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是一部由Pascal Plisson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法国 / 中国大陆 / 南非 / 巴西 / 哥伦比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学路上》影评(一):相关系列电影or纪录片
同系列的还有:
非洲的《一年级生》
欧洲的《山村犹有读书声》
中国的《学生村》
中东的《小鞋子》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相似书籍还有《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片中的两首音乐我很喜欢:
非洲兄妹脱险后,再次踏上前往学校的路时,音乐响起了:
《Chanson de Jackson》 Laurent Ferlet
阿根廷兄妹骑马驰骋在原野上,配合合着这个音乐,真是帅炸了:
《La chevauchee de Carlito》Laurent Ferlet
专辑: Sur le chemin de l‘école (Bande originale du film)
《上学路上》影评(二):快乐上路
如果要我归类,这部电影绝对属于治愈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思不纯,看电影之前我已经想象了一番海报上四个孩子一路艰难险阻为了上个学冒着生命危险的场景,以至于电影看到一半伊斯兰小女孩手袋里的鸡头撞到车梁的时候,心里OS为什么完全不像想象中那么苦情,而且看上去还很搞笑。
可是在孩子们的歌声里突然感觉到自己好变态啊,如果天天都要冒死念书,途中没有任何欢乐,这些小孩子到底图啥,况且在大城市里,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对许多孩子都已经是hard模式了,徒步几个小时翻山越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不是有那么强的求学意志又怎么能坚持。
四个孩子里最危险的要数非洲兄妹,他们每天要提防的是象群。在动物园里看上去温和的动物,在旷野中因为体积与数量也可以变得危险。最艰难的应该是印度三兄弟,两个小弟弟要推坐在简易轮椅上的哥哥上学。
正如电影的海报,看电影的时候很多都是孩子们笑的镜头,尤其是我觉得很苦逼的印度三兄弟简直笑不停,就是轮椅推到河里还特别乐。伊斯兰小女孩和两个闺蜜走着颠簸的山路,一路上还是叽叽喳喳女孩子气。阿根廷小妹一路就光惦记着想要试着骑马,终于二进宫说动她哥让位了,笑得特开怀。非洲兄妹躲过象群,跑得水都撒了,还摔了一跤,可是吃到了路边的小野果,又开心了。小孩子的心有时候就是特别简单,想做一件事就去做了,有开心的事烦恼就抛在脑后了。
虽然是感人的题材,却并没有要刻意渲染困难与逆境,只是用真实自然的感情讲了四个求学的故事。电影散场,孩子们的歌声一直回荡在脑中。
《上学路上》影评(三):天之骄子
广阔的草原,郁郁葱葱的山林,滚滚的河水,皑皑的白雪......
跟家宝一起看完,孩子们一直在身边叽叽喳喳的讨论里面的长颈鹿不怕人,滑缆车谁来推,奶牛的奶可以直接喝...在孩子的眼中没有危险,没有艰难,只有羡慕、羡慕、羡慕!
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但我们正在背离大自然的路上。
楼下就是幼儿园,学区房,高精尖辅导班看似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方便和省心而来,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到底错过了什么?
我的小学初中是从小镇长大的,上学的时候每个村里的人一起上下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小学时,班里最远的村子离学校五六里路,每天放学,大家一起勾肩搭背的兴高采烈的一起回家。有时候,大家嬉笑着踩着影子笑着闹着就跑回家了;有时候,一起抄绿油油的麦田的近路回家了;有时候,回家的路上拐个弯儿去趟菜园,捎着妈妈要的菜回家了...
淋个雨雪都是常事,大家都是尽最大可能把书包挡好,只要书淋不湿,有时候吸溜两天鼻涕就好了!大家体质也都超好,冬天感冒请假的少之又少。而反观现在,经常半个班级都传染了,被要求回家。
现在最喜欢的还是回家爬山,脚踏黄土地,闻着熟悉的田野的味道,怎么爱都爱不够。城市的周边人造景区铺的方正整齐的景点小路,像爬楼梯一样的爬山,早已失去山的韵味,走着走着就腻味了!
来之不易,方能加倍珍惜。
我们现在把所有的好都双手举着送到孩子面前,还告诉孩子好好珍惜,何其的可悲!
老师家长夸夸其谈的合作、责任...片中的孩子从小就明白,刻在其生长痕迹中,比我们苦口婆心的举例子,做游戏强了不知几百万倍。
几节课都讲不明白的二十四节气,动植物,小的时候每天上学的路上都感受到了,现在却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需要去动植物园学习!
他们的危险都是来自大自然,我们的孩子又何尝真的高枕无忧。车祸,偷抢孩子,食品安全,肥胖,日渐扭曲的价值观,还有不该早熟的早熟!
当大家看到他们为艰难而落泪时,我却是发自心底的热泪盈眶!
希望的我们的孩子以后有一片心心念念的黄土地可以想念,唤醒野性,拥抱自然!
《上学路上》影评(四):回首上学路
上学对许多孩子来说就如同梦魇。即使多数尽职尽责的父母为他们准备好一切用品,敞开车门送去学校,放学带着点心排着队在校门口伺候着,也未见他们可怜滴孩子们对学习或学校增添丝毫兴趣或好感。也许是因为上学之路太简单,或过于容易,以至出于被迫无奈?
我儿时的上学路应该是无“触觉”,没有恶毒的诅咒,只是每日清晨从暖暖被窝里爬出来的叹息。上学要去干什么,就完全不会去想去思考了。因为如同上学的路,不出意外的相似了无生趣,而且不知前路指向何方。回想来,至少大部分的时间如是,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练习薄与草稿纸的重复,只是为高考那一搏,鲤鱼跃龙门,达到父母争脸面老师升工资的理想标杆。于是学习是什么?我们学什么?怎么学?都放在分数的背后。分数如瓢泼大雨将学习的激情之火浇得透底冰凉。
ur le chemin à l’école 里走着世界上最艰辛的上学之路的四个小主人公,学习就如同他们生命的灯塔,指引着他们生命的存在与延续。镜头里大地的宽景或聚焦,都是唯美与震撼,东非草原的粗犷与野物的强悍,南亚印度河流参差与小城嘈杂,南美阿根廷丘陵山地冷峻,北非山地荒寂与萧瑟。大自然的美妙造化在这些孩子面前是追寻理想之间难以逾越的沟壑,凭着对学习的执着向往,他们坚韧的意念,将现实与理想一步步拉近。漠然路人不顾脚痛小孩的呼救令人无奈愤然,每个父母对远行孩子的叮嘱与凝视令人鼻酸动情,兄弟姐妹之间嬉笑怒骂令人忍俊不禁,世界各个角落无处不在的信仰之力量令人感慨万千。
我成长在一个信仰日渐消失的时代,也许是有幸,亦或是不够幸运,我的年代上学放学还没有被四轮接送着,我用“11路”公交车与两轮单车完成了小学入大学的距离,30分钟的耗时,没有过他们那样的艰辛,也许也就谈不上怎样的执着。只是后来大学伙伴真真提起她自己在山区长大时上每日清晨踏着山路上学校的危险崎岖与漫长,我曾经感慨并叹息了两声。想来,我是幸运的,相对于那些孩子来说,没有体力的折磨;也许我有着不幸,也是相对于那些孩子来回顾,因为我缺失精神的历练。
但我不能选择出生在哪里,也不能决定成长的环境。有一天,也许我也会有孩子,我也不知道我能给他们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只是,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我想让他们看看这部影片,这是与我成长时代并存,但是我不可能讲述给他们听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再嘲笑中小学里升国旗的仪式,曾经过自己为的虚伪与无聊。也许这个仪式在另一个空间与时间,那是一种信仰!
:只是不喜欢片尾,仿佛是为了给UNESCO与ACTIONS AND AIDS交一份合格的作业。
《上学路上》影评(五):缔造磨炼的路
上学的路上
我记得十多年前在电影频道看过一部片子,叫上学路上,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为了上学,自筹学费,我的初衷是带孩子一起看,让她看看别样的人生,懂得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我在搜索这部片子时,机缘巧合搜到了这部法国同名的片子,只不过这是一部纪录片,四个孩子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奔波在上学的路上,而我们,下了楼过马路,左拐便到了学校,里程不到0.2公里,用时不到5分钟,学校对于孩子本来不远,甚至可以说是近在眼前,可是这么近的距离,她经常性的不愿起床,不愿去学校,似乎学校好遥远,我迷茫了,我想和她一起看看这部片子,是激励,是教育,更是我探索答案之旅。
我几乎翻遍了国内的网站,都搜索不到这部片子,仅有几小段花絮,越是找不到,越有找到的兴致,费尽周折后我在台湾的网站下载到了原版,是英文版,好在不太复杂,我们一边看,我一边给她翻译。
拂晓的晨光还未爬上天幕,来自世界各地的4个孩子已经从美梦中醒来,他们要走向一条朝圣的路,学习是他们的梦想,学校是他们的目的地。
非洲的兄妹带上浑浊的污水上路了,这是他们一天的饮用水,他们的家距离学校18公里,他们要穿过广袤的草原,爬上不高的山丘,绕过大象群,才能抵达学校,兄妹中无意中惊动了大象,大象向他们呼啸而来,哥哥牵着妹妹的手,仓促逃跑,妹妹跟不上,一桶水全洒在地上,我猜想,这一天哥哥会忍受口渴,把水分给妹妹喝,他们躲在土坡下,渐渐大象没有动静,哥哥微微探出头,确定安全后,带着妹妹继续走,爬上一个山丘,哥哥笑着指着山下的几间草房,孩子们已经集合在操场上了,那便是学校,是他们每天的终点,每天他们为了学习,躲避猛兽,可能每天都是生离死别,但是每天都笑着奔赴校园,那是梦的起点。
摩洛哥的小女孩上学的里程是22公里,她要独自走出去好远,才能遇到她的同学,山路异常的崎岖,他们一路来到了一个小镇子,如果有好心人愿意搭他们一程,他们能少走好几公里,如果没有车,他们还得继续走啊,走,不知疲乏,人生因有憧憬,而变得意志坚定,那朗朗的读书声,就像是从乐谱里跳出的音符,串联在一起,谱出一曲悦耳的音乐,那沙沙的笔声,就像军乐,激荡澎湃,直催人奋进。
阿根廷的兄妹俩上学的里程是20公里,他们比较幸运,可以骑马,可是路上遍布石块,马根本无法驰骋,潘帕斯高原上远处群山,还有那一抹天际线,还有隐隐约约,一匹马,两个人,渐行渐远。
印度的三兄弟到学校的里程是4公里,这是4个孩子中里程最少的,但是哥哥患有小儿麻痹,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两位弟弟每天都要用一个改造过的推车拉着哥哥上学,他们要趟过河,走过泥泞的路,车轮已经歪歪斜斜了,好心人帮他们修好,他们继续上路,那洒满阳光的校园在迎接着他们。
或者是导演有意而为,或者是水平欠缺,片子缺少了煽情的部分,没有符合情景的音乐让人身临其境,我个人感觉缺少了一些东西,缺少那直碰灵魂的东西。
看完后,我不能平静,但我又没有仓促下笔,我要好好想想,如果这是孩子们的一天,我们会佩服孩子的勇气,但这是孩子们的每天,他们每天都要再重复这一件事,向着遥远的校园出发,我却难以启齿,我很心酸,学校之于他们,这是他们的信仰,这是他们的梦想,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地方。
孩子问我,为什么那么远,他们还要去学校呢,我说祖祖辈辈他们生活在草原,深山,海边,高原,只有他们踏上了学习的路,才有可能给自己修建一条通往外界的路,穿过这茫茫草原,爬过这高耸的群山,渡过这汹涌的大海,走下这压抑的高原,如果他们不走上这条上学的路,他们的一辈子还要独守在这草原,这群山,这海边,这高原,哪怕路程再远,他们也扬起笑脸,不在乎目的遥远,因为每走一步都能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
如果没有方向,再近的距离也很远,如有有方向,再远的距离也很近。我问孩子,你上学近不近,她说近,我接着问,看完那部影片后,你觉得近好么,她说好,我沉默了一会,我们为什么用这种对比进行教育,然而这种对比又有多长的持久力呢,我希望她的上学路平坦安全,近在眼前,但是我又突然想给她铺一条曲折的上学路,这条路漫长,遥远,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得靠自己一人,不咬牙坚持,便抵达不了终点,走过了这样的上学路,她才能得到真正的历练,知道学习是宝贵的,可贵的,珍贵的,走了一段荆棘遍布的路,是绝不会枉顾终点的美景。
我对他孩子说,他们离学校远,没有书包,没有笔,没有文具盒,甚至没有水,没有饭,但是他们有学习的热情,而你离学校很近,有书包,有文具盒,有干净的水,有美味的饭菜,可是你没有学习的热情,你想和这几个孩子互换一下位置么,你去他们那里,他们去我们这,孩子的头像拨浪鼓似得摇动着。
我们这代人最苦恼的事便是教育孩子,至少我的父母在我像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没有像我们这样熬心上火,确实时代不一样了,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社会逼迫学校,学校逼迫老师,老师逼迫家长,家长逼迫孩子的恶性死循环到底问题出在哪了呢。
早上我们给孩子布置作业,孩子做完得了100分,洋洋得意,要教她妈妈,就在我写文章之际,听到外面孩子大呼小叫,我出来看看,原来孩子和妈妈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孩子当老师,觉得学生不好好学习,于是便横眉怒目,她开始这样,学生还能认真听取,她认为这招屡试不爽,于是一次次用,最后学生干脆不听她的话了,我听完后说,宝宝我们教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希望我们能耐心,和气,温柔呢,这样你才能接受,那你试着用你心目中理想老师的形象来教育妈妈,孩子果然坚持了一阵,可是一会又发脾气了,这个世界最困惑的
的问题是,我们做下属的时候,说我要当上领导,一定要做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可是当我们真做上领导了,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生如何在位置转换中找到平衡点,是完美人格的实现。
现在的孩子,得到一个东西太容易了,不知道什么叫来之不易,没有来自不易的观念,就无法导出珍惜的观念,我不提倡逼迫孩子,但我更不提倡让孩子太轻松,他们太安逸了,就丧失了拼搏和挑战的意志,稍微远的路,他们会喊苦,稍微多的题,他们会说不。
在老师的督促后,对待孩子,我们每天都在治标,而非治本,给孩子大量的题,让他去做,短暂有效果,却不能持久,我认真想过,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效果,怡害太大了,老师努力了,家长努力了,孩子努力了,收效甚微,甚至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最后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我们没有让孩子搞清为什么学习,谁都能拥有这样的学习环境么,她把学习当做一种应付,草草完成差事便可,若你发怒,马上认真对待,但是你能发怒几次呢,难道次次都奏效。
教育如果是一次教完,还会反复再犯,那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施教人的错,学校如果是去过一次,孩子就不想去,那不是孩子的错,是这捷径的错。
关于教育,我读的书不少,自认为理论体系很充足,但是看过这部片子,我甚至觉得自己不如非洲兄妹的父亲,人生的这本书,我还需要细细的去读,外面雨下,我想起了龙应台那句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但愿,有些事,不痛苦 有些关,不辛苦 有些路,不拥堵。
错误的爱是加害,爱需要多锻炼她,让她羽翼丰满,可独自抵挡严寒,让她一个人做事,一个人闯关,一个人走路,有些事开始必痛苦,有些关开始必辛苦,有些路开始必拥堵,不经过这些,又怎么能穿过那草原,越个那群山,渡过那汪洋,走出那高原,再看,那是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世界,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