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平安夜那天晚上,临下班前,我突然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微信,说她今晚的约会泡汤了。
她有点泄气地说:
“原本以为他早就计划好怎么度过平安夜,想给自己惊喜才一直没有说,没想到下班前几分钟才问我吃什么。”
一想到各大餐厅人满为患,她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淡淡回复了两个字“随便”。
手机另一端的男友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不开心,试探性地发来各种餐厅的链接,让她在其中挑选出喜欢的一家,表示自己先过去排队。
但她满怀期待的心情好像一下子跌落谷底,不管男友怎么做,都没能将她从失落的情绪里拯救出来。
稍晚一点,她告诉我,他们最后去了一家人不太多但味道一般的餐厅,度过了一场不太愉快的晚餐。
“在一起三年了,现在他一点都不把节日放在心上,你说他是不是没那么爱我了?”朋友这么问我。
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自己有时候也有同样的困惑。
情侣之间的矛盾大多都是这样,起于很小的一件事,然后这些小事逐渐成为常态,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争吵或是冷战。
通常是因为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从而丧失对临时计划的兴趣,哪怕还有补救的措施,但这种失落感还是要很久才能缓过去。
02
我也是个习惯预设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把期望值设置得很高。
大概是因为从小到大,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在比较顺利的轨道的运行,没有太多大起大落的失望,因此达到预期在我看来就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以至于到了成年以后,很多事情在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就会出现停滞。
这种停滞状态在爱情关系里,大多会演化成一次次大大小小的冷战。
就像我和男友刚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次我带着期待他陪我一起逛街的心情问他周末有什么安排,他回我打算和朋友一起打游戏。
那一刻,我试图掩饰内心的失望,但还是让不开心从说话的语气里溜了出来。
“你打吧,我自己一个人去就好了。”
虽然我很希望他能看穿我的不开心并改变想法和我一起逛街,但我还是没有直接说出口。
我想那时候就算他已经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变化和他选择打游戏之间的联系,但让他放弃和朋友在游戏战场肆意狂欢的机会,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像这样的矛盾还有很多次,这种恋爱关系里的不和谐更像是一场又一场的博弈和较劲,发展到最后,便成了冷战。
对于这场博弈的规则,我们通常会有一个误解,以为谁先主动说话就意味着输了,冷战到最后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总以为对方的示弱会显得自己更加重要。
直到我在《简爱》里看到这样一句话:
“爱情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惜。因为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
舒适的爱情往往是两个人的势均力敌,没有输赢和强弱,这意味着一种权力关系的动态平衡,主动妥协让步的人并没有输,反而因宽容而显得更加高大。
03
对于博弈这件事的理解,让我联想到小时候和妈妈去买衣服的经历。
每次和妈妈一起逛街的时候,我总能见识到她和店家砍价的过人本领。
通常她看中了一件衣服不会立马拿货结账,而是会先和店家谈判一番。
我妈也总能挑出这件衣服的瑕疵,以此为由希望店家便宜点,最后放出大招——报心理价位,如果店家不同意,她就拉着我一边往门外走一边说着我们再看看吧。
店家看着我妈坚定的转身故作镇定地说着“喜欢就再添点,都是亏本买卖。”
我妈毅然决然,最后店家妥协,喊住我们,“哎,拿去吧。”
每次我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妈,十分平静地付钱结账,然后回家穿上衣服时再沾沾自喜。
于是我以为自己掌握了博弈的真谛,欲擒故纵就是博弈的最大技巧。
可是,当我模仿我妈,把这一套照搬过来的时候,成功的次数极其微小。
当我再去问她时,她告诉我,每次都能砍价成功的秘诀在于她对这场谈判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她见过朋友的同款并打听过价格,所以知道大致的价格区间。而且她经常逛那条街,对于进货成本和利润空间已经了如指掌,因此她才这么有底气。
而对这些一无所知就去砍价,再怎么装腔作势,能成交其实也全靠运气。
博弈的实质不是摆出姿态,而是在于对事情的全局把握。
你以为把姿态做足让对方妥协就是赢了,其实更多时候你只是运气好遇到了一个愿意为你妥协的人罢了。
04
或许我们不愿意妥协是因为害怕逐渐失去这段关系里的主导权和安全感,但我们忽视的一点是,往往愿意妥协的人其实是更加在乎的人。
如果我们总在等待对方向自己妥协,而恰好对方也在这么想,或许僵持一段时间,等彼此的力气和耐心都耗尽,这段关系就结束了。
如果说砍价时候的博弈,对全局的把握是我们对成本利润的掌握,那在感情里,对全局的把握就是我们是否掌握了对方爱自己的全部细节。
恋爱长河里,一次期望的落空并不能代表什么,与其陷入一次失望,不如把全部的力气用来爱和回应。
今日作者-Snow
可 以 向 这 里投 稿或发 送 简 历
「记 录 人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