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封信》的影评大全

  《最后一封信》是一部由岩井俊二执导,松隆子 / 福山雅治 / 广濑铃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一封信》影评(一):不能理解中国版输给日本版

  《最后一封信》豆瓣8分??

  《你好,之华》豆瓣6.7。

  同样的剧本,日本这套演员阵容,没颜值没演技。中国版演员完胜。

  中年妹妹出来就凉了一截,演技外在浮夸,需要这么大表情吗。再看两个小演员,现在是按照选AKB48的标准选演员的?要素人感吗?中国版袁之南美仙美仙的。可能日本人的初恋感和中国人的不一样吧(微笑)

  但两个小演员演技合格。所以最后几场戏还能看。

  福山不评价了。少年男主出场的时候想准备离场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颜值关系,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毫无信服力。

  中国版袁之南摘口罩那场戏拍的初恋感十足。日本版少年姐姐和少年男主相遇的这场高光戏。

  光呢!!树荫下站着姐姐脸都快看不见了!レフ板举起来啊!少年的眼睛是抽了还是闪了啊。一见钟情就是一抖眼。

  这部电影照明是不在线了。

  刚开始觉得是选角失败了,到后面真想不通一条条的导演怎么喊得过。

  音乐中国版用的是大小提琴,日本版改用的钢琴。可能为了和以前的电影呼应吧。

  岩井俊二重新分镜并没有更好。

  也可能是一天看了两部同样剧本的电影审美疲劳的原因。

  不能理解中国版输给日本版。同样的剧本同样的导演,演员和团队真的很重要。

  《最后一封信》影评(二):最后,也是最初

  第一次看久闻大名的岩井俊二,也许是拿《你好,之华》练过手了,这部作品有着我期待之上的质量。

  福山雅治是一如既往的帅大叔,而广濑铃,森七菜和神木隆之介这三个年轻演员也不只是花瓶,三个人短短的几个高中片段,就把青春演绎了出来。

  岩井一定是对信件有着别样的执着吧,故事的铺陈全由信件串起。在现在这个时间段里,同学会的邀请信,裕里假装未咲写给乙坂的信,乙坂寄回到未咲家乡的信,鮎美和野颯香八卦性质的回信,还有婆婆让裕里寄出的信;高中时代,乙坂让裕里转交的情书,和裕里当面递给乙坂的告白信;大学时代,乙坂寄给未咲的小说。如果仔细想想,似乎这每一封信都不太顺利。不是收信人不对,就是寄信人从未收到期待的回音。

  正是这一点一点的错过,酝酿了未咲和乙坂这最大的遗憾。

  家暴男阿藤对乙坂说:“你从没有对未咲的人生造成任何的影响”。而未咲对乙坂文笔的夸赞,却最终让他成为了一个昙花一现的小说家。乙坂没能反驳,他该有多难过啊。

  但也是这一点一点的阴差阳错,在最后似乎化解了一切。

  乙坂寄给未咲的小说原稿,很可能就是未咲在绝望中最后的灯塔。他差一点就拯救了她。乙坂这时的眼泪,究竟是难过,遗憾,又或是有那么一点点释然呢。

  而对小说内容的留白,让人不禁好奇,小说中描述的大学的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不光有留白,影片里也有几处刻意的重复。一个是未咲的毕业演讲,一个是对隐瞒未咲死因的不解。正如演讲里所说,不管将来有没有实现梦想,高中时光永远会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尽管我们不知道未咲是否实现了梦想,但选择自杀也是未咲在世界里最后留下的痕迹,旁人又凭什么轻易用隐瞒来磨灭呢。

  如果同学会再早一个月,如果乙坂坚持写信给未咲,如果他才是跟未咲结婚的人,那么是不是未咲会更幸福一点。

  但人生没有如果,至少我觉得,最后知晓了一切的乙坂也不必觉得遗憾。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与他人逐渐疏远,又在某一个契机突然有了联系,希望能够补回中间消失的时间。但若是能够再重来一遍,或许大多数人还是会经历一遍同样的剧情,因为我们总是做了当下最好的选择。那么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从技术上来说,这部影片节奏缓慢,但也正好缓解了一人分饰两角给观众带来的时间线上的轻微混乱。暖色调,不时穿插的航拍镜头,加上冷不定来一个小笑点,也给人一种温暖且舒适的观感。

  难以想象,这样一部充满遗憾的影片,却似乎有着治愈的能量。

  《最后一封信》影评(三):もし一言で言うなら

  今日は一言で言うと、「この映画観て良かった」の日。

  最近上班时的背景广播常常播放一首声音青春又温柔的歌,周六上班的傍晚我记下一句歌词,留着回去找歌。然后是发现是最近发售的曲子,音乐软件的评论只有寥寥二十三条,很轻易地点开了,其中一条写着类似“不过这次的电影是岩井俊二为广濑丝丝的量身打造”的话。原来他有新电影啊,原来丝丝有参演啊,搜到了更多,变成了结果是周五刚上映啊,再到要出门的今天早上有了干脆去看看好了的想法,变成一个毫无紧迫欲望并不强烈的日常安排。这样长的前话。

  这次观影的心境变化是大概情书那样的故事是不会有了,到果然是岩井俊二,到啊,到憋着声音爆哭,到看了这部电影太好了,到和情书难道不是一样的程度吗。

  为什么有人能把相似的元素运用起来却毫无才尽的重复感呢。死亡,葬礼,从过去传递到现在的情书,代替他人的回信,酷似的相貌,有些可爱的邮差,并不沉重的家庭关系,重返旧校,记录校园的相机。于是连中山美穗和丰川悦司也在。最后响起重叠的声音,好像眼前又看到了病床上的藤井树和雪原中的渡边博子交替说出的那句你好吗我很好的画面。

  而故事本身。

  美咲的前夫对乙坂说,你在她的人生什么影响也没有留下,她死都是因为我,而不是你。

  我就想怎么会呢。是啊怎么会呢,你看她最后留下的照片都是大学时代,是乙坂心中她永远会存在的样子。也许一部分她早就死亡了,死亡在毕业典礼致辞中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里。也许会有人实现梦想,也许有人并不能实现梦想,也许会有觉得痛苦的时候,也许会有连活下去都很辛苦的时刻…仿佛都是她人生的预言一般。

  但是这样一方通行的无法回头的人生,乙坂在美咲的人生里留下的全部都是美好的事物。是修改的毕业致辞手稿,是所有在一起过的时光,是全心全意想着她而写下的那本小说,是在绝望时那么多次延长了她生命的一封封过去的情书。

  “无数次读着信,感受到那样深沉的爱意,我想这个人一定会来接妈妈的…其实希望,如果你能更早一点来就好了。”

  看完电影出来,走在前面的日本女生对男生说因为最后感觉并不是悲伤的所以没有哭。

  但是人不一定是因为悲伤才会流下眼泪的。

  乙坂也一定不是吧,在祭坛前听着女孩的描述留下的眼泪,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就能总结的吧。

  至少我不是。

  而是在美咲踩着楼梯喊住乙坂让他帮忙一起想致辞的时候,在毕业典礼的镜头交错后的练习时只有两个人的体育馆美咲跑向乙坂的背影里,在发现那本以她为名的小说一直放在书架上之后。在,她的女儿读着遗书——被她视为珍宝的演讲稿——的声音和她高中最后的讲话的声音重叠的时候。

  在发现原来那些都是回响,都是乙坂带来的影响之后,流下了眼泪。

  所以不为人知晓的后话里,未来还是有无限可能的吧。因为若是在长篇作品里绝对会成为伏笔的签名版绝版书可是有三本呢,又因为裕里的初恋男主角乙坂对于写小说好像又燃起了一些斗志。

  还因为飒香说鲇美的话没事的。

  “鮎美,大丈夫”。

  《最后一封信》影评(四):关于《最后一封信》致岩井俊二的一封信

  也不知道上一次写信是多久以前了,也不晓得这封信岩井同学你是否看得到,就算看到了没有翻译给你翻,你也只能瞪着圆湫湫的眼睛啊。坦白说,“信”对你的影片来说已经是一种符号,从《情书》到《你好,之华》,一路走来,“一封信”的影片风格依然如故。而我诧异的是,这次新片你又拍了“信”,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将它永远地拍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但我很清楚,关于“信”你不会比《情书》拍得更好了。而在你所有的影片中我最喜欢的却不是《情书》,而是一部对于当年青春的我来说,眼前一亮,产生共鸣,从此意难忘的青春犯罪题材电影。在我心中,这是你最好的作品,尽管它的镜头画面比起《情书》那么地脏乱差,那么地与繁华的日本城市格格不入,但里面的女孩却无比地“清澈纯真”。他们干着违法乱纪的勾当,毒品、性交易、拾荒贩卖充斥着他们的青春,然而他们却还保有自己精神的世界一隅。他们言行轻佻,打架斗殴,生活在贫民窟里,过着底层的流浪生活,却还坚定地唱着《My Way》。这样的镜头画面,无法令我不动容。

  没错你很清楚,我说的这部电影就是《燕尾蝶》,您拍的,没错,是您拍的,的确是你在1996年拍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中冒出无数个问号,这真的真的是你拍的?不会是和你同名的导演吧,抑或是在那段时间里你经历了什么,之后又恢复如常了。这影片和你其他画面优美、洋溢着青春忧伤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反差,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燕尾蝶》才应该是您的代表作啊,可是…… 显然中国文艺青年更喜欢你的《情书》,我知道你很喜欢“写情书、拍情书”,某种意义上来说情书和一般的信也没什么区别,区别只在于情书的收件人是个特别的女孩或男孩,当然了很多时候都是男孩写给女孩,亦或者像我这样,男的写给男的(咳咳),不过很显然我对你来说完全是个陌生人,而你对我来说是青春印记的一部分。而更确切地说,是你的青春电影带给了我不一样的青春印记。亦如古力果唱着《南海姑娘》的时候,她眼神清澈,却一副看透世间了无牵挂的面容,放荡无形、散漫不羁,随时死去也可以,但是她还有一个上海梦,尽管这样的梦是那么地虚无缥缈。在《燕尾蝶》中,成长、暗恋、死亡、梦与超现实、妓女、刺青、青春、自由、钱欲、情欲、暴力、隐私、抒情、心理等,全部杂糅在了一起,显示了您超凡的叙事技巧与成熟地场面调度掌控力。

  《燕尾蝶》是一部复杂的影片,令人眼花缭乱、五味杂陈。繁复的人物关系,目不暇接的细节,迷离晃荡的镜头,没有章法的跳切,为了营造整体的抒情氛围,你在叙事跟抒情之间求得了平衡,几首音乐为影片定调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影片结束字幕升起,我都会跟着唱《My Way》,其实我当年是多么的心有不甘啊,我想看到古力果、少女凤蝶的命运,想看到他们有没有走上正途以及实现梦。十几年后的现在来看,这种念想显得多么地傻+业余呀,现在看来当年的我真的不配作为你的影迷,你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局是多么慈悲啊!不得不佩服你!不得不喜欢你的电影!另外关于《My Way》这首歌,据小道消息称,你制作此片时坚持用原唱Frank Sinatra演唱版,可是遭到了制片人的否定,现在看来否定你,是对的。作为一部地道的日本电影,用好莱坞歌手的声音显然不和谐,用日本本土歌手Chara演唱版,无疑是超级正确的选择。《燕尾蝶》不仅在亚洲,在全世界青春题材电影里,也绝对耀眼!!

  不是我夸你啊,你真的值得被夸,当然在夸你的同时,我的心也是凉凉的,因为你的新作的确令人失望。《梦之花嫁》《烟花》《你好,之华》我都不喜欢,稍感欣慰的是2017年的短片集《昌玉的信》又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你安静舒缓镜头的美好,而韩国演员裴斗娜的出镜为你的片子增色不少。而这次的《最后一封信》卡司阵容够强大,尤其是松隆子的出镜,我觉得电影歌曲演唱也可以一并让美哒哒的声优松隆子小姐承包了——可是从预告片来看,你又犯老毛病了,你竟然默许预告片里放了肖邦的《离别圆舞曲》(12 Etudes, Op.10:No.3 In E),21世纪的日本电影搭配约200年前欧洲古典音乐,你觉得和谐吗?反正我听着很别扭,视与听严重分离,你不应该是放点日本音乐吗?哪怕你亲自钢琴上乱弹一通放上去,我都可以接受。当然了,我猜你跟我一样也是很喜欢肖邦这首音乐吧,不然不会让预告片制作人放在里面的,可是喜欢是一回事,适合又是另外一回事,放错地方,喜欢也就失去了意义。

  坦白说,肖邦这首音乐雅俗共赏,每个音符都律动着爱慕与忧伤、悲戚,是肖邦19岁时写给爱慕对象的。而你的电影《最后一封信》葬礼场面,我请问你会在葬礼场面唱情歌吗?这种悲喜错位,带来的除了滑稽,我想没有其他。悲伤有很多种,有绝望地悲伤、有希望的悲伤、有肃穆的悲伤、有愧疚的悲伤、爱恋的悲伤、悔恨的悲伤,而在抒情时一定要再三忖度、准确把握。关于“信”的电影你一直拍下去是没问题,但我希望你有所精进,毕竟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谁都会难为情的,而日子长了,也会变成脸上挂不住的。

  这是一个喜欢了你十几年的粉丝,对你提出的批评。爱之深责之切,希望你可以接受,顺祝一切安好!

松隆子小姐姐<花のように>的歌声飘荡在耳际~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