含的是具象与抽象、理智与情感的不同层次,所展现的也是一种仍待填补的生活图景,因而依然能够以其多义性刺入颓败的社会现实。
有观众指出,影片中的警局角色依然成为了一种较为模板化的真相追索者。的确,很多时候他们对「怪物」的观看并未真正融入其中。那么,我们要如何从观看「怪物」,推进至一种「怪物」的观看,甚至是对「怪物」处境的深度体认?这是否能让人物更进一步地嵌入世界?这或许是《鲁贝之灯》里悬而未决的问题。
《鲁贝之灯》影评(五):这位陷入瓶颈的导演,拍了一部失控的犯罪片
作为“戛纳零时差”单元的其中一部,《鲁贝之灯》从上个月刚刚结束的戛纳电影节直奔上海电影节。坦言说,无论是不是戛纳的新片,《鲁贝之灯》作为德斯普里钦(豆瓣翻译为“戴普勒尚”,但笔者更爱其旧译名)的新作已经足够让人期待。
相对于导演以往赫赫有名的大作《哨兵》《伊斯特·康》《现代法国艳情史》《国王与王后》而言,德斯普里钦似乎越来越被绕进了创作的瓶颈期,2017年《伊斯梅尔的幽魂》已然备受争议,在创作上落入失控。
《伊斯梅尔的幽魂》而今年这部《鲁贝之灯》同样在戛纳首映后评分两极化;如今来到上影节,同样也受到不少冷遇。
喜欢的人认为德斯普里钦在呈现细碎的法国社会细节上还保留着骨子里的精英式探讨,不喜欢的人无疑是将重点放在《鲁贝之灯》的主题上。事实上,这两种看似背道而驰的评分都在说明德斯普里钦电影技巧上的特点。
在笔者看来,《鲁贝之灯》可以看做是带旧立新的作品,探讨命题之深与手法之浅,抑或两者反之,恰恰可以用来对比德斯普里钦在创作上的转变。标志性的絮絮叨叨在《鲁贝之灯》中表现得更有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言语间的指代性。
德斯普里钦导演一向都善于通过个体空间的扩张和退缩,去讨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之处。比如《伊斯特·康》中伊斯特从情感的萌芽、发展到涅槃实现自我意识觉醒;《哨兵》中人物心理空间的退守与社会宏观背景下的历史阴影;《国王与王后》中怪诞浮夸的戏剧探索,又或是《现代法国艳情史》中在虚构记忆中的自我重建。
《伊斯特·康》《哨兵》《国王与王后》《现代法国艳情史》他的电影通常以手术刀一般冷静的剖析,在优雅中展现法国知识分子的思考方式。从作者电影的角度来看德斯普里钦,我们甚至能发现格里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气息。其作品结构之复杂,让笔者一度认为,如果不拍电影,德斯普里钦也一定可以成为出色的作家。
新片《鲁贝之灯》的故事主体是以2008年法国的一套电视纪录片《Roubaix,Commissariat Central》为蓝本,纪录了这个城市的“法制在线。正如影片的开场白所言,影片中的“犯罪故事”都是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
导演回到了他出生、成长、生活了十八年的城市,鲁贝城。在德斯普里钦以往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鲁贝城的身影,带着历史印记和社会伤痛的反思,关于战争、关于集中营、关于死难的记忆与话语俯拾皆是。但在年轻时的德斯普里钦眼里,这至少是一个自足、体面的地方。
在《鲁贝之灯》的开场,一段低沉的独白交代出鲁贝城今天的现状,衰老、颓败、步履蹒跚。中产阶层的消退,繁华闹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的颓败和永无止境的犯罪。影片便是从暗夜中的一场探案正式拉开序幕。
黑暗冰冷的城市街道滋养着阴沟中的罪恶,失踪人口案、纵火案、抢劫案、强奸案、保险诈骗案接踵而来。这些接二连三的案件悄然打开了解鲁贝的一个切口,充斥着不同族群的少数族裔移民和底层法国白人,冒险踩着法律的边界,努力挣扎在贫困线上。用影片中主角达乌德警探的话来说,就是“留下来的都是痛苦地挣扎。”
在影片前四十五分钟里,镜头跟随达乌德警探和新晋警员路易斯在城市中游走,在一个个密集而紧张的案件中疲于奔命。而随着事件的推进,影片逐渐从城市切片式的览景收缩到微观视角,在两起看似毫无关系的命案和纵火案间发现蛛丝马迹。
影片的后半部分几乎完全就是对两个嫌疑同性伴侣克劳德和玛丽的审问。更确切地说,那是长达一个小时的犯罪现场调查,充满了司空见惯的侦探剧情,以及对犯罪心理的突破。
然而,就戏剧的分布而言,这种比例相当的双重布局,其实很难激发观众的观影快感。甚至在内容上,德斯普里钦也只是选取了“现成”的社会素材。影片后半部分更明显地套用“囚徒困境理论”,让人有种生搬硬套的不高明的感觉。
从城市与社会的宏观讨论,切换到微观的个人犯罪的抽丝剥茧,很容易让人误解德斯普里钦是否要亲身演绎一遍戈达尔曾经在《水的故事》中阐释过的离题艺术。所幸,导演并没有打算这样来折磨他的观众。看似完全断裂的两个叙述方向,实际上其中的关联还是有迹可循的。
德斯普里钦在《鲁贝之灯》中想要呈现的,正是在这无序、混乱、颓败的环境下,人的生存环境被无限挤压后所形成的扭曲折面。克劳德与玛丽在囚徒困境中,不断地虚构记忆、打破记忆,在周而复始的戳穿、悖论下重新建立真相。
对于个人在困境中的解构与重建,德斯普里钦的表达维度其实不算新鲜。但不同于以往的是,导演在影片中鲜有地坚定了自身态度,达乌德警探事实上也是导演参与其中的一个化身。永远冷静地善诱嫌疑人承认犯罪事实,孤身一人在鲁贝与老城共浮沉,以寻求真相的心点起鲁贝黑暗中的一盏灯。
影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注入了德斯普里钦对于家乡的情感。冷雨黑暗的夜中总有暖黄色的路灯,不时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的夕阳同样有着被包裹的温暖。导演借达乌德警探的努力来告诉所有人,只要努力地凭着善意去改变,谁能说鲁贝不能点亮照见光明的灯?
无独有偶,在五月的戛纳和六月的上影节,两部法国犯罪题材的影片都紧挨着亮相。但相比之下,法国新晋导演拉吉·利的新作《悲惨世界》在国内外的口碑,无疑都要比《鲁贝之灯》更高出一大截。《悲惨世界》所营造的现代法国下层社会的族裔冲突和罪恶时代化场景,无疑比《鲁贝之灯》要更具冲击力。
《悲惨世界》从表达手法来看,《悲惨世界》标准的起承转合、稳定的主题非常容易被观众接受,其悲观主义的色调似乎也更受“知识分子”们的欢迎。更不用说,这仅仅是拉吉·利的长片处女作。多方面相比较之下,德斯普里钦的新作似乎要落于下风。
《悲惨世界》新片《鲁贝之灯》在表达方式上,其实和德斯普里钦以往的标志性技法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大量复杂而自如的变焦运动镜头,细碎繁杂却又能自圆其说的剧情,依旧事无巨细如肥皂剧,同时设置大量倒叙、插叙、假定去构筑复杂的文本解构。
但这一次,德斯普里钦没有再延续以往的关于“人”的探讨,而是转为对于城市社群活力萎缩下的现象描述。这种对于社会情感上的探索,本质上违背了其一贯的创作模式。
在笔者看来,《鲁贝之灯》中最大的悖论便在于德斯普里钦表达上的转变。纵观他以往的电影,总能在哲学式讨论与复杂电影结构的配合下运转自如;如今却反而成了转变的制约,更加讲求绵延性、延续性的情绪表达,在细碎而复杂的结构中最终被消解得一干二净。
但不得不说,德斯普里钦在文本的把控上功力依旧。零碎而密集的台词,形成旋涡一般的引力,看似稀松平常,但我们又总是被吸进其中。可惜,过多的信息堆叠难免使观众注意力从情绪中挣脱,倒显得结尾忽而出现的情绪高潮尤其突兀。
作者|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