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四的下午我就开始头痛,因为园园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我准备一个读书经验介绍。当时就吓我一跳。要是我真有的可说也愿意给咱读书会的老师们说说道道,可这不是实在没有吗,乏善可陈呀!圆圆老师外表看柔柔婉婉,文文静静,但骨子里非常执着,又极其强硬,我不答应不让我睡午觉。我便回言:“我先睡觉,睡醒了再想想。”她说:“好,姐,痛快!”就这一句话,我这午觉怎么也没睡成。
我今天站在这里诚惶诚恐,忐忑不安。因为,我不是咱读书会最爱读书的老师,也不是读书最多的老师,我来谈经验没有说服力,没有权威性,没有资格。我自己呢,更没有底气。
但我又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我把自己逼到绝路上不会跳下去,还能找到回家的方向。我最近在读王栋生老师的《作文教学笔记》,就以此为例谈谈自己怎么读这本书的,藉此抛砖引玉。
这本书是我的好朋友闫书英的。在上次吴非老师来我们乐陵讲座那天,她给我带来这本书。我想和吴非老师合影,书英拿着这本书递给我说,拿着这本书和吴老师留影,更有纪念意义。但我觉得那样太矫情,怎么也不肯。
这本书我读了第一遍,没有任何印象,只是感觉很好,但回想书中某些细节大脑竟空空如也。于是,我再读第二遍。第二遍很神奇,这次读的时候竟然顺了许多,速度也快。这次,我用铅笔把自己有感觉的句子轻轻画出来,因为这是借来的书,我不敢在上面大写特写,将来铅笔痕迹还要擦去的。读完后,我觉得有必要做摘抄。五一放假我见缝插针抄完了前两章。不得不说,这摘抄是一个让自己重新走进书中的好法子。因为你在抄时必然要回到文中,认真思考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有摘抄价值,你会联系前后内容再次品其中的意思。抄完后你会认认真真地对照一遍,保证它一字不差。别小看这一遍,你会品到作者用词用语的表达特色,品到作者这句话的妙处,也常常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教学实际,抑或某些时候你瞬间茅塞顿开。
现在,这本书还没有写读后感。我觉得写一本书的读后感是一个大工程,也是最让我有思考,有收获,思想升华的环节。因为你要写读后感,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要在把握这本书的内容和主旨后才能写,这就倒逼着我们再次回到书中,去探寻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需要理清各个章节的前后联系,也弄清作者写作思路,我们必然要结合内容思考怎样去整合归纳为几个点。因此,你在书中前翻后翻来回走,挑挑选选来回想。这个环节你在不停地品味,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获取其精髓深意。这本书的字字句句无形中内化到你的心里去了,你就像诗人惠特曼笔下的那个孩子,你看到的就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一本书,必然要经过这样的折腾,方才印象深刻,没有白读。正因如此,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我常布置随文练笔的作业。比如,《喂——出来》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我布置学生续写下集;学习完《送东阳马生序》,我让学生穿越时空,给明代的宋濂写一封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那一课,学生写了《一棵胡杨的诉说》。学生要写,必然要回到文本中做一番深究,写得时候必然能用到文章的词语,句子,甚至摘抄一个段落。能恰当地运用文本语言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就是一种学以致用!写得时候,必然会将课文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有某些感悟,某些反思,这样对文本的解读自然就深刻起来。
今天我只是列举一个例子,感觉挺实用。我来概括一下,一般读一本书需要三到四遍,第一遍,读起来有些困难,速度也慢,但它是为下一次的阅读做铺垫的。第二遍,标画摘抄。第三遍,写读后感。每一遍,都相当于在大脑中划了一道痕,这道痕越来越深。
说到这里,我忽地明白,只要有可写之机,比如,读一本书,听一堂课或一场报告,吴老师就让我们写来看,这是硬性的作业。原来他早已深谙此道,我们也许今天才能领悟吴老师的良苦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