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一家》是一部由格雷格·蒂曼 / 康拉德·弗农执导,查理兹·塞隆 / 科洛·莫瑞兹 / 奥斯卡·伊萨克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画 / 奇幻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当斯一家》精选点评:
●还不如莱卡的那些定格动画呢,莱卡那些偶尔还挺哥特的,这部比迪士尼那些合家欢更无脑,我肯定是看了假的亚当斯一家。
●2.5,老套路,挺欢乐的;还有1991版真人版,难得;
●看了一大半突然想起Margaux的发型像谁了……
●Plot is loose and weak. Appreciate the details though, but somehow it's kinda feel forced.
●毫无新意,剧情弱智,就是各种反差来搞笑。但是谁让我吃这套呢,这种画风再来5集可能我也会看。
●之前只看过91电影版,动画的改编继承了“家庭”的故事核心,侧重“融入社区以及社会宽容性”的更适合少龄观众理解的主题;动画电影的创作题材和风格上更为自由,片中有不少哥特风格高光瞬间(弹琴手、蜘蛛桥),仍可发现一些不同的审美趣味,亚当斯家奔“丧”态度的怪诞用巴洛克的华丽氛围点缀,不同于传统哥特风格(甚至只有风格)动画电影的符号化,给主角加上了更古典式的优雅,相差对比的是镇长女士的美式现代风格,是一种反类型的赞美传统;作为镇长的角色,兼具房产商和TV秀主持,在一众符号化的“麻杆儿”和胖人中,金发肥臀的领袖指代的谁呢?另,这部片子黑白和亮色色差太过明显,3D版会对眼睛比较折磨…
●真人版实在太好看这个有点失望
●除了经典的音乐和梗 没啥出彩之处 旧瓶装新酒
●太難看了
●3.5星吧~挺好玩的,全程哈哈哈到尾~
《亚当斯一家》影评(一):……
看过以后觉得动画版要好与真人版。真人版感觉更强调哥特风,剧情方面很一般,看过之后觉得没什么主题,而动画版虽然哥特风略显不足,剧情也比较幼稚,但是强调的主题确是当下最缺乏的。看之前确实没想到全片其实讲的是同与不同,人人皆有不同,也有相同,但重要的是尊重不同,接纳不同。亚当斯一家与世人不同,世人是相同的代表,排斥不同,玛戈尔极力想让所有人相同,而她的女儿想要冲破这种束缚,反观亚当斯一家,他们是独特的代表,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特立独行,反抗同化,其实他们也排斥与他们不同的世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符合家族传统,也在内部进行着强制性同化,所以大家其实是相同的。但最后发现,世人们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最终彼此选择接纳,尊重不同,接纳不同,愉快的做自己,看起来有强行大团圆之嫌,但这一主题非常值得当代人学习。希望网友们在冲浪时也能尊重别人的观点,接纳别人的不同。从评分能看出大家不喜欢这种幼稚的说教正能量剧情,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亚当斯一家》影评(二):貨不對版
幾度意圖離場… 知道片子想要表達的是不論主流或小眾,陽光明媚或陰暗哥特,都不應當束縛個人的選擇,一個人應該可以be whatever he/she wants to be. 然而導演/編劇顯然不懂The Addams,也不知道粉絲到底是為了什麼才這麼熱愛他們。 這家人不是養點蜘蛛,整點刑具,把快樂溫暖我愛你用反義詞表達就是了,他們並非姿態,而是全套獨立的價值觀,但片子從一開始就錯了… 什麼時候The Addams會為外界的眼光戰戰兢兢了?脆弱到需要自我封閉自我武裝自欺欺人來假裝避開世界我們就可以好好生活了? 不,酷炫的Addams表示主流世界隨便來咱們笑著迎接coz we don't care. 感覺導演/編劇應該挺累的,硬生生要把主流價值觀套給Addams,可同時還得吃力地擺出哥特pose,彆扭得令人發笑。 不用說故事情節,僅僅從最後劍舞儀式那裡,為了顯示這是一個家族大聚會,導演下意識就把Morticia的衣服變成了喜洋洋的紅色…… 我簡直想伸手——喂,您醒醒,這是The Addams,折磨當享受,炸墳當過節,最愛一身黑的The Addams,您給他們穿紅戴綠來慶賀? 怎麼說呢,就是從這些不經意的細節裡看出整部片子的尷尬,根本不認同這家人,何苦硬拗著要拍呢? 雖然萬聖節了,但也各有各過法,不必強扮成什麼樣子,本意不就是想說這些的嗎?
《亚当斯一家》影评(三):黑色幽默的一家
影评第491话《亚当斯一家》——黑色幽默的一家
3D动画影片《亚当斯一家》于10月11日在美首映。
本片根据美国漫画家查尔斯·亚当斯的同名漫画拍摄。
《亚当斯一家》在《纽约客》杂志上从1938年一直连载至1988年查尔斯·亚当斯去世。
《亚当斯一家》在美国可以称之为上个世纪家喻户晓的经典漫画之作。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亚当斯一家》分别被拍摄成真人美剧和动画美剧。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亚当斯一家》又以电影三部曲的形式面世(1991年,1993年和1998年)。
时隔21年,《亚当斯一家》以3D动画的形式再次与各位观众见面。
《亚当斯一家》保持了原著黑色幽默的风格。
影片评级为PG,整体而言笑点不断。
影片中的小男孩调皮可爱,富有创造性。
但小女孩有些略带抑郁的性格导致部分美国家长并不是十分喜欢,导致了本片的IMDB评分偏低。
向小朋友和大朋友们推荐此部经典漫画的新拍。
祝大家周末愉快。
《亚当斯一家》影评(四):怪诞在新时代
自从很久前看过真人版 一直对它的独特风格念念不忘
这次看到动画版 首先感觉动画版能够突破真人演的界限 更加怪诞化 而且准备了许多可以作为经典的语言表达
但是仔细品味细微末节 新动画片和旧真人片 在核心思想上居然是有些不一样的
虽然主题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家庭中独特的爱和温馨
但是新动画显然有着当前时代的思想考虑 如果旧片是“我们很怪但我才不管你”那么新片是“我们很怪但我们应该互相包容”
接受他人不同 反对歧视和暴力 尊重个人隐私 这些显然更是新时代的主题(我倒有点觉得 有时着重提出 反而有反面强调的感觉 原本似乎理所当然 现在需要特别强调)
此外 有个镜头相当有意思可以回味
就是大怪个弹琴时(很古怪的管风琴 片中能弹出了风琴 钢琴 羽管键琴等不同音色)被打断流下的一滴泪
《亚当斯一家》影评(五):大多数分歧的开始,都源于笃信“人人应与我相同”
因为喜欢1991年暗黑风格喜剧电影《亚当斯一家》,我对这部动画的期待也格外深重,Cristina Ricci版的Wednesday,至今仍是是很多人万圣节妆容的灵感。 虽然在国内不算有名,但亚当斯一家在欧美流行文化中占了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自从纽约客的漫画家Charles Addams在1938年创作出了自己幻想中的“Addams Family”,这个奇奇怪怪的家庭就反复被改编成动画和影视作品。
所有作品里,亚当斯一家的“人设”都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和正常人的社会格格不入,价值观和“正常人”完全相反,一般人觉得阴森可怖的房子,他们才能觉得宾至如归,插花只插花枝不插花瓣,闺女老想把儿子活埋,好就是坏,坏就是好。这可以理解成被放大了的小众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用极夸张的方式展示了求同存异的可能。
在动画里,这几个地方也被一一致敬。
这一次的反派来自同化镇,意图非常明显,就是需要让所有人都服从某一种表面积极内里淤泥的所谓主流文化,所有人都活在社交网络上,每个人都过着完美的生活,如果有一点不完美,就会有人看不下去,坚决要把它变完美。
不过,同化镇的信条也有那么一点现实依据,很多人因为自己不美、不瘦、不富有,遭遇了很多挫折,所以强调多元价值,试图改变自己的处境,那么如果你可以和别人一样成为白富美,你还会坚持“独特”吗?
“当你可以像别人一样,做自己又有什么稀奇?”“别无选择,更容易快乐”。
像真人版《亚当斯一家》一样,动画也站亚当斯一家这边,奇装异服、面相可怖的亚当斯一家人,虽然不受正常人待见,却个个都是重情重义的“好人”,而所谓的主流正常人都是些虚伪小人。
致力于将同化镇打造成完美小镇的家居改造节目主持人Margaux,表面上无偿为镇民提供家居改造服务,但目的其实是打造完美小区的“背景板”,把50套房子卖个好价钱,这些本来的居民只不过是Margaux一场招商大秀里的群演,为了确保一切不出错,她甚至在小镇的每个角落、每个被改造者的家里都装了监视器,随时随地保持“完美”。 嗯,听起来莫名有点熟悉。
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永远受限于经验,而大多数分歧的开始,都源于笃信“人人应与我相同”。
小到Wednesday没有手机这件事让Margaux的女儿Parker感到诧异,而Wednesday却漫不经心作答,“我没有手机,而你没有十字弩,我还以为人人都有呢”。
大到阴森恐怖的亚当斯鬼宅,显然不符合同化镇体现正能量的需求,也影响了Margaux的卖楼大计,Margaux前来强行装修却史无前例碰了一鼻子灰,于是煽动居民一起驱逐亚当斯一家,引发了两种文化之间的战争。
不过在影片里,这两种看似互斥的两种文化也因新一代的出现而渐渐产生融合。
年轻一代不变的向往之一就是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这也往往是使文化发生变化的动力,几乎所有的青春期少男少女都想尝试父母极力反对的事,以此证明自己的独立,而外表是最容易改变的,所以乖乖女Parker选择了哥特妆,而Wednesday开始戴粉红独角兽发卡,都是为了和自家老妈宣战。
直到两股势力真正起了冲突,站队才变得明显。
Wednesday回归家庭为亚当斯一家的价值观而战,Parker也倒戈,和Wednesday一起公然弹劾老娘,揭同化镇居民的老底,谁谁把内裤放在冰箱里,谁谁倒坐在马桶上,以证明所谓的“差异”只不过是无伤大雅的个人习惯,真正的恶人只有偷窥狂人Margaux一个而已。
(虽然我对这部片子大致抱着美好的态度,不过exo me?)此时两拨人马才发现彼此如此巨大分歧之下的共性,每个人都有怪癖,每个人都有家庭,从离经叛道的表象回归到了政治正确的内核。
这个解释虽说也算说得过去,然而片子演到这里,时长已经差不多了,前面把差异渲染得太戏剧化,最后的和解又描写得太潦草,掉钱眼里的Margaux和啥都缺唯独不缺钱的怪叔叔Fester之间的爱情故事莫名其妙,内裤放冰柜的「人人怪咖」证据更是没头没脑,显得整部影片虎头蛇尾,头重脚轻。 把大众小众或善恶简单描绘成对立面,其实是一种有些不入流的叙事手法,常见于低幼动画片或是无脑商业电影,因为要给特效场面腾时间,所以必须有清晰的好人反派故事线,人物也常常浮于表面,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但对于极具风格化的作品,我会无限降低底线。
我挺喜欢的几个导演都很有童趣,伯顿、热内、陀螺,拍了一辈子的风格化电影,也颇有一些商业上的成功,但由于缺少了一些普世价值,能够探究的领域也更小一些,他们不会像奥尔森·威尔逊、马丁·斯科塞斯、戈达尔、黑泽明那样被推成什么影坛巨匠,但营造出的异类感又非常有趣。 这样的选择见仁见智,背离大众便注定了很难得到大众的喜欢,而小众人群原本就基数不多,其中还会分化出各种派系支流,彼此互相不待见。 真人版电影《亚当斯一家》的评分,在IMDb上有12万人标记看过,评分仅有6.9,而在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只有3万,评分却高达8.6,我猜测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部电影并没有在国内上映,所以国内看过的人,多数是主动找到资源来看的,至少本身有兴趣或者原本就喜欢。
这样的电影总会有一波拥戴,但跟所谓的主流、爆款显然差得很远,然而在喜欢真人版《亚当斯一家》的少数人里,也会有人不喜欢动画版,甚至感到被冒犯。 特别感慨的是,我是在看完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我在2013年就标记了“想看”的动画,直到几乎已经彻底遗忘了它才上映,虽然花了6年才在北美上映,完成度也就那样(谁知道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觉得要强推一波,聊以纪念我同样匆匆忙忙却碌碌无为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