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的自白》是一本由(法)爱德华·路易斯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艾迪的自白》读后感(一):这个世界的背面
姐姐,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对你失望,这个世界,或是生活,命运,或叫它神,或无论叫它什么,它好差劲,我现在读小说,如果读到赏善罚恶的好结局,我就会哭,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可是姐姐,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吗?我宁愿我是一个媚俗的人,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看到这本书时,想到了房思琪写给伊纹姐姐的信,我想我会永远都记得她一字一句地写,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到过世界的背面。
本书的作者爱德华·路易斯(Édouard Louis),小说家、编辑,1992年出生在法国。在他的的首部自传体小说之中,你看到他说,我叫艾迪,我是个男孩,我害怕去学校,也讨厌待在家里。我对童年没有任何愉快的回忆。这并不意味着我从未感受过幸福或是快乐;只不过,它总体上是痛苦的——痛苦消泯了其他的种种。你或许不相信,我面对的痛苦往往比别人更多,或者是别人痛苦的集合。被孤立、在学校挨打,哦,这不算什么,被父母看作“疯子”其实也还好。如果暴力、贫穷、愚昧是检验一个“男子汉”的标准,那我情愿当一个“傻瓜”。作为一个“格格不入”的人,或许只有逃离这里,我才能真正地活着…… 于是你知道了, 这是一个不被世人接纳的灵魂挣扎与成长的故事,比《无声告白》更真实。讲述了关于逃离,关于迷茫,关于孤独,关于一个少年无力改变环境却绝不沉沦的勇敢。如果你检索“霸凌” ,得到的网络上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于社会中,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或者是因嫉妒等个人原因对其进行辱骂和讽刺。
可是世界的背面底色如此凉薄。
可是人间还有太阳啊。
霸凌,性侵,孤立,敌对,漠视,嘲笑……这少年踽踽独行路过人间,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有可能"。
小时候喜欢"我要去看得最远的地方,和你手舞足蹈聊梦想"。后来知道 "原来自己转动 才能够找到光,太阳一直都在 那地方". 十三岁的时候想倚马仗剑走天涯,以为 此心安处是吾乡,妄图四海为家.二十三岁时一身沉疴,蓦然回首惊觉 我亦飘零久,深恩尽负死生师友。终于到了二十五岁,恍然惊觉,要摘星星的人,不必追逐萤火虫。 而最终,摘得到月亮的,总是痴人。
《艾迪的自白》读后感(二):我思我想我行我素我宽恕 ——浅析《艾迪的自白》中的心理自诉
这是本有异样情态的书,它有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里人物的敏感与情景反复心理,有加缪《局外人》里人物失去普世价值约束的言行与意识形态。故事并不复杂,但在内在人物视角的不稳定叙述下,情节变得扑朔迷离。 “我”艾迪和陌生人雷德在圣诞夜发生了人伦道德里还不能理解接纳的关系,还出现了弄巧成拙的激烈冲突。文本的首句便抛出一桩悬案,把阅读的张力给拉的满满。 文本围绕“我”和雷德身边的人物,以流转的人物内视角,聚焦在同性恋事件、移民事件在社会视域下的生存状态。 通过文本叙事的推进,会发现在艾迪身上,有作家、同性恋、厌世情绪、社交恐惧症等这样的身份标识,艾迪是在创伤性记忆的浸染下,开始了内心里浮浮沉沉的叙事。大量的事件还原情节中,艾迪像《罗生门》(原著《莽丛里》)里的人物一样,有意无意地在心理倾向影响下,做了很多改变、保护、掩藏、逃避的假设和陈述。 每一件事,像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压在艾迪的身上,不堪重负的艾迪一吐为快的倾诉心理很严重。 艾迪的母亲,为摆脱艾迪父亲的压迫,为贴补家用,几次三番苦口婆心地去政府部门谋取了一个职位,在养老院做护工。但这样的工作,对她来说与丈夫对她的打击,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折磨。可见女性地位的卑微。 雷德的家庭在这个国度属于外来人员,没有被认可的身份,做着繁重的工作仅能获得基本的温饱。心理的不平衡,常会导致他们做出一些非比寻常的事情。 在成长的过程中,艾迪和雷德都有一些打家劫舍、偷偷摸摸的历史原罪,但温情的体谅的文笔,呼吁人们对于他们缺失的关怀与教育,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文本的构思很独特,在艾迪的视角下,雷德家庭的故事被一一展开。在艾迪姐姐克拉拉的视角下,艾迪的成长故事被展开。在艾迪的心理话语和克拉拉的叙述视角潜在同步对话中,圣诞夜事件被逐步还原。 整个文本是在艾迪在门缝处偷听屋里姐姐和姐夫的对话的叙述分层超叙述层基础上,引出主叙述层和次叙述层,层层之间同步跨越和回旋跨越,使得事件逐渐明朗。在这样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叙述手法里,人物的形象立体丰满、具体可感。读者对他们的情感评判,会在定论的基础上一而再地重新看待。 艾迪的自白,是对心理关怀的一种呼吁。
《艾迪的自白》读后感(三):直面过去,改变生活
直面过去,改变生活 评《艾迪的自白》 艾迪的这本自传体,通过姐姐和姐夫的交流,渐渐地引出自己的故事,而他却悄悄地躲在门后面偷听他们的谈话,好似在说他的事,又不像是在说他,不断地交杂着那日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那些艾迪不曾对所有人说的故事。 这样的视角,仿佛是一部电影般,有个小男孩在门后偷听别人的谈话,而我们则更直观地看到了所有的事,前前后后,所有不曾述说的秘密。 记得三年前看的一本书《他们说,我是幸运的》,讲述的也是一个受害者如何在被侵犯时活了下来,相对很多没能从魔手中逃脱的人来,艾迪他们都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伴随的就是幸运的开始吗?从来都不是,这只是一个开始。 这是一个痛苦的开始,过往的伤害并没有随着身上的淤青消退而消失不见,而在一次次经意与不经意间变得更加的沉痛,时时刻刻地提醒你,那一刻的真实和混乱。 虽然与雷德的认识和相处时间都不会超过24小时,但你不可否认的是艾迪对雷德心存好感,要不然也不会在几个呼吸的时间里,心受诱惑并带他回家,更不会在发现雷德偷窃的行为后,还认为眼前的这一切就跟小时候一样,只要拿出来就好了,内心还是在为他辩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人性的丑恶;更不会在发生眼前的混乱之后,依旧对雷德没有一丝的防范,直到脖间勒紧的围巾和不停的窒息感来临的时候才发现眼前这个男人的可怕,真的会杀了他。 只是,你会发现,艾迪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一直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在警察局录口供的时候,内心依旧在为他辩护,希望警察不会抓到他。《艾迪的告别》不正是在他们最初约定的咖啡馆里完成的,是否有那么一丝丝的期待,可以再相遇,告诉他,那一切都是假的,只不过是突如其来暴躁的情况,让那个晚上变得糟糕,毁了他们的一切。 出事后,艾迪的精神,一直恍惚不定,自身以及外界对他的影响,让他深深陷入自我的思绪当中,终日惶惶不安。一次次在警察局、司法警察、医生面前,讲述自己被侵犯和袭击的过程,伤痛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伤痛,一度都要依旧心理医生和药物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安,也让他的生活变得艰难。不停地清洗自己的口腔和身体,甚至作呕;不停地清洗衣物、床单,不停地打扫房间、浴室,用了大量的漂白剂和清洗剂,无非是在害怕雷诺的存在,不管身体还是空气当中,都企图把他的影子赶出去。哪怕害怕一个人的独处,依旧拒绝朋友的相伴,把自己困在一处。 当艾迪一次次不分场合地向人述说他的经历时,很难用常人的思维去理解他的行为,这是需要他人的同情和安慰,还是……又好似都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是这事件的发生,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放弃了先前一直在用的名字,改用爱德华・路易斯,是逃避、还是勇往直前,无可而知。 然而,这亦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他全新的选择。直面过去,改变现状,开始新的生活,何尝不是把他从那个深渊里解脱出来。 他敞开心扉,从《艾迪的告别》到《艾迪的自白》,说出最真实的感受,写下不曾说给任何人听过的话。虽然我们都知道,他未必已经从那段事情里走了出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努力地尝试与过去说告别,并勇敢地面对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相信他可以站起来,迎接新的生活。
《艾迪的自白》读后感(四):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触碰自己的伤口
文:关尔
都说校园是一片净土,但曾几何时,这片净土的某些角落,却慢慢滋生出野蛮与残酷。
前段时间由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引发广泛热议的电影《少年的你》,就直指“校园霸凌”这一现实问题。孩子们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要承受不该承受的痛苦,亦或是给他人制造痛苦,这样的事件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可能你身边就有人经历过,你本人就曾是受害者。
校园霸凌,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公害,即便如法国、美国般的所谓文明国度,也难以幸免,束手无策。
法国文坛新贵爱德华·路易斯在他的成名作——自传小说《艾迪的告别》中,就爆料了自己在学校遭受暴力伤害及言语侮辱的亲身经历。书中主角艾迪的遭遇甚至更惨。因为除了校园,他还要忍受来自原生家庭的父母的冷漠,兄弟的歧视。就因为他文静羸弱,看上去“不像个男孩”。
虽然这些痛苦经历带给爱德华莫大的身心伤害,但也正是这些经历,促使他逃离封闭落后的小镇,去往巴黎。以自己为原型创作了《艾迪的告别》,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停止捉弄爱德华的意思,他如此艰难的逃离原生家庭和校园霸凌后,却依然逃不开“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大学期间,他再次遭遇暴力事件,沦为受害者。这次经历也再次被他写成小说,公诸于大众面前。那就是他的第二本自传小说《艾迪的自白》。
美好时刻,黑暗却总是如影随形
《艾迪的自白》故事发生在巴黎,圣诞钟声刚刚敲响不久,就在这样一个浪漫时刻,艾迪遇见了雷德——一个长相英俊的管道工。雷德骗取了艾迪的信任,两人一起去艾迪家过节。没想到雷德不但侵犯了艾迪,偷窃艾迪的财物,还差点把艾迪活活勒死。待他离开后,艾迪选择了报警。
被人欺骗的痛苦;不被周遭理解的烦躁;心理上的自我厌恶;没有任何安全感的恐慌;随时会被雷德报复的恐惧;不再相信人类的厌世;各种糟糕的情绪一起向艾迪袭来。以至于无论看见谁,艾迪的心脏都会停跳一拍,一旦有人向他走来,他都会胆战心惊的想:“他找到我了!!!”
最让艾迪痛苦的还有,他甚至失去了保持沉默的权利。无论警察、朋友还是亲人,所有人似乎都只对事件细节感兴趣,大家一边听他一遍又一遍的陈述过程,一边不断暗示是他自己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艾迪本人……
故事开篇即描写了艾迪遭受暴力后的失态举动,语无伦次;不停的打扫房间、洗澡;发疯般的找人倾吐……不管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还是《黑箱》,因为作者亲身经历过,所以字里行间带着血和泪。爱德华却一反常态,用异常冷静、甚至有些自嘲的态度把自己的伤口再次拨开。
但爱德华毕竟成长了,相较于《艾迪的告别》里的艾迪,那时他是无依无靠,独自挣扎的“当事人”,那本书中交代的更多的是他的境遇,让人们对霸凌受害者感同身受。而在《艾迪的自白》中,艾迪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勇敢的剖析了暴力发生的原因,以及暴力发生后自己从痛苦、挣扎到自愈的过程。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勇气触碰自己的伤口。
你的痛苦,别人究竟能理解多少
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事件发生后,爱德华的好友乔弗鲁瓦给了爱德华很大的帮助,也是在他的启发和鼓励下,爱德华决定写出自己的这段经历。
回想那个时候,乔弗鲁瓦说:“爱德华觉得自己的故事被警察、司法检查的医生夺走了,所以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对他的康复很有帮助,也非常重要。”
正是这种认为自己的故事被夺走的想法,为《艾迪的自白》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叙事视角。
小说中的主讲人并不是艾迪自己,而是艾迪的姐姐。姐姐把艾迪跟她描述的经过添枝加叶的讲给丈夫听,艾迪则躲在门后,偷听姐姐和姐夫的对话。当他觉得姐姐的叙述失实或者完全错误时,就会在心里默默补充或纠正。这就好像艾迪的姐姐在写小说,而艾迪在做“批注”一样。
看了艾迪的“批注”你就会发现,一个人想要了解另一个人的痛苦,实在太难了。
没想到这种新写法,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论。批评一方代表是《巴黎评论》的编辑洛林·斯坦,他本人甚至因为攻击《艾迪的自白》而被迫辞职。而大多数媒体则给予了极大的好评,盛赞爱德华是“当代文学中最伟大的声音”之一,并称该书“继承了杜鲁门·卡波特《冷血》残酷而真实的创作方式”。
对于各方褒贬,爱德华自己到并不在意。他说自己在写作时,不会问自己是善良还是残忍,而是问自己写下的东西是真还是假。他不是牧师,只是一个试图再现人物性格复杂性的人。
你的冷漠,就是撒在别人伤口上的盐
当你身边的人遇到不幸事件时,你会怎么做?或者说,你该怎么做?
看了《艾迪的自白》一书你就会发现,与艾迪的混乱呈对照的,是“公事公办”的警察,“见怪不怪”的医生和“谁让你自己不小心”的姐姐,让人不禁怀疑,周遭这些本该关心却漠不关心的人们给艾迪造成的伤害,是不是比雷德给他带来的直接伤痛要更强烈的多?!这种赤裸裸的现实对照,甚至能让读者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追忆当自己身边的人遇到不幸时,自己有没有给人家的伤口上撒过盐。
这也正应了爱德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越多地谈论和描写暴力,你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创造更多的善。”
看完这本书,真的要向每一位有勇气碰触自己伤口的人致敬,林奕含、伊藤诗织、爱德华·路易斯……不论故事的结局如何,他们的发声,都会给更多人以帮助,让有同样遭遇的人不再觉得孤立,能够直面困难和伤痛,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都会让更多人站出来,加入到“创造更多善”的行列中去。
《艾迪的自白》读后感(五):一个男人的自白:被性侵是我的错吗?
书写幸福是不可能的,至少我不行。对于写作而言,幸福太单薄了。引用一句我之前读过的话:“幸福的生活是沉默的生活。”书写生活,即是思考生活,质疑生活。质疑的不是其中快乐充实之处,而是痛苦的部分、扭曲的部分。我写作并非为了寻找幸福,恰恰相反,在写作中,我不断寻找着最尖锐的苦痛,试探着那不可触碰的边界。这可能是因为,痛苦才是最真实的。至于什么是真实,很简单:真实就是使我筋疲力尽的事物。 ——凯尔泰斯.伊姆雷《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
这是作者写在书末的结语,这个故事开始于姐姐絮絮叨叨的讲述,但似乎没有结尾。书中一直都是姐姐絮絮叨叨的讲述,“我”这个当事人好像被置身事外,成了一个局外人,但是被性侵和被杀未遂后的恐惧、脆弱、愤怒都又是如此真实地占据“我”的心头,“我”渴望得到安慰、得到理解,但“我”如祥林嫂般地见人就一遍一遍地述说,显然是徒劳。有谁又能真正的了解别人的痛苦,稍微给予些许温暖,安抚遭受巨大生理和心理创伤的人? 在绝境之下起死回生的人,需要的只是接纳、理解与温暖,绝不是“绝对正确”。但我们发现,在某些人劫后余生回来,活着的人都变成了冷冰冰的机器,只告诉你该如何做。关心你的人也不问你痛不痛,就把你推向公共机构去撕开你的伤口,不关心你的人懒得听你唠叨,也告诉你应该去找公共机构。 人似乎都成了规则的帮凶,就是不赐一点随意的温暖。什么都是规矩规矩、机构机构!为什么不对施暴的人讲规矩规矩 、机构机构?!为什么他们可以为所欲为、逍遥自在?! 生活的规则是没有规则,宇宙的规则没有规则,一切都在变之中,然而良民却要一再被规则受限,受害人只能自己消化痛苦,恣意妄为的人却能潇洒自如。这也许就是“我”的痛苦。 一、艾迪其人、其书 然而,与其它所有作品不同的是,《艾迪的自白》中的“我”就是现实的我,连名字采用的也是作看的原名艾迪.贝勒格勒,虽然他为了逃离曾经讨厌的自己,后来改名为爱德华.路易斯。 艾迪1992年出生在法国的庇卡底,那里遵循的都是最底层的文化,男人以暴力自诩为硬汉,女人深为所苦却迷之崇拜,这里就像一个深陷的泥塘,每个人生命的辉煌短暂而又急促,一群群的孩子被生出来,取代下一个轮回。 但艾迪从小与众不同,他成绩优异,知书达理,身体纤细,声音尖利,被当地人讥讽为“娘娘腔”,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对此事深恶痛绝,他在那个世界似乎是个异类,他拼命逃离了那个地方,只身来到了巴黎,凭借一本自传体小说《艾迪的告别》稳稳地站住了脚根。
《艾迪的告别》讲述的是他伤心欲绝的童年,和他荒不择路的逃离,该书一经出版就以黑马之势入选龚古尔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他的文字被法国媒体盛赞为“当代文学中伟大的声音”之一。 这本《艾迪的自白》是他的第二本自传体小说,因为都是亲身经历,因为都是不得不说,这本书给人的震撼同样不亚于第一本书《艾迪的告别》。这本书讲述的是他在圣诞夜与朋友欢聚后,独自回家遭遇到的一连串毁灭性打击,他被性侵,甚至差点被暴徒谋杀。 如果说第一本的告别是人生无奈的逃离,那么这本自白则是一个人劫后余生的喃喃自语,比上一本描写的现实更沉重。但是,很奇怪的是这本自白,却不是由“我”讲述的,而是由“姐姐”。 二、被剥夺了的故事 这种奇特的叙述方式,表现的是我们常见的日常。往往我们发生点什么事,自己还未在伤心绝望中回过神来,外面的风言风语就已经铺天盖地。但就算不是无谓的闲言碎语,就算是最亲的人、最公事公办的人,也不免会以自己的理解去谈论此事,似乎比亲历者更明白事情的经过和真相。 除了遭遇暴徒的性侵和谋杀未遂,姐姐的添油加醋和警察的肆意篡改,都使“我”受伤的身心雪上加霜。他们不能理解我当时的无助,只指责我这不该那不该,“要不是你……,就不会……”,“要是我,我就……”,指出别人的错处相对容易,而当我们真的置身其中时能够选择的机会非常渺茫。所以,身在局外的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局中的人。
而警察,那些代表专业的人,他们会在这一刻充分表现出他们的“专业”。通过短暂的接触,艾迪知道对方叫雷德,是一个卡比亚人。但艾迪的朋友提醒他,雷德可能是假名。警察坚称对方是阿拉伯人,且把对方称为带有种族歧视的“马格里布类型”。 当艾迪陈述事实“他不是阿拉伯人,是卡比尔人”时,警察诘问道:“你确定他是卡尔比人吗?很明显,他可能对你说了谎。”但是,艾迪知道对方是卡比亚人,因为当时艾迪说了一些卡比尔的词,对方都知道,而且还纠正了艾迪假装老道而说错了的某些卡比亚词。 然而,当你把你经历的故事呈现到大众面前时,就不得不接受别人的挑剔与质疑,为免去别人一遍又一遍的诘问,不得不承认自己看错了听错了或理解错了。 在雷德与艾迪争论,艾迪向雷德解释无效时,雷德从大衣的内口袋掏出了手枪,但当艾迪做笔录时讲到这里时,男警官不停地问: “你确定是真枪吗?你知道,那可能只是个玩具,这种把戏我们见多了……” “你确定是把枪吗?你还记得枪的颜色吗?能描述一下它的形状吗?” “你真的看到了枪吗?” 最后,艾迪动摇了,称自己不确定当时是否看到了枪,也不确定对方是否携带了武器。尽管艾迪记得很清楚,对方有枪。真相在一遍遍的重复中消失殆尽。
因此,艾迪不在乎对方是否被绳之以法,只想自己快些终止这一切没有理由的二次伤害。但是,他连这个自己被伤害的故事都无法保全,只能任由别人诠释、篡改。 艾迪无法在现实里把这件事讲述完整,所以,他为了复原这个故事,就写下了这本《艾迪的自白》,为了呈现自己对别人篡改的恼怒,他以姐姐的叙述为整体基调,用括号在姐姐的途述中进行注解,并且在姐姐的讲述之外,附上了更多他未对姐姐讲述过的细节。 三、我只想要些温暖,你们却执着于规则 谁愿望承认自己莫名其妙被害,被愿意坦承自己被性侵,而且是一个男人被一个根本就不太认识的陌生男人性侵!但是司法机构不管这些,他们要证据,要你被伤害的每一个细节,要每一个行为的合理理由,如果你不能给这一切合理的解释,你可能被认为撒谎,被判干扰执法。 每个人都按程序办事,不按事实说话,这些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艾迪都理解,所以,他不想报警,他不想与机构沾边。但是,人是社会的产物,永远无法逃离这些机构。圣诞节当晚,艾迪被一个管道工缠上,管道工雷德不顾艾迪的反抗,刻意讨好取巧得以进入了艾迪的房间。因偷盗被发现,他用围巾勒艾迪,用手枪顶着艾迪,不仅如此,他还在这种强迫下性侵了艾迪。 艾迪在封闭的房间与雷德斗智斗勇三小时,最后侥幸生还,他最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进行紧急预防治疗,防止艾滋病。但他怕再次碰到雷德,口袋里装着一把小刀带着极度的惊惧来到医院,他迫不及待地向护士讲述他的遭遇,并告知他来到这里的需要时,护士说:“你表现得很勇敢,你经历的事几乎和死一样糟糕。”
但他却被护士引入到医生对面的房间,并被告知医生稍后就来,只需要等几分钟。然而事实是,艾迪在焦躁不安地等待之时,医生就端坐在对面的房间。艾迪难受得想吐,他来到洗手间,然后像个疯子在医院走廊乱窜,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开门关门,只是因为得不到治疗太烦燥。 当他折回来,很偶然地绕到对面房间时,问了从他一进医院就看见但没说过话的护士:医生什么时侯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对方说,她就是医生,并问道:“您就是艾迪.贝勒格勒吧?”原来医生一直都在,且什么都知道,却让一个心急如焚的受害者莫名地长久等待。难道机构的公职人员都是这么傲慢吗?但不得不说,这对刚刚受到极度伤害的人来说不啻于二次伤害,他们可能对人还残存的那一点点信任会消失殆尽。 虽然医生不顾忌艾迪的感受,还是几次三番建议他报警。他把医生的建议说给姐姐听的时侯,姐姐也说应该报警,他的挚友在第二天早晨得知他的遭遇后,跑来守护他安慰他时,也是让他报警。可是,艾迪压根儿不想报警,他讨厌一次又一次深入自己的遭遇,他恨透一遍又一遍证明自己受到侵犯。但在大家一致对“绝对正确”认可的裹挟下,他不由自主地走向了警察局。
在警察局一遍又一遍地被迫叙述后,被告知说这里“不能处理这样的事”,被转到第二个警局时,一切从头开始,艾迪又得一遍又一遍地叙述,然而再次被告知“我们这里不受理你这样的事,你得找一个更适合的机关,见其他的工作人员,这样的案件要找司法警察。” 从走进警察局后,接下来几个月就是没完没了的程序。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艾迪的伤痕不知何时能治愈,但因为这件暴力事件带来的外界影响还没有结束。别人伤害我们只是一瞬,为什么诉诸法律就要那么长久地等待和那么繁琐复杂的手续?“绝对正确”的规则到底是受害者想要的,还是旁观看想要的? 四、命运是条孤独的河流,我们要做的便是渡人渡己 对这些繁琐坚硬的规则的质疑与荒谬之处,加谬早在他的的《局外人》中就已尖锐地指出,但可悲的是,人们一边谈论着它的荒谬,却一边把它推广到全世界。谁也不希望进入这场荒谬的游戏,但有时候命运会不期然地遇上你,把你拉入其中,你能说你不玩了吗? 当然可以,只要你不报警就行。但你将独自疗伤,走过一段看不见光明的日子。如果命运注定是一条孤独的河流,又有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鲁迅曾说过,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因此,艾迪认为他受到生死冒犯和性侵之后,没有人真正理解他,连他最亲的姐姐和他最好的挚友时时陪伴在他身边,却也不知道如何不激起他的愤慨和脆弱。他如此善良,虽然雷德对他做了如此残暴的事,他也觉得雷德罪不致死,他也不想雷德以后过着那样的牢狱生活。 我们能清清楚楚看到艾迪的善良、脆弱和愤慨,但他却不知道如何救助自己。在《艾迪的自白》这本书里,全都是艾迪的真实感受,也都是艾迪眼中真实的世界。然而,正如艾迪看待姐姐的关心、朋友的建议、警察的诘问,都是在他受到巨创后的应急反应,与李怀瑜以真实经历写就的《生命暗算》感受如出一策,但他此时眼中的世界并非都是客观的,也同样带着他受伤后的强烈主观。 如何走出巨创,肯定需要时间,也更需要勇气。李怀瑜身为女性,在一次健步行走时,被一个15岁的嗑药少年盯上,也同样遭受了生死的考验和耻辱的性侵,她也说她的人生从此被分成了两段,即性侵前和性侵后。但她通过5年,了解施暴者的成长经历和生命轨迹,终于明确了那不过是一场飞来横祸,并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让对方犯罪,任何一个刚好在那时独自经过的陌生女性都有可能成为目标。 而艾迪身为男性被协迫,遭遇生死考验与性侵,同样不可能是因为他哪些做错了,其身心的伤害程度也毫不逊于李怀瑜。那些对现世的厌倦与愤怒,那些在独处时的悲伤与失落,无论男女,感受都是一样的。人类每个人都得在命运的河流里孤独地淌过那些冰冷的河水,走过一段漫长的自愈之路,没有人可以替你渡过。 坚强的人会在渡河时,慢慢用自己强大的内心打造一艘渡船,然后在这条黏稠冰冷的河里,来来往往、渡人渡己。 那些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人,都是生活的勇者。李怀瑜是,艾迪也是。他们用一支妙笔写下真实与残酷,温暖无数人,也治愈无数人,不得不说,他们自己就是人类灵魂的摆渡人,即摆渡自己获得新生,也摆渡别人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