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之魂》读后感1000字

  《清酒之魂》是一本由[日] 盐野米松;[日] 农口尚彦著作,中信出版集团·雅信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酒之魂》读后感(一):不爱喝酒的清酒之神

  就像股神巴菲特享受投资过程,却不怎么喜欢享受投资成果一样,日本的一代清酒之神农口尚彦也不怎么爱喝酒。作为日本传奇杜氏(日本酒藏的首席酿酒师),1932年出生的农口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造酒,曾27次荣获日本全国鉴评会金奖。2008年被授予日本黄绶褒章,获得厚生劳动省认定的酿酒界至高荣誉——“当代名工”。

  《清酒之魂》由农口口述,盐野米松历时一年采写而成,作为70年的酿酒生涯全记录,书中不仅展现了从小学徒到一代大师的成长过程、日本清酒独特的酿造细节,更深深体现了日本匠人的极致精神。

  一代酒神到底是怎么炼成的?首先是耳濡目染,农口出生于酿酒世家,父亲就是一名杜氏,接着是生活所迫,初中毕业后就去酒坊当了学徒。当然还要不怕吃苦:见习、刷碗、学习制作酒曲,冬季造酒忙,从16岁开始就没在家过过新年,24岁结婚,婚后10几天就去了酒坊,“因为是相亲结婚,回到酒坊后我一直努力想要记起我媳妇长什么样,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因为尝了太多曲米,牙齿全被蛀坏,43岁就全部换上了假牙。

  一个人真的可以在一生中找到所热爱的事业吗?农口找到了。记不起新婚媳妇的脸庞,却记得酒的一切,脑子里全是做酒的事。因为热爱而不觉得苦,拼命去做到最好。不仅是身体上的勤奋,脑子也要勤奋地思考。闻味道、测温度、用牙咬,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和五感去体会老师所说的酒曲的最好状态,通过感受曲米的软硬度和香气来判断酒曲酿制的进展速度;水分、温度、湿度等每一次造酒的全部数据都要准确记录;努力尝试各种新点子,根据不同地域酿造不同清淡口味的酒;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失败也是一次经验与勋章;不拒绝节省人力的精米机等现代先进设备,但却拒绝制造出来的酒曲全是一个味道的制曲机,因为“只有肯花时间、下功夫,慢工出细活地酿出来的酒曲才是酿酒的生存之道。”这一切,也不是为了评奖,而是为了让顾客满意。前者追求柔滑的口感,后者在乎的是入喉时凛冽的快感,能让喝酒的顾客满意,才是他酿酒的动力。

  农口认为, “酿酒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最深的感情,倾注到酿酒所需的所有物质上。” 酿酒作为一门手艺,不是纸上谈兵,必须真抓实干,要善于用身体来记忆和掌握酿酒的各个环节,他不反对机械化、合理化、精确化的现代数字操控技术,但是不能以偏概全,一味追求工业化模式,如果不靠亲眼观测、记录的话,很难掌握微小的细节变化,这样是酿不出好酒的。

  充满热爱、亲身实践、不断思考这不仅是酒神的法宝,也适用于任何职业。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与职业选择的多重性,使得现代社畜与匠人早已渐行渐远,但匠人们身体力行、吃苦耐劳的毅力、努力求索的精神,还是足以令我们感动并受到激励的。

  《清酒之魂》读后感(二):酒神是怎么炼成的?——日本酒扫盲记

  我老家在内蒙,爸妈都是一两斤白酒下肚面不改色,继续谈笑风声的人,我遗传了对烈酒的热爱,虽没有爸妈那么海量,但闻到甚至听到酒,就会味蕾大开,口舌生津,兴致所起也喜欢来个几杯。

  这本《清酒之魂》我是吞着口水读下来的,好馋啊!

  打小见白酒,和家人一样,更喜欢烈酒。长大后开始接触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金酒、龙舌兰、朗姆这类洋酒,去科伦坡玩儿还专门去买当地烈酒Arrack,长长的买酒队伍,只有我一个女人。后来开始接触精酿啤酒,去小酒馆尝试各种味道,也开始喜欢美式鸡尾酒,尤其喜欢Tequila做基酒的玛格丽特和日出两款,但是对日本酒了解不多,正好《清酒之魂》来了。

  《清酒之魂》是本口述史,主人公农口尚彦在当代日本,是酒神一样的人物,27次荣获日本清酒鉴评会金奖,以一已之力推动了吟酿风潮。他一直说“酿酒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最深的感情,倾注到酿酒所需的所有物质上”

  而酿造日本酒这场修行,只需要水、米、和酒曲,这本《清酒之魂》也是农口尚彦对水源、酒米和酵母的修行。

  酿酒的原料酒米讲究很多,不同于普通大米,酒米的米粒更多大一些,当然也不是越大越好,还要看芯白,也就是米粒中央白色的部分。米粒的外层一般是米糠、蛋白质、脂肪这些成份,酿酒时这些成分越少越好。酿酒所需要的就是酒米中央部位芯白里的淀粉,山田锦是最好的酒米。

  酿造什么样的酒,就选择什么样的酒米。农口尚彦在菊姬时除了用山田锦还会用五百万。

  说完酒米,酒曲也非常重要,酒曲有三个决定性要素:第一种是让挂米变成糊状,这是称为“糊精”的酵素。它是曲菌生成的液态酵素,具有阿尔法淀粉酶的作用。第二种是糊精糖化时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酶,具有促进糖化分解的作用。第三种是一种叫做“朊酶”的蛋白质,具有促进蛋白质分解的作用。

  书非常贴心配了完整的清酒制作流程,拍在下图,读下来就能对清酒的制作流程一目了然。

清酒制作流程

  搜了一下,菊姬暂未正式进入国内市场,仅香港台湾有售,它的高端产品叫菊理媛,熟成10年以上,品质高但数量稀少,一年产量200瓶左右,售价5万日元。国内只是香港少量高档日料店有售,售价近5千人民币……

  我默默地关了页面,下单了瓶159块的。再买点儿刺身配着喝

  《清酒之魂》读后感(三):一个人执着钟爱之事的乐趣

  文图 / 左叔 不知道算不算得上跟这本书算是有点缘分。我家祖上其实也是酿酒的。我出生在一个叫“槽坊”的村子,年轻稍长一些从老一辈人的口耳相传之中了解到其实这个“槽”字是乡音的误读,本义就是“糟坊”。 “糟坊”就是酿米酒、制米醋的地方,这个世代勉强还留存着“酒糟”“糟糠之妻”这样的已经不那么鲜活的字眼了。扬州人对“醋”的名号被镇江人占了,私底下还是颇有微辞的。我出生的那个村子持这样观点,不在少数。而关于米酒这件事情名号,反而就不那么在意了。 说到酿酒,其实是我祖母家的生计,而我祖母并不是“糟坊”人,而是几公里外的“送桥”人。“送桥”是简称,全称其实是“送驾桥”,送的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御驾,想来京杭运河边上的小镇也曾经有过一时繁华。我祖母的父亲是个富农,膝下生了三个女儿,我祖母是长女,我祖父家贫,大概做过几年她家的长工。 这持家的生计到我这一辈人,其实已经无人掌握了。原因也很简单,祖母的母亲因为富农的身份,在文革里落得被红卫兵武斗的下场。听老一辈的人说,是七老八十的年纪,大冬天绑着两个拇指吊在树上,不给吃不给喝活活饿死的。我爷爷家算是赤贫,落得保全了这一系的一家老小免遭劫难。 等到喝到自家酿的米酒,已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中期了,那时我也只得五六岁,回想起来已经记得不太真切了。印象中,是一袋子酒米悬在屋樑上,下面置了一口大缸,那浑浊微甜略有香气的米酒,就那么一滴一滴地往缸里滴。酒从哪里来的,不得而知,也未曾深究。孩子们好奇心重,偷偷尝了早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 读这本《清酒之魂》的时候,我努力回想我那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喝着自酿米酒的场景,其实真得不多。印象中,人字头的祖屋一拆,也没有人再张罗自酿米酒这件事情了。反而是这几年,我每回去上海过年走亲戚,我外公总是将表嫂子从崇明带回来自酿的“老白汰”拿出来,加姜丝枸杞温热了给我们喝。作为“槽坊”的后人,我从来没有觉得酿酒这件事情,在我身上留下什么印迹。 放眼望去,其实整个中国应该都一样吧。时代发展太快了,我们来不及地脱掉农耕社会留在我们身上的印迹。等到我祖父母过世之后,才惊觉连同他们一起消失的,还有与之相关的诸多温暖回忆。

  读已经八十几岁高龄的清酒“杜氏”农口尚彦口述,盐野米松耗时一年采写的《清酒之魂》的译本,我总是企图在这本书里面找到旧时生活的影子,来弥补我早年人生中被漠视淡忘掉的部分,但结果却是令我意外的。我反而在“农口杜氏”几十年的从业生涯里读到了当下我自己的困惑。 我对“杜氏”一词的理解停留在纸面上,总觉得它应该是从“杜康”这个典故里面引出来的,而“杜氏”换作现代一些的职位头衔,应该就是一个酒坊负责酿酒的“大师傅”,对酒的品质和酒坊的日常运作负责,类似于现如今的掌握专业技术的职业经理人。 酿酒本质是一场“生化反应”,需要精准地控制温度、湿度、时间等要素将“驯化”的菌类的繁殖与死亡作用于酒米之上,从而形成各式各样略有不同的口味。对于口味的追求,推动了技法的精进,而技法烂熟于心的过程是“杜氏”的成长之路。“农口杜氏”的成功既有日本战后时代的因素,在我看来更主要的还是他对钟爱之事的执着。 他有几个观点,对我现如今的困境是有启发的。 他酿的清酒得到很多次的金奖,也为日本航空供应过酒品,然而在他的观念里面一直并不是将得奖作为自己的追求。参与评奖的清酒并不是一陈不变的,仍旧是个小小的“培养皿”,评奖时追求的清冽爽口,再放置几个月面对消费者时就未必了。好酒,总归是要给人喝的,这是他朴素的观点。 前一段时间还有年轻朋友和我聊出版的事情,觉得自己很喜欢写,特别想有一个作品。我能理解这样的心态,我也是从这样的阶段过来的。而现阶段对于我而言,写作表达这件事情还是有愉悦感的,而能不能出书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现如今我的能力水平以及价值,还真得没到要砍树出书浪费纸的地步。 关于技术传承,“农口杜氏”认为酿酒技法是无法言传的,酿酒这件事情包含了一个人对酒的思考,他所能给予后人的就是干活的态度和方法。我有带过几位想要学习写作的小朋友,我能感受到的是写作其实也同样是无法教的,我所能讲的就如何观察,如何表述,而一个人在文字中如何立意,与他的三观密切相关。 这几年,我也读了很多与日本产业相关的书籍,给我强烈的感受是他们非常精细,也非常尊重有手艺的人。我老家有俗话叫“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手艺给予的只是温饱,从“农口杜氏”八十几岁高龄还在带项目的来看,日本所给予的还是荣誉和肯定。 这几年,我们也陆陆续续开始听到“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这样的字眼,无奈还是错过了很多让新生代看到,一个人执着于某一个领域也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写到这里,就有点想念我的祖母了,翻出那一年写的《如今过年,忆不得那杯浊酒香》来再咀嚼一遍,觉得依然温暖。于我而言,这大概就是一个人执着于某事的乐趣吧。

  《清酒之魂》读后感(四):【品·鉴】杜氏の匠心—清酒之魂

  拿到这本小书,具体的说就像读库的MOOK开本一样,但是比读库MOOK更像书(清酒之魂本来就是一本小书呀)小开本,更适合外出、上下班通勤携带阅读。

  这本书虽然主要是制作酒的匠人叙述,但是从这些口述中窥见日本匠人精神,或者说是匠人精神的延伸——延伸到清酒上。

  其实看封面和封底的那几句话,就比较震撼和感动

酿酒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最深的感情,倾注到酿酒所需的所有物质上

  封面上的话:“酿酒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最深的感情,倾注到酿酒所需的所有物质上”

“不在细节处极尽所能,就无法酿出理想的清酒”从精米到熟成,以匠人之心,成就清酒之魂。

  封底上的话:“不在细节处极尽所能,就无法酿出理想的清酒”

  从精米到熟成,以匠人之心,成就清酒之魂。

  我认为这两句就是对整本书最好的诠释。

  书的前面一点讲的是父亲的言传身教,严父慈母,再加上父亲就是杜氏,等于从小就影响了“我”。口述者农口尚彦学历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可是到了社会上以后才发现,还是应该多上点学好。”原来的同龄人继续上学,有的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公务员;可是,农口尚彦却选择了不同的一条道路:不向“学历”低头,拼命努力提高自己能力,于是当了匠人,专注于酿酒。

  下面是一些名词解释:

  杜氏:杜氏是酿酒的中心人物,他们承担着雇佣他们的酒坊的全部责任,普通的酿酒人称为藏人,而酿酒的监督者,最高酿酒人则称为杜氏。杜氏是酿酒人中最高称号,即使在技术发达的今天,清酒的菌群依旧需要酿酒人具备相当强的观察力与意志力。因此杜氏对酿酒的作用非常重要,各个酿酒厂都会培养优秀的杜氏,在使用同一种米与水的情况下,不同的杜氏会酿出不同的味道。

  纯米酒酿造流程: 酒米精磨→洗米→浸渍→控水→蒸米,到了蒸米这一步就分两种情况了:1.酒母或酒醪(直接放入酒的“挂米”);2.酒曲(“曲米”)→制作酒曲(在曲米上撒下“曲菌”)

  酒母的酿制方法有“速酿酒母”和“山废酒母”

  山废酒母=水+酒曲+蒸米+酵母 酿制

  速酿酒母=水+酒母+蒸米+酵母+乳酸 酿制

  酒醪=酒母+蒸米+酒曲 混合后的水中制作

  酒醪经过发酵好以后,再压榨,就是“原酒”,压榨后的酒渣就是“酒粕”

  原酒过滤→60℃“淬火”灭菌→调和勾兑→装瓶

  日本酒特有的并行复发酵工艺:普通酿酒:糖分转化为酒精;日本酒酿造: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糖化”被酵母吃掉产生酒精的发酵同时进行。

  农口尚彦也谈及自己初次参与酿酒时候遇到的两次失败:第一次失败发现了野生酵母的妙用,也算是因祸得福,特殊的甜味酒上市后被一抢而空;第二次失败就没那么幸运了,吟酿失败,得到教训,同时也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日本酿酒的同时也贯穿了整个日本的传统文化,酿酒也是有文化节日和祭祀的,比如:开工、甄始、新酒、中升、初午祭、皆造、甄倒等等

  又让我想起《你的名字》。在电影《你的名字》中就出现了一种日本的酿酒方式,是用口将糯米咀嚼之后吐在一个容器中,经过发酵之后变成的。在里面婆婆的解释是,当水、米还有酒进入人体内的时候就能够实现灵魂的对接,所以会将这种酒当成祭品。

三叶的口嚼酒祭祀仪式

  《你的名字》中只有神社的巫女才有资格制作这种口嚼酒,制作完成后封存,送到供奉的神迹里面当做贡品,整个过程伴随着神社庆典和祭祀等仪式贯穿,是很盛大神圣的一件事情。

  书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农口28岁当上杜氏,在菊姬酿酒。详细的叙述了经历和和整个酿酒的过程。包括柳社长的全力支持,还有农口自己不断摸索创新,精益求精。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几句话“杜氏,请为菊姬酿出好酒吧!”

  不计成本,做出好酒

  虽然总说自己“不懂”,但却时时刻刻都在学习。

  有这么一位好社长不遗余力的支持杜氏,那份信任加上杜氏精湛的酿酒技术,方能使酿出的就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广受好评。一分钱一分货,绝不降价,只因相信自己酿出酒的品质,这种执着坚持的精神,可能也是匠人精神吧。

  《清酒之魂》读后感(五):清酒之神讲述的匠人之道

  这本书拿到手第一印象是,开本装帧很精致,比较轻,能随身携带,我也确实带着上班路上看呢。本书是日本“清酒之神”农口尚彦70年的酿酒生涯全记录,由盐野米松历时一年采写而成。

  盐野米松四次入选芥川奖,曾用三十年时间走访全日本,采写各地手艺人,对保护传统手艺和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国际天文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著有《留住手艺》等。

  盐野先生采访过许多手艺人,主要关注点和写作策略更多放在对手艺本身的关注上,简单说就是:留住手艺。所以他并不是那种哗众取宠、赚人眼泪的写法,没有把重心落在人物的情感经历故事等等这些容易打动人的地方,而是非常仔细、扎实地记录手艺本身具体的细节。所以他的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读性并不是很好,但实用性和历史价值倒是毋庸置疑的。也因此,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抓住你一口气急匆匆读完的那种快书,而是适合把实体书存放在书架上,慢慢看,慢慢琢磨。

  手艺人不是说书人,他们可能在自己的技术领域是被称为神一样的人物,但他们的语言并不是多么突出,想看故事、看情节就不适合看这样的书。盐野米松的书恰到好处地保持了这样的风格,乍一看可能会觉得,拒绝了一部分爱热闹的活泼的读者群,但这种策略对留住手艺这样的出发点其实是最有效的,可谓不忘初心。

《清酒之魂》内封

  《清酒之魂》,当然是讲清酒酿制技术。

  前三章讲了农口先生大致的一生经历,从他的个人经历可以管窥日本经济尤其清酒行业的历史发展。从第四章开始,详细地讲述了酿酒的技术细节、杜氏的管理心得、更深入的思考等。涉及很多细节,比如选用什么样的大米,打磨到什么程度,怎样洗米,怎样发酵,怎样带徒弟,怎么做生意,售卖跟评奖的不同,跟竞争对手交流,等等。

  清酒是不蒸馏就能达到十几二十度的米酒,可以说是世上独一份儿的酿造工艺。我对清酒本没有太多了解,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家在广西乡下的老祖屋里也做了一个很小的酒作坊。我们酿制的是大米酒,米香型白酒,不是北方常见的高粱酒、玉米酒,是需要蒸馏的高度酒,也就是烧酒。虽然烧酒与清酒有很大不同,在选料、用曲等很多环节都有明显差异,但是用心做好手工艺的那种认真和敬畏的态度是一致的,不少技术细节也值得参考。我们在乡下请教老师傅会得到“该怎么做”的说法,但农口先生的书里却能提供“之所以然”的道理。

  我们在酿酒中体会很深的一点是,酵母是活的,虽然温度湿度等很多方面有技术数据,但有些时候仅靠数据还是不够的,总免不了要有人用心去体会,去品尝琢磨。酿酒这个过程,很大程度是取决于酵母活性的。尽管它只是一种微生物,但是他的感知能力、他的反应,不能仅仅以微生物这样有一点点轻视的名称来概括。我们在发酵时甚至会用蓝牙音箱来给酒坛里的酵母放音乐。

  在《水知道答案》这本书里面,我们都看到在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赞美祝福等正向的信息时,水分子的结构是那么美、规则,而如果听到诅咒批评,水分子的结构就会混乱,很难看。我们相信酵母同样有这样的分辨力。但酵母毕竟不会跟你交流,酒坊中各种设备、条件也都有自己家特点,不能照搬别人经验,所有的事都需要亲力亲为,在具体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

  又比如在原料的选择上,为什么中国北方很少有大米酒,只有在两广地区才会用大米做酒?因为北方本来大米种植就很少,产量又低,自然不舍得拿来做酒,玉米高粱这些粗粮相对比较丰产的时候,用来做一些烈酒,性价比就高很多。

  广西乡下老师傅的经验是,做酒要用陈米。我们一开始就对此表示很怀疑,经过尝试,新米酿的酒明显要比陈米酿的好的多,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常识的经验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还是要回到性价比这一点上。过去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人们舍不得用新米酿酒,家里因为潮湿等各种原因留下一些质量不怎么好的陈米、不舍得丢掉,才拿来酿酒,长此以往口口相传,就说是陈米适合酿酒,而没有人去戳破其实是舍不得用新米才用的陈米。

  清酒所用的大米,更是精挑细选,并且还要磨掉米粒外层含有脂肪蛋白质的部分,尽可能只留内芯。在精米打磨技术不断进步之后,逐渐从磨掉15%提高到磨掉50%,甚至还有更极端的比例,但又并不是磨的越多越好。

  农口先生讲述自己做酒的经历时一开始就说:

  我活到现在这一辈子一直都在做酒,脑子里全都是做酒的事,当初刚入这行的时候觉得这不是什么难的事,只要掌握了流程就没问题了,谁知道真正做起来以后才发现,原来这个门道太深了,越干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很多行业也是一样,先开始以为不过尔尔,有什么大不了,真动手做做,才知道处处是门道,才一天比一天谦逊、敬畏。

  农口先生认为:

  只是把其中的理论原理简单地抽离出来进行机械化的操作,是很难奏效的,只有亲自动手实践一遍才能真正掌握关键,匠人不仅需要脑子好使,还需要勤勉,要能够不辞辛劳地学会用身体去记忆。……

  日积月累的实践总能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慢慢形成自己的直觉,也变得更加自信,这就是用身体来记忆的匠人之道。所以光凭理论上的那套东西,不真抓实干的积累实践经验的话,永远都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正掌握一门技艺,很多细节只有在日常的操练中才能逐渐上手,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细节,才能心神领会、独当一面。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当好好想想自己究竟要酿制什么样的酒,然后从0开始认真修行。再往后就该认真思考酿酒与自己人生的联系了,好好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方向。

  日积月累的实践,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直觉,变得更加自信,这就是身体记忆的匠人之道,朴实的话,睿智的理。

  看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家回顾自己一生的文字,总会有很多智慧的感悟,并不仅仅是他专长的这一个专业领域,可能他不经意的一个总结,反而很能触动你。农口先生说:

  我的酿酒技术无法全部教给他们,因为很多技艺都是无法言传的,同时酿酒还包含了一个人对酒的思考,我能教给他们的就是干活的态度和方法。

  当年轻人问农口先生会选哪个接班人的时候,老人对他们说:

  你们想温水煮青蛙的过一辈子吗?作为匠人只要把自己的手艺磨练好,到哪里都能有饭吃,你们要做的就是专心磨练自己的手艺,其他事情不用你们操心,只要有一技之长,好好掌握我教给你们的酿酒技术,全日本那么多酒坊,到哪里都不会丢人,好好干吧。

  令我印象更深的还有农口先生的家教。1932年出生于日本石川县清酒酿造世家的农口先生说,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父亲就是杜氏,家里总会有别的杜氏来喝酒聊天,他们边喝边聊的那些关于酒的话就很自然的进入了孩子的耳朵,等到将来真正用到的时候,小时候听的父亲他们的那些对话就都想起来了,而且还真起了作用。

  有时候我先生给孩子讲很多社会上的是或哲学上的道理,尤其是讲很多兵法谋略,我听起来都觉得很复杂,难以理解,很费脑子。孩子当然不是特别理解,只是默默地听。

  我说何必讲这么多,他哪里听得懂。我先生就说,不指望他现在的年纪、现在的智力就能完全吸收、就能懂,但这个时候他是全身心在吸收的,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将来他如果用不到这些也就罢了,如果他用得到、遇到相应的场景,做相应的思考的时候,就会从潜意识当中提取这些印象。而且他现在并不是完全不懂,多少也会吸收一些的,脑子勉强跟着转的这个过程就已经是训练了。

  今天也读到李娟在《深山夏牧场》里描述一个4岁的小女孩有模有样做家务的场景。李娟说,在深山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小孩子对生活很好奇,想要模仿也没有别的可以模仿,他们观察和学习的就是大人们怎样劳作、怎样保护这个家,所以在暴风雨来临、大人们冲出去抢救牛羊的时候,一个4岁的小女孩竟然会竭尽全力去拉上毡房的天窗,做自己力所能及甚至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来保护家庭,还是很令人感动的。

  当农口先生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手而着急的时候问父亲该怎么办,父亲说:

  每隔15年20年就是一个周期。现在只能忍着,以后还会有好时候的,这时候需要忍耐,任何事情都是一样,无论是工作还是企业,不可能总是好的状况。

  这种话,在我们其他行业的人看来,也是很有安抚心神的作用的,尤其是在这变幻莫测的2020年代。忍耐,忍耐。

  渔夫不能出海的时候,会认真修补他的网。岁月虽不静好,你也不能一直盯着深渊与巨龙,总还是要做点踏踏实实的事情。除了读书,酿一坛美酒吧,用时光,用岁月,用心。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