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之所以伟大,
不在于他现在拥有了巨额财富。
而是他年轻时就想明白了很多事,
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
巴菲特如何实现人生的“小目标”
——读《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有感
王冠亚/文
熟悉巴菲特的人大抵都知道,巴菲特的投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以前是经营巴菲特合伙公司和早期的伯克希尔;
1978-2000年主要以伯克希尔为平台在股市进行投资;
2000年以后,伯克希尔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各类业务、各类公司的大型联合体。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介绍的是巴菲特1978年以前的投资经历,也是在这一年,48岁的巴菲特身家达到了1亿美元,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讲,实现了一个“小目标”。
巴菲特是如何实现人生第一个“小目标”的呢?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成长之路呢?对普通人改善财务状况又有哪些借鉴意义呢?一口气读完《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后,我不禁掩卷长思。在我看来,巴菲特的进阶之道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专心致志,从不改弦更张
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的美国,当时华尔街刚刚经历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社会的大萧条。童年时代的巴菲特,家境并不宽裕,仅可勉强度日。巴菲特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深度渴望财富的种子:我一定要富有!
巴菲特对追求财富表现出极其专注的态度。从少年时代开始,巴菲特就尝试着各种各样的赚钱方式:他会去高尔夫球场捡废弃的球,然后积攒出售;会去批发一整箱的可口可乐,然后一罐一罐零售出去;会去理发店安装弹球机,然后和理发师分成;会去做一名小报童,挨家挨户投递报纸;会去图书馆翻《赚一千美元的一千种方法》,然后幻想着拥有一台体重秤,每天源源不断地产生现金流入……
巴菲特专注投资、苦心孤诣的表现,在书中随处可见:
为了领悟“价值投资”的真谛,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巴菲特发奋苦读,对《证券分析》的内容烂熟于胸,总是第一个举手发言,得到了格雷厄姆教学生涯中给出的唯一一次A+的成绩;
为了弄清楚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巴菲特搭乘火车前往华盛顿,与盖可保险副总裁详谈了四个小时。为了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巴菲特花了很多时间泡在图书馆里,研究保险运营的机制和逻辑;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巴菲特找到《穆迪手册》和《标准普尔手册》。对于这些动辄上万页的“大部头”,巴菲特一页一页地翻,一家一家地看,把同龄人阅读《花花公子》的时间都用在了挖掘上市公司的信息上;
为了涉足报纸行业,巴菲特潜心于研究报业的经济特点以及运营细节。从入主《奥马哈太阳报》的首战失利,到买进《水牛城晚报》的小试牛刀,再到投资《华盛顿邮报》的大赚特赚,靠的就是长期聚焦的专注力。
书中还收录了不少巴菲特投资“失败”的案例:比如对克利夫兰精纺厂的投资,买入之后便遭遇公司巨额亏损,股价大跌;再比如对加油站的投资,由于不具备竞争对手德士古加油站的品牌优势,最终以2000美元的损失出局。
不难看出,所谓的“股神”并不是天生的,更多是来源于后天长期专注所形成的认知优势。终其一生,巴菲特几乎心无旁骛,只对金融投资和商业活动感兴趣,而对文学、建筑、音乐、美术等学科充耳不闻。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巴菲特的财富人生也得以越走越宽,雪球也得以越滚越大:11岁时拥有120美元积蓄;15岁时就能拿出1200美元;19岁时积累的财富达到9800美元;21岁时自有资金超过2万美元;26岁时个人资产达到17.4万美元;48岁时身家超过1亿美元,直到后来进入全球十大富豪之列。
二、独立思考,从不迷信权威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和恩师格雷厄姆,对巴菲特培养独立思考的人生观和投资观产生过重要影响。霍华德告诫儿子,要有自己的“内部记分卡”,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界的纷繁复杂所扰;格雷厄姆则教诲巴菲特,你既不会因为大众同意你而正确,也不会因为大众反对你而错误。
巴菲特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案例,在书中比比皆是:
1951年,巴菲特关注到盖可保险(GEICO)。当时盖可保险的市场份额只有1%,经纪人分销队伍薄弱,被认为竞争能力脆弱。巴菲特与业内的保险专家交流过,这些专家认为盖可保险的估值过高。但是巴菲特与管理层交谈之后,经过自己的缜密分析,发现了盖可保险的两大经营优势:直销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以及精准定位客群所带来的低承保风险。年轻的巴菲特正是因为不盲从,敢于重仓入局,从而在一年之后获得了50%的高额回报。
1965年,迪士尼的税前利润大约为2100万美元,总市值在8000万-9000万美元之间。当时的华尔街人士认为,迪士尼缺乏增长后劲,成长前景有限,股价有可能下滑。但巴菲特和华尔街持有相反意见。他认为,迪士尼拥有很好的商业模式。电影制作完成以后,收回成本后还可以一场一场地放,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而且,米老鼠等经典IP也不像电影明星一样会分走片酬。基于独立思考和对商业逻辑的深刻理解,巴菲特400万美元的投资,在一年之后就升值到了620万美元。
当然,盖可保险和迪士尼的案例,是不无缺憾的。1952年,巴菲特1.5万美元卖出盖可保险,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些股票的价格达到130万美元;1967年,巴菲特620万美元卖出迪士尼,到1995年迪士尼的股价又上涨了138倍。所以巴菲特后来不无感慨地说道:“不要轻易卖出一家好公司的股票。”
独立思考还体现在对美国运通、《华盛顿邮报》等经典投资案例上,与大众的流行观点恰恰相反,巴菲特选择了逆向投资,趁着目标公司利空频出、股价低迷之际,大举买入,这也是对“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的生动诠释。
尽管精彩的案例很多,但我认为巴菲特早年对洛克伍德公司的投资,将他独立思考的品质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如果是按照格雷厄姆的套利交易思路,买入股票再换成可可豆,然后再卖掉可可豆,巴菲特在这笔投资上大约可以赚到2美元/股。但是巴菲特经过推理分析,选择了持有股票直到高位抛出,获利1.3万美元,大约是套利所得收益的30倍之多。
三、持续进化,从不故步自封
曾经有人问过芒格,巴菲特为什么能如此成功?芒格回答说,大多数人到了72岁就停滞不前了,但巴菲特依然在持续进步。尽管从大约20年前开始,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巴菲特的体力就大不如前,但直到90岁高龄,他仍然坚持每天6小时的阅读。进化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巴菲特持续进化、永不止步的精神,在书中不胜枚举:
1941年,巴菲特购买了人生第一只股票——城市服务优先股。这只股票先是下跌,然后巴菲特在成本价附近保本卖出,随后股票大涨。巴菲特并没有懊悔,而是虚心总结经验教训:
一是不要过分在乎蝇头小利。
二是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持仓成本。
三是拿别人的钱要谨慎投资。
1956-1963年,巴菲特陆陆续续买入登普斯特农机制造公司70%的股份,均价在28美元/股左右,而当时公司账面价值折合75美元/股,净流动资产价值折合50美元/股。这是一笔典型的格雷厄姆式“捡烟蒂”投资。虽然巴菲特在这笔投资上赚了钱,但他非常不喜欢裁员、清算所导致的“恶果”——紧张的劳资关系,他后来倾向于购买优质公司,固然是有财务层面上的考虑,更是反映出他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1966年,巴菲特花费1200万美元收购了霍希尔德·科恩公司全部股权。1968年,由于公司的营业额出现大幅下滑,巴菲特找到了一家名为通用超市的买家,以11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公司,略有亏损。巴菲特后来反思说:“三年之后,我很幸运能以原价将其脱手。”这笔交易本身平淡无奇,但是对巴菲特投资思想的转变有很大影响。巴菲特原先更看重“量”,后来转变为更看重“质”。他认识到,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一家好公司,远胜过以好价格买进一家一般的公司。
1971年,巴菲特经历了投资生涯中的里程碑事件。当时喜诗糖果的有形净资产仅800万美元,税后利润仅200万美元,开价3000万美元。巴菲特对是否购买喜诗糖果非常犹豫,他给出的价格最高限度是不超过2500万美元,最终喜诗糖果当时的老板哈里同意了。
购买喜诗糖果,完全突破了格雷厄姆原有的投资原则,但巴菲特却勇于革新、持续进化。这笔投资后来被证实极为成功:1971-1991年,喜诗糖果的利润增加了10倍,税前利润达到4240万美元,税后利润超过2000万美元。20年间,喜诗糖果的有形净资产仅仅追加了1800万美元,从当初的800万美元增加到2500万美元,但给股东的分红却达到了令人惊叹的4.1亿美元之巨。
四、直面困难,从不怨天尤人
伯克希尔·哈撒韦,也就是巴菲特现在经营的公司,已经是《财富》500强排名前五的企业,总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主要从事纺织业务,由于多年经营不善,股价持续低于其净流动资产价值,巴菲特合伙公司购入了其7%的股份。
196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当时的管理者斯坦顿决定回购股票,他给巴菲特开出的价格是11.5美元/股,巴菲特欣然应允。但是正式收购的时候,斯坦顿给出的价格却是11.375美元/股,相当于每股少了1/8美元。结果,巴菲特非常愤怒。他不但没有卖出股票,反而继续大笔买入,最终控制了这家日薄西山的纺织企业。
虽然在苦苦支撑20年之后,伯克希尔最终关闭了纺织业务,但事物的另一面是,巴菲特通过强大的资本配置与投资能力,把一家本来没有希望的公司,打造了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这正是巴菲特的过人之处。我觉得用一句话评价恰如其分:“世界上本来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努力让当年的选择看起来正确。”
杨天南老师在这本书的译者序里写道:“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追求幸福的努力过程,就是将一手不够好的牌渐渐换成一手好牌的过程。”每每读到这句,都忍不住拍案叫绝!是啊,巴菲特虽然偶尔也会情绪激动,但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极度的理性和冷静。哪怕手里是一副坏牌,巴菲特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后换得了一手好牌。
五、结语
专心致志、独立思考、持续进化、直面困难,是巴菲特很早就具备的人格特质。到1978年的时候,48岁的巴菲特身家突破1亿美元。当时,他已经积累了巨额财富,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俗话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巴菲特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一直到今年90岁高龄,仍然活跃在投资的第一线。
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够保持如此强大的动力,能够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奋斗不息呢?我想,是出于对投资事业真正的热爱。这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句话: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现在拥有了巨额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评价巴菲特,与读到本文的读者朋友们共勉:
世界上有两种理想,一种是为了远离,远离贫穷,远离平庸,远离卑微;另一种是为了追求,追求价值,追求理想,追求卓越。以“远离”为导向的理想,在目标达到之后就再也裹足不前;而以“追求”为导向的理想,却像滚雪球一样,永不止步,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