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是一本由[美]加里·陶布斯(Gary Taubes)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72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18-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一):开启断糖新人生

  非常棒的书。我妈妈是1型糖尿病患者,我是2型。这本书给了我们的很大的启发,如果早点遇到这本书,或许一切都可以重来。

  以下事实你不能忽视:

  吃糖使人变丑。糖类一旦附着上胶原蛋白,会使其变得脆弱易断,导致皮肤松弛下垂;吃糖使人变笨。糖分摄入过多会使人体血液流动变缓,神经和肌肉活动降低,思维和活动反应迟钝;吃糖使人变胖。吃甜食会让我们血糖上升,同时产生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然后你就又想吃甜食了;吃糖使人变老。糖化现象发生的时候,氧化现象也随之发生,加速衰老;摄入过多糖分,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长痘。

  这本书,值得一看。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二):不吃糖变美丽

  近两年来在进行低碳或生酮饮食,为什么是或呢?原因就是自己实在是难以抵制甜点对我的吸引力。我可以忍受不吃高碳水食物,如米饭、精致谷物、面食,但是对于奶茶、蛋糕、中西式点心、面包......只要出现在眼前,我肯定会来上一口的。知道甜食对身体不好,但就是忍不住。看这本书的原因就是想要从中找到根治吃糖的缘由。

  《不吃糖的理由》不是那种很宽泛地说你为什么不能吃糖,而是通过数据和具体案例来告诉你糖的坏处。而且,这本书讲的很细,还涉及了制糖的历史、不同时期社会对糖的态度和人类爱吃糖的心理因素。还从商家出发,揭露了他们糖制食品的成本与危害。看了书一个星期,我倒是可以忍受奶茶的诱惑了。

  其实书中和糖一起提到的还有香烟、酒和咖啡,说糖会像酒和烟和咖啡一样成瘾。但其实我就是一个爱喝咖啡的人,适量的咖啡因摄入其实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当然最后文章末尾也有提到说可以适量减量慢慢减少不良饮食的摄入,那么也解释了糖并不是全是有害的,只是不论什么东西过量总是有害的,而生活中的糖实在是太太太多了......

  TW,在我生酮的时候,皮肤确实有变好,这也是说明了不吃糖的好处。所以以后我也一定要坚持下去!!!保持美丽!!!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三):嗜奶茶的你,知道糖分的危害吗?

  对这本书的兴趣,是始于如今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每一处、每分每秒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的——奶茶。是的,众所周知,奶茶味美,人人爱之,然而,想必大部分奶茶瘾者也都知道一个事实,奶茶有“毒”,而这其中的毒,就是糖分。

  如何准确理解糖对于人体潜在的危害,看毕此书,我觉得已经足够。正如书名《不吃糖的理由》一样,作者非常明确地讲述了糖的危险性,从第一部分的糖尿病入手,这是糖对于人体带来的最著名的危害。进而又讲述了糖的起源、变现史,再讲述正反观点,特别是科学理论背后经历的一番论战,其实在1913年便有人提出糖和糖尿病的关系,但人类验证一个结论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毕竟糖已经凭借在人类舌尖上创造的无敌的愉悦感而迅速占据人心。

  况且,这其中还牵扯了无数的利益,糖业协会自然是反对任何可能威胁人们对糖类认知的理论,可想而知,这背后经历了诸多拉锯,总之,今天我们看到的科学论点就是,多吃糖确实会给人的身体带来诸多负担。

  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糖的摄入其实都在一个相当安全的范畴,但是,像奶茶这样的高糖物品频繁渗透到生活中时,积少成多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这本书里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过量摄入糖的关联都做了细致说明,相信大家读后会对每天三杯奶茶这种习惯有一个重新的审视。

  Tips:在书里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知识点,原来可口可乐当年卖的专利价格只有区区2300美元啊,真是太便宜了,哈哈哈。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四):给你一个不吃糖的理由

  说实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是一边吃着高碳水化合物,诸如蛋糕之类的,以及真正的糖——糖果,一边仔细拜读这本学术性很强的读本。一边看一边心惊,然而却放不下手里的糖,舍不掉嘴里的甜。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糖瘾,看着平淡无奇,不似毒瘾般触目惊心,然而,其小绵羊的外表下却潜藏着比大灰狼还可怕的危险与伤害。

  正如老虎(译者)在序里说的,这是一本关于糖的科普书、故事书和历史书。从中可以看到糖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发展,用途,纷争,危害等等,切切实实严谨地还原了糖的真相。是的,真相。对我们来说,糖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和空气一样很自然的存在,而糖带给我们的快乐也是众所周知,所有的喜事基本都少不了糖的分享,所以,大家从来不觉得糖是危险的事物,而相反,却将之作为一种奖励,一种快乐的源泉,甚至辛苦生活的补偿,确实,含一口糖,尝一口甜,就很快乐,不是吗?!假如你知道这样的甜蜜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也许,你会拒绝这伊甸园的苹果。

  在多数人的观念里,胖纸就是懒和馋的代言词,世俗的观点就是:贪吃和懒惰导致了肥胖。而要减肥, 就是控制饮食加大运动量,简而言之,就是少吃多运动。而支持这一观点的正是能量守恒定律,该理论认为摄取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高,超过身体所需,就会积累脂肪,若这一过程持续下去,就会导致肥胖。而热量只要被消耗掉,就不会沉淀为脂肪。所以,肥胖就是由于多吃产生的热量过剩,或者是运动不足造成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胖纸难道真的就是又贪又懒?!

  想反驳抗议,想挑战权威,想成功瘦身,想获取健康,想透过迷雾找寻真相,那么,看看这本不吃糖的理由,或许,你能找到方向。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五):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读《不吃糖的理由》

  刚拿到《不吃糖的理由》时,粗粗一翻,发现不是自己很感兴趣的书。即没有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方式科学解说和数据支持,也没有实践饮食参考,例如菜谱或饮食指南。待仔细通读下来,越发发现本书有趣之处,尤其到最后章节,结论水到渠成,让人不忍心合上。

  《不吃糖的理由》主要围绕“糖”这个主角展开,从制糖业的产生、兴起、发展和壮大到政府、学者和公众对糖认知的曲折改变,作者从各个角度进行史料溯源式的探讨,涉猎颇广。虽然书中所举数据甚少,作者还是致力于从糖的消费量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发病率的正比例关系上寻得端倪,力求证明糖在“西方式生活导致慢性病大爆发”中发挥的主导作用。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不仅在欧洲、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而且在闭塞的原住民中,比如北美皮马人、南太平洋岛托克劳人等得以体现,表现出更具有统计意义的结论。

  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书中罗列了营养学家或研究学者对“糖与各种慢性病的关系”所持的各种观点,或者称为观点的历史严革。初读起来颇感困惑:各个学派与制糖业的利益纠缠,执着学者为坚持真理的真知灼见,殊不知哪个为真哪个为假?尤其是制糖业为了巩固糖的稳定消费需求,不仅狙击了糖精和甜蜜素等甜味剂,还与烟草、早餐谷物进行甜蜜联姻。更重要的是不断资助学者进行利于制糖业的研究、实行潜心计划的政府公关或强势力推的广告宣传,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观点:糖只是一种调味剂、糖与碳水化合物作用类似,糖可以提升能量、肥胖的原因在于吃的太多而动的太少、饱和脂肪才是高胆固醇的罪魁祸首。各个章节均为最后两章造势:代谢综合征是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和西方式慢性病(如蛀牙、高血压、痛风、痴呆症甚至癌症)的核心问题,而糖是促使代谢综合征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源头。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深深烙在读者脑子里的一句话是“糖为毒药”。它洁白、甘甜却容易上瘾、对身体的损坏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发觉。它充斥着我们的世界:糖果、冰激凌、巧克力、软饮料、甜点、饼干,超市货架上的包装食品基本都有它的身影。如果你还陶醉在加工食品的终极美妙不可自拔时,不如读读这本书,即可窥得糖带来的不仅有甜蜜、还有痛苦,给自己一个不吃糖的理由。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六):甜蜜的负担。

  这是一本关于糖的书。该如何形容“糖”?读书时,我的脑海中冒出一个词——甜蜜的负担。用“甜蜜的负担”来形容“糖”,或许较为合适。检索一下,恰好有一部纪录片《Fed Up》,其中文译名《甜蜜的负担》。这部纪录片讲述的也是关于糖的种种,可见,大家对糖的认识颇为一致。

  说到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甜”。网络上曾经流传一句“美文”,我有着很深的印象。“每天早上吃下一颗糖,告诉自己这一天都是甜的。”我曾经调侃过这句话——每天早上吃下一颗糖,这一天嗓子都是齁的。调侃归调侃,我们都懂得,凡事都要有度量。糖虽甜蜜,过量有害。

  何为过量?这正是本书作者的疑问。《不吃糖的理由》的后记,名为《糖,多少才算少》。作者指出——吃多少糖才算少?谁也不知道。但是,作者也说,“这个问题最终还要自己判断,就像我们都在自行决定应该喝几两酒、吸几根烟、喝几杯咖啡一样”。

  无疑,在读过全书之后,每位读者都会给出自己的判断。这是一本科普书籍,让大家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极大分量但常常被忽视的“糖”。提到香烟,我们都知晓吸烟的危害,香烟盒上也明确标注着“吸烟有害健康”。然而,对于糖,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学术界对于糖的认识,也并没有统一,常常争论。

  了解一样事物,首先得了解它的起源和历史。糖作为商品,如何进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

  作者通过梳理,发现早期的制糖业和奴隶制密不可分。从地中海地区的制糖业,到哥伦布第二次航行,以及加勒比地区的殖民地,糖成为了“白色黄金”。曾几何时,糖的地位和石油相媲美。到了工业时代,糖才真正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随着工业发展、商业利益驱动,糖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

  1963年,伦敦大学营养学家约翰·尤德金这样这样描述英国人的食糖量。他说:“现在我们两周内吃的糖,相当于200年前的祖先们一整年的量。”相对于那时的数据,现在的数据恐怕又有大幅度提高。

  当然,科学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假设和求证的过程。有学者将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产生原因归于糖,经过一系列假设论证,并遭遇了众多批评和反驳。

  或许,我们对于糖的认识都太浅薄了。或许,糖本身的魅力无穷。无论吃不吃糖,吃多少糖,我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事都有两面性

  说起糖第一想到的是甜这个词,这是一个美好的东西。很多祝福的话里面都会出现到的,甜蜜蜜、甜甜美美等。 记得小时候我有两种爱好,吃肉吃糖。肉在一次吃吐以后就不吃了,到现在也是。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块糖。平时最多的就是白糖,吃什么饭都放糖。米饭放糖、面条放糖即使是咸菜里也爱放点糖。还没换牙的时候,就因为吃糖导致牙特别不好。因为吃多了,现在基本不吃糖。 糖是一个很普通的调味剂,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在读了《不吃糖的理由》以后才发现糖原来也有那么辉煌的历史。 早期的制糖业和奴隶制是密不可分的。从地中海地区的制糖业,到哥伦布第二次航行,以及加勒比地区的殖民地,糖成为了“白色黄金”。曾几何时,糖的地位和石油相媲美。到了工业时代,糖才真正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随着工业发展、商业利益驱动,糖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 很久以前糖被视为贵族的奢侈品,而现在更多的被描绘成了洪水猛兽。 要知道现在很多的病症都和糖有关系,最直接的就是糖尿病。糖尿病在中国的古代被称作“消渴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而现在糖尿病人逐年增加,是一种很常见的病了。这也和饮食有关系,可见吃的好了也不是好事。 我的姑姑在前几年也不幸的患上了糖尿病。每天都需要吃药,而且吃饭上面有很多的忌口。我也在网上查了下,对糖尿病也有了一些了解。糖尿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只要得了糖尿病一辈子都治不好只能控制。最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本生身,而是糖尿病的很多并发症。比如严重的话,眼睛会出现问题,手脚浮肿等等。可以说是非常的可怕,而糖尿病很多是因为糖吃多了。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糖也是人体不了缺少的一种物质。我们吃的饭菜里面都是含有糖分的。最基础的米饭,蔬菜里面都是有的。要说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而糖也是我们身体里不可以缺少的。 《不吃糖的理由》,是一本很好的书。属于科普一类的书。 其实不管糖也好还是别的也罢,什么东西都一样。可以吃都不可以过量。比如肉吃多了也会得脂肪肝之类的,鸡蛋有营养吃的太多了也不好。不是糖变了,而且人们的生活好了。 就像说中说的:伦敦大学营养学家约翰·尤德金这样这样描述英国人的食糖量。他说:“现在我们两周内吃的糖,相当于200年前的祖先们一整年的量。” 这也是很久以前的数据了,现在呢?尤其在饭店吃的菜糖更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事都有两面性。任何东西都应该合理的去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糖,但是也不能依赖糖。 糖要适量的用。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八):《不吃糖的理由》--亦正亦邪的糖果生活

  【书籍名称】《不吃糖的理由》--亦正亦邪的糖果生活

  作者:加里·陶布斯(Gary Taubes)/译者:李奕博

  阅读方式:纸质书

  【书评】

  花了一段时间好好的细细的翻阅了这本《不吃糖的理由》,阅读的时候坐在咖啡馆,身旁一杯清咖。当我忍不住拿起杯碟上的奶和黄糖的时候,看了看手边的《不吃糖的理由》,决定喝一次健康的无糖咖啡。

  预览了一下目录,从人们为什么会的糖尿病---糖是食物还是药---制糖业的发展---健康谷物和糖----正确认识糖类,寻找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食物。

  书里面最感兴趣的还是有关糖的历史发展,书中提到糖的起源和制糖历史让我对糖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亦正亦邪的糖真的让人又爱又恨~

  一、吃糖会上瘾。糖既是好的又不是好的东西,它很特别哎,糖能提供给低血糖的人营养,又能影响精神,有时候觉得嘴巴里淡淡的,吃点甜的就会觉得哇舒服好多,又比如很多人喜欢喝可乐雪碧这类碳酸饮料。

  二、无处不在的糖。说到糖,我第一反应想到快餐---麦当劳大叔和肯德基老爷爷,还有现在的甜品屋。快餐类的食物都不是人们推崇的健康饮食,糖无处不在,就连方便食品和米面碳水化合物都是不甜的糖类,我学习到我们要正确认识糖类,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物。

  三、糖的营养价值高,但同时也会引起慢性病。

  像我爸爸喜欢吃糖,他还有三高里的“高血压”,就应该少吃一点糖类。像平时做饭,南方人的特点是菜里面要放一点甜蜜蜜的白砂糖,这也是导致为什么这些家族疾病会遗传的道理: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身体。

  四、看了本书之后,我对无糖主义有了初步的概念,那些崇尚健康饮食的人为什么要摒弃糖了。本书推荐了清咖、大麦茶还有一个有关健康营养方面的公众号(叫做老虎健康)。

  【下一步行动】

  虽然我还不能完全做到不吃糖,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要少吃碳酸饮料,多喝水,少吃谷类碳水化合物,多吃绿色果蔬。好了,那今天的这杯咖啡就清咖到底吧!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九):糖 毒品☠

  我是一个爱吃“糖”系列的人,深深地热爱吃甜品,蛋糕、还有面包,几天不吃就难受。记得10年前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每天早晨都吃白面包配果酱,吃完之后去上学,不到中午就会感觉饿,而且特有眩晕的感觉,不吃东西就抓狂,所以短期内体重暴涨了20斤,而且心情特别差,皮肤也不好。简直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后来明白了是因为血糖的原因。导致这些情况。目前来说,一直也是控制自己吃糖和精致碳水化合物的量。

  去年起开始关注老虎的公众号,这本书则是对于吃糖问题的相当客观科学的,非常适合对于没有关注过糖饮食和精致碳水饮食的人来学习。

  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以及现实情况的结合,言简意赅,把吃糖对于整个工业链的体系,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于个人疾病危害写的非常清楚。

  糖作为人类劳动剩余积累的“结晶”,在近100年工业化的世界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尤其成为女性和儿童的好朋友——咖啡店,蛋糕房,可乐…等等,如果没有糖,试想我们现在会怎样生活?

  甚至说的难听和直白些,没有没有过量的糖摄入,那谁去得糖尿病?谁去肥胖?谁去治疗得那些相关的疾病?那健身房如何满地开花帮助很多胖子去减肥呢?我认为书中用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了糖的危害、原因,客观,非常中立的态度,虽然没有直接向我这样说出来——糖虽然坏,但是是多么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GDP。

  我认为是一个非常中立的书,他把我们拉出来,若非这些科学数据和事实,可能我们也不会大程度上的去意识到糖的过量摄入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的影响。

  书中的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

  “吃一碗麦片,恐怕得来一针胰岛素。”

  看完本书,我感觉你今天多吃了一片面包,形成习惯,也许它就会把你送到阿尔兹海默症的病房前,让你痴痴呆呆,混混沌沌的坐在轮椅上,就因为你忽视了糖这个毒品。

  看完本书大量的例证和数据,希望我和你,看完本书的人,都能带着觉知,去选择我们想要的生活,对于我们的饮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读后感(十):往往看上去美好的东西却是丑陋的

  这是我阅读的第四本改变生活习惯的书籍,请容我为之前的三位“伙伴”简单的做个介绍。第一位《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完这本书我已经成功戒烟300多天了,戒烟后最大的改变是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大脑自由,摆脱了香烟对我的束缚,整个人焕然一新从里到外的改变。这本书也让我从此相信读书能改变生活,改变人生。现在的我就像是一位传教士一样,总是会想尝试劝说他人把烟戒掉,也会想很多人推销这本书,我认为这样做是件功德无量的事。可惜啊,现实与我的理想成反比。接下来第二位《断舍离》,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其实是会打扫房间了,甚至迫不及待的来一场大扫除。也常常会把断舍离的哲学思想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对记忆、感情、怨恨、牵挂统统断舍离,让生活变得轻松。第三位《冥想》,读完以后,我现在坚持每天冥想10分钟,之前我也写过一篇关于《冥想》书评,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这本《不吃糖的理由》曾让我十分抓狂,看上去是一本理论型书籍,内容也的确是各种科学论文材料和调查结果,但是太多的“可能”“也许”“比如”“推测”等等含糊不清的词语,让我半信半疑。我读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戒糖”,所以我自动把那些不确定词默视为祈使句。对书中的各种论据论点实在无语,前面刚刚解释清楚,让我确信无疑,紧接着又将它推翻,阐述对立论据。还好在书的最后有一部分总结性的东西,让我不至于那么失望。

  糖,远远要比我们知道的可怕的多,只不过因为有人帮它把丑恶隐藏在了帷幕下。他们唯利是图,毫无人性,无数人都为了糖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糖仍在大行其道,腐蚀着、残害着我们的身体。“精致碳水化合物会损伤牙齿,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如果说它们在被消化的过程中同样损害下游消化系统和器官,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得了。”书中为我们详尽解答了糖的危害和阴谋,甚至于与毒品、香烟之间勾当。我们曾认为洁白无瑕的糖,原来是如此的卑鄙残酷,在它那张满满幸福的笑容之下,原来藏着满口的獠牙。

  糖,近似刀枪不入,免疫受到的攻击。

  浮生半分欢愉,无奈中的一丝慰藉。

  萧条已经证明人们需要糖果,只要有钱一定会买。

  只要用糖调味,再难消化的垃圾也能变成美食。

  从技术上说,糖、尼古丁、可卡因、海洛因和酒精这些成分都可以一起大脑中名为伏隔核区域的反应,此处被称为“奖励中心”。他会刺激大脑分泌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他和一些药物的效果相同。我们用的越多,大脑自然分泌的多巴胺就会越少,脑细胞对其依赖性就会越高,细胞中的多巴胺受体会减少。这一系列的结果,就是所谓的负调节效应:我们需要更多的药物,才能产生和原来相同的快感。

  打开它吧,也许你会觉得无聊。读下去,你也一定会戒了——糖。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