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一本由刘慈欣著作,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页数:201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浪地球》读后感(一):简单的读书摘抄
第1章 刹车时代“时间是够的,要相信联合政府!这我说了多少遍,如果你们还不相信,我们就退一万步说,人类将自豪地去死,因为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流浪地球》读后感(二):读《流浪地球》 感想
这是我在2019.2.7在深圳阅读的,当时正赶上流浪地球上映,只看了预告片觉得挺好看的,于是看了书籍。书籍的语言风格确实是朴实无华,也就2万字多的书,很短,一会就看完了。在后来看了电影,发现电影呈现的也只是书中的一个小细节,感慨导演和编剧的想象力。书籍感觉一般,不会有太震撼的感觉,电影也不错。
《流浪地球》读后感(三):《流浪地球》有感~
看完电影的我暴力地又把书看完了,感觉自己的智商真的只能停留在图画层面。原来电影中的人物都是后期加上的,书中的故事也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电影能把篇幅不长的故事用两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生动地讲述出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作者在书中没有把这些天文物理相关的故事讲的太过枯燥和严肃,我觉得刘慈欣更像把自己放在一个小说家的角色里,而不是一个一丝不苟的讲解员。他让整个故事穿插着人生哲理和日常情节,它是有血性的,是富有浪漫主义的科幻小说,小说篇幅不长,值得推荐。
《流浪地球》读后感(四):《流浪地球》读后感
最近《流浪地球》电影被大家吹爆,评分口碑也很不错。我还没有看过电影,就连预告片也没有看过,就想先找来图书看看。书的章节短小,但让地球换个恒星转,这样的想象,很是特别。书中描写生死就一笔带过,更加让人深思,对电影来说,这些桥段应该需要渲染一番,效果会更好。 图书和电影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它们是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辅助。《流浪地球》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的大致背景,对电影来说,需要丰富的内容就非常非常多了,也给电影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性。这部电影评分那么高,想必在各方面细节上也是付出了很多的。
《流浪地球》读后感(五):孤独
用很平凡的视角讲述了惊天的巨变
家庭情感逐渐消失
人类归宿感逐渐消失
理性的消失
但五千个雕塑让人类学着信任
信任人类有能力结束孤独黑暗的流浪
流浪地球的悲伤格调有点像俄耳浦斯,在最后的反悔中失去了之前得到的一切,我暗暗的希望在地球航行到三分之二已经看不到太阳时,叛乱的众人杀掉五千人后,返回的途中看到太阳爆炸,而地球已经不能支持第二次的流浪,破败的星球上众人迎来太阳最后一次发挥光和热,人类文明结束,一切回归平静。
《流浪地球》读后感(六):201901《流浪地球》
电影对原作的最大修改,其实应该是感情。刘慈欣笔下的更像是比较符合末日逻辑下的高度集体主义,人类的情感受到记忆遗传技术的压制(我一向不怎么喜欢这种,将前人的智慧移植到孩子头脑内的做法,人类的情感想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人类可能在流浪的途中变成一种类蜂巢文明。而电影里,似乎没有这种描写,也应该不可能有这种设定,谁看呐。
《流浪地球》读后感(七):《流浪地球》书影评
首先,电影拍的实在太赞了!! 其次,小说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关于电影,不论是画面、剧情还是节奏感,统统把我俘获了,唯一后悔的就是没有选择IMAX。我特别欣赏影片的视角(或者说价值观),真正的英雄是所有齐心协力的人类,并非美国大片中的个别英雄。但我不喜欢网上一味拿“民族自豪感”和“好莱坞级科幻片”相提并论,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自嗨氏的刷存在感,中国电影有自己的魅力,不要总拿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另外,我也真是服了那些喷子,吹毛求疵地去挑内容的不科学性,这就是部科幻片,就和刘谦的魔术一样,本来就是艺术。非要卖弄一下自己的学问来“证明”它不合理,你行你上啊!
关于小说,主要是看完电影忍不住想要了解原著,中篇小说,一口气就读完了。小说的剧情和电影差别太大了,或者干脆说,电影只是汲取了小说的故事背景和几个基本剧情,以及刘慈欣的想象力元素。要我说,小说里“叛乱”、“穿越小行星带”、“氦闪”等情节都非常适合拍成电影(要是能有第二部就好了
《流浪地球》读后感(八):原著和电影的人性对比
电影过后来看的小说,改编确实是有不一样的,不变的是浩瀚的宇宙和强大的物理知识助力,差太多的是电影的人性和原著的人性对比。 或许是因为吴京,电影仍以爱国为主基调,充满了英雄主义和团结友爱的味道,包括以李光洁为代表的执行者,以吴京为代表的操纵者,还有韩朵朵等一类普通人。电影让我不悦的两个地方,一是韩朵朵想全球人民广播,此处尬的我想躲避;二是所有人叠加推原石,这种受力方式让我很怀疑,在前面位置的不会被“推死”,还能推动原石?相反原著中的人设就要合理得多。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理,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只有满足了物质生活才会有精神生活的丰富。当地球都在流浪,仅仅满足了生理需求的人们又如何生出更伟大的情愫呢? “原始人就住洞里,我们又住洞里了。” “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在这个被发动机推动的地球出轨的时代,人们的出轨也变得无足轻重了,同样无足轻重的还有营救顺序,作为个体的死亡或消失。 地球仍在流浪,当与人马座相遇时,哪三科金色的太阳又将毁灭第几号文明?在三体文明中,需求层次理论是否又试用呢?继续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探索吧。
《流浪地球》读后感(九):一本科幻设定集
看完电影补一下原著。
《流浪地球》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本设定集,它搭建了一个还算完整的世界观,很适合改编。都说刘慈欣的人物塑造不生动,不过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刘慈欣没有想讲故事,他只想展现给读者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点子,以及一代人的时间跨度里,人类文明和地球命运在此背景下的图景。2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加上宏大的科学幻想,确实留不了太多笔墨给剧情,但这种侧重也挺好,场景一个接一个,毫不拖泥带水。
小说里的“我”相当于一个引导员,一是限定叙述范围,避免跑偏,地球流浪前的事“我”只能从历史书上了解,而“我”也没命看到减速时代乃至新太阳时代的来临,所以也无需刘去细致描绘,毕竟想象也是耗脑的;二是提供了一条叙述线路,顺着“我”的一生串起社会、地球百余年的变化,尤其是为情感描写提供一个入口,流浪地球时代,亲情的淡漠,更准确地说是爱情的淡漠,让人印象深刻,作者的解释是大难临头的大背景和配给式的生育制度,但书中的人类能达成流浪地球这一设想就已经证明他们积极的态度,年轻人有更高的生命优先权也体现了他们的理智与传宗接代的意愿,实在无法想象同样一波人唯独对爱情会如此随意。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没有选择外星生物、人工智能、义体植入、反乌托邦和克隆人等常见科幻元素,反而像是《地心引力》、《星际穿越》这类电影,起名天文科幻?反正总是容易把人掏空。不过看到最后,我才发现《流浪地球》提供了一个支点:人类的主旨不是什么“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而是寻找太阳。
《流浪地球》读后感(十):流浪地球-读书笔记
摘抄:
小的生态系统,不管多么精确,是经不起时间的风浪的。飞船派们想象中的飞船也一样。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我们本来可以战斗到底的,但这可能导致地球发动机失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过量聚变的物质将烧穿地球,或蒸发全部海洋,所以我们决定投降。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但也请所有的人记住我们,站在这里的这五千多人,这里有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也有普通的列兵,是我们把信念坚持到了最后。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
您看这些恒星,人们都知道它是美的,但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体会到这种美的最深层呢?这无数的天体,它们从星云到黑洞的演化是那么壮丽,它们喷发的能量是那么巨大狂暴,但您知道吗?只用数量不多的几个优美的方程式就能精确地描述这一切,用这些方程式建造的数学模型能极其精确地预言恒星的一切行为。甚至我们对自己星球上大气层的数学模型,精确度都要比它低几个数量级。”
“随着文明的进化,像他们这样的人会渐渐多起来的,”排险者指指真理祭坛下的科学家们说:“最后,当生存问题完全解决,当爱情因个体的异化和融和而消失,当艺术因过分的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对宇宙终极美的追求便成为文明存在的唯一寄托,他们的这种行为方式也就符合了整个世界的基本价值观。”
“现在你们应该明白,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那么,妈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后来我知道,他在这几年中一直过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生活:每天都穿着密封服在地球隧道中来回坠落,睡觉都在里面,只有在吃饭和为密封服补充能量时才回到起点站。他每天要穿过地球三十次左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漠河和南极半岛间,做着周期为八十四分钟、振幅为一万两千六百公里的简谐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