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归何处》是一本由李昊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归何处》读后感(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城市
百度词条中,城市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拥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
我的家乡沈阳市,是辽宁省的省会,可以说是一座大城市。这座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曾经这座城市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然而后期,却因为发展重工业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她开始变得衰落。但这里的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家园,开始逐步治理自己的环境污染,顺应时代的潮流,一步步改进自己的城市规划。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2017年全国26省会城市GDP排名,沈阳以5865亿元排名2017年全国省会城市GDP第15位。
亚里士多德说 :“ 人们来到城市 , 是为了生活 ; 人们居住在城市 ,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
《城归何处》这本书就是写出作者在从事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记录我们生活的城市。
一、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和传承,更是对未来的想象。
最近,周围朋友都被网剧《长安十二时辰》疯狂刷屏,如百科全书一般的场景重构,皆有历史出处可考,其细节之丰富令人大呼过瘾。
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长安城主要分为三部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是皇室家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是中央行政机构所在地,外郭城分布着居民区、商业区和寺塔等。长安城的建设成就是唐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及于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足以可见,当时的大唐长安城的城市规划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什么是城市规划呢?城市规划是指国家对城市的发展规模和方向、城市建设和布局的总体计划。其目的是从总体上划分城市的功能和结构,使城市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为什么要有城市规划呢?因为城市规划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方方面面。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愈来愈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主体。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活动的全球扩散和全球一体化,城市的空间分布和功能组织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一个成功的城市建设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追求科学与美感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优秀的城市,通过整体规划设计,能够优化配置各种城市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文化力。 可以说,城市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和城市将来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是城市居民的心灵归属和家园。
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城市中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多数城市道路变得拥挤不堪,在出行高峰期甚至造成交通瘫痪,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这,就需要城市规划的介入。 通过城市规划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在主干道施行架设地上天桥或者地下通道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方便。
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需求,相应的也会出现更多的生产工厂的建设,这些都需要城市规划进行统一合理的安排,以保证其功能和用途发挥上的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经济、文化发展。
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将城市精神、文化、发展融入到城市中,还可以充分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内涵。
拿上面提到的古城西安城来说,西安全城都在营造着新复古与唐文化的氛围,与众多新兴城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天然优势。在它的城市规划中,就将保护、恢复、重新利用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和古建筑同发展现代城市的功能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城市风貌。
这种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进行抢救与保护,既可以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吸收,又可以将现代化的概念和文化、技术融入建筑中,能够提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认识和信心。
城市是千万人命运的集合。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城归何处》,献给每一位真正热爱城市的人。
《城归何处》读后感(二):《城归何处》:当我们聊城市规划师的时候我们在聊什么
提起建筑大师,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出现的名人,便是梁思成。梁思成不仅是著名建筑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城市规划师。建国初期,对于北京城的规划,梁思成与陈占祥一起提出了“梁陈方案”,建议新旧城并存,在完整保护旧城的基础上,在城外建设新的行政中心,把城市分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区,形成“大北京”,然而,这个建议并未被采纳。
建筑师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总是光鲜亮丽,然而,对于城市规划师,却是一片空白,没有形象。关于城市规划,在影视作品中都不常见,我们也只能想起电视剧中的零星半点印象:《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一直盯着城市地图在规划着什么。
《城归何处:一名城市规划师的笔记》就是一本帮我们揭开城市规划师神秘面纱的书籍。这是一本散文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对城市的评论,对城市规划师的介绍,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的侧影,中外城市旅行的见闻展开,以城市规划师的视角,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角度。城还是那个城,只是我们看城的角度,更加多元化了。
《城归何处》的作者李昊是一名跨界的城市规划师,在豆瓣网站的名字叫墙头马上——墙头马上看世界。不会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曾被称为“城市规划圈第一写手”,所以他写了一本外行也能看得懂的关于城市的书。
别人用很多年的经历和经验写出来的东西,我们读者用几天就能读完。都说城市无故事,都说城市就是冰冷的水泥森林,没有人情味。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戴上城市规划师的眼镜,重新看一眼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1.城市规划师是设计城市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为一名城市规划师,对于作者来说并不是偶然。妈妈是地理老师,从小的耳濡目染和熏陶,加深了对于地理的喜欢。比如,在高中,翻开地理教材,非但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整个花花世界都尽在眼前,看着世界地图,感觉“甜蜜又带有一丝感动”,憧憬着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对于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不了解,所以报考了其他热门专业。然而兜兜转转,大学期间,无意中发现,原来城市规划就是属于地理学。后来跨界成为城市规划师。
在现实中,城市规划师是这样的:白人,42岁,中等收入。等等,这里是美国的城市规划师的画像。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则相对年轻,二三十岁,穿着朴素,称呼则是x工,比如张工,李工。然而,现实也有些残酷:加班,压力,改方案,出差,收入有点呵呵呵。
城市规划师经常充当“背锅侠”:北京那么堵,都是你们没有设计好!西直门那个桥,简直是个迷宫!诸如此类。实际上,城市的发展,设施的好坏,生活的便利,是很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建设的程序是先做城市规划,然后政府出让土地,开发商拿地,建房。
美国的城市规划师平时需要走街串巷,和社区邻里交流。所以大部分都是本地人,需要熟悉本地的法律法规和风土人情,更要知道社区居民的想法和需求。而中国的项目主要是和政府打交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转型,公众参与度也越来越大。
其实,城市规划师的个人发展,和大的宏观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个人的黄金年代,也随着时代的洪流往前行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影响21世纪的两件大事: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引领的新技术革命。在这场洪流中,每一个个体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水滴。
2.城市化:北京有九百万辆自行车
作者曾经被外国人问过,北京有六百万辆自行车,对吗?之所以会这样问,和共享单车一点关系都没有。原来,有一首英文歌曲广为流传,名字叫做nine million bicyles,第一句歌词就是北京有九百万辆自行车。
关于自行车,还有一个故事,新世纪初,有外国记者专门来北京派车自行车王国的街景,然而,只能看到一辆一辆飞驰而过的小汽车,不禁产生了疑问:自行车去哪儿了?
一直往前追溯,北京的城市规划在苏联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街坊式住宅的大院建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百万庄住宅区,是新中国第一个自主规划设计的小区。这个阶段,大院配上自行车,是最好的交通方式。
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进行商品房建设,城市功能分区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开始,私家小轿车逐步出现在街道公路上。后来,车辆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个时候,自行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通勤的需求,不能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西方国家长达几百年的城市化进程,我们短短几十年,就已经完成。所以,曾有人说过,我国的城市规划可以做到世界领先,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在短时间内经手这么多的真实的案例。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世界上各种建筑理论在这片土地上变成了真实的建筑。比如说,北京东直门附近的MOMA和侨福芳草地都属于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hopsca,是指融合了酒店hotel,办公office,公园park,商业购物街shopping mall,俱乐部club和公寓apartment等若干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
北京东直门附近的MOMA就是建筑现象学代表人物史蒂芬霍尔的作品,这位建筑大师更加注重的,是建筑物中人的交流。和封闭的高档小区不一样,MOMA是开放的,试图形成一种通透的城市场所。侨福芳草地的主持设计师徐腾则是受英国伊甸园项目的影响。它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商场,集写字楼,商场,艺术展览和酒店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建筑。
3.“城市规划既是我从事的工作,也是我观察世界的窗口。”
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除了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你最喜欢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宜居?
人们愿意去移居的城市,自然也就是城市规划做得比较好的城市,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大家肉眼可见的特征,比如,市容街道整洁,市民生活便利,交通顺畅,生态环境较好。
可是是“职业病”,也可能是本身就爱好,作者在业余也是一名背包客,游览了很多国内和国外的城市。如何进行城市旅行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已经是过去式。当你旅游的时候,你在游什么?
大部分的时间力,我们游客其实是通过衣食住行来了解和认识一座城市。其实,游览一座城市,最不该被忽略的,就是城市规划馆。抛开导游的讲解以及导览册上的介绍,我们对于一个城市,很难有一个全局的认识。来到这里,仿佛得到了动作大片里的记忆移植,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何在这座城生活,居住。在国外的城市旅游,搜索“城市名字+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就可以找到当地的城市规划馆。
其实,很多人选择成为城市规划师,多多少少都是有一定的情怀和理想主义在里面的。然而我们都知道,理想主义与现实,并不总是能够完美契合的。究竟是充满理想的城市规划师改变了城市,还是城市改变了他们?在时代的浪潮面前,大家都是一滴水。城市规划师,妥协和沟通,加班和改稿,都是常有的事情。何艳玲教授曾在一次会议上说过:“我们都可以更天真点,回到初心”。兴趣+初心,才能走得长远。
《城归何处》读后感(三):《城归何处》:大都市or小城镇?这个时代关于城市的爱与愁
如果有人问你,你最爱哪一座城市?伴随答案而来的,一定是心中关于这座城市的种种记忆与情感。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感情,可能由于一个人、可能源自一段生活的经历、也可能来自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受……
《城归何处》是一本寄托了城市规划从业者对城市情感的书籍。作者李昊是专业的城市规划师,被称为“城市规划圈第一写手”。这是一本饱含对城市热情的书,从书中你可看到不同国家、民族、信仰、文化、生活方式下的人们,对于这个时代城市的爱与愁。
一、大都市or田园牧歌
到底是选择在大都市生活,还是回归到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是这些年人们热议的话题。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到“逃离北上广”,再到今年大火的李子柒,无一不是与这个话题互动下的产生的现象。
人类生来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注定要承受选择的纠结与痛苦。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可以说是“囿于楼宇,心怀野望”的。因此,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大都市or小城镇,不是单纯的关于城市规模、大小的讨论,而是对于它们隐喻的讨论,它们暗合了这个时代的出世与入世。
买不起的房子、挤不上的地铁、散不去的雾霾、控制不住的无力感、无处安放的归属感…所有这些在大城市生活的困难,都如同入世的困难一般,让人痛苦。
很多人心向往之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就像是出世。你为什么喜欢田园牧歌?就是因为它短暂且难以接近,但正因为如此,它让你有了无限的想象和期望。
然而事实上,正是由于笃于实践、入世奋斗的浮士德精神,才造就了这些年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正是凭借这样的年轻人源源不断的前来,而得以持续繁荣和不断扩张。
如果你始终抱着得过且过的“苟且”态度,只是用逃离的方式来回避入世,那无论你在多远的远方,你也找不到真正的诗意。只有努力尝试过入世奋斗,你才能真正懂得诗和远方。
你说,为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是逃避?因为在那之前,陶渊明先后做过江州祭酒、主簿、属吏、参军和彭泽县令等官,充分入世,最后看透官场,才拂袖而去,归隐田园。
所以说,想要出世,必先入世。
二、故乡与城市:爱与愁
关于城市的歌曲有很多,有一首叫《牡丹江》的歌,妥帖地表达了人们对城市与故乡的纠结情感。
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中国的城市化,是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全球化和本土文化交汇碰撞,以及社会经济急剧转型下,生活在从故乡到城市打拼的人们,对于身份认同产生了极大的焦虑感。
虽然生活在城市中,却缺乏归属感,觉得那是自己到不了的远方。虽然故乡牢牢地拴住我们的心,但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场景,又让我们觉得故乡已是回不去。
当然,正如洛夫克拉夫特所说:我们都是广阔空间里的流浪者,漫长岁月中的旅行家。
我们生来就是要漂泊的,所以我们更要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与城市。城市里同样存在着温情的人间烟火,它也会让人产生“理论是灰色的,但生命之树常青”的感悟。
城市感受到了人们对自我认同的渴求,城市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重塑人们的身份。对城市文化和新生活的绝对向往,也吸引着人们源源不断的来到城市,反过来重新塑造城市。
城市最终成为城市,不是靠图纸画出来的,也非仅仅靠砖头建造出来的,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生造就的。我们的城市永远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你我就是城市的创造者,充满了对城市的爱与愁。
三、何以为家——此心安处是吾乡
豆瓣2019评分最高外语电影《何以为家》的原名“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耶稣在自己家乡拿撒勒不受欢迎,就到迦百农去传道。再后来,这个“家外之家”也遭到了毁灭。迦百农代表着无处安放的信仰,无处停泊的灵魂。
从中不难看出,“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何以为家,也成了每个人心中的终极问题之一。
从乡村到城市,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洪流的一部分。我们在这股洪流的裹挟下不断向前,时常觉得自己像一朵浮萍随波逐流,又无依无靠。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说:你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而在于它对你的问题提示了答案。因此,若要择一城终老,选择那个可以给你答案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生活方式能与你的价值观形成共振,能让你感受到心安。
此即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他乡还是故乡的纠结也势必会一直伴随我们。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归何处》透过城市规划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百味人生,也可以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重新认识并感受城市。
愿你可以,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城归何处》读后感(四):《城归何处》:我们能否在大城市找到“归属感”?
一年四季的凌晨,望京SOHO都是灯火通明。这片天地属于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为了实现在大城市扎根的梦想,他们每天不惜奋斗到很晚。直到凌晨之后,他们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当他们回到狭窄的出租屋,回看望京SOHO那一派灯火通明时,偶尔会泛起一丝陌生感:这城市的万家灯火,并无一盏为他们而点燃;而为他们点起灯火的故乡,早已成为了无法倒回的过往。
这里是望京soho我们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中,单单是活着,便已经竭尽全力了。而“家”的概念,却已经越来越模糊。眼前的城市与遥远的家乡,看起来都像是“家”,细看却又都不太像。
一言以蔽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归属感”都是一种奢侈品。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意,为了逃离不如意的生活,我们尝试逃离眼前的生活,但并没有人肯告诉我们,我们该逃往何方。
我们到底该去哪里寻找归属感?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更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同样是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为什么每到一座新的城市,就会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呢?
城市规划师李昊,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在他十年如一日的职业生涯中,在足迹遍布五大洲,踏足了很多城市之后。这个阅城无数的年轻人,终于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而“归属感”这个看似无解的疑问,也从此不再混沌不清。
他将自己的结论,记录在了自己的著作《城归何处》中。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归属感”的来龙去脉,最终寻得一个完美的答案。
(一)入世与出世
鲁迅曾经说过:“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从古至今,莫不如是。
上古贤君尧舜禹被后人称颂的最大原因,便是他们的“无私”。在交接权柄时,他们并未将领袖的位置传给子嗣,而是让给了部落中的贤者。当然,这些都是被粉饰过的历史。在真实的情况下,这些部落的继承者,可能都为上一任领袖,开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这话就是教父说的郡县制的帝王为了培养恭顺的奴隶,便刻意隐去了斗争中的血与火,将残酷的上古时代,描绘成为了“贤者为尊”的君子盛世。他们的方法很奏效,在郡县制的千年帝国中,人们循规蹈矩,遵守着三纲五常,扮演着体制奴隶的角色。绝大多数人都忘却了一个事实:真正能逆袭的人,是儒家和土匪的结合体。
善用意识形态蛊惑人心,且能杀伐决断的人,才能成为万人之上的领袖。
而在西方的社会中,人们从来不肯掩饰自己的欲望。在巴尔扎克的笔下,拉斯蒂涅在安葬了高里奥之后,心情复杂地远眺巴黎。他望着塞纳河畔那通明的灯火,不由得豪情万丈,大声高呼:“现在,让我们来斗一斗吧!”而此情此景,与踌躇满志来到北上广的年轻人,却又何其相似?
当然,这些年轻的奋斗者,也未必总会成功。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便为我们描绘了盖茨比的兴盛与谢幕。这本虚构的小说背后,分明是“迷惘的一代”,对这世界的无所适从与满腹惶然。一百年后,历史再一次重演。就在2018年,北京的人口净流出16.5%。这场人口逆流,折射出了很多年轻人破碎的北上广之梦。
儒家和土匪死了,道家活了。很多人在厌倦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后,会第一时间回忆起故乡、田园与乡下。似乎自己生来,便该属于那片土地。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么?
(二)举世相通的田园梦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古至今,很多人到中年,却依然一事无成的人,都会萌生“归隐田园”的想法。当然,并非每个人都知道,陶渊明家境殷实,所以哪怕“草盛豆苗稀”,也能确保一家老小衣食无忧。
富人才有资本“归隐田园”,穷人只配做个“归隐田园”的美梦,仅此而已。
所以敢于帮穷人造梦的人,终归会成为万众追捧的意见领袖,大名鼎鼎的李子柒便是如此。在中国的自媒体界,李子柒无疑是一个异类——她无需看任何甲方的脸色,也不用输出任何观点,甚至在拍视频时,连话都不用说上几句。只需要动手去做,就足够了。
她只需一举手,一投足,便足以画尽那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当然,如果你只认为中国人喜欢田园,那可就大大的错了。早在两个世纪前,美国作家梭罗便在散文集《瓦尔登湖》中,绘下了一幅美国郊野四时更替,万物滋长的图景。时至如今,很多人还对梭罗笔下的木屋心向往之,恨不得逃脱现在的生活,隐遁到那片静谧的乡野之间,从此不问世事。
盎格鲁·萨克逊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可以一路追溯到英伦时代。早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人第一时间享受到了工业时代的便利,但人与土地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使得英国人愈发怀念往昔,并无比思念往日的田园牧歌时代。在这种思潮之下,华兹华斯、济慈等田园诗人横空出世,与“英伦段正淳”拜伦三者齐名,让当时的大众纷纷倾倒,一时间圈粉无数。
可见人类的田园梦,是并无国界之分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彼时彼刻,恰如我们的此时此刻。
然而姜文早已看穿了一切城市的灯火与乡野的静谧,似乎都能为人带来归属感。那么问题来了,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到底该如何寻找“归属感”?
(三)走遍天下城市
《城归何处》的作者李昊,在书中写下了答案。他在书中如是说:“工程是理性的,用来改造世界。情绪是感性的,帮助我们和世界互相接纳。”
身为城市规划师,必定要与理性相伴左右。如果摒弃了理性的约束,一切规划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但在这钢筋水泥之外,无论是设计的美学风格,还是楼群的布局,名字与简介,都要与城市的本土风味契合。否则,新规划的城区,必定会与老城区格格不入,显得不伦不类。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有内味儿了”才是终极目标。
根据李昊的经验,我们必须要深入老城区,才能尝到“内味儿”的一鳞半爪。在时光的雕琢下,城市的面貌日渐更迭,历史则会沉淀在街头巷尾,沉淀在陈旧的街区,热闹的市井,以及人们的一饮一食中。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这些细微幽深的小讲究,本不足为外人道,但却被李昊尽收眼底,不仅被写在了书里,还被拍摄了下来,成为了珍贵的影像。
譬如俄罗斯的城镇乌兰乌德,便处处透露着工业化的气息。这清冷刚峻的色调背后,透露着残酷的城市条律:适应寒冷者生存,不适应寒冷者将被彻底淘汰。
乌兰乌德掠影但香港尖沙咀则完全相反,在一个世纪前的动荡中,许多人避居香港,在市井之间隐遁自身。而这破败斑驳的招牌,无疑就是“隐于市井”的最佳注脚。谁都不会知道,这些不起眼的招牌背后,到底藏着一个如何让人目瞪口呆的高人。
无论是正剧《一代宗师》,还是喜剧《功夫》,都是对这城市韵味的严肃致敬。
尖沙咀掠影唯有亲身踏足这些城市的人,才能体会到深埋在城市中的韵味。而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又被李昊记录到了文字、相机里。每一座他踏足过的城市,都成为了他记忆的一部分。最终,又被汇总到了《城归何处》这本书中。
宛如古代的文人一般,李昊在造访他乡时,总是会带着一本书,一边用脚丈量着城市的土地,一边用文字触摸着城市的灵魂。如他所说,“如果西安没有陈忠实、贾平凹,南京没有叶兆言,天津少了冯骥才的情形。那样这些城市将会变得多么苍白!”
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到底在哪里?
就在这泛黄的照片里,在那些动情的文字里,在我们前行的脚下,也在我们的脑海里。
(四)人与城市
中国人向来务实,所以中国能拥有这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及这四十年的飞速发展。但我们的感性世界,却被一大片荒漠所覆盖。人们将其视为“无用”,最终使得人与人,人与城市间的关系,都无比疏离。
每个在城市中奋斗的人,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浪者。他们的家乡只可驻足,却绝不容许他们再去停留。而眼前的城市,却根本无法让他们将其视为“家园”。
但无论如何,历史的车轮仍在缓缓前进,宛如一把无形的刻刀,将城市雕琢出形态各异的韵味。而人们为城市留下的文字,则记下了这缓缓流淌的历史。总会有人,被这韵味与历史所深深吸引,从而成为城市中新的扎根者。
一番辛苦,二三城走遍,四顾茫然,五味杂陈心间。六欲七情藏心底,八苦萦绕身边。九州十方踏遍,百折千回,万家灯火照从前。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完)
《城归何处》读后感(五):诉说这个时代的爱与愁
我生在中原地区的一个小村庄。年幼时,有时在村里被我奶奶照顾,有时在镇上和我妈一起住。我妈在镇上的中学教书,有一段就找了个亲戚来帮忙做我的保姆。记得有一次,县城有人到镇中学家属院推销自制的饼干。这个亲戚买了一些给我。饼干的味道我已经记得不得了,但模糊的印象里记得她给我说过这样的话:“城里人和农村人就是不一样啊,农村人住平房,城里人住楼房;农村的人吃煎饼,城里的人吃饼干。”
许多年后做了城市规划师,回味起这句话的精辟。你看,这简简单单的话,就说明了城市区别于乡村的特点:物质空间的居住环境,社会空间的生活方式,可不就是楼房和饼干嘛。
后来,我和我妈作为“随军家属”,一起到了城市和我爸团聚。部队大院,就像一座城市一样,面积巨大,设施齐全,给了我和农村全然不同的感受,我也第一次感受到城市和乡村的区别。对我而言,大院是我童年的伊甸园,是塑造了我精神的理想城市。
再后来,我爸转业,全家搬到了省会。省城是个大城市,尽管与军营所在的小城一河之隔,但我却感觉却恍若隔世。我一下子被投入了城市的海洋,集体消解,个人的无所适从。大院文化的宏大叙事,开始让步于商品房小区的经济法则。
那时候我常常骑车自行车到处溜达,有时坐在马路边上,默默的和这个世界对话。少年的迷惑与懵懂,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如影随形。后来我看到城市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的话,“人类通过重塑城市而重塑自身”,便想到那一段记忆。
每一座城,都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再后来,去上海和北京读大学,又出国、回国。一路走来,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国际大都市。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化”。
亚里士多德曾说 :“ 人们来到城市 , 是为了生活 ; 人们居住在城市 ,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有无数的和我一样的人,都通过城乡间、城市间迁徙的切身的经历,感受到了城市化的脉搏。
中国的城市化,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每年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就超过欧洲很多不算小的国家。有时候我会想,这么宏大的社会变迁,可能只有我们这代人才有可能经历。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思考,却很难回答。我是一名城市规划师,每天都在图纸上设计一个个城市的蓝图,为城市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我也时常在理想与现实中纠缠,有时越看越不明白。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属于城市的时代。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在城市,我们的下一代,可能会更多的人成为城市人。我们把人生交付给一个个城市,而我,选择以这本书来回应这个城市时代。
这本书是一份记录
城市是个万花筒,我们看到最前沿的高科技也看到最触目惊心的污染;看到高尚也看到堕落,看到伟大也看到庸常。我们的城市,有着最高的复杂性,和无限的可能。金碧辉煌的大酒店,可能一路之隔就是蚁族聚居的城中村;财富榜单上的大人物和低收入者,可能每天都擦肩而过。欧美的城市几十年上百年能保持风貌不变,而我们的城市,可能过一个假期就能让你认不出来。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一定会被这剧烈的变动所震撼。
刚工作那几年,有时候加班到深夜。站在单位的高楼之上,俯瞰城市的万家灯火和车来车往。 有时候会想,无数的规划师们,把青春献给了堆积成山规划图纸。但最终,我们究竟为城市留下了什么?我们与城市达成了怎样的关系?
所以我也想下记录城市化的侧影,记录下面对城市变迁的人的故事。
这些年走访了一些衰败的老工业城市。那里随处可见破败的方盒子般的筒子楼,以及被报废机器和杂草占据着厂区。但在没落与乏味的意向之外,那里依然不乏日常生活的诗意。在街边饺子馆里热气腾腾的小饭桌上,能汇聚厂区几十年的风云历史。在菜市场的大白菜和葱姜蒜之中,隐含了城市变革讯息的密码。即便是倒闭工厂的职工宿舍,只要还有人居住,那便是一座活的博物馆,记录了城市变迁的鲜活历史。不变的方言、民俗和家长理短,凝练了市井的魅力,维系了城市的的人文生态,使得人口外流、经济下滑的城市并未彻底的在社会学意义上崩溃和瓦解。
而在走在创意经济和互联网大潮前沿的深圳,在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背后,住在城中村里的“三和大神”们,则用充满着“丧”的方式,虚度时日。他们颓废、无助的日常生活,同样是这座效率至上、充斥着金钱与机遇的城市的一部分,是时尚街区的另一面。他们用逃避来反抗无助的命运。
在这个缺乏诗意的时代,最能打动人的却依然是诗意,那种寻常生活不经意闪现、直抵人内心深处的诗意。写的关于城市的文字越多,越想去记录普通人,追寻他们生活中的些许闪亮。我为自己的随笔集一开始策划的名字——《城市时代的爱与愁》,也是希望能够表达对城市的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注定落脚在城镇化大潮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身上,我们能从他们的际遇上,探寻到时代变迁的隐喻。
这本书是一座桥梁
城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按照规划师们的规划一步步建设出来的。城市规划师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就像是城市时代的萨满,掌握着城市发展、演变的密码。
不夸张的说,无数人的命运安排,都被城市规划师们设计出的一张张规划图所影响。不信,你看下《人民的名义》里的领导干部们,办公室挂着规划图,走到哪都是拿着规划图。特别是易学习:“十张规划图,一把辛酸泪啊。”
但城市规划这个行业,却是个小众行业,从业人员不多,受众面窄。曾参加过一个高端就会,在场遇到的人,只要一听说我是城市规划师,就都马上显示出强烈兴趣,一边递上名片一边问我:“城市规划是什么呢?听起来很高大上啊!”我说哪里有什么高大上,和建筑工人一样,都是造城市的人。建筑工人在工地搬砖,我们在电脑上搬砖罢了。
在我解释之后,接下来便是接受质问的时间:“北京那么堵,是你们的责任吧?”“城市里雾霾这么重,你们怎么解决?”“那个哪哪的立交桥,简直是迷宫啊,每次开车都迷路啊。”“地铁太拥挤了,你看怎么办?”“我家那一片房子都盖得那么丑,是不是你们行业审美不行?”这种前后态度的落差,让人尴尬。
一般在向其他行业人员解释城市规划时,规划师往往说的头头是道。但对方却无动于衷:“哦,啊,哈,这样啊......”。可一旦有了城市问题。第一个被骂的就是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操碎了心,结果成了“背锅侠”。
但是,城市规划确实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方方面面。城市的人口要有多少,新城新区要建多大规模,该修多宽的马路,城市的CBD要建在哪里,今后二三十年要新建多少的小区,买菜的菜场有多大面积,家附近是否有中小学,小区里应该配套什么类型的设施,楼盘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容积率,地铁会不会通到单位附近,老城区该怎么保护,新城区的建筑应该是什么风格,刚修好的道路为什么还天天挖沟……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这些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关乎城市规划。甚至网络上热门的城市PK地图炮和拆迁暴富等话题,都是城市规划的范畴。看上去规划无所不包,“管天管地管空气”。
这工作,自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互联网公司里,一个团队绞尽脑汁可能也只是设计一个小应用。而一个年轻的城市规划师 就能设计一整个城市。只见他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大手一挥,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数百万人口的城市就被设计为模型和蓝图。千万人的命运,都挤在一张不大不小的规划图上。
但实际上,别看城市规划师们干着指点江山的宏图大业,但他们也终究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每天都在做着规划城市的事情,但也被城市安排的明明白白。很可能白天在市长书记面前侃侃而谈城市发展战略,晚上回到出租屋的隔断间提心吊胆。
打开城市规划的成果,能看到一张张酷炫的鸟瞰的蓝图。但在那之下,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对于这座城市的每个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居住、就业、拆迁、安置、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是其人生的全部。
按照官方的定义,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而我们日常生活的琐碎,以及个人命运的际遇,其实也都与这张规划蓝图分不开。此外,这个行业还有个名词,叫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就是让大家知道,让大家说话。
因此,我希望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一座传播与沟通的桥梁。让城市规划师向社会诉说城市建设的密码,让我们互相交流城市生活的期许。
这本书是一封情书
我对城市规划的兴趣,源自于对地理和地图的喜爱。这些年,每当有人问我专业和职业选择时,我总是劝他们: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人这一生,除了睡觉之外,最多的时间,都是花在在工作上。怎么能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那岂不是和不喜欢的人过一辈子一样难受?
我从小就喜欢地理课,喜欢对着城市的地图涂涂画画。甚至看到地图就兴奋,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喜欢的女生的心动高度类似。在中学时的晚自习上,每当被题海压得喘不过气时,我会望着漆黑的窗外神游,从到降雨最多的乞拉朋齐,到极寒之地奥伊米亚康,从马尼拉的热带气旋,到乌兰巴托的寒冷空气,这些地图册上的城市,给予了我对于未来的幻想。我知道,有无数的城市就在远方。
后来读了大学后才知道,能够画城市地图的,是城市规划专业。尽管我读了个和城市规划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但还是从兴趣出发,一路兜兜转转最后终于进入城市规划行业。城市规划不仅仅是用地图来观察和研究这个世界,而且更要用地图来改造我们居住的城市。
城市规划既是我从事的工作,也是我观察世界的窗口。在面对城市的时候,我不可能不饱含热情。这本书不是理论读物,而是献给城市的一封情书。书中有评论,有随笔,有戏谑,有游记。这些多样的内容,就像城市的要素一样丰富一样。我知道很难说完美,但我希望文字能足够真诚。
与我而言,文字记录了我这些年的欢乐与理想,困顿与忧愁。我曾写过无数的关于城市的文字,里面不乏妄语或谎言,但我把内心最想说的话,都留在这本书里了。
最后回到这本书,正如封面上的介绍:近百个国内外城市的考察和游历,132张照片,30万字的记录,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份记录、一座桥梁、一封情书。
从具体内容上看,简单的说,这一本城市文化类的大众读本。全书有四个板块:第一部分是从各个角度对城市文明的评论:第二部分是城市规划这个行业的通俗介绍,你会了解其中的苦辣酸甜;第三部分是中国城镇化历程中的各个侧影;第四部分是对中外城市的游历与感想。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意义、有用和有趣。你可以在家里躺在沙发上随手翻看,在加班累的时候撇上两眼,或者是旅行时打发候车的时间。这里没什么深奥的专业知识,对城市感兴趣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思考。
本书可以成为一场认识城市的漫游。你也可以通过它开启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嘿,我们的城市,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城市规划并非高高在上,也不会隔行如隔山,反而就在我们身边。
E·B·怀特这样评价纽约:“我不想替纽约辩护,许多人定居这里,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而不是面对现实,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稀罕的馈赠。”
纽约如此,我们的一座座城,莫不如此。我所在的这个超大城市,也是千万个命运的集合。在冰冷的钢筋丛林中,散布着无数颗柔软的心。夜色里的都市灯火通明,每一扇窗,都见证了一个人生活。总有人在深夜里哭泣,但更多的人还是挣扎起来继续奋斗。
没有什么比共情和理解更重要的了。我希望这只言片语,能够这个急剧变革的年代,给予城市中人们的灵魂些许安慰。
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位热爱城市的人。
最后是广告时间。目前本书主要在出版社微店有售,链接附后。
当当等网店官方自营即将到货(一些非自营网店已经有货)。为表歉意,转发此书评,一周内(21日)抽奖赠送签名版三本,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