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期临近》观后感100字

  《死期临近》是一部由谢洪执导,林芳兵 / 孙淳 / 许亚军主演的一部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期临近》观后感(一):过了那么久

  这部电影当年还是吓着我了的。我总是记得卧室追杀那一幕,真是慌不择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现在看,剧本不咋地,拍的也很一般,但是演员不错。

  孙淳为啥没有成为中国的强尼德普呢,他的表演挺酷,有股子狠劲,真是够迷人的,他的表演是感性还是性感,反正不是大陆的路数的,坏蛋演的真好,他那眼神就叫人不寒而栗。林芳兵真是美,有女人味,在卧室里逃避追杀那个演得逼真极了。要不怎么说只有烂片子没有烂演员。黄秋生还是吴镇宇说过这话。只要演员用心投入去演了,再过多少年,对片子的审美再变,演员投入进去的表演是抹不去的。

  《死期临近》观后感(二):中国人自己的Slasher片儿

  1. 这是一部标准的slasher片儿,只不过凶器不是刀而是更有中国特色的榔头和自行车圈锁。

  2. Dario Argento在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灵魂附体。片中男主角回忆多年前被“dang”审判时的那一幕,从构图到灯光再到剪辑,无不透着Argento的神韵,也将我dang的形象提升到另一个诡异的高度!

  3. 警察搭档老少配,一个是当时还很年轻很时髦很自恋的许亚军(n年后蜕变成《空镜子》里的马黎明),一个是当时还略带“匪像”的经典小品演员李文启(某小品中死缠赵丽蓉的糟老头)。

  4. 片头打出“少年儿童不适合观看”的字幕,光明正大的儿童不宜片。

  5. 从性、爱情、政治等角度全面分析犯罪者心理,得出“纪念日刺激性人格分裂”这种高度的解释,翻开了我国精神分析的新篇章。

  6. 结尾刘欢倾情演唱一曲!

  《死期临近》观后感(三):诚意之作

  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有写点什么的念头了。在电影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有哪个桥段没有看过?有哪个包袱不是似曾相识?国产新片大片天天标榜自己是“诚意之作”,唯一的目的基本就是骗钱。

  诞生于1989年的本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痕迹:一些略显生涩的模仿,无聊的耍嘴皮子(小菜一碟),做作的打情骂俏(头十分钟),不合理的巧合(4月29日条子们刚好无缘由地去了被砸的店,得到了破案的关键信息)。音乐方面更是让人发指,没有任何原创音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80年代的开放:西方流行音乐的精华大量涌入并占领T台、舞厅、酒吧、家庭聚会。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la isla bonita是麦当娜80年代的歌(T台上),All by myself 则是70年代的名曲(温情戏必出)。酒吧里是Bob Dylan,悲情戏则反复播放《美国往事》的配乐。印象中93年中国才加入国际版权公约,想必本片没付一分钱的版权费。

  然而只要一条,就可以让人忘记所有这些缺点:真正的诚意之作,是演员和创作人员,把心都放进去了的作品。肉麻的话就不写了,免得剧透,自己看吧。整部片子连环杀人案的题材,敏感的政治影射,对精神病人的关注,对杀人动机的分析,远远超越一起简单杀人案的思想深度(社会派推理),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的montage,罪犯和警察两条线之间镜头自如的切换(是不是想起砂器),等等等等,今天的哪一步国产“诚意之作”能比得上?如果不是同年因为某事这一切嘎然而止,今天的国产电影,恐怕是另一番景象吧。

  《死期临近》观后感(四):标本

  现在公交车上大妈已经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如果不给其让座,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大嘴巴子招呼。于是乎人们开始思考:『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最为一种社会现象,我觉得其实两方面的因素都存在的,毕竟不是所有大妈都是这个操性,但是也不可否认,坏人们,到了现在确实也老了…

  本片制作于我朝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历史时期,那个时候如何如何,本片算是展示的淋漓尽致。国门洞开的中国城市,开始疯狂地模仿着西方。片中展示了当时可谓奢侈的生活方式,家中有电话,可以看电视,去西餐馆吃西餐,以及当年都可以幸幸然地拿出来得瑟的生日蛋糕(注意,上面根本没有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水果、巧克力等等)。

  一切仿佛和那个我们及其羡慕和向往的西方没有太多区别。甚至可以说,在精神层面上80年代末的中国比起西方人更幸福。但是在这一切表象下,隐藏的精神无法弥补的伤痛。

  男主在某历史时期的苦逼经历,使其在人格上发生了有丝分裂,不但捏造出了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身份,更是在长时期以来对社会进行疯狂的报复。其实吧,如果非说男主的经历是文革伤痛其实有点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毕竟对男主实施迫害的主题是林彪集团。而历史上林案是与『四人帮』分开审理的。而文革最后为影片涂抹上的底色实在显得比男主的锤子和车锁更可怖…

  抛开影片中的故事本身而言,男女主全是被害者,而施加迫害的主体是林立果,但是从社会结构角度讲,其实是特权制度造成的。不得不说,影片在这一点上还是非常契合时代脉搏的。

  作为受害者,最后在病魔的折磨下最后自尽了。而女主这种协同迫害者,最后却抱着孩子活了下来。还觉得自己可委屈了…大本这样的货在不被让座的情况下也会动手抽你吧?

  《死期临近》观后感(五):妻子著名主持人,丈夫连环杀人犯,八十年代的这部cult片不简单

  80年代的国产片有一个特色,想前人不敢想,做前人不敢做。在政策以及电影审查制度还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为后世贡献了太多的精品故事片。各种类型的电影在80年代层出不穷。有对于之前的动荡年代进行反思的作品,有对于当代社会结构进行讽刺的佳作,有对于人类保护环境的呼吁,也有对于各种鬼神故事的敬畏。这些作品大都天马行空,基本上涵盖了国产电影后来的很多想象力。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很多后来的作品只能望其项背,然后怀念那个充满各种可能的年代。

  80年代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猎奇,在改革开放刚刚缓慢推行的时期,那种猎奇性的电影能牢牢抓住人们的眼球。当国门慢慢的打开,外来的新鲜事物成了以往严肃整齐的人们茶余饭后最大的满足感来源。几乎所有的文艺作品的目的性比今天的自媒体还要更甚。情色、暴力、血腥、恐怖,几乎所有的能让人血脉喷张的类型电影都是观众们的最爱。

  很多电影几乎都是融合了很多博人眼球的元素来堆砌故事的,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那个时候的电影都还挺不错。不论是反思过去还是放眼未来。电影的主体都能通过故事很好的升华,这一点也是后来的导演们所不能及的。因此,即使当时的很多影片都充满了黄暴元素,但却无一例外地都是质量上乘,这也算是一种奇观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就如同当时的很多故事片一样,首先是一部博人眼球的作品,起码在宣传的时候是这么做的,但是内容却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一些弱势群体,且最终给予了不俗的启示。

  《死期临近》是一部cult片,而且跟当时的很多cult片一样,开篇的第一个镜头打上去的字幕就是“少年儿童不宜观看”,作为一个具有猎奇心理的普通观众,我犹豫再三,依旧是打开了这部影片。然后就被毫不留情地刷新了三观。

  首先说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变态杀人狂的连环凶杀案。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个连环杀手,警察在分析遇害的四个人期间,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杀手每一次挑选的日期都是4月30日,而且遇害者大都与十几年前的某一次案件有关。虽然有了这些证据,但是警察们依旧是毫无头绪,因为犯罪分子属于流动作案,而且每一次的案发地点都不固定,这样一来就不能确定下一次的案发地点到底在哪里,某市的刑警队长陷入到了沉思。

  虽然不确定犯罪分子是否会在本市进行犯罪活动,但是距离4月30日还有不到十天的时候,刑警队长还是要例行调查的。但就是因为这一次的调查,最终,犯罪分子开始初露端倪。

  另一条平行线,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与自己的电视台主持人妻子的婚后生活非常美满。妻子事业有成,企业家的工作也很顺利。妻子想在4月30日,企业家四十岁生日这天给他一个惊喜。但是这个惊喜却引出了一连串故事。首先就是学历造假,妻子知道真相后当时感觉不能忍,但是为了这个优秀的丈夫,妻子选择了相信,尔后,警察们通过一些恍如“天神下凡”的蛛丝马迹,找到了疑似企业家犯罪的证据后,当警察们一次次地攻破妻子的心理防线,妻子几近崩溃后,她依旧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丈夫。

  不过好景不长,最终在4月30日这天,之前的美满幸福的家庭一下子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丈夫暴露出他的真实面目后,一切就都真相大白了。执念的丈夫为了洗清自己十几年前的冤屈,选择了报复所有与之相关的人,而这一切的报复都来源于当时所受打击之下,心理的崩溃,丈夫最终由于十几年前锒铛入狱而精神崩溃患上了人格分裂症,每一次行凶的时候,都是心理的恶面在作祟。真相大白后,影片顺利的来了一波精神分裂症方面的普及,成功的让所有观众接触到了一种科学知识的教育,两开花,两开花。

  作为一部开篇以“少儿不宜”的噱头引人入胜的故事片,这部80年代的作品真正的达到了“文体两开花”的高度。一方面将一个充满诡异气氛的故事讲述的有理有据,另一方面还对广大观众进行了医学教育的普及。片中的经典段落一方面致敬了那些经典作品,另一方面也推陈出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产影视框架,这对于后来的很多犯罪惊悚题材的故事都有一定的启示。

  看完了这部“少儿不宜”的作品,我恍如行走在精神病患者的内心,当我细细的回味那些“大尺度”镜头的时候,内心深处不仅表达出来了对于当时的那些导演的尊敬。像这样利国利民的作品,多来点,可行?

  ……

  你好,再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