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未来去》读后感精选

  《到未来去》是一本由吴琦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未来去》读后感(一):摘

  不要为了生命的脆弱而忧郁,石头不会死,那是因为没有活过。 我们没被灾难和罪恶挑上,完全是因为随机,并不是有什么资格。 我爱我这不幸的土地,因为我没见过任何别的。 生活会为我们关上一扇又一扇窗,让我们丢失一个又一个可能性,但是生活又会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华尔街经历了疯狂的十年后一切都归零了,但是他们也许会迎来同样疯狂的一些年份。没关系,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在不断地推石头,没必要想这个石头砸下来会怎么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坚持本身就是意义。

  《到未来去》读后感(二):《话的去处》读后感:语言从来都是乱象丛生

  《话的去处》,P66-P88

  作者说,数字是我们为理解时间所犯下的错误。数字让绵延的时间可知可见,让抽象有形,但同时剥夺了对时间的体验。我们在时间中画地为牢,而不是徜徉沐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长冬藏,农民对时间的感知贴近自然,而写字间的白领虽然分秒必争,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匆匆忙忙,神经兮兮。年代差异,成长差异,未必不是内在时间意识的差异。

  但体验是什么?当人与自然,与人类自己的关系变化,体验自然会变,于是概念随之而变。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为爱私奔,《浮生六记》中夫妻缱绻,他们所谓的爱与今人必然不同,但今人却仍为之感动。可见,人不为概念而为人与人的关系感动,只不过这个场域下,这种关系以及由此而生的行为,在语言中被称之为爱而已。

  语言根本没所谓乱与不乱,或者说,语言自古以来就是乱象丛生的。和朋友闲聊,莎士比亚之所以是经典,在于莎翁的人物“不说人话”,那种腔调始终看似日常语言而又明显不同。文言文也一样,也是超脱于日常语言的,而司马迁、李白、曹雪芹的成就实际上是激发了日常语言的活力,韩愈虽提倡古文运动,但也是反对败坏了日常语言的六朝骈偶文体。网络语言更复杂,非源于生活却吞噬生活,是后现代的乱象。

  可见,语言大师往往是生活大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语言和生活的关系,从整个历史入手,从整合时代入手,从人与人的关系入手,去拾遗,去重建,而非仅仅为了语言本身而高唱挽歌。语言根本不需要人来重建,需要重建的是人们的生活,而这并非文人学者三两篇文章那样简单了。

  《到未来去》读后感(三):《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读后感:哪一刻的谁们为什么快乐?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P4-P64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这个题目只有是反讽的,这篇小说对现实而言才算得上有力量。故事虽然讲述未来,但题目中的“这一刻”已经指明了当下。“我们”是谁?是站在未来面前的所有人。“我们”渴望在当下中获取意义,但现实残酷无情,“我们”只有将期望投向未来。

  从布局上来看,这篇小说部分和部分之间由内而外层层递进,第一部分讲的是商业交往中触碰到的伦理困境,第二部分是人与周边环境的对抗,到了第三部分,这种对抗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然而贯穿始终的,故事里的主人公仍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们而言,新生婴儿只是他们自我实现的载体,即便他们在最后也发现了生命最原始的动力,爱,但是,爱只是一种原始的情感而不是一系列行为吗?

  之所以是“快乐”的,是因为我们将困难留给未来,在当下实现了自我。大家向往未来,是因为未来有无限可能性吗?并不是这样。未来并不一定有无限的可能,只不过,未来的悬置,会充实当下的意义,让人们相信今天和过去的所为是有价值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谈论无限可能性才有意义。

  只有当下才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当人渐渐走向未来,当下的可能性渐渐萎缩,意义渐渐枯竭。人在老年会灰心丧气,并非因为未来不见了,而是因为到了临终审判了,一切都无可挽回了。

  然而,新生儿的未来仍未可知,“我们”只能够寄希望与未来有一个更为公正的环境,但多么苍白无力。对故事的主人公而言,未来只是证明当下意义的道具。之所以“我们”是快乐的,是因为面对未来,我们已经在当下给自己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其他的,交给未来自己去处理吧。

  所以,我更倾向于将题目理解为反讽,那么这篇小说就是对现实的揶揄。因为,当我们在谈论未来是,重要并不是未来会带给我们什么,而是我们会给未来留下什么,后者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到未来去》读后感(四):第一篇《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有感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p4-p64,@sunchein

  单独19的主题是“到未来去”,我们都知道未来的特点就是拥有多种可能。开篇单独19就带我们走进了一场人类的革命,一场关于生育的革命。

  人究竟出于什么原因选择繁衍?是因为性本能还是如《自私的基因》里所讲的基因阴谋?在很多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是不能忽略的事实,在物质和精神极度丰富之后,是否仍然需要孩子来填补人生的空白,是否成为一名为父亲和母亲人是人类必要的经历呢?以至于孩子要不要自己生,男人能不能生?还要不要和异性生?是不是都可以进行选择。

  陈楸帆的这篇未来畅想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代孕。其实代孕在某些地方好像已经在做了,在《小小小小的火》中主人公玛雅就曾因交不起学费而选择为不能生育的富人代孕。这种代孕其实还不是很相同,单读这篇文章的代孕,我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子宫租赁。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是妈妈?是提供卵子的还是生你的人呢?

  二、男人的生育权。不是提供精子的请求生育权,而是怀孕生子的权利。男人也可以生孩子?这可不是因为误喝了女儿国的水,而是自己的选择。

  三、同性繁殖。虽然不是很懂,但感觉这种应该和克隆一样属于能做到的,当y染色体减少甚至灭绝的时候,可能真的不再需要男性了。或许有一天,男人也不需要女人了。

  四、用遗传物质直接合成受精卵。今晚写这篇文章时,才知道科学家们已经合成了除A、G、C、T以外的Z、P、S、B新的碱基,这打破了天然碱基原有的神秘面纱和禁锢,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或许中真的有一天只有遗传物质,干细胞甚至是普通的细胞就能合成受精卵,但我觉得这可能会摆脱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必然带来新的社会结构变化,那时没有了家庭、父母的概念。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地方,就是我们会不会制造出来像X战警那样拥有神奇超能力的基因,会不会造成人种的差异,就比如说前几天那个艾滋病婴儿,讨论为什么甚嚣尘上。

  陈楸凡给我们描写了多种可能:生与不生、和谁生、怎么生都没有人强迫你,更没有人会阻拦你,但我想作者想表达的,或许是在这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含义:当生育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创造生命变得廉价时,也一定不能忘记爱,那是令那个男人放弃生命、两个妈妈甘愿承受外界指责、带着代孕双方的情感纠葛,甚至是对人造婴儿的,人类的爱。

  《到未来去》读后感(五):《贝尔格莱德的表情》读后感:城市的表情究竟取决于谁?

  城市的表情究竟取决于谁?

  据说,对古希腊人而言,内心真正满足时的喜悦,不是大笑,而是嘴角上扬。而贝尔格莱德有大笑、有高歌、有哭泣,却始终没有嘴角上扬的欢喜。

  城市的表情,是人民的表情,人民的表情由谁决定?当今最畅销的理论指向内心、自我这些概念,这未尝不是一种玄学。改变自己的心态吧,放在小康社会,是积极的,放在贝尔格莱德是多么的残酷。

  为什么不……?这个句式常见到冷漠。对监狱里的人而言,由凿穿隧道逃逸的安迪,对困在山区的人,有翻山越岭闯城市的打工仔,对沦陷在东北老城的下岗工人,有南下经商的老板……一条迁徙端的鄙视链已然形成。留洋的对国内的,北上广对其他城市,一线城市对二三线城市,以此类推,包括,欧美对亚洲,好在没听说有朋友去非洲。鄙视链上端的人不无悲悯地看着下端。

  总之,为什么你不逃离,是这个时代很常见、又很残酷的诘问。

  初中时,语文老师讲《愚公移山》,考试题问“愚公愚不愚?”我答“愚”,虽然有恒心,但还是愚。老师说我学反了,愚公怎么能愚呢?可是,我当时没问出的问题是,如果天神不出现呢?如果安迪凿隧道开始就被抓呢?能逃离困境,当然取决于日复一日的恒心,取决于破釜沉舟的魄力,但更取决于万一的幸运。《贝尔格莱德的表情》提到,不是所有人都能离开。所以,如果指责《钢的琴》的男主角,为什么不去找份正经工作,无异于问“何不食肉糜?”

  我家的县城是矿区。煤挖尽了,地表下沉,加上气候干旱,漫山石棱,一进来就感到贫瘠而又荒凉。结婚时,妻子家人第一次去,每当提起就像女儿被拐卖了一样。我说,你们还没看到前几年呢,现在被称作商贸城的菜市场原来是一个煤场。煤矿里的煤运到这儿,火车一过,漫天煤屑,所以长大以后看见沙尘暴,根本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而那正是繁荣的时候。但这并不是因为煤矿主的注意。查地方志,这里从乾隆年间,就已经是官窑,烧煤,烧窑。直至今日。地表下沉,赚到钱的,已经去了大城市。没赚到钱的,力求让子女去大城市,说什么也不能回去。

  妻子家也是县城,是国家百强县,以旅游文化闻名。那里环境秀美,植被繁茂,空气清新,融汇着不同的文化,城市的,农村的,海外的,像每个大城市的雏形。但据说前些年,村子里有矿,应该是铜矿。后来国家下令关掉,很多村民没有生计。之后,又打造旅游文化,全县上下面貌一变。当然,穷人仍是穷得叮当响,但生活总算是蒸蒸日上。

  城市的表情取决于谁?没人不想过好日子,但只面对自己的内心根本没有用。从政府领导到公司总裁,从公司职员到农村百姓,大家都知道,得有政策。

  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侵略其他国家,理由很多,正义、经历、防御,等等,但一个国家遭受侵略总归是霉运,比如沦落至今的贝尔格莱德。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际上很辛酸。虽然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也只能反应人们的无可奈何,要么,还能怎么办。这时候,人只剩下精神。想起《盘锦豹子》,在如此背景下,人的努力会失效,尤其当人的努力和时代的变化不在同一频道。时代的变化确实会导致人的变化,好的文学作品会让读者看到人的精神抗争。对贝尔格莱德而言,如果大笑显得冷漠,那么涂鸦就是城市精神的希望。

  《地下》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文章中提到的台词,而是另一句。父子刚从地下逃到地上,儿子兴奋地说:爸爸,太阳!爸爸说:儿子,那是月亮。然后两个人一起看日出,才说出这篇文章引用的话。

  有时候,我们逃离后,面对的仍旧是如何生存、如何生活的问题。而对芸芸众生而言,如何生活,当然要自己努力,人的努力总是沿袭着上一个时代的惯性,因此城市的表情又怎能完全是人民的事呢?

  《到未来去》读后感(六):尤瓦尔·赫拉利访谈读后感

  成也萧何败萧何。尤瓦尔·赫拉利因书名出色而被贩卖知识者炒作,这些炒作让他爆红也让他备受非议。

  在《今日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讲过这个问题,他自己拟定的书名没用,编辑要根据大数据给他重新起书名,这样才便于搜索和推广。我相信,“三部曲”的名字都是这么来的。

  单从作品而论,尤瓦尔·赫拉利的作品清新流畅,好读,信息量大。跟其他畅销书作家相比,没优秀很多,也没低劣多少,那些通识类、科普类畅销读物不都这么写吗?

  首先要有趣,其次要简单,最后,能不能爆红取决于有没有好名字,比如《自私的基因》,《引爆点》,《逆转》,《参与感》,《流量池》,这种能在企业日常生活中成为流行概念的书名,单看书名就赢了,尤瓦尔·赫拉利也是这样。

  当时读他的书的确是因为罗振宇的推荐,主要是他推荐后身边每个人都在读,不读尤瓦尔·赫拉利似乎很快就要被人工智能淘汰。读后发现真读完的没有几个,这本书更重要的是符号的意义。当我手持《人类简史》就已经洞穿了人类的整个发展历史;当我夹着《未来简史》我就是在与人工智能争夺未来的主导权;唯独《今日简史》不伦不类,“今日”和“史”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也只有算法能做出来吧,试试“圆的方”吧。

  所以,这篇访谈开篇文字,似乎也不是冲着尤瓦尔·赫拉利本人的,因为这个时候,尤瓦尔·赫拉利已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一个预言家,这篇文字是冲着这个预言家的。而预言家这个角色,是尤瓦尔·赫拉利自己也始料未及的,一个历史学家成了预言家,有比这更荒谬的吗?

  ~~~~~~

  以上是吐槽部分,不好意思写多了。下面写点正经的。

  坦白讲,抛开外部的炒作与非议,尤瓦尔·赫拉利的问题意识抓得很好,他反复强调,我们需要认真考虑,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因为在当今时代,似乎成为任何一种人,过任何一种生活都是可能的,但我们作为人类应该如何保持生活的统一性?这个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

  人类历史的主题根本不是自由与正义,因为自由与正义,用尤瓦尔·赫拉利的话说,也是一个虚构故事,和其他故事没两样。人类历史的主题是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这也是政治哲学的主题,即尤瓦尔·赫拉利不断追问的问题,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

  尤瓦尔·赫拉利还算是真诚,抛开他被群众捧上神坛的形象,他在三部书里始终致力于探讨,如何让人们获得谈论未来的能力,即这篇专访的名字。在此意图下,他的两部书至少有意义,至于对错、深浅,另论。

  换句话说,在当今这个精细化分工劳作、专业壁垒森严的时代,我们需要这么一个人,跨越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打破专业的界限,帮助人们梳理人类的发展,将历史与科技放在一起,不为历史,也不为科技,而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从古至今人类是如何努力生存、努力生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能力去谈论未来。

  但尤瓦尔·赫拉利是矛盾的。他指出了人类因虚构故事而斗争的荒谬,然而,人类对“我们应该成为哪种人”“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思考和构建,不也是虚构故事吗?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团体,不论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物种,都需要在此虚构故事下,才能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

  然而在尤瓦尔·赫拉利这个历史学家看来,虚构故事是导致人类纷争的祸害,这与他成长于战火纷飞的以色列有关。如果未来本身也是故事呢?不通过虚构故事我们甚至连谈论也无法进行。这是尤瓦尔·赫拉利内在矛盾之处。所以他指向了人的切身体验。

  如果我思无法证明我在,那么我体验、我感受才能证明我在。这是尤瓦尔·赫拉利的逻辑,因此他指向冥想。冥想好处很多,但这并非最好的出路,只能说是权宜之计,在注意力被牵扯成碎片的时代,只有通过内在的专注,才能体验完整的自我。但这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都知道,体验和感受很可能是神经刺激或干脆就是一串代码。

  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真实。

  总结一句,尤瓦尔·赫拉利的书值得读,但他并没提出好的解决方案,也没提出石破天惊的问题与观点,他只是一个历史学家,他的畅销书写得很有意思。但最有意思的是,他在书写过程中流露出来的自身矛盾,这也是最有价值的。

  《到未来去》读后感(七):单读第19期速读

  用1天半时间快速读完390页的单读第19期,不包括诗歌。这一期单独比较适合我的胃口。读得快,必然印象稀薄,留下的应该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信息。

  一、陈楸帆的科幻《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

  文体堪称惊艳——用文字展现一部纪录片。写在纸上的纪录片画面感很强,但文字代替影像表达,想象中的观看与文字阅读调动了读者更为主动的观看、思考和想象。内容方面,每个案例值得读者思考。 陈楸帆的科幻列入今年阅读计划。

  二、Yuval Harari的访谈。

  Harari与单独互动提出的好几个问题直得好好思考。

  1.技术将驱动要素包括各类资源、信息、数据趋于集中化,集中化意味着垄断、单一、乃至独裁。但对抗集中的出路只能是技术,当技术使分散化的效率高于集中时,人性才是有希望的。目前的区块链去中心化能否对抗集中化的技术,有待观察。这里作者的思考非常客观:纵然人文可以批判集中和独裁,但冲破独裁的路径不是人文,还是要靠技术。以去中心化的技术对抗集中化的技术。

  2.宏达的议题浓缩成500多页的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专注很重要。冥想似乎可以锻炼心灵集中,思维澄清。

  3.最近几十年的变革将是根本性的。以前的变革都着眼于人更好得利用外部环境;现在的变革则是对人内部的变革:基因、人工智能。要么上车,要么成为废品。

  4.故事不是真理,故事可以使社会统一,形成共识。但故事不是真的,个人即需要故事又要摆脱故事如其所是的真实面对生活。宗教、货币都是虚构的故事,使人们达成合意,去劳动、去付出。但那不是真实的东西。人应该关注自然与自身。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今年列入阅读计划。

  三、本期小说

  《伊春》的氛围很好,那个女孩是警察的分身吧。氛围好得我想睡觉。《双摆》,生活真是一言难尽。表达很有趣,干燥的表达,没太多修饰,但活在中国的人都懂的。最后,那个女孩本来就是老谢的吧。

  四、本期随笔:两篇随笔都特别有感觉

  柏琳的《贝尔格莱德表情——谁在那儿唱歌》读来不禁为欧洲第三大古老城市贝尔格莱德痛心,随之心中郁结:谁要为此负责:百年历史百次战争,几十次轰炸。没想到传奇发明家特斯拉居然是南斯拉夫人,米卢是南斯拉夫人几乎忘了。安德里奇(诺比尔文学奖得主)的波斯尼亚三部曲:《特拉夫尼克纪事》、《德里纳河上的桥》、《萨拉热窝女人》,南斯拉夫人认为做好表达了这片土地及生活于斯人们的情感。列入今年阅读计划,当然之前要读下一直感兴趣的巴尔干历史。阅读历史、社会学能从理性上知道何以如此,未来怎样。但是阅读关于历史、社会的小说则能从感性上体认这段历史和社会以及她未来的命运。

  王梆《贫穷的质感》,对我这种穷逼读来特别有感受。前不久才读了《自由的选择》政客抨击起福利社会头头是道,但是一旦个人遭遇危机,恐怕任谁都想要救助,而不是被冷冰冰地对待吧。尤其那些诚实纳税几十年的人,偶然遭遇个人危机,就要面临“吃福利不道德”这样的指控和羞辱,这是公正的么?!作者的态度非常明确:穷人是贫穷制造的后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因为穷人没有自制、懒惰而贫穷。更多的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公正,他们倒霉,滑了一跤,而没有人施以援手,任其滑落。 与政府不作为,政客推诿扯皮,经济学家唾沫横飞地争论不同,民间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的互助团体、慈善组织尽力帮助这些穷人。便宜的集市、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宿、“食物银行”……自发的民间行动为穷人施以援手,而不少人正是被拉了一把后上岸了。不禁让人感叹,个人的善意、组织能力可以是非常有效、强大的。

  《到未来去》读后感(八):人在城市里生活,就像被迫适应池塘动植物一样,一边被反光表面所包围,一边艰难地生活其中

  1.《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陈楸帆的短篇科幻文。2016—2040年的影像纪录片《新·生》,找代孕的粤港澳女企业家,通过人造子宫孵化胚胎体验真实怀孕及分娩的美国男艺术家,通过克隆遗传物质合成受精卵怀孕的一对德国女同恋人,为了挣钱代孕的印度年轻妇女,研究并实施无需新兴人类参与通过算法决定基因组合繁衍后代工程的技术人员。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哪一种方式迎来人类的“新生”,这世上有一样东西是机器无法计算的,那也许就是人类所谓的……“爱”吧。

  2.《尤瓦尔·赫拉利——我不预测未来,我只想让人们有能力讨论人类的未来》,2011年《人类简史》出版后,直到今天,这本书依然在书店里常常会被人问起、拿起翻阅、买走,这本通俗历史书,不知不觉竟然已经畅销了八年,它的行文风格和论调符合时代情绪,人们很焦虑,总是被告知:“你要被新变化、新技术抛弃了”,人类迫切渴望抓住一些东西,寻找到一些简明的方式了解所处的巨变的时代,这些情绪催生出了一种速成知识潮流,简化知识,用大百科式的形式容纳整个世界,用一个个词条划分人类思想和经验,比如你一定爱读的极简XX史,一本读懂XX史。当然,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紧接着又出版了《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但后两者相较于大哥还是差了一些。TED式的写作让读者会瞬间误以为抓住了焦虑的问题的本质。

  尤瓦尔·赫拉利,这个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年轻教授的横空出世,给这场狂欢注入了一剂燃料,他被当作了一个智者和预言家。在采访中,赫拉利说道,对他来说20世纪讨论历史宏观问题的传统历史学家中,最大的影响来自于贾雷德·戴蒙德,一名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代表作也是近几年书店里畅销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另一位对他影响较大的是弗朗斯·德瓦尔,一名灵长类动物学家,发表了《黑猩猩的政治》。这些动物学家擅长从生物学的视角理解人类历史,而赫拉利擅长探索和理解虚构故事和神话故事以及它们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然而,赫拉利的劣势在于,他坦白他谈论的90%领域,毫无一手经验,只是依赖于那些领域的学者和科学家的结论、理论和模型,生产二手通俗知识,比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所以他也并不是绝对自信于自己写作的内容,总是会有点怀疑。然而,他将自己摆的位置是在科学界和普通大众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毕竟科学家的论文公众几乎不了解也很难理解。

  赫拉利:“我认为特定程度的疏离感几乎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进行批判性思考。”“人们必须切合现实,而不是做社会告诉你应做的事,社会往往非常具有误导性,甚至在一些基本现实比如性自认或性取向等问题上。……人类发明了许多故事和神话,但生物现实是人们永远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如果一个男人可以被另一个男人吸引,那就证明这符合自然规律,自然允许这一切发生。”

  3.《盐水池塘》,图像工作者,199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彭可。喜欢这一篇的原因,展示的图像中,偶遇了来自常德的麻辣烫、丁玲公园、高架桥、腊肉、红杯子、烤火炉。

  4.《贝尔格莱德表情——谁在那儿歌唱?》,独立书评人、记者,柏琳。南斯拉夫——已经消失不复存在的国家——曾经的首都,贝尔格莱德,雅典、罗马之后欧洲第三大古老城市,巴尔干上曾经的老大哥,现在的孤儿。

  一位打扫铁托墓地博物馆的清洁工老人说道:“如果铁托能把一个千百年来内忧外患、四分五裂的国家带向独立和繁荣,那么他就算行使了专制权力,也是合理的。”

  今天的贝尔格莱德人民,对伊沃·安德里奇的尊敬超越了铁腕领袖。一家半地下书店老板说道:“在我们这儿,基本每家都有安德里奇先生的书,他是我们的骄傲,他是最敏感的巴尔干灵魂,他用文学安慰了我们。安德里奇万岁。”安德里奇于1941-1945年间,写出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斯尼亚三部曲”——《特拉夫尼克纪事》《德里纳河上的桥》《萨拉热窝女人》。

  安德里奇青年时代的好友,可能更为我们熟知,塞族少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用换来的手枪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另一个寂寞的塞族科学怪人,被誉为“最接近神的男人”,发明了交流电的尼古拉·特斯拉,撕掉了交流电的专利,免费送给全人类使用,终身不娶,拒绝与发明了直流电的爱迪生站在一起,死于穷困。

  5.《贫穷的质感》,自由记者,王梆。贫苦的伦敦漂,比想象中要更加不堪,重新审视崭新的贫穷。

  《到未来去》读后感(九):《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读后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P4—P64,@潇灵 小说特别,叙事方式新颖,加之多个镜头的交叉切入,看的过程很有画面即视感,我也沉浸到了作者对于科技发展趋势下未来人类生育方式多样的无限畅想。作者展现了好几种可能性,方案再也不是普遍认识中的自然生育,而是我们也可选择子宫出租(这种说法的确很xx)、同性生育、人工合成,这突破了悖于常理的底线,其间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复杂又矛盾,文本之间固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可是在这层意义上,不由得让我们对生命的自我延续进一步思考。 从企业家吴英冕的口中我感受到的是女权主义、异性歧视、社会阶级差异,从代孕妈妈Neha Srivastava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其承受打击之良多。代孕并非不可取,但所面临的问题——遭遇歧视、挑男杀女,却让人哑然发怔。像Srivastava所说的,“对我来说,这件事情本身没什么难的,难的是别人怎么看我。”上述二者多多少少对“代孕”有某种复杂的情感,从伦理上来说,代孕违背人性,母子亲情的培养和建立并非主要依赖于亲缘,而更多是一种过程。在怀孕过程中的感情投入使得代孕母亲与婴儿产生亲情,可最后以金钱为代价带走孩子无疑会对代孕母亲造成伤害。最后,“妈妈”二字读着很痛心。 同样,那两位受到非议的女“同志”也常常因“人的部分”而感到焦虑,可她们忠于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选择,仅仅是为了“爱”。尽管她们并没有按照自然的方式延续生命,但是多少也冲击到了可理解范围内既有的稳固观念。 注重体验的艺术家大野敬二(男),希冀于让周遭事物尽可能接近自然状态,为尽力模拟真实分娩的过程不顾艰险。我特别佩服他想要证明性别不能阻碍任何人做任何事的那份坚定,他说的那句“除非从身体上去感受另一种性别,才谈得上真正的认同”,以及他最后选择保住孩子的一幕——“答应我,无论如何让她活下去。她不是我的作品,她是我的孩子”,包括酒吧里电视直播手术时现场所有客人各色不屑的表情和酒吧老板独自鼓掌举动的对比,让人多少意会到了大野的那句“这意味着很多、很多东西”,男性生育难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可是一切都要选择endure。 MOW45的一系列微观描述,诠释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通过技术手段,遗传物质可以直接合成受精卵,新人类可以不再承担延续基因的使命,我们人类可抛却所有的传统观念,一种新的整体性的新生命观不得不被接受。“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每个人都是为全人类而活”,试想,真到了这一天,我们会快乐吗?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对于科学的研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技术不断发展而影响到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作者说“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那么下一刻呢? 【PS:文中摘录】 P10 他贡献了几毫升液体就有资格提意见啦? P14 至于男人,就像换衣服换手机一样(笑)。 P15 就算再高的科技你还是会觉得当男人省事儿,“同期取精”,四个字,完事儿。 P18 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孩子出生之后,只能在自己身边待几十分钟。 P19 如果它的父母不让你这么做呢? (沉默片刻)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 P20 我还是会因为它无缘无故地高兴、生气或者哭泣,一想到有一个在你身体里的小生命正在观察着你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虽然不知道它能感受到多少,可是你能感受到它,并相信它也能感受到你。 P20 你能理解那种感觉吗?(含泪直视镜头) P33 一开始我们认为最难的是技术部分,现在发现最难的其实还是在人的部分…… P34 我觉得两个女人生孩子没有什么不对的,你知道,大多数男人也只是他们孩子名义上的父亲(眨眨眼)。 P37 Fatima手扶腹部,似乎在细声说着什么,不时用手指抹去眼泪。 P40 我们讨论所谓的平权几十年了,但除非从身体上去感受另一种性别,才谈得上真正的认同。 P42 生育后代本来就是自私的,是未经允许的。 P47 我们都是她的母亲,她能享有双倍的母爱,这难道不比那些父爱缺位的传统家庭强多了吗? P48 我们的本意是为了爱。 P48 环境反噬的压力超出了我们心智和情感所能承受的极限? P61 我们不想让技术沦为奴隶制度或者器官工厂的帮凶,同样,我们拒绝制造歧视与新的种族纷争,许多智者已经看到了,这一技术能够让人类真正抛弃血缘、家庭、族群乃至意识形态的沉重包袱,作为整体踏入全新的纪元。 P61 新人类不再承担着延续基因的使命,个体基因数据都会入库,参与制造后代。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每个人都是为全人类而活。 P62 死亡是通往永生的一道不二法门。 P62 毕竟,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从来都是湿婆的两面。

  2019.03.12

  《到未来去》读后感(十):《伊春》读后感:纯粹的我与纯粹的爱是否可能?

  小说多次提到基耶夫洛夫斯基电影《红》,苹果的隐喻,老法官和时装模特的角色设计,电影结尾灾难的转述,等等。可以认为,作者在对基耶夫洛夫斯基致敬同时,也在对这位伟大的导演的电影主题做进一步探讨:纯粹的爱是否可能?

  同时,令多数人费解的是,作者为何不直白地讲故事,而要用这种模糊、暧昧、混乱的方式?实际上,这种叙事本身就揭示了小说的另一个主题:纯粹的自我是否可能?

我也没有老是想着要验证什么真实不真实的。

  我们无法在叙事中区分哪些真实,但可以肯定,同样作为文本的邮件肯定不是虚假的,即便邮件内容有很大虚构成分,但邮件本身真实无疑,因此,S和Y互通邮件是真实行为。抓住这条脉络,可以层层剥开小说叙事层级。

  小说层级如下:S的回忆,S的梦,S的幻想,S与Y的交流,S的当下,叙事者,作者。

  小说人物如下:叙事者“我”,S,作为他的S,Y(远方的神秘姑娘),Z(想自杀的姑娘),欺骗S的女人,伊春。

  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故事的内容:

  (1)S曾被女人欺骗,卷入走私团伙,这个局是领导安排的,同事也参与了;

  (2)此后S工作受了影响,从侦查科调到档案室工作,精神状况很差;

  (3)领导一直劝S“放下”,劝他好好休息,领导安排S出差,寻找失踪少女,S认为有阴谋;

  (4)S有一个远方的神秘朋友Y,两人是一种互虐的暧昧关系,Y和自己的家人关系不好;

  (5)Y的网友Z是一个想过自杀的姑娘,Z用Y的QQ与S聊天并寄给S地图;

  (6)S会窥视街上的女人,并将其幻想成爱的对象,即她;

  (7)S出差去海边城市,想见Y而未成;

  (8)S给Y讲他和伊春的相遇,幻想伊春和他的故事;

  (9)S梦见伊春来找他,梦见伊春自杀;

  (10)S幻想她(爱的对象)给他发短信。

  回到小说涉及的主题:(1)纯粹的爱是否可能?(2)纯粹的自我是否可能?

  人在两个层面上建构自我,一是社会关系,如主与奴,爱与被爱,虐与被虐等;二是内在意识,如回忆、幻想、梦等。当人在社会关系所依附的权力结构中遭受压抑,感到自由的丧失,“像个零件似的被紧紧地固定在庞大复杂的办案机器里”,就会躲进内在意识,变成“随时都可以跟外界毫无关系的人”。然而,内在意识仍摆脱不掉社会角色,所以S才会在幻想中带枪,认为这把枪能实现他的纯粹自我。

心里头就只剩一块石板,封盖住了很多东西,上面连字都没有,除了潮湿的灰。

  通过S的邮件和QQ聊天,可以看到他倾诉欲极强,但又内敛得有交流障碍。之所以一直没女朋友,是因为他想要精神性的纯粹的爱,即摆脱肉欲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爱。他在受骗后,之所以会受打击,不仅是工作上的失误,更因为在心动中,他既未摆脱掉对肉欲的迷恋,也未摆脱掉社会的角色。即便领导想让他休养,也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他感受到社会角色。

  人在权力结构中的异化表现。任何社会关系在S看来都是变态的:我和领导只能是迫害与被迫害,我和爱人只能是虐与被虐,我和爱欲对象必须借助社会角色的作用。同时,我和现实是拒斥与逃离的过程,我和过去只有封存与吞噬的关系。

  伊春既吃新鲜苹果,也喜欢烂苹果。对伊春而言,新鲜与速朽共存,那么,她是谁?

她的眼光穿过他,或者穿过我,看别的人么人或者东西。

  伊春不只是S的虚构,也是叙事者“我”的虚构,她能跳出“我”与作者对话。

  在“我”的叙述中,第一次见到伊春是在火车上,她在路边广告牌前吃苹果。二人在伊春寻狗时相遇,她带我去观前街,一起吃大排档时她告诉我名字,一起逛街后约好晚上过海吃螃蟹。伊春善于模仿或表演,穿牛仔裤,戴墨镜,个子高,喜欢眯眼看东西。到岛上后,伊春和我住酒店,靠在我身后睡觉,我闻到梨香味儿。晚上伊春找我,说我的欲望及对欲望的羞愧。我睡觉时伊春抽烟或大麻,然后自杀。

  伊春可以是任何人:是欺骗他的女人,是Y,是Z,是穿风衣的女人,是牵狗的女人,是在大排档吃烤鱿鱼的女人,是爱欲对象,是倾诉对象,是保护对象,是现实的疏离,是幻想的魅惑,是填满一切缺憾的梦境。当伊春最后一次到来时,不仅蕴含着“我”全部的回忆和幻想,还蕴含了“我”的一切意欲。

你不是日常的存在。

  伊春是一切,也是“我”,伊春融合了叙述者过去、当下、未来的全部思绪。而我存在的意义即在于差异性,当“我”即一切,“我”即非存在。

这一天跟别的日子又有什么不同呢?它来了,然后消失了,仅此而已,又一次验证了它是暂时的,是不断重复的,也是不肯重复的,它们彼此淹没,带着某种没法解释的新鲜与速朽的气息。

  当伊春的意义无止境地丰盈,过去、现在、未来,记忆、幻想、幻觉、梦,凡此种种,会出现自我指涉与相互吞噬,直至内爆发生,一切坍缩为空集,人堕向虚无的深渊,自我灰飞烟灭。因此,伊春的结局只能是自杀。

  不过,伊春死后,又有一个她出现了,源源不断。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