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的读后感大全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是一本由朔方著作,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一):让我们笑着去流浪,家就在前方~

  以前看同学做影视配音,用多种声音合成最好的音效,觉得很新鲜,这次看电影(其实看了三次)看到车撞到雪块那一声音效,就想到这又要用多少种声音合成? 看她改剧本,写分镜本,选景啥的,还在想"拍个电影这么复杂?"看了书才懂,"电影工业"的"工业"名副其实,这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业体系才能够支撑的现代产业。电影中的每个小细节:UI、音效、灯光、布景都有那么多的困难,都要做到极致才能呈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之前听吴京说"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培养了一批人"没太大感触,现在从工业的角度看,才了解这种人才积累多不容易、多么重要!先写这么多。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二):匠心独具

  这本书拿到之后用时一天读完,全书300+页,很完整的展现了流浪地球从构想筹备到拍摄成片的整个过程。

  这本书的编写角度很独特,作者在这本书里的角色更像一名采访者,而每一章中大部分的内容其实都是各个部门的主创们自己的话,全书就是一个超长版的采访报道,除了真实,还是真实。

  书中主要交代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从创意构想到初期筹备,从开机拍摄到成片放映这一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部门所做的工作和遇到的困难,是一部非常大且详实的电影幕后全纪实。从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电影中元素的出处和背后内涵,对理解电影中的一些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这本书中对于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工业化制作流程,部门分工等描写的非常细致,对于影视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重工业标准化电影制作全流程的参考范例。

  总的来讲,从这本书中能看出整个电影制作团队对这部影片的用心,也希望这部片子之后,会有更多的国产优秀影片涌现。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三):过后尽开颜,无人晓旧难

  这本书里的设定并不全,只有一些很基本的设定和大略制作过程。我满以为我打开书之后是各种各样的设定图,数字和各种小标识会把我绕晕。但书里主要的内容是部门之间的相互撮合和部门内部的自我改进。不过这些还是写了满满一本书,如果导演组真的想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写成一本书,我估计厚度可能真的比人要高。 想到《爱,死亡和机器人》里面的特效,效果确实比《流浪地球》好出不止一个台阶。中国的特效技术真的很差,就像是当年的共产党,只有小米加步枪,但还是取得了胜利。从这方面说,《流浪地球》还真的是中国式科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看完才知道真正的做实事的人有多么可贵。想出科幻创意容易,可是把它转化为光影真的很难。需要考虑电影市场,考虑各种特效公司、服装公司的性价比,考虑各个部门的调和,考虑时间的安排,各种各样的,乱七八糟的事你都要考虑,因为说不定有一件小事就会拖累你。

  就这一点,我真的佩服导演郭帆,不仅有勇气做第一部中国式科幻大片,还有能力和毅力管理这一切。

  最后,向中国第一批敢于攀登科幻电影这座大山的登山者们致敬!他们有七千余人,或许我们不会记得每个人的名字,但是这就像是滴雨汇成海,大海这么大,但是少了一滴,就组不成这样庞大的海!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四):影评

  电影一开场,就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人类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在太阳氦闪引发爆炸之前,去往比邻的星系。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成长,成为让地球从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让电影颇具观赏性。

  然而,在小说原著中,电影讲述的故事,只是地球路过木星时的几小段文字而已。这样一部小说,也给了“中国科幻”一个宏阔的背景。人类带着地球在宇宙流浪,距离将以4.3光年为计、时间将以2500年为计,其间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故事,更是一个能够不断拓展想象力边界的舞台。《星球大战》已经拍了10部,《异形》系列也已经有8部,从这个角度看,《流浪地球》开启的,也可能将是一个新的电影世界。

  而在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问。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五):电影中未提及或删掉的设定

  终于到货,一口气读完,从团队的只言片语以及四五十页的世界观和编年史上挖掘出来了些《流浪地球》电影中没有提到的设定和情节,分享出来与感兴趣的朋友们共享。

  对书的内容包含大量剧透,有些地方写的不太严谨,欢迎各位补充与探讨。

  人物设定上:

  1.关于韩子昂(即姥爷)。根据设定1999年出生,是个标准的95后。地球还未进入流浪时代的时候,年轻时的他在上海做建筑工人,因去“沙县小吃”吃葱油面与姥姥相识(成片中被删);后来救下韩朵朵的时候他在参军,退休之后才成为了驾驶员;手机在2075年属于稀罕的玩意,但韩子昂拥有一部;老韩来自于物质丰富的黄金时代,所以比其他人更乐观。

  2.关于韩朵朵,“我要去上海,我要见我爸妈”,她上地面的初衷是去祭奠自己的父母,因而暗中与刘启约定上地面就要带上她,在姥爷死后发现冰面下全是冰封的尸体(成片被删)。

  3.关于Tim(中国心),由于木星引力影响,南半球和低纬度地区7亿居民需转移至北半球中高纬度避难,而Tim正是从赤道北迁的难民中的一员;另外导演说Tim这个角色代表着光,每次出场必然伴随着光。

  4.关于王磊(队长),他一直随身携带着女儿送给他的长颈鹿玩偶,后期将韩朵朵视作自己的女儿(成片被删),所以最后牺牲自己保护朵朵。

  其他设定上:

  1.关于去杭州走上海绕路的问题,最初版剧本刘培强不想让儿子冒险因而故意让莫斯发送了错误的导航信息去上海,后来这个设定被删除。

  2.关于春节不放假仍在上课的问题,地球进入流浪时代之后,全球仅1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其余时间由民间自行庆祝,官方不再安排假期。另外春节的庆祝活动也只有韩子昂这一代的老年人会进行参与,年轻人不感兴趣。

  3.关于VR眼镜里的内容,参考对于VR录像厅的描述“专门放映成长于黄金年代的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影视内容,多数是AV”,不难明白韩子昂所说的“五十年的妹子都在这里了”的意思。

  4.空间站上的人也会打麻将,赌资是压缩蔬菜包。

  5.月球为了不妨碍地球流浪,在2061年被科学家放飞了。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六):电影工业新纪元

  趁着手办周边还没出来,先买本电影制作手记支持一下,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

  书中记录了电影从立项到发行全过程的诸多细节,很多地方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因为导演强烈追求质感,电影中绝大多数屏幕上的UI交互都是实拍而非绿幕,只为了真实的屏幕反光和灰尘效果;外骨骼是由weta全新设计的,所有相关人员都飞去新西兰接受培训,可现场出了状况还是不得不用强力胶等笨办法处理;限于成本和技术实力,不少车辆行驶晃动的镜头都是在现场由人力摇晃拍成的等等。结合全书结尾附上的《流浪地球》世界观概述,回顾电影细节上满满的真实感,让人不得不赞叹郭帆团队事儿办的真是漂亮啊,拿着第一部大投资的国产科幻电影项目,没有去追求劲爆和彩头,而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制作质量上,专注每一个细节,把钱确实花在刀刃上,这样的工匠精神都不成功的话,难道去看看孔二狗那种傻逼作秀吗?

  确实最后成片出来还有诸多的不足,龚格尔自己也说有机会的话剧本其实还能再打磨,很多下了功夫的细节最后也没有机会呈现在银幕上,或者没有被观众所注意到。但其实电影就是这样,我们看到的都是最后光鲜亮丽的成品,但只有从业者才知道其中的艰辛和复杂。全新制作的道具,精心设计的UI,没什么问题,观众看过可能就看过撂过了;但只要有一点点不真实,不匹配,不合理,很快就会被揪出来当作靶子谩骂。可要想做到完美,又岂是投资方加点钱,制作团队费点力就能达到的?

  科幻电影是现代电影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基本类似于航空发动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在世界观构建,美术和UI设计、服化道、特效等方面,都要求有极高的综合实力,其他类型电影可能在某一方面也需要很高的门槛,但只有科幻电影是需要如此整体性的工业实力配合的。《流浪地球》的成功,一方面确实证明了中国也能拍出一流水准的工业特效大片,由此开了个好头;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国内电影工业基础差、从业人员水平低的现状,与美新等还有明显可见的差距。而差距,正意味着超越的希望。

  科幻电影是启迪少年心智,助力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伟大的科幻作品更能影响一整代人的发展。何其有幸见证了这样一个新纪元的开启,何其羡慕以后的孩子们可以在说中国话的科幻电影里憧憬未来,征战星辰大海!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七):Passion and Inspiration

  作为平面设计师,先说这书本身的设计。

  猜测是因为赶着回应市场需求,印刷质量欠佳,全书文本文字灰度不均,部分版面墨量太轻、部分又太重。内页纸张用的是未涂布纸,画面表现力差。黑底白字文本部分出现了文字被背景吞噬情况。中间有一些设定、概念图,没有用合适的开本和纸张进行表现,非常可惜。

  排版做得尚可,有一两处标题断行生硬,无错别字。文本遇到出血跨页插图的时候,因为断句的选择尴尬,阅读节奏被打断过一两次。部分标题与文本的行间距影响理解。整体内容架构清晰、方便理解,读起来很舒服。

  这本书值得再版,印得更好。

  说回书。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记录。我非常羡慕能够参与制作这部电影的人,因为他们是在创造历史。无论有人再怎么看不顺眼这部电影,打一星,到处喷,市场已经从各个层面——不管是票房、口碑,还是国家意识形态层面——都给了这部电影应有的回应。

  这个剧组开先河,把其他人不敢做不愿做的事情给做了,还给做漂亮了,哪怕不是百分之百满意,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宝贵财产。可以说,这部《流浪地球》大概是2019年春节最棒的新年礼物。

  书中基本详述了这部电影遇到过的各种困难。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一部125min的电影背后,是这么一群爆肝燃烧自己不断努力、尝试、碰撞、失败、调整、再来的这么一群人。一口气看完,提印象比较深的几点:

  电影制作的工业化,在中国其实并不是很深入,拍摄这部科幻电影进行了 很多从0到1的工作。

  电影制作牵扯之广,需要做非常多的交接规范和流程管理。非常佩服郭导能把这事儿给办下来,当然还有剧组各个层级参与到制作中的所有人员。权责明晰果然非常重要。

  整本书看下来,大概声效部门是相对最成熟的?看声音指导的部分,整个工作流程都熟捻于心。创意工作,最重要的果然还是事前计划、多手准备、及时沟通。

  郭导心里压力是真的大,工作状态是真的凶猛。一个人如果能这么燃烧一次,创造历史,恐怕也无遗憾了。但是,他们会继续做下去吧。因为有兴趣与激情一直支撑。

  书里的很多内容,在各个渠道都多少有涉及。本书做了更加全面细致深入的描写。对于不明白什么是"电影工业化“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介绍书籍。

  工作效率的提高,果然离不开各种非常帮的生产力工具。

  先到这儿。明天继续写。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八):越了解越知不易

  这样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电影,我们一般人或许无缘参与其中,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设定集去了解去触碰。 起初打开这本书我只是好奇网上流传的那些删减片段,但真正看进去就发现越了解越知道流浪地球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是多么的出色,多么的不易 剧本方面,影片讲述的故事其实在大刘两万多字的原作中只占了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的骨架有了,但要如何重塑血肉,如何注入灵魂,科幻与人物的度怎么把控,就是考验编剧们的地方了. 郭帆导演和编剧龚格尔都在剧本创作最开始的时候明确的表示了“不把科幻两字强调的那么明确”“基于最普世的情感”“朴素却又因为时空特殊性形成的人物关系,才是他们着力甚至有野心去完成的”(p33)正是因为这些,导演和编剧团队将这个故事贯穿始终的内核设定为“家”这样的一个存在于所有中国人心中的普世情感。这也成了故事能够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除去剧本方面,我最在意的还是特效这一部分,这里在书中有提到“四大金刚”这四大金刚是常规拍摄不会涉及的四个部门:维塔工作室、UI组、MDI(421)、希娜魔夫。尤其UI这部分,负责这部分的副导演坦言:“UI部分全中国没人做过”“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不知道是啥”。虽然一开始啥也不懂,但是你们做到了,整个团队在压力下疯狂成长

  关于删减:书中提到爷爷的一个情节特别有意思,但因为时长原因,被删减了,电影中运输队到达上海后,95后的爷爷指着某栋大楼骄傲的说“我造的”,有点可爱又有点心酸,还有一处,刘培强在睡眠仓中醒来,moss为他庆生的情节也被删掉了,希望后续可以有完整版的版本可以发行!

  手记中写到导演组成员在搞完这部电影以后都有ptsd了,但是即使这样导演组的疯狂成长也是可以看出来的,如今积累的这些都是日后的经验。

  最后放一张主创名单,为所有主创鼓掌

主创人员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九):《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阅读笔记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阅读笔记

  今年看电影的最大的惊喜就在于《流浪地球》。

  在二刷《流浪地球》之后,我成了这部电影的脑残粉,在淘宝上买了《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来看,算是弥补之前不了解《流浪地球》的遗憾,顺便也看看电影的制作花絮。

  作为一部重工业视效的电影,《流浪地球》在各个方面都弥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可以说《流浪地球》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开拓者,所以看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的震撼和感动在于:她向我们证明一群人做事时的认真和努力,是真的可以打败困难,向前前进的。

  买到这本书的时候正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极其需要一本书来治愈,看看电影背后的故事,《流浪地球制作手记》从电影制作的各个角度描写和记录了以导演为首的主创人员,在面对很多电影工业空白的技术难题时候,迎难而上,毫不犹豫的决心和勇气,整个团队高效而又有力的技术支撑,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加上灵活的头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这部电影空前的成功。

  从小我就很喜欢各种科幻电影,而科幻电影里面展现出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其他的文体所不能达到的,所以科幻电影和小说弥补了我想要探索更大的更未知的世界的欲望,实际上,流浪地球整部电影除了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好莱坞大片的家国情怀,在这部电影里面,我们可以找到亲情的守护,友情的牢固和全人类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感动,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感动很多观众的原因之一。

  整本书的叙述非常简洁,甚至没有任何多余的描述,更多的关注在了整个电影制作团队每天遇到的日常问题之上,比如说特效团队的磨合,剪辑导演的坚持,对于电影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电影故事的一再修改,从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可以看出,导演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也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让整部电影看起来和其他电影相比气质独特,品位出众。

  通过看这本书,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认真努力的做事,总是会有收获的,特别是当一群人都在努力的时候,沉入其中,你也会发觉奋斗的乐趣。

  最主要的是,看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别人做事为何如此成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鸡汤书,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制作笔记,在这本书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不放弃,努力前行是多么的重要。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读后感(十):中国科幻,道阻且长

  《流浪地球》在春节档票房大卖,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对于这样的电影我一般是不愿意第一时间去看的,否则会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无法形成我自己的观点。踩到一无是处固然可恶,但捧杀也害人不浅。所以要等热度褪了再看。

  电影看完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历史意义远远大于电影本身的价值。说实在的,这部电影放到所有的科幻电影中,只能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和它可以并列的应该是《2012》或《后天》这样的灾难片,而科幻的成分并没有那么多。虽然影片设置的世界观非常硬科幻,但电影只是一个很小的折射面。刘慈欣原著的宏大魅力并没有很好地表达。这部电影的确可以作为新时代华语科幻电影的敲门砖,它比前几年一些粗制滥造的所谓中国科幻片底气要足。但如果把它吹上天了,一点毛病也不让挑,以后还怎么拍出更好的电影来呢?

  读完这本制作手记之后,我原有的想法稍微有一点改变,也有很多新的想法。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幕后情况,我才知道,拍一部科幻电影原来这么难,而在中国更是难上加难。电影里能看到的和看不到的一切东西,都需要设计,都需要布置,都需要一个团队来操办。这些工作并不是单纯说努力就能办到的,得学习,得熬夜,得急中生智,得灵活变通。最终拍出的这部电影,才可以称得上是,问题不少,但很有诚意。

  我认为,这本书里最重要的一点,最能体现《流浪地球》和其他“伪”科幻大片的区别的一点是:整个团队的着重点始终是“如何让电影显得更真实”而不是“如何让电影显得花了很多钱”。真实,不尴尬,比打造世界奇观更加重要。书里提到,有一个小组叫做UI组,专门负责设计电影里出现的各种显示屏的界面,在国产科幻片里是第一次出现专门负责做这个的团队。好莱坞的经验是用绿幕合成,这样效率比较高。但导演郭帆说,这样不够真实,如果是真的显示屏,应该会有点脏,甚至有操作员的手指印。最后电影里的显示屏都是实拍,虽然观众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科幻电影,与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好莱坞的科幻片中,中国元素其实已经不少,中国文化、中国面孔、中国地标(特别是背后的中国资本)屡见不鲜,在《2012》、《地心引力》、《火星救援》里,最后都有中国力量来帮忙,甚至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中国元素再多,也没有一部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幻电影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中国电影即使不刻意加入中国元素,只要讲中国话,做中国事,自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难就难在邯郸学步,学不来好莱坞,把自己的东西也丢了。

  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的周期基本是三年,《流浪地球》引发的科幻效应,至少要三年后才能看到。科幻大门既然打开,也不会轻易关上,可能会有佳作诞生,也可能会混进妖魔鬼怪。而中国科幻也不能满足于一个刘慈欣,足够庞大的科幻人群还尚未形成,国内外的许多科幻佳作依然读者寥寥。还没有到得意自满的时候,作者和观众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