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都能找到自己,不向世界妥协。
芒来小姐
三点一弯钩主笔团
01
“我只给孩子削过两支铅笔,
就再也没管过他们。”
说起高晓松,是一个传奇的男子。
年轻时考上清华,说不念就不念了,写了一首《同桌的你》却火遍大江南北。
后来,他做过导演,做过制片人,做过《奇葩说》嘉宾,做过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还开了中国最大的私立公益图书馆。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偏偏高晓松就是其中之一。
他时常在微博上晒自己的生活照、自拍照,和网友侃大山。
也曾为帮山区卖农产品,去李佳琦的直播间里涂口红。
我不想用一个普世价值观的成功来定义他,但我觉得他活得精彩、通透、又自由。
他还有一个传奇的母亲,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原清华大学教授张克群,师承建筑大师梁思成。
最近,她凭借《北京古建筑物语》获得新京报“年度匠心写作”称号,高晓松替她领了奖。
令人意外的是,谈到教育子女,她淡淡地说:
“我只给孩子削过两支铅笔,就再也没管过他们。”
高晓松和妈妈
苍了天了,一家人都是教授级别的,竟然放养孩子,嫉妒使我眼红。
亲儿子退学搞音乐,不管。
亲闺女打孩子,不管。
从不拿着小皮鞭让孩子乖乖学习,也不会对玩疯了的孩子严厉惩罚。
她说:我不喜欢在子女面前谈教育,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
她很少对孩子摆出大家长的威严约束,更像是一个朋友。
高晓松曾坦言,自己从小就跟着母亲到处“翻墙”。
“她画了一本素描,我抄了一本对联。我的绘画一直不行,看古建筑就爱看门上的对联,所以我没有注意建筑是什么样的,反而练出了别的技能。”
但不管孩子,不代表不关注孩子。
某次高晓江问了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张克群回答不出来,打电话给自己清华大学双学霸的父母,然后把高晓江带到自己父母家,一家三代人一起帮她解答。
张克群说:这会让孩子感到,无论我的问题重不重要,家人都很重视。
痴迷古建筑的张克群常年旅行在外,陪伴子女的时间很少。
但只要她在家,就会陪着孩子一起看星星、看大海。
在爱里长大的高晓松和高晓江,成为了我们羡慕的样子,鲜活热烈,富于理想,又学富五车。
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孩子不管教就不成器,不按照普世的“好孩子”框架来约束就会长歪长坏,被社会淘汰。
于是,孩子们不得不按父母的意愿而活着,不断地被家长做决定,孩子们知道父母“为他们好”的初衷,也不忍反抗。
久而久之,这些被父母忽视真实需求的孩子们,逐渐陷入迷茫,就像无法掌控个人命运的木偶人一样,他们成长过程充满不安:
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才会感到安全……
心理学称之为“存在感”的缺失。
02
“哪怕她打我,我也想陪在她身边,
不然就没有妈妈了。”
很多孩子,在追求安全感的途中迷失方向,不知道飘去了哪里。
这一切的源头,在于他不知道该如何与“不安全感”相处。
去年12月,一名7岁男童天天被亲妈家暴,浑身遍布触目惊心的伤口,光是看就让人心疼。
“这是我妈拿刀割的,切菜刀。”天天假装淡定地向大人展示自己的伤口。
面对记者的镜头,天天还替母亲解释:“她就不小心拿刀划了我一下,现在不疼,痒得很,我一直抠就发脓了。”
目前,天天母亲已经被警方拘捕。据悉,她离异后独自抚养孩子,心情不好就会用电线打天天,甚至用刀具砍。
母亲是孩子记忆最深处的眷恋,当我们与伴侣拥抱在一起,那种亲密温暖的触感,源自母亲的第一次拥抱,因此格外令人眷恋。
什么是孩子最害怕的东西?不是妈妈打我、骂我,而是妈妈不再触碰我。
当记者问天天“你想妈妈吗”,他回答:
“想妈妈,哪怕她打我,我也想陪在她身边,不然我就没妈妈了。”
由于长期遭受暴力对待,天天不会和别的孩子相处,一言不合就挥拳头。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期盼着得到母爱,哪怕是通过暴力,也渴望从母亲的身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心理学家罗伯特·纳伯格认为,我们之所以感到缺爱、不安全,根源之一是亲子关系中,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影子”是什么?就是虚假的安全感。
比如乖乖听话获得夸奖、讨好父母获得奖励等等,这些行为是父母教给孩子的生存方式,非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反而让他们越来越迷茫。
纳伯格认为,活在“影子”中的孩子拥有较低的自尊感和安全感,因为他们无法遵从自己的内心,在生活中作出各种生活方式、归属和人际关系的选择。
他们会思考:我这样做他人会满意吗?我选这个父母会高兴吗?我做这件事别人会认可吗?
但不会思考:我喜欢这个人吗?我做这个会感到幸福吗?我热爱我当前的选择吗?
“暴力”、“隔离”、“讨好”……这些戴着社交面具的孩子们会渐渐发现:
给予我们存在感的方式,也可能会让我们痛不欲生。
因为我们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所有的付出都付诸东流。
03
现代人的“缺爱”
其实是存在感的缺失
拉康认为:爱在本质上是希望被爱。
如果父母经常殴打孩子,孩子会认为:我被打所以我被爱,我被爱所以我存在。
当他渴望被认同、被接纳、被关爱,他会用“打人”来索取关爱。
即便理智知道这是错的,情绪上依然会陷入“不打人就会很不安”的焦虑中。
因为不打人,他就失去了自己存在感。
长期没有存在感的孩子,
有的会通过施暴找自己的存在感。
加缪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父母频繁的让孩子感到,父母关系之间的纽带是用“暴力”维系的,孩子便会真的认为,暴力就是自己的存在方式。
所以生活中很多问题儿童,都是缺少“存在感”的孩子。
自杀、诈骗、酗酒……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千奇百怪。
但这恰恰说明,他们在努力向世界证明:我是存在的。
什么是孩子的“存在感”?就是母亲是否认可孩子真实的自我。
如果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自由、什么是信任、什么是伤害,他会因此怀疑整个人类群体,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乔治·西默农是享誉世界的作家,但他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
他的母亲格外偏爱她的小儿子,选择性地将乔治忽略。
乔治拼尽全力想获得母亲的认可,终于在事业上取得极大的成功。
可当他邀请母亲到住宅做客时,母亲的做法令他十分心寒。
母亲穿上了最寒酸的衣服,不停地质问住宅里的工人:
“他(乔治)给你们工钱了吗?这房子真的属于他吗?”
小儿子去世,母亲伤心欲绝,对乔治说:
“为什么死的不是你呢?”
乔治一生写了450部小说,几乎每三天就写出一本,字里行间充斥着人性的恶意、伤害和黑暗面。
这与他从小就缺失的存在感脱离不了关系:不被母亲关注和认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不安全感中。
西默农和母亲
乔治曾宣称,自己一生和两万名女人发生关系,却无法和其中一个女人携手一生。
“全世界都欣赏我,除了你”。
乔治意识到:他得到了全世界读者和女人的爱戴,却依然无法感到安全,那是因为这些爱戴只是“影子”。
他拼尽全力想要获得的,不过是一份母亲的认可而已。
04
“看见”孩子,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孩子需要真实自我被看见。
如果孩子胡乱发脾气,询问他“你是不是觉得很伤心?”“你希望妈妈陪着你吗?”“你需要我怎么帮你呢?”
比一句“别闹听话”,更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关注、被接纳。
因为孩子乱发脾气,是在努力证明自己还活着,即使证明的方式错了,他也希望妈妈能看见自己的存在。
母亲相信孩子有着自己的逻辑,认可他这份努力,给予孩子高质量的回应,能让他感到:
“母亲重视我,信任我,认可我,我是“存在”的,我是“被爱”的。”
对孩子来说,这种感受就是莫大的幸福。
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成年后就不会对未来和选择感到迷茫,也不会轻易陷进一段错误的关系。
因为他知道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内心持有一份安全感。
所以他比不安的孩子多了一份自由:
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存方式的自由。
高晓松一家四代都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他以超出分数线60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
却因为“感觉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大三选择退学,转而搞起了音乐,走南闯北到处唱歌。
普通妈妈肯定愤怒极了,但张克群没有。
她初中时没考上高中,作为清华副校长的女儿,她深感羞愧,但张克群的父亲心平气和的对她说:你上学比较早,先休息一年吧。
这份“不管不教不慌张”让张克群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真实理想,她为之努力,考上北京名校101中学,后来考上清华,成为建筑界有名的才女。
父亲给了她选择的自由,她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高晓松:不管束他的选择,不干涉他的人生,只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认可。
这份信任和爱护,让高晓松无论做什么,都能勇敢地为自己的选择拼尽全力地坚持和负责。
心里有光的孩子,不会从“影子”里寻找慰藉,他自身的安全感,就足以支撑着他克服追梦路上的阴影。
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对父母而言,又何尝不是莫大的幸福呢?
关于作者: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号“三点一弯钩”招募原创作者啦~
如果你有想法、有热情,想用心理学知识温暖这个世界,欢迎加入我们一起来搞事情!
稿件一经采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才是面对赌徒最好的态度。
将会获得400-2000不等的稿酬。
婚姻、家庭、教育类稿件更容易被采用哦~
投稿。
你可能还喜欢
她跟变态男友睡在一起,录音100天后跑进警局,把聊天内容公开……
她19岁嫁给王子,遭遇骗婚出轨,抑郁自杀4次:相比梅根,戴安娜输得太惨了!
汤唯被曝身体隐私崩溃痛哭,揭开了2亿女性不为人知的狼狈
点击小程序,预约心理咨询
一起“在看”,在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