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是一部由黄肇邦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子非鱼》影评(一):小朋友的友谊真是好单纯,好美好。这个是我一直向往的。
在佘伟豪搬走之后,记者独访黄修俊,问佘伟豪是不是他好朋友,他坚定的讲是,但却不知点解。可能知道即将分开,他很伤心,那一幕,我看着就很心痛。仿佛置身于其中。但现实却是我根本没有这样的朋友。我也有一位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但我们的友情没那么坚定。
还有,希望中国快点实行素质教育。莫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是一开口不是我今日又考试,我考了几分。听到好心酸。
《子非鱼》影评(二):一部貌似深沉,实则泛泛而谈的片子
让妈妈在自己小孩面前,当着那么多人哭穷,不知拍摄者内心是有多残忍!直接追问孩子身世,让孩子自己说穷得买不起东西!不知导演内心想表达什么!贫富差距可以从不同角度拍摄,死追着孩子说贫穷,真是无语!让女明星莫名其妙送东西,发表毫无建树的看法。一部貌似深沉,实则泛泛而谈的纪录片。毫无正能量,批评社会,却不从自身找原因。还好校长是个正派的人,“英雄不问出处”,应心存希望,直面困境,努力改变!希望这个小男孩,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打倒,不要被这群拍摄者误导了三观。
《子非鱼》影评(三):虚荣与贫穷
每一座城市光鲜亮丽的表面注定地下都有阴暗潮湿的下水道,每一座城市有富人也有穷人,我看这部纪录片,思考的最多的还是贫富差距,想到香港,无疑代表着繁华,在所有的香港电影TVB港剧中,即使有笔墨落在小人物身上,也不曾力透纸背的讲述他们的心酸和阶层固化下的不得翻身,因为香港有香港的骄傲,然而香港的穷人,真真实实的却也是存在着的群体。
奶奶的女儿,十几年前嫁到香港的亲戚,一度成为了大陆乡下人羡慕的对象,甚至到今天,我奶奶总是会稍显自豪的说我女儿在香港,只有我知道,奶奶住院的时候,她的女儿是当掉戒指才凑齐回来的路费,住着福利房,领着综援的她,日子过的并不好,然而下一次,过年过节,遇到亲戚,她还是维持一下唯一的体面……
《子非鱼》影评(四):《子非鱼》中的阶级分层概念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吗?
导演选取在香港的一家小学进行拍摄,选取的主要两位幼童比较有特点。从一开始就已经对照开来,两个小孩子的家庭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个纪录片看下来有点像是英国版《7 UP》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我们生下来就面临着阶级之分,似乎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余伟豪余黄俊修两个小朋友的故事发展也很是完美。
其实看完之后会让观众对于香港社会的引发一定的思考。每个社会中都有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存在着。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起了一个积极的作用还是一个消极的作用,因为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于一个孩童的成长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是否可以改变自己目前所处的一切,其实到最后这个问题也没有显示出来,毕竟纪录片记录的只是一个很小的阶段,无法预知主人公的未来。而其实这个纪录片让观众产生对于阶级之分的明显化能看出来就够了。
另外,这个导演在处理的时候大量地运用与孩子的直接访谈对话,这种平视的视角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双方之间的距离,而孩童在问题的回答上一般不会撒谎,所以这种对于问题的回答还是可信的。但是,这个过程中流露出一些问题,导演问题的设置很大一定意义上是非常主观的,导演的引导性过于强烈。
最后,依然要认识贫穷或富裕的阶级层次感到底可否通过自己改变?这种阶层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嘛?
《子非鱼》影评(五):2019.8.9观《子非鱼》
《子非鱼》中有两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第一幕是抽签决定穷人和富人,富人可以吃到可口的食物,有美丽的服务员招待,而穷人却只有两块面包和白开水,当抽签结果显示只有8个小孩子可以成为富人,剩下180个孩子都是穷人,这个游戏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当下贫富的差距,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了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看到富人吃着丰富的晚餐,穷人呐喊着抗议,校长告诉他们:第一要珍惜资源,千万不要浪费,有些家庭因为吃不起饭甚至捕捉蟑螂蜘蛛来吃,记得曾经挨过的穷,曾经吃过两片面包和白开水。第二、要用功读书,有所成就,并且努力改善这个社会,在校长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孩子们最终还是吃下了两块面包和一杯水。 另外一幕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是结尾校长说的天堂鸟的三句咒语,1、Why?读书的时候一定要问为什么 2、Why not? 为什么不是这样呢?3、How?怎么可以做的到? 我觉得穷人最大的悲哀是在于只求能够生存,相应的志向和视野也会变得很窄,因而活得很悲观。也许这只是我的认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子非鱼》影评(六):子非鱼
这是一部纪录片,记录着一个较为底层的学校中,一个小男孩和他朋友们的故事。他们的父母都是从事较为底层的工作或者单身家庭,经济能力较弱。透过他们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香港的贫穷阶层的生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校中举行的“贫富宴”。贫富宴是让孩子们随机抽签,来决定少数的人吃可口的盒饭,而其余的同学则吃两个面包和一瓶矿泉水。校长想让他们知道,贫富生来就是随机的,不要为自己的贫穷而罪过,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校长还说,在这个学校中,很多家长的眼光比较短,孩子们的视野也比较狭小。比如,其中一个男孩,问他作业很多怎么办?小男孩说,那就随便做。又问,不及格怎么办,他用天真而随行的语气回答,那也没办法,有改错就改咯。他对于自己的要求低,抱着随便的心态。这种态度是不是有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呢?
有个妈妈说,自己只想着保证孩子的一日三餐,而至于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专业的人士或者优秀的人,在这个层面上真的没有想太多。底层阶层低的不仅是他们的阶层,更是他们的心。不是贬低,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也许这就是造成阶级固化的原因之一。因此,让贫穷家庭的孩子收到同等的教育也许是公平的。
今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问题:现在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满大街了吗?我觉得他的回答很赞,大意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没读完书就出社会的人你身边的研究生博士生屈指可数甚至为零。而如果你本是就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在走在学校的路上说不定迎面碰到好几个。强的人不一定碰到弱的人,弱的人也很难接触强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都各不相同,我们不能真正的理解不同阶层人的心思。所以我们要感谢父母给我们已经还不错的处境,也要让自己努力成为更高阶层的人,用知识,用经历。
《子非鱼》影评(七):在最深的海,也不要随便长大
在很多小说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调侃的话“深海里的鱼大多不太美丽,因为深海太暗,谁都看不见谁的时候,随便长长就好了”。贫穷是那片深海,令人恐惧的不是海中危机四伏,而是未曾有半刻流连的混沌一生。正如纪录片中校长所说,他们每天顾好两餐,就不想别的了;然而你在孩子身上的看到的,是瑰丽无比的世界,他们的一次皱眉,一番思索都溢出了生命力。
佘伟豪算是纪录片的半个主角,故事从他窄小的家开始。隔着镜头也能感受到蜗居中的潮热,他坐在小板凳上吸溜着白粥,被妈妈催着去上学。他就读的鲜鱼行学校招收香港基层家庭的孩子,校长希望他们能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家庭。这里的孩子有着相同的家境,住在破烂的小隔间中,煮饭的桌板就是他们的书桌;有的孩子属于单亲家庭,长辈们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连一年级的功课也无法辅导。然而成年人眼中难耐的物质匮乏,在孩子们眼里到也不算什么。
贫富宴上,孩子们被随机分成富人和穷人,抽中富人的孩子可以坐在长桌上享受美味的饭食;抽中穷人的孩子则只能得到两片白面包。得到白面包的孩子坐在地板上,对台上的富人们喊着抗议,然后吃下两片面包。或许贫富包含着运气亦或命运,但这并不改变贫富差距中刺痛人的本质——不公。戏剧性的一幕是,佘伟豪此时坐在地板上吃着白面包,没多久他就被节目组选中拍摄一期底层民众生活的采访。谢安琪的到来悄然改变着他的命运,等他换上新球鞋,或许就要走向全然不同的道路。在节目组的餐桌上,他安静地吃着以前很少能吃到的食物,和他在家里吃着白粥毛豆并无太大区别,眼睛亮亮的,很认真;在得到一些捐助后,导演问他玩具、电脑这些东西重要吗,他笑着说重要啊,因为他以前一次都没玩过。在这个小男孩面前,命运这个词不值一提,反正他会又坚定又认真地走下去,就像他长大后会背着他妈妈一样,无论伤病风雨。
佘伟豪还有个打打闹闹的好朋友,黄俊修,一个对留级、没写完作业、同伴欺负都浑不在意的小朋友,在得知好友要转学后开始情绪低落。被问及他们当初为什么做朋友,他说因为第一眼就觉得是最好的同学,结果呢,真的是最好的同学。那句笃定地话语直接敲在了心上,告别时他俩并肩站着,像质感很好的老港片,字正腔圆地说着兄弟话,在伟豪想引用某位老师话语却想不起来向俊修求助时,后者小声凑过去说“我也不知道啊”。尽管不舍,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分别是对这片深海最好的告别,任何方向的离开可能都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虽然他们对外界并无明确感知,但见过深海之外蓬勃的生命力。校长说孩子们将来可以去美国读书,他们去机场发问卷,用英文与外国人交流;站在观景台上看飞机起落。给他们叹口气的工夫,这群小鱼就更活泼了。教育不是贫穷的良药,贫穷也不是急于医治的疾病,最殷切的希望是每个人真实地体会过这一生,没有放任自流,随便淌过。
《子非鱼》影评(八):《子非魚》:貧窮就是下流?教育可否上流?
转自:香港獨立媒體網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1660
《子非魚》是以香港基層小學生為拍攝對象的本土紀錄片,從小朋友的角度去理解成人世界下的香港貧窮問題。經黃肇邦導演以三年的時間拍下鮮魚行學校小一至小三學生的日常生活,讓觀眾了解小學生對自身經歷之感受。從小學生的視覺了解香港貧窮問題,是一新穎的理解角度,片中亦加入了很多小孩子兒時面對的困惑,如友情、愛情,笑中有淚。
這套紀錄片不禁令人反思:香港教育制度是否依然能夠作為一向上流動的階梯。出身自基層家庭的我,相信教育可為小孩子提供一個公平的平台,讓所有小孩子,包括任何階層,任何背景,都可以有一個較平等的起步點,只要學生努力讀書,付出相應的時間和精神,便會得到合理的回報,亦可公平地向上流動,因此,自己最後決定執起教鞭當老師。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現時的社會發展好像並非如此,很多時因為社會制度及結構的發展,令不公平的情況出現,就是俗語說的:輸在起跑線上。例如因為電影的主角是新移民,在媽媽獨力照顧下生活艱苦,在學校裡有不少課外活動也因費用問題而不能參與,亦會影響其升中機會;片中一眾小朋友亦會因為自己的家庭背景承受不同的壓力,小朋友無論在社會資本(人際網絡)、文化資本亦會比良好家庭背景成長的孩子遜色。教育作為一個社會選拔(social selection)制度,理應是把學生放在同一個起點上受教,選出優才,為社會作貢獻,而學校有責任擔當一個社會均等者(Social equalizer)為學生提供均等接受教育的機會。.
不過,有趣的是,筆者上月出席了此電影的放影座談會,當天黃肇邦導演及梁紀昌先生(鮮魚行學校校長)卻有另一種看法。導演指他當初計劃拍攝此紀錄片的原因,是因與時下青少年接觸後,對於那些「邊青」的過去感到好奇,亦不明白為什麼社會及整個教育制度好像把他們拒諸門外,認為這樣有違教育的原意。所以,導演希望可以看看那些青少年的過去,看看他們是如何成長,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一個年青人。導演後來發現,大人眼中的貧窮,原來在小學生眼中未必是什麼一回事,或根本未必是一件很大的事件,反之,小朋友有的是那種由心而發的生命力,對世界及身邊的事充滿好奇,就是這一份好奇,令他的人生閃閃發亮及充滿光彩,只是後來,這種生命力慢慢隨時間而消失。梁校長亦分享,他認為最糟蹋的情況不是學生的出身背景有多差,而是他對於未來沒有想像力,對未來失去盼望,而沒有發奮的動力。所以,校長認為,作為教育工作者,必先要對學生的未來抱有希望,並加以鼓勵及栽培,而非著眼於學生面對的困難及失敗,或單只訴諸於制度上的不足。
教育最美麗的地方,是為社會上不同的人士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不論其身份背景都可以有均等的機會,靠自身努力作一番成就,這個自我實現的過程重點在於它給社會大眾一個訊息: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另外,自己對電影一開幕主角的朗誦畫面最為深刻,亦貫穿了整個故事:小魚兒是種子,種子因有強大的生命力而有著無限的可能性。有時除了問魚兒們是否過得快樂,其實換個角度看,小朋友心中或許沒有快樂不快樂的概念,反而是純粹地充滿生命力,充滿一種對外界的好 奇,天不怕地不怕,就算是在石隙中依然茁壯成長。莫欺少年窮,其實窮富老嫩都莫欺,因為那股由內而發的生命力是生命的最根本。
《子非鱼》影评(九):子非鱼
播种 夏早播种 播种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无边的大地上播种,你老人家播种的是麦子吗?是稻子吗?还是什么谷物的新品种?老人眯着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微笑地答道我播种的是勇敢的、善良的、不怕困难的、奋斗到底的火热的心可爱的小孩子,在抑扬顿挫地朗读着,镜头也从大城市的背景转向了主角们生活的地方。
《子非鱼》纪录片,以“鲜鱼行学校”佘伟豪为代表的5个孩子为主体,讲述了香港5个贫困家庭的故事,带给人们关于贫困的思考
人物及纪录片内容
伟豪:学习成绩好,长得清秀,妈妈一个人照顾他,因为房租,曾经的邻居是黑社会,瘾君子,超过100元的东西不敢买;伟豪羡慕黄俊修的床比自己的大;
他可能是最符合我们期望的孩子了,虽然单亲、家境不好,但是学习成绩却是班级第一,参加比赛也得到了第三的好成绩;还是比较懂事的,开朗、可爱,学习好,足够给爱心人士帮他的理由。
俊修:越南移民香港,学习成绩不好的他,不太会做作业,在一年级留级,喜欢去社区中心玩电脑,最好的朋友是伟豪,其实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小的他很重视佘伟豪这个朋友,除了玩,最记挂的就是家乡,虽然他在我们看来应该是最应该学习的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当他说出:“同学们经常骂我,骂我什么都不懂,同学们都喜欢伟豪,不喜欢我。”小小的他们其实什么都能感知到,只是没有养成学习习惯,没有意识到差距的他们,我们真的无法责怪。他可能不是表现好的那个,作业不会就不做,校长讲话自己打哈欠,甚至留级似乎也无动于衷,但却真实地可爱,真诚地用自己的方式对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妈妈。
嘉琪:妈妈坦言帮助不了孩子什么,自身英文差,半职工作3-4K工资,为生活奔波的他们,对未来也没有想过那么长远
至泽:也是个可爱的孩子,妈妈每3个月要回去,他就要寄宿在别人家,说到爸爸妈妈,好像在说着别人的故事,觉得电视上也有很多离家出走的,他也想要学英文,想留学,相信校长说想去就可以去的,最想去哈佛读书
汝峰:特别可爱直率的孩子,镜头不多,却很让人记住。自己跟不上课程,姐姐有时会玩电脑,没有人教的话,就不太会,他相信自己读书是因为不是有钱人,有钱人不用读书。
个人感想
纪录片用着孩子的视角,给我们不一样的真实,全部看似随意的问题,却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我们看似不合常理的“有钱人不用读书”这种言论,却是他们真实的表达。
关于纪录片,有人讨论跨代贫穷,有人讨论教育与贫穷,甚至是校长一直强调的要认真读书,通过穷富宴,想让孩子在穷富差距对比中努力读书改变命运,天堂鸟的“why,why not, how?”,听起来都是生活的箴言,充满价值,但对于还是小学的他们,是真的能够理解吗?
也不仅是香港底层才有这种问题,当我们说贫穷、教育等话题的时候,当我们从小被教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知识仅仅是贫困孩子接受到的书本知识吗?
贫困可能伴随着家庭教育的缺失,资金不足的同时带来了众多的限制,学习资源、眼界、自我拓展等方方面面,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家长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也没有能力帮助孩子成长——而这意味着,孩子们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了很多。而没有什么经验的孩子们,只能一步步往前走,或许很多年后,他们想起书本上或者老师曾经说过的那些话,觉得很有道理,当初要是能听进去,当初要是能怎么怎么样就好了,但......那个时候是来得及的吗?走过的日子可以重来吗?那个时候的他们是不是会像现在的父辈们为生活奔波呢?
愿每个人好运,不知道现在影片中的你们过得怎么样?以后会有勇敢的、善良的、不怕困难的、奋斗到底的火热的心吗?
“子非鱼”很有意思的名字,对教育和贫困等社会问题感兴趣的可以一看。
《子非鱼》影评(十):贫穷不是原罪,富裕只是幸运
在孩子的眼里,贫穷是什么?是想换新球鞋妈妈买不起,是想买新一期的漫画八达通里不够钱,是即使很热也不舍得开空调,是一次都没有玩过的电子产品,是好朋友可以睡大床,而自己却只能跟妈妈挤在一张小床上……
对孩子而言,阶层是太抽象的东西,但贫穷却可以那么具体的,具体到每一次想起都让人小小地沮丧,贫穷还可以如呼吸一般自然又神秘,即使面对记者的步步紧逼,也无法说清楚其中的奥秘
这是一所靠鲜鱼商行赞助的学校,名字就叫鲜鱼行学校,学生基本来自香港底层社会的家庭。让孩子们明白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是校长一直在努力的事。
“贫富宴”是该校特有的活动,通过抽签的方式,把孩子分为“富人”和“穷人”。抽到“富人”的少数几个孩子可以在台上吃美味的便当并有专人服务,而抽到“穷人”的大多数孩子只能坐在地上吃两片面包和白开水。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校希望向懵懂的孩子们传递一个信息——贫穷不是一个人的原罪,富裕或许只是一种幸运。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尽力过得更好。
或许纪录片里的孩子都不会获得世人眼里所谓的成功,但即使再贫穷,也依然可以拥有爱人的能力,不丧失对未来的向往,不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不论贫贱不论富贵,只要有那些惺惺相惜的好朋友,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暗恋对象,全世界最漂亮最勇敢最聪明最好的妈妈,就足够在白纸上用蜡笔画一幅最珍贵的画了。
我们被迫来这世上一遭,主动选择去爱那些值得我们爱的人,或许这才是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