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纸上》是一本由52著作,精装出版的2019-1图书,本书定价:344,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一):思想过了河,便是未过河
当人类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相同的性格基因,如磨盘日复一日地吱吱旋转,深深的悲悯就会从遍布沟壑的脑体中诞生。合上卷页,俯视终生,才觉最可笑的是自以为是的痛苦和所谓的思想——稗草只配蹂躏,蝼蚁只配潮穴。可悲在于,思想家不肯跳脱同类,说上一句:管他谁谁!
思想过了河,便是未过河!
完美的作品,是另一种倒退……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二):向栗门张致敬
任何一部随笔,都是历史的结果。如果没有历史的厚重感,仅是一些小情小调的东西。没有意思。
《故乡在纸上》看完之后,感动的哭了。我们的村子,汉朝都有了,在县志上也查到了几经变迁的名子,但是我 就是写出来栗门张这种厚重感 。
我们村也发生过很多奇怪的事,我也想写,怕得罪人,一直没有写。写村子里的事,有时需要勇气,有时需要技巧,有时需要耐心。想想作者写栗门张的事,洋洋洒洒的写那么多,而且是一版再版的,真的了不起。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三):非常好的一本书
内容很真实,读起来也十分震撼。十分喜欢!
在其中一篇文章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了拥有一个私人空间独自一人把房前屋后、沟沟坎坎能找到的砖头瓦块一个不漏地集中在一起;为了让房屋墙壁变得洁白,一个人顶着酷暑,硬是把六间房子所用的白灰整整过滤了个遍;不过十四岁的年龄,为了减轻母亲负担,一个人默默在“灶屋南墙上的那个洞里找到药”,然后背着一个四十斤重的药桶,把两亩多地的棉花喷洒得只剩三趟,原想给母亲一个意外惊喜,结果却被告知自己打的竟然是除草剂……
当年家里盖房子时,也曾经跟着父亲一块儿烫石灰、筛石灰、焖石灰,也曾经背着农药桶给棉花、辣椒和玉米打药。时光太快,全都给了回忆。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四):《故乡在纸上》值得推广
作者所言:故乡是“一个来自灵魂深处和骨子里体验生活痛感和出走欲望的最原始的出发点。”作者虽然在故乡生活了十几年后就去了外地,但正是这种陌生感和距离感,让他对故乡“有着来自艰难生活而获得的最自由的痛感和来自卑贱的人性而获得的对生命的悲悯感。”他笔下的有些人物虽然龌龊、可怜甚至不可理喻,但现实就是如此。那份记录者的责任,让潦寒把写作的根深深扎在了故乡的沃土中。他笔下的文字仿佛田野里的庄稼,因了持续不断的灌溉、施肥,而得以充沛的自然态势呈现出勃勃生机。读者仅从标题《高高的栗门楼》、《豪强列传》、《生命的歌哭》等中就不难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恢弘气势,历史变迁中的沧桑、命运无常带来的苍凉还有无知岁月中点滴欢乐汇聚成一条条河流从作者笔下源源不断地流到读者心中。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五):好作家就应当真实
故乡是什么?潦寒告诉我们,那是让我们记住来时的路的地方。那里有清澈的河流,有辽阔的田野,有绿色的菜园,有深爱着我们的家人和敦厚的父老乡亲,那里回荡着我们的乡音,缭绕着我们的乡愁。
每一个村庄的形成和演变,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史。和我国大多数乡村一样,潦寒的故乡也是从历史的尘烟中缓缓走来,被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滋养着从远古走到现代,从原始走向文明,从贫困走向振兴。从某种意义上说,潦寒的故乡就是我国乡村的浓缩。在时代面前,点缀在辽阔土地上的故乡,如同闪烁在浩瀚夜空中的繁星,虽遥远渺小,却熠熠生光,带来希望。
站在乡村振兴的伟大时代节点上,我们应该感谢潦寒,感谢他以生动高拔的笔触,将故乡从心头写到纸上,将故乡和波澜壮阔的时代进行了融合。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六):好作品就是要一版再版
有的作家半辈子就写了几十本书。有的作家,一本书出版了几十次。像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出版了上百年版本。《故乡在纸上》出版了四个版本。从春风文艺社的第一版到江苏凤凰文艺的第四版,一版比一版精采,一版比一版有深度,一版也比一版有味道。
《独立秋风》部分的文章里,有很多作者少年时期的影子:为了拥有一个私人空间独自一人把房前屋后、沟沟坎坎能找到的砖头瓦块一个不漏地集中在一起;为了让房屋墙壁变得洁白,一个人顶着酷暑,硬是把六间房子所用的白灰整整过滤了个遍;不过十四岁的年龄,为了减轻母亲负担,一个人默默在“灶屋南墙上的那个洞里找到药”,然后背着一个四十斤重的药桶,把两亩多地的棉花喷洒得只剩三趟,原想给母亲一个意外惊喜,结果却被告知自己打的竟然是除草剂……农村贫穷艰难的生活加上子女众多无法被父母过多呵护的现实,留在少年心头的疼痛、委屈、压抑,无不给读者强烈的代入感。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七):好作品自会流传
开始,我对这本书并不感兴趣,但想着一版多版的书应该是有着很高的阅读价值的,然后就反复的阅读,读一遍就多一份惊醒和思考。
为什么《故乡在纸上》一版再版?因为它像一束亮光直抒胸臆,撞击灵魂,因为它被社会需要。纸上的故乡,是作者生长的地方,也是作者离开故乡多年,为了挖掘出准确真实故乡,辗转反侧,一次次奔赴在省城和故乡之间,让心中的故乡和真实的故乡更加靠近,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这个熟悉,陌生,复杂的社会群体。
栗门张几千个村民,从古至今产生无数个形态各异的事件,美与丑,爱与恨,正义与邪恶,智慧与愚蠢,纵横交错,矛盾复杂,硬是被孤傲执拗的作者梳理的一清二楚,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就像酿造多年的一坛老酒,品似苦涩而回甘淳朴。
作者写故乡,没有以真善美的华丽语言来刻意包装,也没有扬长避短,没有愤世的情绪,只用宽阔的心拥抱这个复杂而悲凉的故乡,让善恶分明,用纯朴清晰的乡音,把故乡的人和事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在纸上。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八):村庄的守夜人
“真正的作家一定要敬畏文字,为自己写过的每一句话负责。”在潦寒写完他的母亲,当面念给母亲听,母亲听完后哭着说,孩子写这干啥,竟是提起我的伤心事。
潦寒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真实更有力呢?他写作的动机是为了让世人更了解世人。
针对过于真实的文字,广大读者大都有着村里人会不会对号入座的顾虑,潦寒说,他不是专业作家,但他希望自己有专业精神。尽可能最大力度做到了真实,写作动机很简单,笔下的村子那人那事都是他创作的一个个标本。目前村子里活着的人进入他的小说后,还没有提过什么意见。
对于写作的初心,潦寒直言不为名也不为利。
他在《故乡在纸上》的自序中这样写到,写了这么多年生他养他的村子,故乡不仅仅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同时也是他创作的精神故园,一个来自灵魂深处和骨子里体验生命痛感,出走欲望的最原始出发点。
当他蓦然回首再一次审视他的精神家园,无限怅然的陌生感与无形的距离油然而生,他说正是这种陌生感和距离感,涌出了对自由的痛感,从卑贱的人性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悲悯感。
难以下笔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手中的笔有些多余或者是怕玷污了他们所经历的生命的歌哭与灵魂的悲怆,怕不能写出他们的精神实质和心灵生态。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九):会写亲人的作家才是真作家
潦寒的文字是真挚感人的。在书中,潦寒多个篇章都有对父亲的描写,他饱含深情地回忆父亲的心灵手巧、聪明智慧、深明大义、坚强不屈以及对生命的不甘。特别是提到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影响时,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情感喷涌而出。在书中,很难找到煽情的语言和情节。潦寒对人物故事描写的驾驭可谓出神入化,他通常采用“大写意”式的描写手法。然而,那些平淡淳朴、自然粗粝的语句,总能表达出强烈的人物情感。读潦寒的文章你会发现,他是一个不喜欢将读者感动得流泪的人,他甚至有意避开这方面的描写。许多文章,都是当你的情绪波澜将起时,他突然笔锋一转,故事情节到此戛然而止。然而,即便如此,几篇文章仍能让你泪眼婆娑。《母亲七十岁》是潦寒写给母亲的唯一文章。整篇文章,朴素得如同家乡冬日的田野。然而,一字一句都饱含着对母亲的爱,你甚至能感觉到他写作时心灵的颤动。“做一辈子生意的我爷爷喜欢算计,严重到算计家人,怕家人吃,自己的亲生子女不忍心,就防着唯一的外姓人——我的母亲。”“母亲倔,真的不吃了。收麦季节,她和家人一起下地干活,回家又做饭,却忍着不吃。第三天在院子里洗菜时,晕了过去。”“挨了(叔叔)打的母亲经常指望父亲回来主持公道!谁知父亲知道后像没听到一样。”“时间长了,母亲学会忍了,直到我大哥二哥长大。”“三十多年过去了,母亲说这句话时悲切的表情,凄然的声调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故乡是什么?潦寒告诉我们,那是让我们记住来时的路的地方。那里有清澈的河流,有辽阔的田野,有绿色的菜园,有深爱着我们的家人和敦厚的父老乡亲,那里回荡着我们的乡音,缭绕着我们的乡愁。
《故乡在纸上》读后感(十):一个村庄与一个作家的心灵成长史
没有比"坚韧"的力量更具有文化性的了。十二年,《故乡在纸上》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时的作者简介是——潦寒, 1977年出生于栗门张。七年前河南文艺出版修订版时,作者简介也是。时至今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厚厚的精装本,作者简介仍是这么极简的一句话!潦寒,作家,学者,1977年出生于栗门张。
“写作是一种责任。从写这本书开始,我才深深地体味到这句话的内涵。我写了十年,却没有写出我们的村子,我的一生或许永远地写下云,会不会永远在村里子里,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的故乡不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同时也是我创作的精神故园,一个来自灵魂深处和骨子里体验生命痛感和出走欲望的最原始的出发点……”“栗门张”是作家潦寒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中原一个普通的村庄。潦寒在作者简介中故意抹去前的省市县乡,一下子让这个村庄“傲视”群庄,“孤崛崛“走进全国读者的视野!
初读《故乡在纸上》,比初识潦寒晚了半个月。那是2016年初的某天,他在满是书籍的房间里拿出一本书,厚厚的镜片后面,在柔和目光的深远处偶尔闪出骨子里善意的凌厉。这种凌厉,是家中五千册藏书与二十余年坚持不懈晨读的“自负”与“睥睨”,或是喧嚣时代读书人身上的静气与对外部世界的不屑一顾。
“凡是没有被记录的下来的,注定是被时间消失的。“赫尔施的话非常的有道理。被潦寒大书特书的栗门张由来是什么?据《高高的栗木门楼》一文记载,明初,潦寒的先祖被迫从山西出发,经由许昌“运粮河”顺水南下,在一处草势郁郁的地方开代繁种——这是栗门张诞生的源说。从一开始,离难的无奈和辛酸乃至不畏艰辛的坚韧精神,就给在一首古老民谣里诞生的栗门张,注入了不屈的生命张力、宗族开枝散叶的血缘认同感和如涓流无声的向心力。
《高高的栗木门楼》,以饱含着沧桑和血泪的迁民史为起点,记叙了栗门张先人以丰廓胸襟接纳落难王姓青年、张录买官、仿制门楼、宗亲互认、王胡闹闹会、秀才打官司、家谱丢失等浸染淳厚乡风的、饶有趣味且偶有一丝失落的口头村史传说。
这是潦寒十八岁的作品,风格的厚实与沉稳惊叹了岁月,天赋打破了写作的生活经验论。单篇的成功,也激发了他心比天高的创作激情,正式开始了“为责任和尊严写作”的痛苦之路。
作品精神的独立,不依赖文字而是仰仗思想!作为初涉文坛的潦寒已懂得其中的要义!所以,在第一版《高高的栗门楼》结尾,风雨压城般的思想批判代替了意境的朴拙纯厚。潦寒将城市失去理智的扩张和农村失仪的陋风,以一招“天外飞仙”的剑式突兀地嵌入到现在看来稍显直白的思考与呐喊中。他写道:“在科技日益发展的进程中,栗门张,乃至全中国的农村,出现了不该忽略的问题……第一是土地问题……对可耕种作物的土地、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进行吞食……二是近亲结婚的问题……这样发展下去,人类等于自取灭亡,这是不是应该引起重视……唯一的愿望是升华到一个文化层次,引起人类的重视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