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克伦威尔》是一本由[英]特蕾西·博尔曼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马斯·克伦威尔》读后感(一):近代英国的奠基人:克伦威尔
1. 亨利七世开创的都铎王朝,标志着英国中世纪的结束,近代的开始,其二儿子亨利七世进行宗教改革,将英国脱离罗马教廷,成为王权和教权的最高领袖。结束了中世纪王权教权二权分立的局面,英国开始作为主权国家的独立发展之路,亨利七世和第二个老婆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开启了英国的黄金时代。
而这一切,克伦威尔功不可没。
2. 亨利八世一生有六段婚姻,第一任妻子生下玛丽,第二任妻子生下伊丽莎白,第三任妻子生下爱德华。三个人都在最后一任妻子的照顾下接受良好教育并健康成长。
但是三人均无子嗣,最终被斯图亚特王朝取代。
3. 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由于没有生下儿子,被亨利八世嫌弃,想要结束婚姻,另娶新欢,但是由于凯瑟琳是亨利八世哥哥的妻子,亨利七世为了维护和西班牙的关系,继续让凯瑟琳留在英格兰,并且改嫁给亨利七世。而这是不被圣经允许,在英格兰和西班牙的操作下,教皇勉强同意了这门婚事,而亨利八世又要悔婚,这不被罗马教皇允许。
为了能够成功离婚并娶第二任妻子,亨利八世在克伦威尔的帮助下进行了宗教改革,让新教成为英国国教,并且国王是宗教的最高领袖,英国脱离了罗马教廷,开始独立发展。
4. 克伦威尔从三个方面推进宗教改革,一是从经济上和罗马教廷进行切割,二是确立王权高于教权,三是打击天主教派的基层组织。让改革进入深水区,最后一项改革,也让民众反感,觉得克伦威尔破坏传统。
加上克伦威尔给亨利八世促成的第四段婚姻让亨利八世极为不满,以及为了缓和英格兰和欧洲天主教国家的关系,无情的将克伦威尔送上断头台。
5. 克伦威尔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为亨利八世解决了婚姻问题,同时也成功结束了英国两权分离的局面,让英国可以独立于罗马,开启了近代辉煌。
从铁匠的儿子到英格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玺大臣,他的能力和权术让人敬佩,但在改革必定伤害很多人的利益,加上亨利八世需要替罪羊来缓和国内外的情绪,克伦威尔的悲惨下场也无可避免。
一代伟人让人唏嘘。
《托马斯·克伦威尔》读后感(二):成败得失,留于后人评说
中学历史课本上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克伦威尔,护国公,砍掉了查理一世的脑袋。而托马斯克伦威尔与他是同一家族,是他的曾祖一辈。
托马斯的发迹史是一个优秀的励志故事,当然,结局并不完美。
他的主要成就:
1、 出身贫寒,靠自身努力一步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2、 杰出的改革家,主导了对于中央集权、宗教、财政、议院各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成就卓著,为伊丽莎白时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 品德优秀,对待平民友善关爱,对亲人朋友像春风一样和煦。
4、 行事果决,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
5、 勤学不倦,博学多闻,通过自学掌握了大量知识。
6、 对主虔诚,在广泛传播英文版圣经,宣扬福音上也做了很大贡献。
主要槽点:
1、 无节操,不择手段。凯瑟琳王后本人并无过失,但托马斯为了获得亨利八世的欢心,各种阴谋陷害手段迭出,帮助亨利八世废黜了无辜的王后。
2、 见风使舵,与臭名昭著的安妮博林结为盟友,后来又和反对党眉来眼去,分分合合。
3、 残酷无情,把众多敌人送上了断头台,其中包括《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根据后世的一般标准,弄死好人的都是坏人,所以,托马斯克伦威尔被自动列入坏人名单。
关于这些槽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合理的解释:
1、 不择手段:托马斯出身贫寒,没有家族势力和财力可以凭借,也只有凭借野心和才能,彻底的抛弃节操,一切行事以国王为中心,才能博得国王的青睐。
2、 见风使舵:亨利八世以性格多变著称,当时的政坛也是风云变幻,如果不能随时把握风向,托马斯也无法在残酷的政坛中生存下来。
3、 残酷无情:对敌人宽容,就是对自己残忍。这个时代的政坛并不是一个讲究君子政治的地方,大家都以彻底打倒对手为目标,而最好的敌人就是死去的敌人。
托马斯树敌无数是必然的结果,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他挡住了别人升官发财的道路。而即使受封伯爵,贵族们也从来没有把他视为自己其中的一员,这种先天问题也是无从解决。他也曾试图通过联姻的方式改善身份,但联姻没多久,对方家族的王后就病死了,这也只能感叹一下,天命如此。
总而言之,在一个性格多变的国王手下能权倾天下达十余年,也是相当不容易了。我想起汉武帝的宰相们,经常是一年换一个,没有一个得到善终,最后,候选人哭着喊着不肯去当宰相。
作为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国王,亨利八世并不想任命一个贵族出身的权臣与自己分权,所以选择托马斯这样出身的人对他很有利。托马斯根基浅薄,只能全部依靠国王,完完全全的执行国王的意志。
但是托马斯并不仅仅是一个政客,他是一个政治家,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和蓝图。利用权臣的位置,他推进了自己想要的改革,这也是非常难得的。很多权臣只擅长玩弄权术和人心,对于改革并无建树。
处死托马斯之后,亨利八世也经常后悔。他再难以找到一个这样既忠诚又能干的大臣了。
《托马斯·克伦威尔》读后感(三):摘掉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历史面具
英国的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克伦威尔:最为人知的是那位逼迫英国君主退位、解散国会、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主奥利弗·克伦威尔;另一位则是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时期的首席国务大臣时期托马斯·克伦威尔。这两位克伦威尔的命运可以说截然相反,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为了独裁者,并处死了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而他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亲戚就不那么走运了,最终被亨利八世处决。
托马斯·克伦威尔总是被描述成阴险、毒辣、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物,然而赫尔大学历史学博士特蕾西•博尔曼(Tracy Borman)对此则有不同看法,她的《托马斯·克伦威尔》试图摆脱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脸谱化,将其崛起到坠落的过程通过书信、日记、账簿等记录来还原一个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展现克伦威尔复杂的人性。
克伦威尔出身贫民,早期关于他的记录并不多,他曾经在欧洲四处游历,积累了可观的人脉、知识和财富。而他在英格兰的发迹则离不开枢机主教沃尔西。和克伦威尔一样,沃尔西出身卑微但天资聪慧,是亨利八世最得力的左右手。克伦威尔在切尔西处无疑学到了更多知识,尤其是如何和出身高贵的人们相处。当沃尔西倒台之后,克伦威尔凭借着自身出色的工作能力,取代了沃尔西成为亨利八世最得力的助手。
与许多出身卑微而目光短浅、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不同,克伦威尔对沃尔西忠心耿耿。在沃尔西的危难时刻,他曾经的朋友、门徒、仆人纷纷与他拉开距离甚至落井下石之时,克伦威尔依然保持着对他的忠诚,斡旋于亨利八世面前为沃尔西争取利益。当他大权在握时,他也尽可能地满足他的求助者,其中甚至包括了政敌诺福克公爵的夫人。作为基督教福音派的代表人物,文件记录显示克伦威尔乐于慷慨接济伦敦的穷人。他虽然雇佣了众多仆人,也在外人面前讲究排场,单当他独处的时候,他甘于过简单的生活。他对子女、岳母、外甥都极为友爱,妻子去世后仍然和岳母关系融洽,他养大了姐姐的遗孤,并让自己的子女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当然,务实的克伦威尔也并非圣人,随着权力的扩张,他接受的贿赂也越来越多。对于自己的政敌,克伦威尔手段残忍,做好了打垮任何一个反对他的人的准备,就连偶然卷入这些时间的人也不能幸免。作者为他的这种残酷辩护,认为这并非他的本性,而是打倒对手的必要措施。
亨利八世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表面上看这位国王热切盼望一位男性子嗣而决定和罗马教会为敌,背后却隐藏着王权和教权之争。宗教改革可以带给亨利八世更多的权力和财富,“王权至上”意味着国王是最高领袖,对他臣民的身体和灵魂有绝对的统治权,罗马不再是最高权威。
克伦威尔在这场变革中扮演了马前卒的角色,他和国王的改革意愿不谋而合,在风云际会之时凭借自己的才学大展拳脚,为亨利八世的目的服务。君臣二人的立场并非完全一致,克伦威尔希望宗教改革能更加彻底些;而亨利八世在享受了改革带来的好处之时,则考虑了更多的政治因素。对于克伦威尔,亨利八世秉持的态度似乎是,他是否能为我所用,是否能够对自己保持绝对的忠诚,是否能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克伦威尔虽然是一位能臣,但根基浅薄,像他这样出身的人每得到一分利益,就意味着贵族的利益被夺走了一分。在崇尚血统的英格兰,克伦威尔的平民出身成为他的天然缺陷,在他得到亨利八世的宠信,权力和财富都急剧扩张之时,这个“原罪”即成为人们攻击他的目标。但作者并不认为这是导致克伦威尔被杀的根本原因,他的死源于亨利八世的暴虐和反复无常——他的每一位宠臣都没有好下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克伦威尔的生死荣辱全系于国王的手上,这正是他推进改革的结果:王权至上。
克伦威尔的名声不佳,和教会、贵族拥有历史的话语权有关。以当代的观点来看,他是一个有着自己坚定宗教理想的政治家。抛开政治漩涡中的阴谋,克伦威尔只是个普通人,既非圣人、也非魔鬼。
《托马斯·克伦威尔》读后感(四):“一个出身低微但品格高尚的人”
英国作家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创作的畅销历史小说《狼厅》(Wolf Hall)和《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以及在此基础上改编的6集电视剧《狼厅》,以克伦威尔的生平与亨利八世的宫廷为主线,讲述了都铎王朝时期宫廷权力斗争和宗教改革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托马斯•克伦威尔和亨利八世,令人印象深刻。
在英国历史上,托马斯•克伦威尔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不仅在当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本书是英国历史学者特蕾西•博尔曼(Tracy Borman)基于史料记载和往来信件等创作的《托马斯•克伦威尔》传记,旨在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给出一个客观真实的托马斯•克伦威尔——一个出身社会底层,完全依靠个人奋斗(和机遇),攀上人臣顶峰的政治家,一个充满爱心的丈夫和父亲,一个极度忠诚的仆人和朋友。此外,在充斥着阴谋、凶险与人人自危的宫廷环境中,一个出身低微攀上高位的权臣,如果想在王室和贵族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克伦威尔也会有其不择手段、残酷无情的一面。
托马斯•克伦威尔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遇到三个影响其终生的恩主。从一个流浪儿成长为一个商人、会计、律师直至身居要职的宫廷权臣,对于他的恩主,他始终感恩戴德,忠心侍主,在他们身处险境和落魄时,他也忠贞不二,倾力施以援手,那怕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克伦威尔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贫苦家庭,他从小离家出走,先后到过尼德兰,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要过饭,当过兵,直至在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佛罗伦萨遇到他的第一个恩主——大富商弗朗切斯科。在弗朗切斯科的关照和提携下,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聪明好学,克伦威尔迅速成长起来,在眼界、学识、修养和经商和法律本领等方面均得到极大的提高。
离开弗朗切斯科之后,克伦威尔先做过一段时间的会计,后在尼德兰、突尼斯和安特卫普等地游历和经商,积累了经验和人脉,并建立起自己的交际圈。回到伦敦后,克伦威尔开始经营自己的律师和商贸产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社会地位也急速攀升。在此过程中,克伦威尔因缘际会,得到权倾一时的枢机主教托马斯•沃尔西的赏识和接纳,成为沃尔西的门生,并帮助处理沃尔西的生意,参与政治和法律事务。
在首席大臣、枢机主教托马斯•沃尔西失势后,克伦威尔孤注一掷,主动采取行动,借助诺福克公爵的帮助,进入议会,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随后,克伦威尔开始进入亨利八世的视野,凭借其个人能力、勇于负责,尽心办事,克伦威尔逐步成为亨利八世宫廷身兼数职的首席大臣。在亨利八世急于离婚并迎娶第二任妻子遭教皇拒绝后,触发了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公开冲突,克伦威尔抓住这个机会,主导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切断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一切联系的法令(包括《至尊法令》等),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之首,有权直接任命教职和解释教义。作为新教改革的配套措施,克伦威尔也主持修订与印刷了英文版的《圣经》,并督促分发到每一个教会,确保信徒能够直接阅读圣经或聆听上帝的声音。同时,作为教会改革的设计师,克伦威尔全身投入到国会立法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为英国国教家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世纪英国的国家转型和司法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克伦威尔付出了极大精力,同时也树立了一大批敌人——从宫廷大臣、贵族到保守的宗教人士。
作为一个慈爱尽职的父亲,克伦威尔舐犊情深,全力培养自己的儿子,同时也倾心养育自己的外甥。作为一个人生导师和前辈,克伦威尔知人善任,着意栽培自己的门生和仆人,把他们造就成才,成为自己的衣钵传人。此外,克伦威尔还倾力交往帮助自己商界或政界的朋友。克伦威尔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始终关心社会底层贫民的疾苦,对于有求于他的人,从贵族到平民,不管认识与否,他都会诚心诚意地给予帮助。
托马斯•克伦威尔与奥利弗•克伦威尔(托马斯的外甥理查德的孙子。由于理查德是由托马斯抚养成人的,故随舅舅的姓氏)均为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们都在英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这两个人的最终下场恰好相反,一位被国王砍头,另一个处死了国王。
*********************************************************************
76页,“诺森伯兰”“诺森佰兰”,名字不统一,“佰”应改为“伯”。 76页,“诺森伯兰伯国”,“伯国”应改为“郡”或“伯爵领地”,伯爵的领地不是“伯国”。需核对原文。 93页,“他迟早都要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名誉,甚至是生命”,这句话有二义性。 96页,“1513年他在击败英格兰军队的弗洛登(Flodden)之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事实不符,实际上是英格兰军队打败了苏格兰军队,故“英格兰”应改为“苏格兰”。 139页,“在试图去除凯瑟琳安和安妮在宫廷的影响力的同时,安妮还……”,按照语义逻辑,再联系上下文,“安妮”应改为“玛丽”,需核对原文。 161页,“威力菲德”,名字不统一,应与前面多次出现的“威利菲德”保持一致。 177,“即便他施压了,克伦威尔本人也会毫不犹豫地……”,语义逻辑不通,把“施压了”改为“没有施压”逻辑上更说得通。 178页,“伊丽莎白·莫顿”,名字不统一,前后均为“伊丽莎白·巴顿”。 181页,“反对克伦威尔的人……一直小心遮掩直到此时的残忍天性”,语句不通,“此时”后应加上“暴露出”或类似的词语。 192页,“如果国王不施恩于我们,收回他的严苛并为我们说情,我们不可能……”,语义不明。 194页,“因为他们‘相信这位秘书会轻易获得他们想要的’”,“获得”似应改为“给予”,这样才合逻辑。 248页,“克伦威尔因这个插曲受到惩罚并不再抱有幻想”,语句不通。
《托马斯·克伦威尔》读后感(五):小说中被塑造得臭名昭著的克伦威尔,被挖掘出鲜为人知的真实一面
悬挂在纽约弗里克收藏馆的一幅肖像画近年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幅画像是都铎王朝时期颇负盛名的画家汉斯·荷尔拜因(Hans Holbein)的作品。无论是后来史学家还是同时代的人都对画中的人物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马基雅维利式的权谋家,指责他毁坏了英格兰很多修道院,协助废黜了一位王后并促使另一位王后被处决,指责他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但是近来人们评价的视角有所转变,开始把他看作一个博学、尽责、忠心耿耿的皇室仆人,一个因为聪明、睿智、热情好客而广受朋友喜爱并令对手敬佩的人。他就是托马斯·克伦威尔。
托马斯·克伦威尔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于2009年、2012年先后出版的小说《狼厅》(Wolf Hall)及其续集《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风靡全球。这两部小说给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带来了火热的档期,为作者先后两次赢得布克奖,并被改编成一部大型电视剧的剧本。曼特尔的成就在于把托马斯·克伦威尔这个历史上看似最不可能被当作英雄的人物塑造成了一个富于同情心且极具感染力的角色。她的两部小说透过克伦威尔臭名昭著的公众形象,为我们揭示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但是关于克伦威尔,还有哪些是我们真正可以了解的呢?很多年来,历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克伦威尔的众多书信只能用来推断他的公众生活,其中关于他个人生活、性格、信仰和人生观的信息充其量也只能说是零散的,很多观点具有误导性,是不准确的。翻阅克伦威尔被捕时被查封的很多书信、单据和账目,将其中的很多细节拼凑起来之后,这位亨利八世首席大臣极为有趣的私密一面才渐渐浮出水面。
克伦威尔本人曾说“在这世上他最渴求的莫过于留下一个好名声”。在这点上,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不会感到失望。即便在生前,克伦威尔就让当时评述者们的看法有了分歧。枢机主教雷金纳德·波尔痛斥他是“魔鬼派来的撒旦的代理人,要诱使亨利国王下地狱”。根据他的评述,国王的首席大臣从未真心支持福音派信仰,他唯一的动机是贪婪和不择手段的权术。他的观点影响了两名16世纪后半叶的天主教作者尼古拉斯·桑德尔(Nicholas Sander)和罗伯特·珀森斯(Robert Persons)。尽管他们勉强承认克伦威尔的福音派信仰是真实的,但他们和波尔一样攻击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残酷与伪善。与此相对,约翰·福克斯——他的《伟绩与丰碑》(Acts and Monuments)在克伦威尔被处决23年后问世——将克伦威尔称为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先驱,并说他整个人生“没有别的,只是持续关注并致力于推动和促进对福音的正确理解,以及改革上帝的居所”。福克斯的描绘或许影响了戏剧《关于托马斯·克伦威尔生平和逝世的真实的编年史》(The True Chronicle Historie of the Whole Life and Death of Thomas Crowell),戏剧描绘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克伦威尔早年的崛起历程,他忠于一直以来帮助自己的恩人,之后因修道院的解散遭到加德纳的报复而被打败。教会历史学家约翰·斯特莱普同样对这位失势的大臣持正面看法。“他是一个靠着自身才干从极低的阶层中崛起的人,”他评论说,“他非常热情、非常忠诚地为国王亦即他的君主工作,有时他的苦差事……给他带来了很多敌人,他最后因他们而覆灭。”同样,16世纪编年史家霍林斯赫德回顾道:“试考虑他如此的飞黄腾达是他自己争取来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怀疑这到底是因为他本人的好运,还是因为他可敬且勤勉的行为。”
这种对克伦威尔的正面看法又持续了两个世纪。一个自律、白手起家、为英格兰新教奠定基础的人被保守的贵族势力打倒,这种观点对清教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学者都有吸引力。正如17世纪历史学家和神学家吉尔伯特·伯内特简明地表述的那样,克伦威尔是“一个出身低微但品格高尚的人”。但是一切都在19世纪发生了变化,当时一个整体上对克伦威尔更消极的刻画开始形成。一场为天主教徒争取更大自由的运动加上新兴的浪漫主义运动引发了一场对宗教改革前的英格兰的回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隐修制度也得到了正面的、怀旧的评价,那么曾主导其毁灭的人此时受到激烈的批评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中一位最直言不讳且最有影响力的批评者是威廉·科贝特(William Cobbett),他痛斥亨利八世是一个“专制的”国王,他的首席大臣是一个“无情的铁匠”。科贝特的著作《英格兰和爱尔兰的新教改革史》(History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in England and Ireland)让其读者毫无疑虑地相信克伦威尔是历史上最大的恶棍。“或许在所有已死的卑鄙、邪恶的无耻之徒中,这位是最卑鄙、最邪恶的一个”,科贝特总结道。就连费力为克伦威尔大量书信进行编目的罗杰·梅里曼也把他描绘成不择手段的阴谋家,并称他是“阴诡的天才”。
进入20世纪,有一些人开始为克伦威尔平反,其中最著名的是杰弗里·埃尔顿,他称克伦威尔是“16世纪英格兰最杰出的政客之一”,并说他“发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国家公共生活几乎每个方面重大且持续的变革”。但认为亨利的首席大臣是一个腐败、不道德的恶人的观点仍很难消除。这种观点在流行文化中得到宣扬,其中的代表作包括电影《四季之人》(A Man For Au Seasons),在这部电影中,高尚的托马斯·莫尔因为克伦威尔邪恶的阴谋被打倒。完全改变了这种认识的是希拉里·曼特尔的《狼厅》——一部描写克伦威尔生平的小说,它于2009年征服了整个出版界。《狼厅》连同其续集《提堂》呈现了一个更人性化、更有同情心——甚至英勇的克伦威尔。这一种克伦威尔的形象虽然有虚构成分,但也建立在对历史细节翔实的考察之上,因此总体上更令人信服。
克伦威尔的个人特点让他成了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恶棍,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因他无可否认的成就之大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他是当时最杰出的法务人士之一,承担了很多业务——且在每一项上都特别成功。甚至当他的政务变得如此繁重以至于一天中几乎没有一刻是属于自己的时候,他的这些私人业务依旧有所发展。在快速攀升得权的同时,克伦威尔策划了都铎时代一些最重要的发展:从国王的“大事”到王权至尊原则,从政府中的“革新”到宗教生活的改革。他的举措永久性地改变了英格兰的面貌。修道院消亡了,并迅速被一个新的、更有活力的改革主义信仰所取代,它强调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并通过确保每个教会都有一本英语《圣经》将上帝的话语带给民众——这大概是克伦威尔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克伦威尔的社会改革提高了亨利治下很多最穷困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到他的任期终止时,克伦威尔已经为君主创造了一个更统一的、方便管理的王国,以及相当雄厚的财政储备,这得益于修道院的财富。正如福克斯所总结的:“这样,通过克伦威尔的努力……整个英格兰都有了一些变革。”
因为务实,克伦威尔在处理政事和生意时能够不带任何情绪,似乎只有在私下交际的时候他才会显露自己的情绪。透过他的举止常常可以看到他的慎重、变通与偶尔的冷酷。私下的克伦威尔完全不同,通过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令人敬爱的丈夫,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忠诚的朋友,一个不知疲倦地帮助穷人、寡妇和其他身处困境请求救助之人。他还是一个极为忠诚的仆人,无论是在意大利服侍他的第一位主人弗朗切斯科·弗雷斯科巴尔迪(Francesco Frescobaldi)的时候,还是在服侍沃尔西——这位开启他政治生涯的主教的时候,又或是——最重要的——在服侍亨利八世的时候。
作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全才,克伦威尔很快就变成了君主不可或缺的人。在亨利的所有大臣当中,克伦威尔大概是最高效且一定是最勤奋的一位。但他也成了自己成就的受害者。他主导变革的节奏最终超过了国王自己的追求,这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只要他执行亨利的意旨,亨利就对这位首席大臣百般宠信,但如果亨利因克伦威尔较激进的想法而感到不安,不好的事情就会发生。至于君主和首席大臣之间微妙的权力平衡是何时开始变化的,目前还很难确定。无疑,早在1538年克伦威尔就开始让国王越来越不安了。不过,如果宫廷中的保守派不对克伦威尔步步紧逼的话,他们还可以恢复关系的微妙平衡。当克伦威尔对保守派主动出手,并敦促亨利采取对后者而言显然太过激进的改革措施时,他就在事实上将自己推上了死路。亨利或许让这个铁匠的儿子崛起成为伟大的人物,但最终也是他将克伦威尔葬送。
托马斯·克伦威尔。尽管这幅画基于荷尔拜因的原作,但它以一个不那么好看的角度刻画了克伦威尔。可能是在克伦威尔死后被委托绘制的克伦威尔在倒台后一直未被取代。或许是这位逐渐衰老、日益偏执的国王决定不再给任何一个廷臣这样大的权力,又或许是他意识到克伦威尔的卓越本领和能力无可替代。有说法称,克伦威尔被处决一年后,国王下令对那些没能购买科弗代尔《大圣经》的教区处以罚金。正如福克斯所说:“最肯定的一点是,国王在他死后的确深深地、真心地感到懊悔,但是为时已晚了,经常有人听到他说,现在他失去了他的克伦威尔。”
亨利没有将这个损失归咎于自己,而是痛斥枢密院。1541年3月3日,前任首席大臣被处决约七个多月后,马里亚克汇报说国王“有时甚至因克伦威尔的死而责备(他的大臣们),说他们凭着微不足道的借口,借着虚假的指控,让他处死了自己最忠诚的仆人”。
《托马斯·克伦威尔》读后感(六):托马斯·克伦威尔:国王的宠臣,政敌痛恨的奸人,平民心中的英雄
托马斯·克伦威尔是亨利八世统治时期权倾朝野的宠臣。他极力推行宗教改革,促成轰动历史的亨利八世离婚案,给英格兰带来深刻的历史影响,最终却因叛国罪被砍头。他的政敌们极力丑化他的形象,让他在很长时间内背负恶名。
真实的托马斯·克伦威尔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英国历史皇家宫殿的联席馆长特蕾西·博尔曼在《托马斯·克伦威尔》这本书中,通过许多原始信件和记录等资料,追溯他的人生轨迹,尽力还原了一个立体饱满的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形象。
简而言之,他出身平民阶层,是一位名声不佳的铁匠的儿子,却独具野心,善于经营,凭借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登上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巅峰。他是亨利八世忠诚的奴仆,更是贵族和保守派的眼中钉。当他的所作所为偏离国王的期望时,在政敌的构陷和打击之下,克伦威尔最终走上断头台,结束了其辉煌的政治生涯和生命。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剧照托马斯·克伦威尔是如何从草根逆袭为亨利八世的宠臣呢?
纵观克伦威尔的一生,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他能够逆袭成功绝非偶然。他很早就展露出过人的天赋,聪敏好学又非常勤奋、理解能力强、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同时他的社交能力也很强、善于拓展人脉,富于冒险精神,总是能凭借出色的能力获得身边人的好评和恩主的肯定。出色的个人能力,是其能够成功的坚实基础。
克伦威尔称自己是“世间伟大的旅行者”。这位铁匠之子的人生的改写,就始于一场国际旅行。由于出身卑微,他的出生年份和地点并不明确,大致推测为1485年。1503年,18岁左右的克伦威尔就离开英格兰到国外旅行,这对身份低微又贫穷的克伦威尔来说是非常大胆的举动。这场冒险正是他逆袭成功的第一步,收获非常丰厚。
克伦威尔的成功逆袭,得益于他生命中的三位贵人的提携。这三位贵人带领他步步登高,踏上新的人生阶梯。
克伦威尔的第一位贵人,是他旅行到意大利认识的弗罗伦萨名门望族,商业银行家弗朗切斯科·弗雷斯科巴尔迪。在服侍弗雷斯科巴尔迪期间,克伦威尔迅速增长了见识,不仅掌握了地理、人文和时政方面的知识,还培养了艺术、文学、音乐和精美器物等方面的品味,更能够近距离观察国家、政府、商业的运作机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段意大利生活的经历,对克伦威尔影响深远,培养了他服侍精英恩主的能力。铁匠之子已经成长为一位优秀的豪门侍从,为迈上新台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克伦威尔的第二位贵人,是亨利八世最亲近的顾问,约克大主教、英格兰大法官,托马斯·沃尔西。
年轻时的亨利八世喜欢寻欢作乐,热衷游玩消遣,乐得把国家事务丢给他信任的沃尔西来打理,所以枢机主教沃尔西掌握了所有的政事。服侍沃尔西的侍从至少有数百人,而克伦威尔在成为沃尔西的门徒后,很快凭借出色的能力获得了沃尔西的青睐。服侍沃尔西的经历,给了克伦威尔接触英格兰政务以及宫廷高层甚至接近亨利八世的机会,也给他带来更多财富、提高了地位并拓展了人脉。同时,他也继续经营自己的律师事业。于是,克伦威尔很快爬升到英国上流社会阶层。
克伦威尔的第三位贵人,就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服侍沃尔西期间,克伦威尔就准确抓住有限的机会,给亨利八世留下了好印象。沃尔西失势后,克伦威尔努力寻找新的契机博取更大的权力。他最著名的成果,就是帮助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促成亨利八世与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得以迎娶其情人安妮·博林。
亨利八世对克伦威尔越来越宠信,克伦威尔也顺利走上了权力巅峰,不但掌握了许多重要职务,打理大大小小的政务,还得到了最古老、最显赫埃克塞斯伯爵头衔和宫廷中高级职位掌礼大臣,甚至获得了最古老、最受尊崇的嘉德骑士爵位,而这些原本是贵族们渴望却未必能得到的殊荣。
至此,平民出身的铁匠之子克伦威尔,在三位贵人的帮助下,终于一步一步走到了几乎令贵族都望尘莫及的人生高度。
托马斯·克伦威尔画像克伦威尔的成功离不开这三位贵人提供的宝贵契机。事实证明,克伦威尔也值得他们的提携。他工作极度勤勉,认真对待每一份职务,哪怕事务再繁忙也从不敷衍,不仅用出色的工作成果报答恩主,更用其不变的忠诚回报贵人,哪怕是在贵人落难之时,也保持着这份忠诚。
克伦威尔的第一位贵人弗朗切斯科·弗雷斯科巴尔迪曾经陷入困境,亲自去英国收取债款却一无所获。彼时克伦威尔已是亨利八世的首席秘书,英国宫廷的红人。他得知弗雷斯科巴尔迪的困境后,立刻动用自己的权力,帮助弗雷斯科巴尔迪要回了所有款项,并额外赠予了旧主一大笔钱财和其他需要的物品。这对落难中的弗雷斯科巴尔迪无益于雪中送炭。飞黄腾达后还顾念旧情,毫不犹豫地对故主施以援手,由此可见克伦威尔的确是一个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人。
克伦威尔对待沃尔西同样如此。沃尔西失势之时,克伦威尔没有像其他侍从那样立刻跟旧主划清界限,而是冒着被牵连的风险,尽己所能帮助沃尔西保住性命、渡过难关,“只有克伦威尔为沃尔西辩护”。只有当沃尔西提出不切实际的钱财要求时,克伦威尔才不得不回绝。可以说,他对沃尔西这位旧主也是仁至义尽了。
克伦威尔对亨利八世的忠诚更是毋庸置疑。他勤勤恳恳,顶着保守派施加的压力,不遗余力地推行宗教改革,促成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充实王室金库,都是为了满足亨利八世的要求。即使在部分问题上跟亨利八世存在分歧,他也只是勉力争取,最终还是选择遵从亨利八世的意旨。
他并不像他的政敌所说的那样,是“操纵国王的奸人”,实际上,如同作者特蕾西·博尔曼所说,“正是克伦威尔的崛起促使亨利将自己对政事的控制扩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克伦威尔是亨利八世忠诚的仆人,这才是亨利八世肯给予克伦威尔如此高位、如此多的权力的真正原因。
《都铎王朝》托马斯·克伦威尔剧照那么,如此受宠的克伦威尔为什么会被砍头呢?
不得不说,这是克伦威尔的悲剧宿命。宗教改革和权势过大是导致克伦威尔走上断头台的最主要原因。
克伦威尔是推行宗教改革的关键人物,必然成为所有反对宗教改革的力量的众矢之的。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在彼时的欧洲宗教界可谓是离经叛道,不仅受到罗马天主教的极力反对,也遭受了英国国内保守派的强烈不满。为了劝说甚至逼迫亨利八世停止改革,英国内外所有反对宗教改革的声音,都会把矛头指向克伦威尔。国王亨利八世或许可以改变主意,可是亲自推行革新的克伦威尔是没有退路的,一旦停止改革,他的政敌会迅速消灭他。而一旦他主导的改革措施超出亨利八世的预期,同样要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他最重要的政绩也是他的催命符。
另外,抛开信仰问题,单纯从利益角度,宗教改革也为克伦威尔竖立了许多劲敌。在解散修道院运动中,克伦威尔打击了宗教团体内部的贪腐问题,为亨利八世聚集了许多财富,其代价是损害了许多贵族和保守派的利益。这些贵族和保守派必然痛恨克伦威尔。他们在背后伺机而动,随时准备把克伦威尔拉下马。
最后,以平民身份获取过高的权势,也为克伦威尔招致了太多贵族的不满。克伦威尔集掌玺大臣、掌礼大臣、埃克塞斯伯爵头衔、嘉德骑士爵位等最尊贵、最有权势的职位和头衔于一身。这些职位和头衔,随便拿出一个,便是其他贵族和大臣求而不得的。所谓高处不胜寒,树大招风,这本身就能引来贵族和其他大臣的嫉妒。再加上克伦威尔骨子里的藐视贵族、藐视权威的劲儿,就更惹人记恨了。所以他的政敌们在打倒他之前,总不忘嘲笑他的出身,时刻提醒他只是“铁匠之子”。一个平民却踩在自己头上,这是他的政敌们尤其是贵族政敌无法容忍的。
克伦威尔从一介平民,爬到了让贵族都望尘莫及的高位,最终又被剥夺了所有头衔和荣誉,以一个平民的身份赴死。然而,他死后一直没有被取代,这也许代表了克伦威尔在亨利八世心中不可替代的忠仆之位。
《狼厅》托马斯·克伦威尔剧照克伦威尔是国王的忠仆,是贵族和政敌痛恨的“操纵国王的奸人”,在其他人眼中又是怎样的呢?
作者特蕾西·博尔曼在书中也尽力从不同角度来展现克伦威尔的为人。他的确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并不唯利是图。作为父亲,他关心孩子的教育,百忙之中也不忘规划孩子的未来。他在招待客人时考虑周到,尽力让客人感到舒适和满意,而私人用度又相对节俭,并不过于铺张。他重视友谊,多次对他的朋友施以援手,也收获了不少忠诚的朋友,甚至对一些政敌也竭力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
作为一个平民逆袭的成功者,克伦威尔是许多平民心中的骄傲和榜样。而克伦威尔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出身。他关心民众疾苦,一直是穷人的挚友,经常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平民,在民众中口碑很好。“据说只有伦敦的‘平民’才如此‘热爱’克伦威尔,为他的死亡而感伤”。同时,他在工作中也极力提拔同样来自平民的官员,给他们提供上升的机会。
克伦威尔的乐于助人,不仅限于他的朋友和他所关注的平民。许多遇到困难的人,甚至包括在那个时代地位比较低的女性,都愿意求助于他,而他也很愿意提供帮助。无怪乎他被称为“良善的秘书大人”。
17世纪历史学家和神学家吉尔伯特·伯内特这样概括托马斯·克伦威尔:“一个出身低微但品格高尚的人”。也许这才是我们该认识的克伦威尔。
2019.10.02雾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