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100字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是一本由黄彦钧著作,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一):没有哪个孩子的表现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孩子的衡量标准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面对孩子们的淘气、不听话,我很难做到不吼不叫,偶尔也会歇斯底里。事后有会十分后悔,不该在孩子面前失态,而问题也并没有因此而解决。

  儿童行为分析资深专家黄彦钧老师的新书《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恰如其处地揭示了亲子互动中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方案。

  先别急着教育孩子,作为妈妈要先学会捕捉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孩子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孩子的感觉系统不如成人这么健全这么完善,我们却有时候紧张过度,以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给孩子过早的贴上“发育迟缓”或“多动”的标签。

  事实上,没有哪两个孩子的成长历程是完全相同的,我家的两个熊孩子兄弟各个方面发展也是有快又慢。没有哪个孩子的表现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孩子的衡量标准。只要找出正确的原因就能找到相应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无压力地成长。这本书还根据不同状况的孩子设计了各种简单、有效的亲子互动游戏,让家长们在玩乐中帮助孩子,除了无压力地促进孩子的各种感知发展外,更增进了亲子感情。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做孩子的妈妈,我希望能够读懂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开心快乐零压力。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二):和孩子一起成长

  都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不同的个体,每一个孩子的行为也是不同的,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去了解孩子的行为,尽量的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我们都算不上是完美的孩子和家长,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做一个完美的家长。

  每一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他们的行为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作为家长,我们往往很多时候只能是瞎着急,因为不了解,所以并不能很好的读懂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只能运用大人的思维和逻辑来分析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有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和偏见。

  偶然发现了这本《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封面上的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先别急着教孩子,第一步学会捕捉孩子黄金期。你以为的迟缓或者多动都是错的,记住!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成为另一个的比较标准!”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被别人家的孩子支配的恐惧,在爸爸妈妈的眼中,你永远也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聪明又可爱,成绩好学习棒,性格温柔还听话,简直就是完美的代言人,而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比较,自己就是一个十足的小恶魔,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终于有一天,当我自己也变成一个家长的时候,才能理解了为什么自己的爸爸妈妈会有这样子的感觉,为啥总是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好。因为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所以需要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和孩子一起成长,但是究竟怎么样去做,确实是不太了解,有一些摸不到头脑。我也买了好多关于教育方面的书回来恶补,可是有的书实在是太过理论了,确实道理说的很明白,可是没有实际操作的引导,让我依旧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茫前进,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用力,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教育。翻开这本《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先是匆匆翻了一遍,感觉还是比较实用的,这本书理论的部分并不多,而是介绍了60个亲子的互动小游戏,这个确实很不错,要不然晚上下班陪着孩子玩耍的时候,都不知道要玩耍什么,才能让宝贝寓教于乐,快乐成长。

  我想,我们做为家长的,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一定不能仅仅只看到孩子的所做所为,就戛然而止,随随便便的做出判断,我们更加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做出举动之后,看到孩子背后隐藏的真实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我们才能在陪着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好。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三):孩子敏感,退缩,除了心理问题,我们还要考虑他的生理问题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经常跟孩子打交道的心理咨询师,我见过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孩子,很多家长一开口就是我的孩子------,在他们眼里孩子就像是需要回炉重造的残次品。这些孩子在来心理咨询之前,基本上都经过了一圈折腾,有请神拜佛的,也有到医院却没有发现具体原因的 。

  有些孩子进行心理咨询确实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但是有些孩子却进步不明显,很多时候我就在寻找其中的差别和原因。

  比如一个孩子挑食,不好好吃东西,如果单纯的是父母的教养问题,改变教养就可以了。上个月我接了两个类似的案例,结果却非常不同。

  轩轩和小雅都挑食,在评估了他们父母的教养方式之后,我发现轩轩除了挑食之外,其实对什么东西都特别的敏感,比如不让洗头,到了陌生的地方容易惊叫,而且对于吃的东西,他要求非常高,父母有时候都觉得他们自己那里是养孩子,这简直就是养了一个祖宗。

  而小雅表现的就比较单纯一些,她父母对食物有所偏好,她自然也挑食,当改变了她父母的饮食态度和对她吃饭的要求的时候,她的挑食明显好转,但是轩轩的情况并没有改进。

  尤其是当父母使用坚定而温和的态度让他必须吃某些东西的时候,他的反应比一般的孩子要强烈很多倍,真的犹如是要了他的命一样。

  很多朋友可能说,肯定是轩轩的情况更严重,所以才会效果不明显,其实不光是这样的,因为如果只是教养问题,改变教养方式就可以改变,当我们改变了教养方式,孩子却没有改变的时候,只能说明问题并不是浅表看起来那么简单。

  为什么轩轩和小雅就如此不同呢?

  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一些孩子的问题,不光是心理问题,更多的他们生理上也存在问题。轩轩就属于触觉敏感问题。这属于孩子职能性问题,对于这种问题,他们需要专业的职能训练。

  职能训练这一块的科普资料不是很多,最近我发现一本《全新教养 这样读懂孩子的行为》作者黄彦钧就是一位专业的职能训练师。

  在《全新教养 这样读懂孩子的行为》中他着重为我们介绍了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这三种职能在发育过程中存在问题,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作为父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那些方法来改善这样的状况。

  全书通过案例、解析和方法指导,让我们几乎可以对号入座,通过观察自己孩子日常的状况来判断孩子可能属于什么情况,然后运用方法调整孩子的情况。

  无论孩子有或者没有这样的问题,通过书中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让孩子的发育变的更加完善。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四):孩子,让我理解你的行为

  每一位成年人总有在孩子面前惊慌失措的时候,因为我们确实遇到了这类无可理瑜的生物,打不得,骂不得,即使狠下心来打骂,用不了多久还得自己去收拾摊子,黄彦钧《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恰如其处地揭示了亲子互动中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方案。 先别急着教孩子,第一步学会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应当说,敏感期这个词语在严谨 的科学中并不存在,只不过出于科普的习惯,我们认为其对于成年人理解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有很大的益处。此书从抛出问题作为引子,孩子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孩子的感觉系统不如成人这么健全这么完善,我们却有时候紧张过度,以为自己的基因出现了差池,却不知道比基因更重要的是环境,是自己对于孩子的态度,有意或者无意的。 敞开心去看世界,一定比封闭起来僵化的观点有趣。书中说道: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所有事都是与感觉统合有关系,胎儿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在形成神经元细胞,对外界的反应也是越来越强烈,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这种感觉统合,从学术上是存在的,只是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只知道胎动那么一回事。感觉统合从学理上,包括两个方面 :感觉调节与运动能力,两者是互相促进、互相调节的过程,我们除了肯定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之外,还应该知道“前庭觉“、”本体觉”,这或许是对我们进一步科普。 书中所融入的六十个亲子游戏,其中很多我们家长都尝试过,游戏对于孩子是探索世界的方式,对于成年人的家长何尝不是,我们在亲子互动中发现了孩子一天一个样,天天不一样,原来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是这样,由点到面,由面到体,最终我们发现自己即使如尘埃般微茫,也不仅仅是能量交换的载体与通道,我们的乐趣就在于思考,在于发现很多神奇的现象,并给以合理的解释。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作为家长的,都希望他有快乐的童年,但是我们却有时操之过急,以为物质的丰裕就能让其笑颜常开,其实关注他们的心理才是最为重要的,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等待,我们只需要像种花植草一般,等待有一天阳光与雨露去催醒它的生命力,到时候你才发现一切的努力都有所值,至少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 敏感期过了,我们想要纠正某些倾向就很困难了,书中所举的是彩泥,在未成型时我们稍微用力用心就能改变其形状,而待到成型之后,我们只能是听之任之呢,感谢在我孩子尚小的时候,遇见《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让自己拥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发展、更强的体验。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五):让家长更好地读懂孩子

  本书从专业治疗师的角度,通过一个个临床案例,帮家长分析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黄老师还根据不同状况的孩子设计了各种简单、有效的亲子互动小游戏,让爸妈们可以在玩乐中帮助孩子,提倡无压力的教养方式。

  单是看目录,就能看出这本书应该就是通过分析案例,然后给出解决方案那种类型的。但是,我没有跳着看书的习惯,所以从第一页翻到第三十页才看完第一章节,看了三个案例之后,终于看到黄老师提供的有效的亲子互动小游戏。这个铺垫真够长的,如果没有耐性看到第三十页,真怕这本书就是肤浅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缺少了最最重要的解决问题那一部分。因为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通过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更好地与孩子共同进步。所以对于这样的编排,我建议下一次排版可以适当改进一下,或者在扉页就写清楚特色,一定会在每个章节的最后给予方法,这样也可以更方便家长节约时间找到解决的方法。

  本书从两大部分,六大方向分析了孩子异常行为的案例,可以说是很全面的,具体的请阅读原文。而我通过阅读,收获最大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孩子两岁多一点点,有X型腿,是经过妇幼医生诊断的,现在也每天为她按摩治疗。书中也有X型腿的情况分析,根据黄老师的经验,主要就是孩子的下肢力量不够。套在我孩子身上,也真是。因为孩子长得比较高,所以相对性的缺钙,又比较壮,所以上身相对重,下肢力量相对薄弱,要改善这个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多走路,慢慢增加孩子的下肢力量。同时,可以增加有趣的跳跃游戏,例如跳房子、单脚跳、开合跳等。我也试了一下,但因为孩子年纪小,手脚的确还不够协调,她还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那么最适合她的能帮助她增加下肢力量的方法就剩下多走路、走楼梯了。

  第二,孩子也遗传了她父亲晕车的问题,这个是前庭觉发育不够,或者说是耳水不平衡导致的。改善方 法就是让她多坐车,或者什么摇摇椅、秋千,或者平衡游戏,来增强她的平衡能力。

  第三,作为母亲,我自己的核心肌肉群也是需要锻炼的,因为自身就有一点点驼背。里面介绍了核心肌肉群,对于孩子或者成人都是很重要的,会影响她的姿势,然后是一连串的后续问题(因为肌肉缺乏力量,就会容易疲倦,然后容易分心等,老师就会认为她调皮没有认真学习等等的情况出现),所以作为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跟孩子共同进步。例如平板撑,就是很好的锻炼核心肌肉群的办法了,重点在于要循序渐进。

  第四,给孩子锻炼,方法要多样,予锻炼于游戏之中,不要太强迫孩子,要循序渐进,要有趣,这样才会有效果,才会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最后,我认为孩子在三岁前还是要多玩,多运动,让她的肌肉力量发育够,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都跟得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上幼儿园。

  谢谢黄老师的好书,我会不时翻阅,因为里面的小游戏,我相信是有用的。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六):孩子的无意行为,恰好彰显全新的教养

  曾经喝酒、打牌或看小说充斥了我所有的时间,自从生儿育女以后,对育儿类书籍产生了浓厚兴趣。但事实情况让人汗颜,即使询问大妈大婶的心得也难以让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得心应手。偶然机会看到这本《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后,让我顿时豁然开朗,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本书是对儿童常见症状,譬如发育迟缓,自闭,多动等现象治疗有着多年实战经验的黄彦钧医生编著的,在丰富的临床经验背景的指导,黄老师的这本书对像我这样在育儿方面有诸多困扰的父母们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这本《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案例经典,方法可行可操作,编辑特别贴心的将重点用颜色标注好,减少了阅读的疲劳感。自从两个孩子降生以后,看着娇嫩的小手,粉嘟嘟的脸蛋,我打心眼里高兴。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至此也有更多的感触了,教育儿童尤其需要多费心思。在黄老师的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突破口,家中老大和老二的诸多问题都找到了原因和对应解决办法。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看到任何东西都想摸摸看,以及爱哭爱闹多动,都是常见问题,精力旺盛的他们总是静不下来,甚至作业做几分钟就喊手酸,手腕累,有时候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些问题不仅是黄老师书中的案例,更多的是平常家庭中每个孩子的问题,我更是有切身体会。

  学龄前儿童,大多有爱哭爱闹的问题,书中的案例:五岁的凯凯,跟我家中的孩子年龄相仿,他们也时常有突然不知为何就大哭大闹,让我们大人丈二摸不着头脑,非常郁闷无解。黄老师在书中说道:我们身体的控制,肌肉的张力,身体两侧的动作协调,视觉的稳定,都是与一个叫“前庭系统”有关。只要多关注这一方面的调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前庭系统”主要有五个作用:维持静态与动态的平衡,保持姿势,身体两侧协调动作,眼球动作,肌肉张力,大脑警惕强度。这本书中给我们讲了些例子,譬如穿裤子时容易失去平衡,很害怕上下楼梯,怕高等都是由于这一方面问题导致的。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要多注意陪伴孩子,让孩子试着接受自己,问题慢慢就会调整过来。

  “我的孩子每晚回家就做作业,明明作业也不是很多,却到11点也写不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无论作为母亲还是老师,我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只能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但纠其何缘,我也无法断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是每个家长都自然拥有的,但在当今社会,时刻提倡科学培养,打骂教育应当摈弃的时候,困扰重重,我在《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的行为》里面理论和案例看完后,黄老师的方法更是有效,譬如:

  写作业之前让他们去运动10-15分钟;学习20-30分钟要休息一下,可以起来走走;书桌尽量只留与作业相关的东西,越简单越好;环境要保持安静,减少干扰……

  这本书太适合家有儿女的父母们看了,推荐给每一个在育儿方面有困扰的人来看。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七):全新教养

  刚开始看到这本《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本安抚家长心里的育儿书。这样的书很多,大部分都是教家长用爱和自由包容孩子的安慰形的书籍。但是这本《全新教养》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应该算是一本医学书,用科学的方法来纠正孩子发展的身体弱项,看了之后非常的有启发性。

  作者黄彦钧,著名职能治疗师,从事儿童职能治疗近十年,对儿童发育迟缓、自闭、多动、专注力下降、学习障碍、行为社交情绪异常、亲子教养等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给上海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杭州咚塔塔王国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培训,擅长设计中小学生职能治疗方案。

  从作者的简历可以看出来,作者拥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这本书中的事例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可信度非常的高。

  这本书从触觉篇,前庭觉篇,本体觉篇,姿势篇,感觉区辨篇,动作协调篇这几个角度阐述了儿童在生理发育上出现问题的时候的表现,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的时候有可能是出现了某些肌肉的问题,可以做些适当的引导来进行调整。

  作者自己就是一个肌肉低张的人。用作者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从小运动差,别人很轻松的能达到的运动目标,自己无论怎么练都不达不到。也完全不能进入到别人所说的那种“运动的快感”。小时候的作者还以为是自己懒惰,没有执行力的缘故。后来进入了医学院,系统学习了儿童职能治疗之后,才恍然大悟自己小时候也是个肌肉低张的孩子。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意识,留孩子一个人做无效的努力,沉入深深的自卑中。

  看到这里,真的觉得感同身受。自己看这本书之前不觉得。一边看一边对照,我也发现自己小时候好像也是有下肢体的肌肉低张。比如我生下来之后不会爬。我当了妈妈之后知道不会爬的孩子是前庭觉统合能力不好的表现,这样的孩子以后平衡能力和运动可能会不好。我长大之后确实球类运动完全不行,接不到球,手眼不协调的感觉。别人学自行车用一小时,我用了整整三年。父亲整整教了我三年,我才学会骑车。每次说起这个,别人都很不可思议。现在回想起来,这不就是典型的统合能力不好的表现嘛。加上下部肌肉低张,所以长跑,跳远,跳高之类需要下肢力量的运动,我也完全做不好,无法理解别人跑步成瘾的感受。。。说多了都是泪。

  因为自己小时候的血泪史,所以我看这本书真是觉得心有戚戚。作者在每一篇都描述了孩子不同的表现,来进行分类,接着在后面给出了很实用的训练局部肌肉的小方法。这些方法都非常的实用,家庭都很容易实现。

  看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表象是重合的,但是原因却不同。作者在书中也强调了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的孩子,防止孩子有类似的症状家长却以为是孩子懒惰,调皮而进行了不正确的管教,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比如,孩子在7岁之前的生长黄金期一定要进行适量的物品接触。孩子各种质感的东西接触多了就不容易产生新物品排斥。再比如,适量运动有助于孩子各部分肌肉的加强。这点又让我想起自己。因为自己小时候运动不好,就直觉想让孩子从小练练,长大不会怕运动。没想到歪打正着。我想起自己孩子开始学轮滑时候双腿打颤,别人一周,我家2个月的过程。还有点庆幸自己早让孩子练习了下体肌肉,现在孩子都能参加学校的足球俱乐部了。

  这本《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我觉得是父母必看的一本书,不一定能用的上,但是这种类型的储备知识一定要有啊,一旦孩子有肌肉低张之类的问题,不会耽误孩子最好的矫正时期。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八):跟着孩子一起长大

  看到书中讲到关于孩子O型腿、X型腿、外八字、内八字的时候,我拿给老婆看,老婆深以为然的说,是啊是啊,我小的时候,身边有些人就是稍微的X型腿,还比划给我看,回头想想,我高中时班里一个活泼开朗的文艺委员,跑起来的时候,脚往外翻,应该就是X型腿。想到这里,不禁对黄老师肃然起敬。也许这本书,早出十几年,生活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缺憾了。

  现在有孩子的父母,大多是80、90后的人,独生子女或者两个,父母小时候受过的苦,不希望自己的儿女长大之后,再经历,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以,对于儿女在生活中或者学校的异常行为,会关注,深入了解,或者就像书中那些案例上讲的,带儿女去看黄老师这样的职能科室。

  书上的案例,我都一个一个的看过来了。有的是孩子好动,有的是不喜欢动,有的是太外向,有的是太内向,也许就像中国古话讲的,万物皆有度,过了,可能就不合适了。我一直觉的一个孩子,如果身心健康,就应该是活泼开朗型的,人的天性也应该就是这样的。太安静,太沉默,太吵闹,太暴躁,可能都有一点小问题。换成我们大人也一样,一个人总是沉默,会不会是有社交恐惧症或者抑郁症啊?如果情绪一激动,心情总是静不下来,是不是躁狂症啊?都是很有可能的。放在孩子身上,可能也是成立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小孩子吵闹,不听话,不想上学,挑食等等,都是正常的孩子行为,长大一点就好了,很多事情确实长大就好了,有些事情,就不是了,比方书中一个例子的小朋友,只是特定形状软硬度和温度的食物,只穿某种材料的衣服,就有点儿严重了,尽责的父母及时带领孩子去看了医生。比方书中有个接孩子,排队总是站在最前面或者最后面,甚至不排队,因为TA不喜欢跟人身体接触,也不喜欢别人碰到他,比方有的孩子,做球类运动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准确的接到球,总是节奏不对,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会说这个孩子不适合运动,真实原因,是这样的吗?不是,可能是前庭觉和本体觉的协调出问题了。如果不注意,可能一辈子,就活在一个心理暗示中,我不适合球类运动、我不适合球类运动、我不适合球类运动。

  书中,黄老师有句话,我特别的赞同,说球类运动,对学生时期的男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句话,深深的赞同。从小到大,我在像掷铅球等力量型的运动不擅长外,足球篮球乒乓球长跑短跑立定跳远,都有不俗的成就,初中还代表学校参加市运动会,拿了一个优秀奖,虽然书生气,外表清秀,但是擅长运动,在学校男生缘和女生缘都挺不错,因为踢足球,还和学校里的不良少年,玩的挺好。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男生,不擅长球类运动,同学的有形的无形的嘲笑,都会对他的身心产生影响,尤其是这种在努力之后,还无法改变的情况下。

  时代在变,我们看待孩子的成长方式也要改变,村里的长辈经常会讲,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怎么样怎么样,你怎么就不可以?大家都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对比的,有些事情则是不可以对比的,但是怎么区分这两种情况,长辈们可能就讲不清楚了,相信很多为人父母的也讲不清楚。

  书中例子中的父母,很多讲到“正常”这个词儿,但是什么是正常呢?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孩子活泼开朗就是正常,因为活动开朗,就代表了身心健康。

  我们的孩子一直在成长,一直在长大,作为大人的我们,也要跟着一起成长,一起长大,不仅仅是财富的增长,还有对孩子的了解和孩子心智的变化,不要以老一套的观念来教育他们。

  《《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读后感(九):孩子行为背后蕴藏的内容

  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总喜欢咬指甲怎么办?

  孩子挑食怎么办?

  孩子打针不怕痛,怎么办?

  孩子站不直,内八字,怎么办?

  ......

  遇见问题,不怕不怕啦,解决问题,就看《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

  等等,打住,怎么孩子打针不怕痛,内八字,这些难道也是问题,是不是搞错了?

  没搞错,这些统统都是问题,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在向我们大人反馈着一些信息。你不信,那么就跟随着作者黄彦钧,翻开《全新教养,这样读懂孩子行为》一起去读懂这些信息。

  首先我们要知道感觉统合是什么。

  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在环境中接收到客种感觉刺激后,大脑做出的反应。我们家长可以通过这种大脑与行为间的关系,来看待孩子的行为表现。

  一种是:大脑受到刺激后,根据刺激量调到一定的程度,而后身体根据指令做出反应。如果感觉调节不同,就会反应过度或是反应不足。家长需要像填空题一样,把这个填空根本前后文的意思,重新填写。根本孩子反应不同的度,来进来不同的调整。

  作者划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

  像是提到的,孩子什么都想摸摸看,有些好动,静不下来,咬指甲,爱哭,不爱参与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这类的。

  另一种是:大脑构想后,计划,执行,结束,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如果一个有不足,就会影响整体,那么当孩子出现不足的时候,家长需要像做题一样,通过倒推,找到问题环节,再加上调整。

  作者同样划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从姿势,感觉区辩和动作协调。

  像我们平时说的,站没站样,坐没坐样,就属于这种情况。还有投蓝,走路内八字,写一会字就累,一言不和就翻脸,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这类的。有时候我们家长不停的纠正,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影响了亲子关系。这时,我们家长就需要静心,跟解题一样,需要找出错误的环节,这样才能纠正。

  这些理论都懂都懂,网上查查,总差不多吧。

  别急别急,跟着翻开书看。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两大类包含多种情况,作者都有一一说明。首先是有例题:作者以案例分析,让家长先懂得这类题。有注意事项:就像解题有需要注意的要点一样,这里也有家长需要注意的地方。讲完例题,就该上来练习题了,家长一起做,就是来练手的。不过这里的家长一起做是一些参考小游戏,作者特别贴心,特别按黄蓝绿三分进行了划分,以及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都一一列明。最后还有作者的话。就像书上最后的名家点评一样。

  就拿孩子的姿势来说,有些孩子就总驼背,爱挺肚子。如果只是从表面的姿势来纠正的话,往往会引起孩子反感,还起不到效果。跟着黄老师,就会发现,这多数就是腹肌力量较弱引起的。

  除了以上二种情况,还有以下情况,也都是腹肌力量较弱引起的。

  黄老师也指出,这个不仅是孩子需要适当的练习,成人也可以适合的练习。不能因为我们是成年人,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就忽视过去。

  教养孩子就跟做题一样,但是又不一样。不过天下的题万万千千,解题的方法有多种。同天下的孩子万万千千,没有哪个孩子是同别人完全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性,我们需要按实际来分析。

  讲了这么多,就不得不提提这个作者:

  黄彦钧,职能治疗师,针对儿童发育,自闭,多动,专注力,行为社会情绪,以及学习障碍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黄老师也有在微博上讲述,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看看。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