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灭之赋读后感锦集

  《摩灭之赋》是一本由[日] 四方田犬彦著作,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灭之赋》读后感(一):善感是文思的来处也是局限

  这本书是专栏文章集结成册,审美的角度来谈摩灭。如果是在时尚杂志里能起到黑底飞金的平衡效果。但集结成书后,这样的体量和体裁和对于他所关注的主题对比就失之轻浮了,书里有个概念“虚薄”倒是很贴切。形象的说就像东瀛贾宝玉揣着风月宝鉴的另一面一直在做白骨观。

  他说希望写成一本没有贝克特登场的贝克特论。我的感受是作者失败了。只说一点,等待戈多的好评和感受的理解首先是来自监狱的众多服刑犯。

  审美的滤镜下是感受的泛滥和失真。作者广博的游览和阅览无疑是值得赞赏的,但不能借这些引证之物自身所具有的深刻和宽广来为自己思考和感受的程度背书。上一个这么写东西的人是胡兰成。“什么都是好的”和“什么都用美学视角端详”让人起疑。唯一一处让我动容的是他对藤枝病妻物语划下句号的觉察,这里有一个诗人敏感的最妥善去处。

  《摩灭之赋》读后感(二):摩灭中的消减与无常

  第一次听到摩灭这个词,就感到一丝丝的遗憾。在汉语里“摩灭”,表示摩挲、研磨,两个字都以“麻”为声符,日语里发音为“ma”,古代汉语里发音“muai”。我们周围有无数摩灭在发生,摩灭未必只发生在时间之中,虽不多见,有时空间的阻隔也会成为摩灭的契机,也许是我们自身,也许是我们周边的环境,更也许是远在一方的灵魂。

  本书分为两辑,第一辑为消减之相,第二辑为无常之相。

  第一辑开篇提及,带来摩灭的事手掌,是视觉,是每日吹拂的柔风。人要想抵达救赎之境,只有摩灭至极限,自身化作如水的存在。在这一辑中,作者将摩灭之词灌入生活中,将其融合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海岸边的珊瑚,活珊瑚虫呈现出鲜艳的绿色、橙色或紫色,像海葵一样随着水流摆动,看上去像是在享受优雅的生。一旦死去,留下一片石灰质骨骼,被海浪冲散,碎块与更坚硬的碎块发生碰撞,被打磨,冲上岸,化为白沙。海洋中的生物也逃不过摩灭之刑。又如作者的旧物欧珀石,经过世界万千打磨成如今无数细纹的模样,世界上有些永恒的事物只有通过沉淀而存在,沉默而传达。又如牙齿、宾头卢、废弃的王都吴哥窟,最喜欢书中对吴哥窟摩灭描写的一句话,“树木花草的威严与哀愁”等等。

  第二辑开篇序言为如今通过“无常”一词,我从日本中世感受到的,并不是目不暇接的观念对抗。不是对抗,更像是对话,是在残缺的器物之间进行的幽默对话。作者走访了多国,发现日本算是偏爱褪色和残败毁损之物,这种独特的感性可能是受到了佛教的世事无常观的影响。也提及了许多日本文学,著名的《源氏物语》,本应该描写主人公光源氏之死的第四十一帖《云隐》,只有标题,内容则是一片空白。在日本文化中再做搜索,则可以发现类似手法不胜枚举,日本的文学、画上的留白,都无一体现在时间流逝带来凋零与毁损的美学。

  这一本著作,你能读到美术,你能读到历史,你能读到考古学,你也能读到文学,但作者把它归为“摩灭学”。我们好像每天都面对着世界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摩灭,但我们不能改变,唯有能改变的,是我们的心境。

  《摩灭之赋》读后感(三):直到明了摩灭才是唯一的答案

  《摩灭之赋》,顾名思义,是一本对摩灭的礼赞之书。作者四方田犬彦从吴哥窟的倾颓庙宇游走到意大利的残损雕像,从吉田兼好的随笔分析到巴尔扎克的小说,到处找寻它的踪迹。那何谓摩灭?摩灭就是时间对事物的磨损。

  其实汉语中我们更常用的词是“磨灭”。二者的词源四方田犬彦在一开始就做了对比:“摩”含“手”,本指用手抚摸;“磨”含“石”,本指用石研磨。随着都被用作比喻时间的蚕食,“磨灭”和“摩灭”的区别已渐渐消弭。然而于我而言,“摩灭”更容易令我联想到时光的手从一件又一件物品上轻抚而过的安静与温柔。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那个印度传说:大地的某处有块巨岩,天仙每一百年会下界一次,用自己的衣袖轻拂它,直到某天巨岩终于被“摩灭”,此一漫长得近乎永远的时间被称作一劫。“如果摩灭是在不断接触过程中,事物表层发生的持续不断的毁损,既然有毁损就会有齑粉,我们思考摩灭就是思考齑粉的去向。就如巨岩摩灭成细沙,世上万物要由宏大变渺小,又一路演变为些微的颗粒。”

  可“摩”与“磨”的区别并非就此一处。有时,它们明明表达同样的动作,其意义却正好相反。

  在《欧珀石的盲目》一文中,作者讲述了宫泽贤治笔下小兔子整日擦亮宝珠,最后被它带来的权力欲吞噬而失明的故事,又对比了《多俾亚传》中,失散多年的儿子靠用信物在母亲眼上摩擦使她复明的传说。文章最后四方田犬彦抛出一个问题:“摩擦出于自主意志,摩擦提高了事物的精度和光泽,让物体增辉、增值……反过来,磨损不受自主意志控制,是价值的消减……在宫泽贤治的童话里,小兔子从摩擦的极致走向摩灭,古犹太人托彼特和日本中世盲人用摩擦恢复了摩灭之眼,这两种运动,究竟有什么不同?”确实,摩灭,让人类衰老,让木偶残缺,让画作布满灰尘,让寺庙被榕树从中穿过,可打磨,却让宝石洁净,让陶器光滑,让书本整洁如新,让一个人成为可塑之才。他想问的或许就是,作为“摩灭”的摩擦似乎表示着时间对一切的摧毁,为什么作为“打磨”的摩擦却似乎代表着人类对文明的修复?

  我也感到疑惑,疑惑中读到了紧接着的下一篇,《牙齿与宾头卢》。作者说到,剪完的指甲,即使不去锉,也会自己变得光滑,这也是摩灭。可合书仔细一想,这里并非是佛像随着信众触摸失去棱角,而是指甲自己生长填平锐利,其实不是种“磨灭”,没有任何东西在此一过程中被“磨损”。应该说,这是时间对人工打造的形状的“摩灭”。我们的指甲刀才是种“打磨”,我们是用空间的“磨灭”去对抗时间的“摩灭”。

  对,所有的摩灭,其共性正是在时间中这种人为的、有序的、有形的造物的消散,而所有的“打磨”,正是人类用自己的生产和创作向“摩灭”对抗。这么一想,热力学中不正有描述这一现象的量吗?那便是“熵”。

  熵其实表征的是混乱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一个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増的,直到达到系统最混乱无序的状态。于是把气体通入容器时,它总是会分散到所有的空间,而不是集中在容器左半部。宇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孤立系统,于是宇宙也一样朝着熵増单向奔驰,置身其中的我们就体验到了——时间的方向。于是,花瓶总是会摔个粉碎无法复原,而不会自发从碎片拼回瓶子。于是泥塑不会自己从泥土里凑起来,无人管理的建筑总会被荒草覆盖。所谓的摩灭,其实就是万事万物都在漫长的时间里走向熵増。

  而打磨是什么呢?宇宙的熵増趋势中有一股逆流,它似乎与熵増定律的预言正好相反,在三千块青苔爬上古村落、十万粒灰尘落上扶手椅之时他们逆水行舟,创造形状和秩序——这便是生命。生命听从的是进化论,他们总是结构越来越精巧,终于来到了人类。人类把原材料分解再重组,变成砥石、纸张、半导体……所谓的打磨,就是人类打造着熵减的文明。

  可这一切或许终将是徒劳。熵増的命运不可避免,任谁也逃不过时间洪流的冲刷。四方田犬彦在空置的石臼前感叹道:“确实如泽庵和尚所说,天地自然是人眼看不见的巨大石磨,我们的身体是磨盘缝隙里的短暂实存。”在这一片刻之后,我们也将灭亡,包括我们的石墙和书籍也将留不下一丝痕迹。甚至宇宙,也要在熵増的尽头“环球同此凉热”,走上寂灭,变成混沌的浓汤。那我们的出路是什么呢?

  别无选择,只有审美。作者也会欣赏新生的造物,可与已经布满岁月刻痕的事物相比,它们是速朽的。唯一不朽的是朽坏本身。因此不如来欣赏皱纹,欣赏废墟,欣赏只留存半幅的名画,欣赏被万千民众摩挲得发亮的佛头。生命和文明的意义只有在美学中才能找到出路。

  这一点上似乎也能看出东西之别。与西方强调理性、完整、对称的传统不同,东方似乎很早就开始欣赏时间造就的虚无和破败。印度的佛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中国的道明白“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日本也有特有的物哀文化,沉醉于凋零的樱花。但作者自陈不敢为摩灭是否为日本式的特色下定论,毕竟,在高呼“以人为本”,热衷于把人像填补好的文艺复兴时代过后,从十八世纪开始,西方人也在废墟中发现了废墟之美,版画家皮拉内西开始赞颂古罗马大理石基台的肮脏与残破。为时间的伟力倾倒是人人都会有的,那些毁损的痕迹证明了岁月的漫长,碰触它就如同碰触我们古老的先人。“观照摩灭,就是观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巨大的时间。”抚摸摩灭,就是让自己的手与他人的手,与每个人的手,与时间的手合而为一。此刻我们和宇宙的宿命融为一体。

  这些体验甚至不需要依靠古老的遗迹。我们的厨房用具、调味的粉末、街头的公共设施,每时每刻都通通在磨损。四方田犬彦甚至在修牙的时候也能发觉摩灭之美。摩灭无处不在,美也就无处不在;我们都可以被美轻柔地包裹。“双眼终会摩灭,佛像终会摩灭,带来摩灭的是手掌,是视觉,是每日吹拂的柔风。人想要抵达救赎之境,只有摩灭至极限,自身化作如水的存在,那时,就会有无垠的月光将他笼罩吧。”

  《摩灭之赋》读后感(四):品·鉴 | 真真正正地存在过,才有摩灭的可能

  1.

  天地自然是人眼看不见的巨大石磨,我们的身体是磨盘缝隙里的短暂实存。——《摩灭之赋》

  年逾五十之后,我妈每天都在和自己为数不多的恒牙作斗争,饮食和心情上稍有不慎就疼上数日,夜里睡不着觉,白天吃不下饭,睡不好吃不好,其他毛病也就找上门来。可见“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这句广告一点都不假。

  “牙疼拔掉不就好了嘛”这种看上去一了百了的治疗方案对老年人而言实在称不上友好,因为口里已经有了大半假牙,每失去一颗真牙,就要重新咬模,连同过去失去的牙一起重做,称得上牵一发动全身。而等待这新假牙到来的数月里,每一顿饭都会引发一场对失去牙齿的感怀。

  电影《步履不停》的原著小说里有一个桥段,也与牙齿有关。

  戴假牙的妈妈每次见到小儿子都要问上一句“你的牙齿还行吗?”每年的新年贺卡上也一定会叮嘱一句“记得去看牙医”。后来母亲患病,记性越来越差,一直介怀父母更在意大哥的小儿子不想自己被妈妈错认成已经过世的大儿子,故意和妈妈说“我最近好像有蛀牙呢”,这时妈妈就会突然恢复常态,给出专属于他的叮嘱,“要快去看牙医啊。等到非拔不可才去就太迟了。一颗牙齿蛀掉的话,隔壁那颗也很快就不行了”。

  妈妈昔日的念叨,成为了儿子余生的念想。妈妈过世后儿子终于去看了牙医,用一年半的时间终于补好了所有蛀牙。牙齿则成为维系生者对死者回忆的一个符号。

  我们的牙齿如此坚硬,几乎不可能因为日常咀嚼食物而被磨光,却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得不接受机器的打磨和修补,救无可救的时候便被连根拔起,无法挽回,靠一颗人造牙齿虚悬在牙床之上履行职责。四方田犬彦说,我们成年后每掉一颗牙,都会觉得自己离死近了一步。

  不止牙齿,衰弱的视力和听觉、失灵的骨关节、硬化的动脉、栓塞的脑血管,这些都在不断告诫我们,生命的齿轮不停运转,死亡是它唯一的目的地。

  接受肉体从生机盎然走向衰朽的过程,也就是接受摩灭。

  2.

  日本人任由它们在岁月中褪掉了颜色,并不在剥落之上涂上新漆。——《摩灭之赋》

  一切事物都在以我们不察觉的方式悄悄磨灭,或许是因为经常做家务的关系,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黑色棉质卫衣,下过几次水,晒过几次太阳,便会褪去最开始的高饱和黑色开始发白。其他天然材质的彩色衣服也是如此,每洗一次,颜色就淡一点,从簇新到发旧,摩灭出岁月的味道。

  新的香皂和肥皂,用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变薄,最后握不成形,弃之可惜。用不穿的丝袜把这些碎皂片收集在一起,又成为一块可以去污的“混合皂”,这种生活智慧来自于家里勤俭的女性长辈。摩灭到了一定程度,还有“重生”的可能。

  闪着光亮的杯盘碗碟也会在日复一日的使用过程中留下细小的划痕,尖锐锋利的刀刃也在与果蔬肉食的摩擦过程中逐渐钝化。

  《摩灭之赋》一书里提到了砥石,更白话的说法是磨刀石。“砥砺前行”这个词并不新鲜,和砥一样,砺也是磨刀石的一种,两者的磨面粗细有别。磨刀的时候需要蘸水,洁净的水会随着摩擦的动作变浑浊,那浑浊的部分就是摩灭的砥石。

  在日本,人造砥石的出现让天然砥石的开采和制作日渐没落,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是一门手艺的摩灭。《留住手艺》中收录了一篇盐野米松对铁匠高木彰夫的访谈,其中说起很多铁匠已经无法养活自己了。

  与其说我们做的东西卖不动,不如说是它的需求量已经大大减少了。因为现在使用手工农具从事农业的越来越少,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人们已经不再靠手进行劳作了。

  ——《留住手艺》

  现代人解决饥饿主要靠外卖,连厨房都不进,更不要说自己磨刀了。砥石作为一种劳作器具在时代变革中走向了摩灭,那么用于其他目的的石头呢?

  《摩灭之赋》中记述的与石头有关的摩灭不止这一种。

  海岸上被浪潮打磨得圆润的卵石;沟槽磨平后被弃用的石臼;意大利莱切城的建筑石像;被信众双手摩挲的神佛雕塑;被时间、战争和榕树气根消磨残损的吴哥石窟。

  世界各地历朝历代随兴衰而诞生和消失的建筑数不胜数,可见小如一颗石头,大如一座圣殿,无论它们关乎民生还是艺术、信仰还是皇权,最终都无法躲过摩灭的宿命。

  柳宗悦在《民艺四十年》一书中提起过朝鲜李氏王朝的宫室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里艰难存留下来的,为异国历史建筑奔走的他在文中疾呼:

  同胞们,要敬重纯粹的东洋建筑啊!如今我们已不能建造出与此匹敌的建筑了。虽然在当今的生活中用不到,但也不能毫不吝惜地丢弃。艺术是超越功利关系的,美的东西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

  ——《民艺四十年》

  对于历史建筑的维护始终有两种不同的审美,一种是后世介入翻新,一种是保留时间痕迹,不做干预。几年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火,“修旧如旧”一词走入大众视野。

  亳州花戏楼实拍图

  安徽亳州有一座非常知名的古建筑名为花戏楼,戏台四周均为木作,以历史人物事件为原型存有大量木雕,精美非常,风吹日晒之下,磨损在所难免,但并未进行修缮,据说是因为现代工人配不出当时颜色,勉力为之只怕画虎不成。

  当修旧如旧难以实现,任其摩灭便成为唯一的选择。

  毕竟时间带来的残损也是美的一部分,允许时间和自然在万物上留下痕迹是一种对无常之美的追随。这么看,人到暮年是美,断壁残垣是美,无花空折枝也是一种美。

  接受摩灭,也是接受事物从华彩走向衰败的过程。

  3.

  所有的真实,即事物已磨灭到无法再摩灭的状态。——《摩灭之赋》

  《摩灭之赋》在“痕迹中的玛利亚”一文中描述了两个关于圣母玛利亚摩灭的故事。

  一个是圣斯特凡诺大教堂里已经无人问津的圣母雕像,因为昔日备受爱戴,面目轮廓已经被信众的手抚平;另一个是一块诞生于日本的圣母像踏绘,17世纪曾用于供教徒践踏以示判教,经过人们的踩踏也已经面目模糊了。

  不同的对待方式却换来同样的结果。可见摩灭是一个非常中立的词,爱和恨都可以促成一场摩灭。

  《我的天才女友》一书开篇,埃莱娜接到了挚友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母亲消失了,连同她的衣物一起,她甚至把照片里的自己都剪下来,一起抹去了。

  这个精彩的开头促使我看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故事的结局并没有俗套地揭示莉拉去了哪里,她去哪里根本就不重要,没有什么比彻底消失这个结局更匹配她肆意绽放的一生,她追求未曾来过却不得,以自我摩灭而告终。

  她以为自己已经消除了存在过的全部痕迹,却忽略了自己留给他人的记忆,只要他人仍在世,就算不得真正的一干二净。《寻梦环游记》里提到了人的两次死亡,一次是肉身的死,一次是所有记得你的人都已死亡,你便彻底死了。

  在《摩灭之赋》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摩灭正在以人眼不能见的速度缓慢地进行。再过半个世纪,她就会永远湮灭吧。再过一个世纪,连见过她的人也都死完了,如此,世上关于这位少女的记忆,将完完全全地消失殆尽。——《摩灭之赋》

  *她,指代特雷维素小镇建筑外墙湿壁画上的少女。

  我们该为事物的摩灭感到悲伤吗?

  似乎不必,毕竟真真正正地存在过,才有摩灭的可能。(完)

  《摩灭之赋》读后感(五):摩灭之下,时间的尘沙化作金粒

  1、

  十月份的时候,我去大同看了一次云冈石窟。

  早在2015年,同样为了看壁画与石窟,先去过一趟敦煌。或许是因为近几年敦煌的保护措施日臻完善与严密,近距离接触艺术真迹已经变得相当困难。虽然那时同样是直面千年前的事物,但当时给我的震撼似乎不如面对云冈石窟那样剧烈。

  还未见到中央的标志性大佛,沿途已经看到大大小小的佛像出现在崖壁上。或单个,或集中,除了内心清晰意识到这是穿越千年时间遗留下来的痕迹,更让我震动的是,那些佛像竟然全部直接裸露在外,跟它们的距离近到给人一种几近失真的幻觉。甚至可以伸出手去抚摸。也正因如此,在经过漫长时间的摩挲之后,那些曾经流畅鲜明的线条如今也只是徒留一些残破而模糊的轮廓。

  那是一种非常深刻难忘的感受,却复杂难言。

  当然,那时我还并未接触到这样一本书,会把这种关于物质在时间中逐渐摩灭的现象专门作为一种美学来考察。所以当时面对千年古迹,心里那种复杂难言的感受,也只停留在一种隐约而模糊的感觉层面,并未形成一种深刻的关于美学的思索与洞察。直到读过《摩灭之赋》。

  我想如果在那时我已经有了关于摩灭之美的意识,当时的眼光或许会有些许不同。

  从一面自然造就的普通石壁,经匠人之手把它雕琢成型,变成艺术,漫长岁月中作为信仰的载体受万众膜拜,最后又因为时间之手的摩灭,逐渐丧失了轮廓,变得光秃,如同终于完成了属于它一生的使命,重又回归到它的原初。那种感觉,让我在那时清晰而深刻地感觉到了无常与轮回。

摩灭的佛像

  2、

  早几年前读柳宗悦的书,那本关于民艺美学的书当时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对柳宗悦来说,器物因其被使用,才具有了美。朴拙是美。对自然的尊崇,亦是美。

  他说,“真正的美是对自然信赖的象征。就像将一切交给神之时,就能够心平气和一般。唯有自然是无所不能的,只有顺从自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柳宗悦的审美,似乎透露出了一种无常观。在无所不能的自然之力之下,在变幻无常的宿命中,面对时间的剥蚀,没有什么可以恒久。所以,感知美的前提,或许是深深了解到美终究会毁灭。美的感觉不是对它的强烈执取,而是意识到它的短暂,去顺应规律。

  摩灭,即是顺应自然规律之下的一种本然宿命。

  或许是因为日本自然灾害太多,并且受限于狭窄的地域环境。感觉日本文化中有一种很成熟的无常观。无常观的体现是,他们能把一切在我们看来负面消极的东西进行审美化。与我们所推崇的宏大、热闹、壮观、明亮相对,在日本人的眼中,那些幽微、寂静、衰颓、短暂和阴翳的事物都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这并不是一种逃避,也不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而是一种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的从容接纳。这样的观念似乎更符合生命的规律。人不能总是被虚假繁荣蒙蔽。而是应清晰意识到无常无时无刻的伴随。

  《西藏生死书》中如此描述关照无常的必要:每当我们迷失方向或懒散的时候,关照死亡和无常往往可以震醒我们回到真理: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积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堕。

  当人在面对那些古老的遗迹时,内心升起的片刻震动,我想绝不仅仅只是一种面对难得的珍惜之心,更是因为那些饱经摩灭的残损痕迹,让人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威力无坚不摧。意识到时间的反复淘洗,以及无数次地生与灭的轮回。那种隐约的感觉,是一种对无常最直接深刻的认知,是对时间敬畏。

  然而,事实上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处处可见试图从“摩灭”命运中脱离出来的卑微努力。这让我仿佛看到一种如蚍蜉撼大树般的景象,徒劳而无益。

  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微小生命个体,我想人真正需要拥有的智慧,在于我们能够清醒地尊崇自然,从容地接纳无常。它并不是一种消极与悲观。而是基于一种清醒的认知,让人更为珍惜这瞬息之美。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梦一瞬。

《摩灭之赋》 作者: [日] 四方田犬彦 2019.一頁folio 出品

  3、

  在阅读《摩灭之赋》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种和作者之间的默契。

  曾经有过一件穿了很长时间的麻质衬衫,因为感觉好像没有别的衣服更能让我找到一种无比妥帖的感觉,所以每年一到暖和的季节,我总会习惯性地把它拿出来穿。直到偶然的一天,当我从洗衣机里把它拿出来的时候,发现衣襟处出现了一条触目的狭长裂痕,显然那条裂痕源于长时间的磨损而终于不堪最后一次的洗涤。把一件衣服穿破,在如今这个年代听起来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这种事情我只从我父母那一代人身上听过,但它终究是事实。无论我如何喜欢并且依赖这件衣服,它终究是破了。达到了摩灭的极致,完成了为我蔽体和装饰的使命。

  我没有去修补它再穿,也没有把它作为废品丢弃。我把它收藏起来。只觉得它在这个时候达到了一种美感和实用性的极致。

  当获得一件崭新的心爱之物,我更喜欢不加保护地充分让它迅速投入使用。当它具备了用途而出现在人的眼前,在使命开始的同时,也同样无法避免开始了摩灭。那种因时间的摩挲而逐渐显现出来的陈旧与暗淡,如同一种荣誉的加冕。毕竟使命未尽并不是一种圆满。所以摩灭的极致对物质来说才是救赎。

  面对一件饱经摩灭之物,我的感觉如同面对一位历经无常世事的智者。它见证了许许多多的风云变幻,饱经沧桑,却始终沉默不语,直到最终朽坏成沙,融入大地。那剥落的碎屑即是时间的金粒。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拿起这本名为《摩灭之赋》的书摩挲几番。即便是一本小小的书,亦有属于它的摩灭之宿命。不知何时何处何人,会是它濒临极致的最后归宿?

  附:阅读本书过程中,同时发现作者四方田犬彦先生对文学艺术也有特别广泛的涉猎,每每为其独到的解读感到惊叹。总结了一下书中提到过的作家和作品,竟然多达四十个条目。全部在这个豆列里汇总。供见者阅读参考。

  摩灭之赋的延伸书单: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21910285/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拾粒

  《摩灭之赋》读后感(六):摩灭:时间与无常的艺术,触觉与记忆的美学

  沧桑是美,褪色是美,残破也是美。

  摩灭,就是将时间的残酷化为艺术,站在废墟之上思考永恒与无常。

  继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后,最迷人的幽微美学代表作;

  日本重量级文艺批评大师四方田犬彦从岁月沧桑中思考造物之美的哲思录。

  从三岛由纪夫到普鲁斯特,从达芬奇到当代艺术,从吴哥窟的废墟,到逐渐脱落的古罗马壁画……

  日本文艺批评大师四方田犬彦,以“摩灭”这一美学视角,重新观看世界、解读经典、追溯历史、认识生命,写下思考造物与时间、毁坏与消逝的哲思录;

  进而探索“摩灭”和日本美学传统的关联,还原出一种日本独有的审美观与生命观,成就了这一继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之后,最迷人的日本幽微美学探究。

时光是摩挲万物之手

摩灭是——时间的艺术万物的宿命宇宙的永恒命题岁月流淌漫溢的洪水人伸出的摩挲之手文字时断时续、最终慢慢溶化

  所谓摩灭?就是以时间之手,摩挲世间万物,直至其慢慢模糊、苍老乃至消逝的过程。是岁月之残酷,是世事的无常,是维纳斯断在历史中的手臂,也是女人逐渐苍老的脸,一切造物在时间面前必然的宿命。

摩灭的佛像

  在中文版序言中,四方田犬彦写道,他记得苏东坡曾在流谪时留下过一段文字,感喟一座被时间湮灭了字迹的古老石碑,但却怎么都想不起文章的题目和具体细节——只记住了那一行文字在自己内心留下的感动。

  因为,铭刻在磐石上的文字,在漫长岁月中历经风雨摩灭,最终变成难以解读的稀薄痕迹,实在让人感物伤怀。时间的力量磨圆了万物的棱角,荡平了起伏,消隐了名字,让万物重归无名,这样的时间之力让人畏惧。

  然后,苏东坡真的写下过这样的文字吗?这份记忆究竟是一份虚构,还是一场摩灭?我们的记忆本身,也正如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在逐渐模糊与消失,而这既是万物的书名,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宇宙的永恒命题。

泰国阿育塔亚(大城)佛像

  被千千万万善男信女用信仰之手摩灭掉眼睛和口鼻的佛像;被冲打到南方岛屿海岸上的珊瑚碎片和漂流木;在强烈阳光和洪水灾害的共同作用下再难觅原形的古代遗址的壁面装饰;乡村列车的方向盘上裸露出的原木纹;马上就要含化的硬糖……我们的周围有无数摩灭正在发生,细数不完。即使是最初有过完璧之姿的物质,也会在漫长时间里丧失掉明确的轮廓。没了棱角,鲜艳色彩渐虚,出现磕碰失落,出现龟裂,再不复原本的均衡之态。

  于是,四方田犬彦写下这《摩灭之赋》,旨在发掘这一从前未曾有人感兴趣的美学想象,也是回溯历史,找到历史与文化中摩灭之美的源头所在。他因之遍览东西方著名建筑与艺术场域,以诗性之眼深入微观次元,以哲人之心直面事物的退化与衰亡。书中十二篇随笔,以一种兼跨美学、考古、游记、文化研究和艺术批评的无界书写,造就了一部带有独特东方气质的时间诗学。

  不是只有不朽才值得歌颂,不是永恒不变才值得赞美。相反,必朽也是美的,丧失也是美的,坏掉也是美的。我们歌颂这必然坏毁的世界啊,因而接受万物的衰亡,理解世间的无常,而绝不试图给它涂抹虚假的光漆。

吴哥窟

从落樱之美到无常之观

  行旅日本,绕不开古寺神社。京都,一座有着数不清寺庙的城市;而奈良的寺庙更是动辄上千年。流逝的时间,让这些寺庙、佛像渐渐残破、衰败。

  再把视角投向韩国、中国、泰国等同属佛教文化圈的亚洲诸国,马上就能体会到不同之处。这些国家的古代寺院无论历史多么悠久,寺院建筑的墙柱乃至佛像,都色彩艳丽,就像刚建好一样,且稍有褪色便会定期粉刷。

  唯独日本,往昔涂抹在建筑和佛像上的漆料早已褪色剥落,露出了木头本来的颜色。人们任由它们一点点地褪色。“当宝贵的事象或物体产生阙乏或毁损,反而能发掘出其中的美”,这样带有时间推移、万物无常的美感,反而受到日本人所偏爱。

京都寺庙

  世人皆爱繁花盛开之美,日本文化中却偏偏崇尚花落,甚至为此造了一个美丽的词,叫做“花吹雪”(はなふぶき)。

  《徒然草》中写道:

  “樱花的美丽不止在盛放时。赏月不必只在满月之夜。雨夜仰望水雾迷蒙的天空,想象那望不见的月华,是一件乐事,从天边低垂的浓云里寻找春的气息,亦是一幸。”

  从俳句到短歌,再到《源氏物语》《枕草子》《徒然草》等古典文学名著,处处可见日本对这种无常凋零文化的偏爱。

  圆满是一种美,残缺则是另一种。落樱、残月正因不完整而美,《徒然草》的独到之处,正在于从“有价值但已踏上毁损败落之途”的事物上发现衰哀之美。

  再如《源氏物语》,全书一共五十四帖中,本应该描写主人公光源氏之死的第四十一帖《云隐》,只有标题,内容则是一片空白。这种人为制造的文本摩灭,反而深刻地展现了死亡的不可表象和人类世界的无常。

《源氏物语》之红叶狩

  物质摩灭的过程,总是先从触摸开始,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极其缓慢地侵蚀着物质表面,将物质送往其他维度。日本过去还有传说,用过百年的锅釜会成精。有些器物代代相传,远比一代人经历了更悠长的岁月。这种对旧物的偏爱,究竟从何而来?可以说这是基于佛教的世事无常观。

  而除了万事万物之外,人的视觉也会发生摩灭,人的记忆也同样,最后,整个肉身也都逐渐衰微而消逝了。但四方田犬彦写道,“身在衰亡途中,自是一种喜悦”。在此,摩灭反而成了某种救赎与归途。

  歌人北原白秋在五十二岁时失明了,三年后他发表了最后一部歌集《黑桧》。题名虽然有黑字,歌中描写的尽是凉夜月光和静水的映像。

  明月泄清寒,凝神望纸窗,双目渐渺盲 月魄澄素光,我心净如水 盲佛坐幽堂,天风轻抚之 双目虽枯盲,尤见静慈光

  最后两句,是他在盛夏走访唐招提寺时,坐在鉴真和尚像前咏出的。鉴真五次渡海失败,后来以失明之身从唐土来到奈良,在东大寺大佛殿设下戒坛。双目失明的白秋站在这位高僧坐像前,感受到了吹拂在像上的柔风。与鉴真和尚一样,白秋丧失了视觉,以此为代价换来了触觉上的观想之力。

  双眼终会摩灭,佛像终会摩灭。带来摩灭的是手掌,是视觉,是每日吹拂的柔风。人要想抵达救赎之境,只有摩灭至极限,自身化作如水的存在。那时,就会有无垠的月光将他笼罩吧。

豆瓣独家首发,定制版周边限量送

  摩灭,是生与死、存在与时间的巨大和解。

  观照摩灭,即观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巨大时间。

  亦是从美学回归人间,直面岁月流逝,体味世间无常。

  此次《摩灭之赋》的中文简体版的出版,由知名美学博主蕾克推荐并翻译。本书特别收录四方田犬彦写给中国读者的序言,讲述摩灭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源头,回归东方传统美学。

  在设计上,护封封面选用著者四方田犬彦十年间两次行经意大利小城,遇到的墙壁上逐渐摩灭消逝的少女像。十年,让这位少女的容颜比前次看到时风化得更严重了。摩灭正在以人眼不能见的速度缓慢地进行。再过半个世纪,她就会永远湮灭吧。

三重书影

  精装32开,含多幅彩色插图。

  从豆瓣下单,独家附送“摩灭之手”胸针。限量600枚,购买《磨灭之赋》或“日本美学关键词”套装即可拥有。

“摩灭之手”胸针“摩灭之手”胸针

  “带来摩灭的是手掌,是视觉,是每日吹拂的柔风。人要想抵达救赎之境,只有摩灭至极限,自身化作如水的存在”——因此,就让这只佩在胸上的小小“摩灭之手”,如时间般温柔抚慰你,也将你的一切胸中块垒都摩挲至消散而去吧。

  同时,“日本美学关键词”套装三本——

  《日本色气》《日本侘寂》《摩灭之赋》持续热卖。从关键词中,读懂日本,回归东方。

日本美学套装三本

  豆瓣购书链接:https://market.douban.com/book/wabisabi/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