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之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意大利之旅》是一部由迈克尔·温特伯顿执导,史蒂夫·库根 / 罗伯·布莱顿 / 罗茜·费尔纳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大利之旅》观后感(一):这是部什么片呢?

  这是部什么片呢?

  1、把天涯国观的帖子从第一页看到第十时,你就会喜欢这部片,既使它是两个老男话唠主持的呱噪片,但片子里满屏绿色山景和简单旅行引领的那种简单充实的生活会吸引住你。。。

  2、另外这也可能是一部你时刻想按鼠标左键的片,因为每当两个话唠开始对话时,你都会忍不住快进。。。

  3、这也意味着它是一部你永远看不完的片,这个好处是,每次重看都能看到之前没看过的内容,每次重看都能让你感到新鲜的老片。。

  4、它绝对比国内的:孙子去哪儿、大屎代、后会有期、黄铜屎代、龟来之类片子的豆瓣分值高,因为本片在真实性和演技上绝对远超上列。

  当然我们也不能低估了脑残粉、二逼文青和水军们在豆瓣的力量。

  《意大利之旅》观后感(二):那个男人世界的崩塌与重建

  看第一部The Trip竟然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啊!昨晚看完这部新的电影,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找了2011年写的影评来看。链接就不在这里放了,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自己去我之前的东西里面翻翻箱子底儿。

  自然还是美食+旅行+人生感悟的日记式电影。成本投入应该比第一部多了很多吧,意大利精致的乡村,海,姑娘,城市,都给拍到了。看到了人物角色的转变:Steve顺利结束了中年危机(或者说麻木了),总之他找到了生活的平衡,家人友人的平衡,不再患得患失。Rob的中年危机终于开始- 逃离现实生活,老婆的冷漠和半大孩子的烦恼,担心剧组的差事,把妹...别忘了这次可是他主动要求去旅行的!吃的喝的就都不说了,意大利菜我本来就各种喜欢,这里不再冗陈。有些大厨烧菜的小瞬间穿插其中,也挺有意思。各种impersonation自然还是很好笑,尤其是Al Pacino的,当然了,这次是在意大利嘛!

  唠叨了半天我还没说到重点。。。这里猛转折一下。

  你过惯了总是一个人没人陪的日子吗?你是否有过那种身边一堆人却仍感觉不到心灵交流的日子?是婚姻里的柴米油盐夺走了爱人的亲密感,还是健康的婚姻本就应该两人各自发展?多少交集是够的是不过分的?失去的爱情能从下一辈的亲情中找回吗?男人的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啊?

  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再怎么问,都没有答案。就像庞贝古城的遗址博物馆里那具保存完好的男尸,Rob自言自语了很久总算满足了他很想要的肯定和赞美之词,Steve却觉得他不可理喻简直是疯了。死去的人不会回答。可是音乐为什么在拍摄抱在一起死去的恋人时忽然变了风格,好像一只手伸进你很放松的心里猛摇了一下。那是一对偷情男女还是夫妻小憩显然是不重要的。他们的爱情永恒了吗?又或者说,爱情或许没那么重要--能每天拥抱你,才可以抵挡一切灾难,包括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火山喷发。

  《意大利之旅》观后感(三):空虚无聊版中年《日出之前》?

  十分认(费)真(劲)地看完了本片,感想就是,这是一部“有趣”但不并不太“好看”的电影。

  电影前半部分极其松散,可以说没有任何主题。然而当我非常放松地以为这就是一部无厘头尬聊片以后,却又猝不及防地发现导演甩出了一大堆超级沉重的主题:中年危机、婚姻疲倦、事业瓶颈,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亲子关系,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全部在影片过了一大半以后才出现,有的几乎是在最后几分钟才出现。也许导演的意图是平淡无聊的生活挖到深层才会看见那些沉重的问题,但我只能说这种结构完全没有为吸引观众注意力或者增强可看性服务。before三部曲看起来没故事,其实主线非常明确,第一部我们一直在纠结男女主能不能在一起,第二部我们一直在纠结男女主能不能再续前缘,第三部我们一直在担心男女主会不会分手,加上话题也是很紧凑地围绕主线的,走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然而本片本来尬聊台词质量就不及before三部曲,再加上前半部一盘散沙的结构,还有大段超长的模仿秀,其实观众前半段弃剧的风险很高吧。作为一个话唠片资深爱好者,我的经验是话唠片一般需要有比较强的感情冲突或者戏剧冲突才行,因为这样可以化解没有故事可能造成的过度松散问题。before三部曲啊、侯麦啊、《杀戮》啊《穿裘皮的维纳斯》啊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本片的结构我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干脆从头到尾无厘头尬聊我可能还会更喜欢一点(那就会产生一部类似日系脱力系的电影?)。

  本片的主要谈话内容就是堆积各种电影、文学、音乐、娱乐梗。因为梗的跨度实在太大了,我觉得能秒get全部梗的观众应该是凤毛麟角。拿电影梗来讲,有比较大众的《蝙蝠侠》,《教父》,007,Tom Hardy,Jude Law,《诺丁山》,有偏文艺的《蝴蝶与潜水钟》,《甜蜜的生活》,马斯楚安尼,有希区柯克,鲍嘉,《罗马假日》之类的老片梗,还有一些我实在是不了解的梗(英格丽褒曼的《游览意大利》,还有我真的完全不知道的gina lollobrigida等等)。恐怕只有真的很喜欢电影的人才能完全看懂。至于音乐梗我基本是如坠五里雾中了。文学梗无数,主打拜伦。两个小时下来感觉进行了一场超长阅读理解大赛。我想本片的理想受众大概要满足以下条件:超懂电影、超懂音乐、对英语文学作品耳熟能详、喜欢看模仿秀、了解欧美流行文化和娱乐圈、对拜伦和雪莱有特殊感情并通晓他们的轶事。任何符合上述条件的人不看本片绝对人生不完整。任何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最好拿好纸笔谷歌,进入阅读理解模式。任何有绝不能对任何信息一知半解的强迫症的人最好赶快关掉,不然有生命危险。

  在阅读理解之余我还发现了本片的暗线就是这对基友的感情戏。后半段两人四次三番要出柜我本来是应该好评的,但他们毕竟只是两个颜值一般的中年大叔,所以我在百忙中很快就遗憾地放弃了这个知识点。

  我已经拿好纸笔谷歌抗强迫症药物奔向a trip to spain了。

  《意大利之旅》观后感(四):声音使你富有魅力,而大脑使你变得性感

  事实证明,仅仅是看着个男人一路边走边聊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何况这两个男人还都是声音迷人的配音演员,这两把出彩的刷子用他们的表现力撑起这部电影,而这,可能正是这个系列能从电视剧再到拍出三部电影的‘人格魅力’所在。

  我第一次了解这个片子源于一次机缘巧合,那次为了读英国诗人Dylan Thomas的《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我在视频网站上听了无数次Michael Caine的表演,他那精彩的演绎延伸到每一个单词的每一个尾音中,令我无法自拔。而视频网站上推送的第二个视频便是Steve Coogan和Rob Brydon对Michael Caine多年口音演变的模仿讨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The Trip这个系列。而在这次影片的第一餐里,二位又对Michael Caine进行了模仿,亦如之前对这位英国国宝级演员的演绎。不得不说当两个演员调动起他们对声音的塑造力时,他们的形象便已经充满了吸引力,而从他们谈话内容中所展现出的学识和经历,也让他们变得更加性感。是的,这是我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声音工作者给出的评价。当然BAFTA(英国电影学院奖)搬给Steve Coogan的六座奖杯也是对他实力的肯定(因为最后一座终身成就奖已经被他本人安排上了)

  如果我能活到那个时候的话。

  ——Steve Coogan

  这个片子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似乎是一部电影,但是整部片子又好似两个演员在镜头前天马行空地闲聊。有时,故事和现实的界限似乎随着剧情的推进而变得模糊。例如,当Rob Brydon和那个船员姑娘睡了的时候,你很难相像他是刚才那个刚和他老婆打了电话,还说那么爱自己的女儿的男人啊。此外Rob和拿破仑套房的服务员的一吻也十分值得玩味。因为他要为另一部剧拍摄一段样带,便请服务员和他彩排一段对手戏,而Steve则帮忙拍摄下来。彩排的最后服务员似乎情不自禁的揽起了他的肩膀,吻了上去,结束,Rob呆住了一秒,表情似乎还沉醉在那一吻。那表情是什么?是爱吗?是回忆昨夜的温存吗?他想起了谁?这段处理是彩排的戏剧表现需要,还是这部电影本身剧情的需要?我不知道。这一秒他在想什么,我很想知道,Steve也很想知道,在彩排前他便已经对Rob能邀请来这个服务员十分惊讶了,而Rob只是轻松的回答,我们昨晚已经排练过了。

  电影里有一点我想小小地提到一下,当他们聊到Steve老年坐在轮椅上只能看着她的性感护士引诱他而什么也做不了时,Rob说到“你只能看着他,而不能伸手去摸你的菲律宾护士”。不知是我对这种刻板印象问题的敏感度太高,或者话者本人认为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总之在全员对这类话题敏感的今天,电影团队本身可能觉得这句话对菲律宾朋友来说只是一个‘善意’ 的玩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诗歌是引子,美食是彩头,声音是工具,而剧情反而变得不甚重要,三颗星有些低,四颗星却又对其他剧情更为完整丰富的电影有所不公,6.9确是应该有了。休息的时候看一看,有助于提升对英国口音、文化、八卦 等各方面的理解。

  等等,你说这是《意大利之旅》?电影本身都没有给意大利语上字幕,你还想着意大利的事呢?

  《意大利之旅》观后感(五):日不落的优越感

  在新学期开始前一晚租来了BBC制作的电影The Trip to Italy,观影后的感受是既为在开始进入忙碌生活之前的短暂休闲时期能看上这部电影而感到庆幸,又因为恰恰是在这个时候看这个电影而感到些许可惜。

  豆瓣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不高,其中较中肯的评论指出了这部电影由于主要是由大段大段的对话支撑起来的,尤其对话还没什么¨营养¨,实在是比较不合中国观众的胃口。这一点,我认可。而我享受这部电影所享受的主要内容也的确是这俩逗逼互相斗嘴互相卖弄的微妙喜剧感。

  首先,这部电影制作的本意,就不大是为了迎合普罗大众电影观者,尤其是国外观众的胃口。BBC在两部The Trip真人秀结束的档口分别在英国本土的北部区域和欧洲大陆上的所谓邻国意大利制作了这两部算来成本非常低的快捷电影。电视剧是分别是每季6集每集40分钟的真人记录片,电影呢,每部也就不到两个小时。这么说吧,这部片子完全可以类比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迄今出了两部,今后可能会有更多,两部均是在电视产品大获成功,为趁热打铁而出的电影。借机原班人马重组,找个借口走出国门,不仅多赚点银子,还一起出国游一番权当犒赏自己。英国观众买账,心甘情愿花钱买票看这俩老喜剧演员模仿搞笑逗乐子,何乐而不为呢。换个角度想,若是某英国本土观众无意看了眼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应该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吧。

  可话虽这么说,即便初衷是为本土观众提供纯英国式的娱乐方式,BBC也不愿意把这部片子给做“独”了。片子当中提到的各种在人文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名号,无论古典文学还是当代名人,从蝙蝠侠代言人Christian Bale,到曾扮演这史上最出名怪兽弗兰肯斯坦的老牌美国演员Robert De Niro,从源自西西里的教父家庭再到罗马假日里的奥黛丽等等等等,都统统跟英国毫无干系,但都被两演员仿佛夸自家人一般聊得眉飞色舞。电影中提到所有这些的目的也无非就是能跟更多的非本土观众创造一些共同语言。

  全剧数来数去估计只有两处文化上的引用与英国有些许关系,那就是弗兰肯斯坦的原作者本人Mary Shelley和被两位主演走到哪里捧到哪里读到哪里还引用到哪里的英国诗人拜伦。英国人天性中的自大在译言上能找到一篇很不错的文章(http://select.yeeyan.org/view/504896/439804)详述,而这样的自大体现在这样一部以卖弄文化为主线的旅行志电影中,就是:我管你有什么电影明星,说到真正的文化鼻祖,经典的文学,还是得回归我老大英帝国(当然非得拼电影明星的话,我们还有被模仿烂了的休格兰特)。

  因而看这样的片子,你不仅得有一定的文学积淀和电影积累,还得有忍受得了英国人昔日雄风已去却依旧日不落的自我优越感的耐心。当你有了这三样,再看这片的感受就差不多类似于看罗宾威廉姆斯早期在小酒吧的stand-up脱口秀或者立波同学专为上海本地人开的专场海派清口——即便你抓到了所有模仿逗乐讽刺的笑点,可你若不是美式俚语无障碍或上海话过关,你还是听不懂。

  我说我庆幸自己能在开学之前看看这样一部片子,是因为我还算有在闲暇时间花上两个小时专注地听这俩老头叨逼互损并呵呵一笑的愉悦心情,但这部片子,像我如上所说,能达到的作用远不应止于此。它应该达到的作用是像一部索引,做为观者,你得顺着字母表的顺序,该谷哥的谷哥,该度娘的度娘,该补的电影补(还没看过教父三部曲的,哎对,说的就是你),该念的书念,好好给自己上一堂学生时代没上好的人文课。可惜我现在是没那个闲心,更没那个时间。想到这里,也就不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无法喜欢上这个故事了:两个中年发福长相砢碜的老男人,啥劲都不用使,别人将费用全包,而二人就在地中海边,看小风景,开小敞篷,住小城堡,吃小意面,睡小(年轻)女人。我也奇怪,他们是凭什么?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