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工作法门(职场竞争隐形法则)》是一本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著作,39.40元出版的2019-2-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UP工作法门(职场竞争隐形法则)》读后感(一):别默默无闻
《UP工作法门》给我最深刻的感悟就是, 不要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员工。职场上是有竞争的,也许对手就是你日日相处的同事,所以别幻想着默默无闻的贡献能让资本家发现你的付出,你想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就必须站在光环下,让大家知道你的贡献,这样你的付出才有回报可言。
都说无巧不成书,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好是我准备转岗的阶段。临近招人代替我的岗位才发现,再找一个全能型的求职者似乎很难。我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一直都是,如果自己做得很好,boss都没有给我升级加薪,那么如果我做得不好,就更加不可能谈加薪了,所以我对待每一份工作都是尽心尽职的,但是现实却甩了我一巴掌。书中说的对,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应该效仿那些加薪快的人,他们都是凭什么加薪的?我回想了一下我们公司加薪快的那些人,他们的加薪都是主动型的,我是被动型的,而我等不来boss为我主动加薪,更多的是主动给我加工作量,因为觉得我能胜任。
如果我没有转岗,或者是在以前阅读这本书, 也许我不会认同书中的内容,毕竟,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很难改变的,我始终认为,要想得到,得先付出。但是我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了那么多年,可以说是全能型的员工吧,boss也没有怎么给我涨薪的,如今招聘一个新人,只是负责我工作中的其中部分,薪资上限与我一样,这让我很是难以接受,我不得不怀疑,难道我就这么差劲?但我知道并不是,只是我不懂得推销自己,是我不曾邀功,所以boss并不知道我的付出,或者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我不会哭。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对理想太过执着。”书中与这句话的意思相似的话语出现过几次,而我,也恰恰也踩中了这点,对工作有点力求无偏差,相应的,可能对同事的要求就多了,这也许是我并不讨同事喜爱的原因,虽然这一点同事们并没有表现出来。比起务实的干事,寻找机会获得别人的认可更能改变职场的命运,这一刻,我是完全认同这句话的。以前不明白人家明明能力不怎么样,怎么运气比自己好那么多,原来我是输在不会表现自己上。
故事不尽相同,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相近: 如果你很优秀,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的优秀。 升职,有时靠的真的不是能力,而且情商。
《UP工作法门(职场竞争隐形法则)》读后感(二):非常实用的工作方法
当今的社会,人们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是介绍关于如何能够高效工作方面的,看的人们也是眼花缭乱。可是这些书籍是否真的有帮助,这也是因人因书而异。学习能够使人进步,看到一本有用的书,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的掌握了一些技巧,方法,迅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最近我看的这本书,书的名字叫做《Up工作法门》,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讲述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让你在工作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这本书中的内容,也是非常新颖的,是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却从来不主张推荐使用的,那么其中的核心内容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吧。
《Up工作法门》是美国著名职场专家布兰登·里德的一本最近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完整的托盘而出,就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掌握了解最为实用的工作高效方法。作者是美国《财富》杂志力荐职场专家,现在是一个大型软件公司的营销副总裁。作者的作品受到读者以及业界的高度关注,反响很好,相信阅读了这本书对你也一定会有所帮助。
书中,作者通过六个章节来论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大量的事实,列举了众多的事例,来说明这种工作法门的优点。首先作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真正的职场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在职场里工作,虽然公司大小可能不同,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因此也是大同小异。每天经历的人和事物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职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游刃有余的在职场混的风生水起,可是有的人却郁郁寡欢,这些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如果有一个正确的方法,相信你做起工作来也会得心应手。
作者认为我们工作的时候不得法,所以才工作不是很顺利,也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有问题。思维方式有问题,就会导致我们在思考的时候走进误区,这样就会作错选择。作者通过叙述,清晰的讲述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能够走进公司内部的人,公司需要和欢迎什么样的人,通过一系列的列举,让我们更加清楚,我们现在的处境,我们也就明白了怎样才能够成为公司喜欢的人才。
作者着重的讲述了这套工作法门的七个要素,每个要素作者的讲述都是非常的清晰明了,深入浅出的讲述,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也让我们重新开始审视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也就是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变的和以前不一样。这样的改变相信是巨大的,会对于我们是一种重新的塑造。
《Up工作法门》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职场励志书籍,作者是有着多年经验的专家,他的工作方法是非常高效实用的,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有余,能够成为公司更加喜欢的人才。非常实用的一本书。
《UP工作法门(职场竞争隐形法则)》读后感(三):打破传统职场竞争,步入全新职场大门
人一生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职场度过的,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
不管在任何时间,我都希望这一生不要白活,既然来到世间,就要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申请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学习一下如何更好地在职场顺利开展工作。因为这几年来我也一直为此而困惑。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骨子里面认为一个人越努力,越幸运。平时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领导吩咐的每一件事情尽心尽力做好,凡事尽量站在公司的立场出发,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下属不懂的尽力去帮助他们解决,我一直认为这样符合一个单位中层领导的样子。经历了一年多才知道,至少目前在我们单位就我这种工作状态并不能得到他们认可,一个松散惯了的国企,一个被他们当作养老的单位,每天连上下班的时间点都难以把握,更不用说工作了,能糊则糊,哪受得了我这样的上纲上线。所以最后只会招人恨,有时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去找领导,领导也只会笑着给你来一句,这就是我们单位的体制,改变他们不能急,要慢慢来。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改变我们公司目前的状态。说得简单,无法实行,里面的人不能随意叫他走人,哪怕他每天啥活没有,一年的产值是死的,还要求控制总人数,所以真正的人才也无法进入。面对越来越正规的行业管理,只能干着急,只能白受气,虽然每次事情也能完成,其中的过程谁做谁知道,真如唐僧西天取经,得经历九九八十一磨难,最后只落得了心塞塞。还不断地安慰自己,事情终于完成了,结果是满意的就行。
有时细想想,虽然现在是个中层管理者,但是有时做的事还真不如个打杂的杂,可能我真的不了解职场规则,所以才要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得以提升。
《UP工作法门》共分为六章:这才是真正的职场;思维错误:为什么你总是做错选择题;谁才是真正爬上去的人;Up工作法的七个要素;反思:重建你的观念;行动:你应该怎么做。一打开书,就被作者的前言所吸引,那里面的一言一语仿佛是为了我而量身定制的,太贴切我的现实状态了。我也希望我能从此书中收获那些成功经理的行为和策略,从他们那儿汲取经验教训,哪怕自己没有天赋,也不聪明,但我有一颗实干的心,让自己少走弯路,寻点捷径,争取在职场的日子过得舒心些。
既然生在职场,就应该了解它的真实规则,尤其是我们自己所在单位的规则。其实每个公司都是有缺陷的,只有你真正进入公司内部,你才会知道情况并不如你想的那么好。有时我们去应聘只能看到我们所看到的一面,表面认为的“不错”或者从朋友那里听来的“差劲”,都不如你亲身实践。我也会特别看重单位的培训工作,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接收到更多的不懂的知识,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但是布兰丹.里德说,“重新培训销售人员,并非出于提高他们的效率,而是给自己聘用了无能的人找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有没有一针见血的感觉,培训得看人,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这个人本身不想学,单位也不太重视,就算是费心心思地去讲解,最后还是保持原样,该干嘛干嘛。到应用时,之前讲过的正确方法全然不知。
公司在初始阶段会看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多数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喜好来安排工作,在雇人时,认为“跟我们公司的氛围相适应”的才是最好的。有时也会用“大多数人一致的选择”来招人,这样会招来更多没有能力,但适合团队的人。或者以“更有经验”、“从内部提拔”来提升人的岗位,也许领导认为是公司鼓励员工的忠诚度而提拔员工的政策,但事实上是为了避免开销和竞争而施行的。我们只有认清了这些,才知道下面该如何扭转乾坤。
有时我们错误地认为,辛勤努力、天赋才华,公司总会发现的,重了那句“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的毒。没有一个人是不想在职场得到提升的,因为只有升职了,才会收获更多的金钱和其他利益,赢得度假的时间和退休的补助。所以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还应该抽出点时间来想想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要如何才能晚好更快地去实现。因为狼多肉少,你要熟悉你所面临的对手,用自己的策略做出最好的成绩。
有时并不是你尽心尽力,并不是你全心付出,都能和你的收获成正比。也许你各方面都很优秀,也对工作充满了激情,但是最后你并没有得到你所谓的提升。第一是因为公司的“基因”所决定的;第二是非能力型管理者已经有了一套在这种环境下获得成功的特殊策略; 这是属于他们的“特技”。在这里有一个词频繁在书中出现,那就是“非能力型管理者”。平时认为的“能力型管理者”一定是成功,但是有时恰恰致胜的却是“非能力型管理者”。布兰丹.里德还帮我们分析了三种聪明却升得慢的人,他们具备了升职所必需的潜力,但是他们没有所谓的“非能力型管理者”的”最佳战术”,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智慧与才华和他们的策略结合起来,才能顺利无忧。
如何顺利游走于职场,一定要知道Up工作法门到底是什么:不要对自己的理念太过执着;接受别人所讨厌的改变;学着推销自己;避免只关注结果的闹剧;不要跟喜欢抱怨的同事打成一片; 找一些大问题来解决;不要号令他人。每一条看似简单都能做到,如果你是真的做到了,那我相信我们离职场的成功也就不远了。
一鼓作气看完,学会多少、吸收多少、反思多少,只能一步一步来。《Up工作法门》教会我们的东西,让我们看清的职场,还有企业的傲慢自大、企业机制的缺陷和漏洞,以及在职场竞争真正的游戏规则。几十年来的观念突然被打破,都需要我们慢慢消化,慢慢作出努力和改变。只有打破目前传统的职场竞争,你才能步入全新的职场大门。
《UP工作法门(职场竞争隐形法则)》读后感(四):为什么升职的不是最努力的你?
拖了很久读完的一本小书,《UP工作法门》,UP指的是升职,UP工作法门则指以升职为目的的工作策略。
它并不是什么"职场厚黑学",也不只是告诉你如何做个马屁精或是在朋友圈发下若干条我又加班了我热爱工作的消息,它更高级,解释了我过去多次失败经历的原因,更新了我对职场的看法。
重建你的职场理念
或许你总是诧异为什么自己兢兢业业,也时常得到领导的认可与表扬,但好的绩效考核或是升职加薪的机会总是轮不到自己?或许你应当先改变自己的职场概念。你应当:
明白你所在的是一个不完善的公司环境,不要期待有绝对完美的制度来确保你做得好就能升职加薪。了解你的竞争对手,他们分别是:非能力型管理者(向他们学习经验)、聪明但不能升职的人(他们拥有潜能,但需要改变策略)、迷糊的人(反面教材)。学习合适的职场策略(下面会列出)。三种迷糊的人
它们是典型的反面案例,你可以偶尔这么做,但千万不要让它们成为你的职场策略。
社交活动组织者:活跃氛围的人,公司集体活动的"接口人",领导需要他们,但真正的公司氛围与公司内部的的活动没有关系,这类人很少能提升到中层管理者之上的位置。你应当参与公司社交,但避免成为这些活动的组织者。散布谣言的人:总是抱怨和散布各类小道消息的人,和他们相处只能让你暂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但对你的事业有害无益。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关于工作的谣言。"不改变的人:完全按照规则做事,长期担任某个职位,在工作上缺乏思考。聪明但升职慢的人
达人型:管理者们都依赖的能力出众的员工,其职场成败依赖于他的上司,但他们的上司往往不会主动寻找机会让他升职。成为这种类型的员工让你感觉良好,但实际会减缓你的升职,把你禁锢在上司之下。事业型:对公司存在某种想法和期待,一门心思想要创新改革,对自己的观点和事务倾注太多感情,想要别人都接受自己的想法,理想是成为乔布斯或扎克伯格。但对于某个理念太过热忱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后果,让能影响你职业高度的人疏远你。工头型:总是在指导和催促别人,要求身边每个人都认真工作,容易得罪人,与别人产生矛盾。因为"大家都喜欢各方面和自己差不多平庸的人。非能力型管理者
他们并不总是最优秀的那个,却一定是公司所需要的那个。换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会发现如果想要升职,需要学习的可不少。
万事通:他们看起来全能,但却并不精通于某事。这需要你对所有事情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在恰当的时候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找寻新的机会去获得更大的战果。顾全大局者:有"格局",忽略掉分析和处理的细节,并努力表现得更"客观",这类人从不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而是为所有人提供选择的可能。表里不一的行动派:创造出优人一等的假象,无论别人是否需要,总是故意找机会去给予指导,并寻找机会让高管知道这一点。7个你应当知道的事
1、不要对自己的想法、观念太过执着:保持客观冷静比激情四射有用。你应当:
列出可能的选项,尽可能客观的分析利弊及该选项可能的支持和反对者。并且总是保留选择权,不要把话说死,即使你认为自己知道正确答案,也要保留其他选择的可能;不要为了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而耍手段;学着接受别人的观点。比起关心"什么是对的",更应该关心"什么对我的事业是有利的"2、接受别人都讨厌的改变:人天生就不会喜欢改变,但升职的最佳时候正是充满变数和不确定的时候。毕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你的才干和专业程度不能决定你能否升职"你应当:
做计划要灵活,切实记录下自己的计划,避免被情绪主导;用头脑而不是用心去选择升职的策略;放下你的自尊。3、学着推销自己:不要太关心自己的目标,多考虑高层在意的事情。你的项目应当能够帮助他们达成目标。你应当:
找到能够影响你工作成败的关键人物;为自己做推销广告,偷偷将关键人物拉入自己的阵营;投入时间,为你的让你的"听众"做好准备。4、避免只关注结果的闹剧:不要只专攻某一项特定技能和只关注短期的结果,花更多时间去拓展技能,多考虑长期利益,避免缩小自己的职能范围,避免当工作调整时,你的专业技能变得毫无价值。你应当:
重新分配自己的时间,每天花上20%-30%时间来学习技能而不是只花时间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传播你的收获,告诉别人你在学习及你收获的东西;做长久的打算:不要把自己的未来捆绑在某一个人、某一个公司、某一项技能上。5、不要跟喜欢抱怨的的同事打成一片:当你的上司看起来有问题时,你很容易和同事们聚在一起吐槽他,但尽量避免这么做。你应当:
态度不能消极,对你的同事和上司保持友好的态度;对人忠诚且有礼,不要在公开场合和你的上司争辩;要表现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多花时间和上司独处)。6、寻找机会去完成公司的大目标:依靠高质量的完成手头工作是难以升职的,这只能让你保住饭碗。只有找机会参与公司的的大项目(通常它们能够引起关注或创造利润),并完成好,才有机会升职。你需要谨慎的选择转型的项目并参与其中,但不要做项目主管以避免失败带来的风险。帮助别人纠正错误也可以使你获得认可。你应当:
不要等着被发现,自愿去做跟你的目标无关的工作;等待合适的机会并选择能让你成功的项目;如果有人邀请你参与项目或承担日常工作之外的职责,就答应下来。7、不要强迫别人完成工作:大部分公司都反对冲突,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选择恰当的策略。你应当:
明确自己的权利,你拥有的权利决定了你应该选择帮助别人还是要求他人负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接受他人意见,不要太过情绪化;帮助他人要让别人(主要是上司)知道。怎么做?
作者给出了一系列可马上完成的任务清单,它们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包含以下:
1)列一张清单,按优先级排出能够影响你工作前景的人,考虑标准为:资历、风险(有权利或者可影响我是否被解雇)、权利(可以提拔我)、影响力、令人害怕(是否挑剔及难以共事)、公信力、发展前途
//这样做的时候不必扭扭捏捏不情愿,你不是去向他们提要求,拍马屁,你只是拉近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并了解他们希望达成的目标,其他顺其自然就好。
2)制定职场的策略:此处是你面向一项具体事务时所做出的选择,内容包括:策略背景和目标/所受限制/选择方案。
其中选择方案要考虑它的作用、是否引起冲突、利润率、时间等,并根据这些综合评估后作出选择。
3)制定推销自己的计划:明确自己晋升的目标岗位及影响你升职的人,让他们知道你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希望得到他们的建议,并为目标岗位制定学习计划。
4)制定学习规划:规划包含你的升职目标、学习内容和主题、优先级、时间节点,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学习它们,并让别人知道你的学习成果。
5)确定你要帮助的人,列出无法高效完成任务的同事(他们岗位与你相等或低于你),想办法减轻他们的负担。
6)根据变化调整上述几点:职场情形并非一成不变,有时候你需要重新确定你的影响者和过渡方案并做出行动。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西柚读书《UP工作法门(职场竞争隐形法则)》读后感(五):《财富》杂志力荐的职场专家:为什么能力平平的人,在领导着你?
文 / 董小琳
十几年前,我是一个刚从校门走出来的学生。
在新员工培训上,老师讲过一句话,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今天,你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再过3年、5年,甚至10年,有的人步步高升做了副总,有的人却只能十年如一日地在一线奋斗。二者之间的差距,就是从今天的每一分努力开始的。”这话乍听起来,很“正确”。
讲课者要激励新员工好好工作,从当下开始努力奋斗,无可厚非。而且,成功的职场人都是兢兢业业工作,靠超人的能力打拼出来的,也是大部分人的共识。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遗憾,经过这些年的职场历练,我只能同意前半段,却无法赞同后半段——关于“差距”的解释。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几年,不妨回头看看,和自己一批入职的同事中,发展得不错,升职加薪的人,是否是那些“最聪明”“最勤奋”“最努力”的人?
再或者,你是刚步入职场的新人,还没有工作经验。那不妨找个时间和家人聊一聊,听听他们的看法。
很有可能,你看到的事实是:过人的才智和勤奋,并不是职场晋升的唯一原因。很多能力平平的人,反而能很快地晋升为管理。
为什么成绩突出的人反而不能升职?为什么不如自己的家伙,能对我们发号施令?难道说,公司不知道“发展需要人才”吗?今天,我不会跟你重复那些公认的优秀素质,也不会跟你唠叨主流的职场建议。
我只想就事论事地说清一件事:真实的职场,到底会提升什么样的人?
全篇分为3个部分——
职场的真相升职:喜欢什么样的人,不喜欢什么人?“让自己快速升值”的3个职场秘诀职场真相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身边,发现领导者并不都是很勤奋、能力强的人。
而且这种情况,在美国也同样存在。
布兰丹·里德,美国《财富》杂志力荐的职场专家,曾经工作过十几家公司。其中既有几十人的小团队,也有数千人的大型跨国集团。
根据他长达15年的观察,竟然也得到了和我们类似的结论:聪明才智和努力奋进,完全不是职场晋升的法门!
甚至有时候,这些“优良品德”会拖了你的后腿,把你困在“一线”无法脱身。
然而,布兰丹并没有停留在“悲观”的结论上,而是继续研究,并把成果写在了新著《UP工作法门》中。我们不妨就从这本书开始,看一看:企业用人的隐形机制,到底是什么?
1、所谓招聘,真的是在“招贤纳士”吗?
虽然所有的招聘海报上都写着“渴望人才”,但除了“能力”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没有写出来,那就是——你要让面试官感觉是“自己人”,能与企业合得来。
林肯曾说过: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
其实,所有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应聘者,在能力上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异。至于最终谁会胜出,完全取决于面试官对谁的感觉好,认为谁更适合这家企业。
这就和能力完全无关了。
换句话说,所谓“面试”,是一场证明“我是自己人”的表演。
如果你能在面试中,证明自己和对方是一个圈子的,是“自己人”,还怕拿不到offer吗?
2015年,我面试过一个学生,印象十分深刻。
说实话,面试时他的表现真不怎么样。面部僵硬,不停搓着双手,回答问题磕磕绊绊,敷衍潦草。他出去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把他PASS掉了。
谁想到了下午,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上午那个“紧张侠”。
“您好,我知道这样给您打电话很冒昧。但我真心想跟您解释一下上午的表现。在参加您的面试之前,我刚拿到了一个offer。于是,就漫不经心地去地面试了。可在面试中,我竟然发现和您是校友,更重要的是,您的魅力征服了我。”
“我承认自己当时的确很心不在焉。但在回来的路上,我认真考虑了再三,能成为您的徒弟,是我现在最重要的目标,如果您能给我一次机会,以后我一定会好好跟着您干!”
发现他的套路了吗?
先承认错误,然后带出我们之间的共同点,最后坚定地表示“我就是您要找的自己人”!
现在,这个人正在我这面试着其他人,继续发现“自己人”。
2、只招“自己人”,企业不会垮吗?
如果你认为我这里说的“自己人”,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就错了。
一个企业,需要员工创造出财富,固然不错。但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首先得能正常运转。
除非你的能力超级突出,或者公司急需一个能干活的人,否则都要经过“是否和其他人合拍”的考验。
我刚上班时,锋芒比较外露,总想着给改进下当时的工作流程。还拿出研究生时的成果,往实际生产上套,给老员工做普及。
有一天,领导就找到我了:“小琳,来我们部门有一个月了吧,感觉如何?”
“是啊领导,一个多月了。大家对我都挺好的,尤其是师父,我有好多不懂的,总去烦他。”
“小琳啊,你知道我管理这个部门,有多长时间了吗?”
“额……不清楚。”
“整整八年了,哈哈,是不是很长了?你知道为什么我能这么快当上领导吗?”
“因为我一直有个原则,那就是一个团队,不允许被任何人分裂。你搞创新的冲劲是好的,但是,还是要考虑大家的感受啊。”
从那以后,“不搞分裂”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子中。
职场不是一部精密的机器,它只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小团体。
在内部人才选拔时,人力部门仍然会优先选择那些,让高层感觉舒适的候选者。
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能力一般但个性温和的同事更容易升职。
升职:喜欢谁、不喜欢谁?
看清了职场真相后,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领导不喜欢的3类人,和喜欢的3类人。
1、不容易升职的员工
第一种,工作热情很高的人。
这类人对自己有着超高的要求,对工作抱有完美主义,非常在乎他人的评价。
他们通常喜欢主动承担责任,行动力时刻在线,敢想敢做,是上级非常喜欢的一类人。
《UP工作法门》的作者,也曾经是这样的一个人。
当有机会调离基层,升职去别的部门时,他的老板一直在极力挽留:“我很需要你,你对我非常重要。”表面上看,这位领导对他是非常器重了。可事实上,多年以后,作者一直都没得到应得的升职机会。
【结论】积极工作的人,在领导眼里只是一台运转出色的机器,是帮助自己升迁的垫脚石。
这话可能会让你感觉不舒服。知道了真相之后,会不会觉得很惊悚呢?
第二种人,自我型。
这类人的典型代表是苹果掌门人,史蒂芬·乔布斯。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传奇,毕竟职场上的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
所以,千万不要“学名人”,在职场中过度的张扬自我。
【结论】当你表现得比领导更聪明,更有远见时,离“失业”也就不远了。
第三种人,包工头。
所谓“包工头”,指的是还有上升空间的基层管理者。
虽然手下有几个人,却对他们要求非常严苛,不允许犯错,动不动就骂人。
当下属和同事们都开始讨厌你时,这种矛盾是不会逃过高层们的眼睛的。
【结论】还是那句话,所有妨碍企业正常运转的人,都不会“被欢迎”。自然,继续升迁的希望,也就十分渺茫了。
2、容易升职的员工
如果你避开了刚才的3个坑,那我要恭喜你已经摸到了升职的门槛。
可光不犯错,也不行,毕竟能升职的是少数人。
如果想得到更大的发展,你还需要努力成为以下3种人,脱颖而出。
第一种人,万事通。
这类人,就是罗振宇口中的那种“U盘型”人才。意思是说,你得像个U盘一样,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任意协作。
首先,万事通们都十分聪明,但并不会钻牛角尖。他们拿手的,是“可迁移的能力”。比如说,处理工作时的沟通能力、分解工作任务的能力、快速学习和适应新工作的能力。
其次,每个万事通都可以漂亮地独立负责一个项目。说白了,他干事领导放心。
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兼CEO,脱不花,在进入知识付费领域之前,已经担任过20家以上大中型企业软实力建设项目的总负责人。
17岁高中没毕业开始“北漂”,18岁给企业家讲课,19岁当董事长,成为虎嗅网专栏作者,中央电视台《李天田清晨观察》栏目主持人,出版过《超级中层商学院之像中层,才能当好中层》、《超级中层商学院之沟通有结果》等书籍……
表面上看,脱不花一直在换岗位、换领域。而实际上,在这一连串的经历中,“不断学习,勇敢接受挑战,不怕失败” 的能力,异常耀眼。
【结论】没有永远的职位,只有不变的未来。你无法预测未来会有哪些新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拥有“可迁移能力”的万事通,能自如应对各种新挑战。
尤其当经济下行,各处裁人的危机时,被裁掉的永远是基层执行岗,而万事通类的人则可以在危机中发现新的机会。
第二种人,不做判断的人。
这类人与前面说的“自我型”刚好相反。
比如说,会上需要作出一个决定。自我型的人会说:“只有增加税收才是出路,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你们不信我一定会后悔!”
而不做判断的人则会说:“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是减少开销,第二是增加税收,两种做法都很合理。”
你也许会说,这也太油滑了吧。都有道理,那到底按哪个做呢?
所谓“不做判断”,就是要客观地陈述观点,然后让团队来做选择。虽然有点不负责任,但对个人升迁来说,是最有利的。毕竟不是你做的决定,所以不管最后结局如何,都没有人会质疑你的判断。
【结论】懂得把决定权让给领导,这样的人更容易得到赏识。
第三种人,打压别人的人。
这类人自己没有什么实力,却总喜欢指导别人工作。
比如不请自来地给你工作上的建议,从而显示自己高人一等。通过这种打压别人,让领导注意到自己,进而得到赏识。
【结论】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千万别以为他们是好心。不接受任何指导,你就不会成为他们升职路上的垫脚石。
想升职,你该怎么做?
第一步,列一个“重要成员”清单。
所谓重要成员,是那些对你升职有生杀大权的领导。
比如说,《UP工作法门》中作者列出的销售总监、营销总监以及市场总监这个层级的领导。只要是对公司业务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就算和你不在一个部门,你也要尽量和他们搞好关系。
当然,不是要你去巴结、拍马屁。而是充分利用商讨工作、跨部门合作等机会,主动和对方沟通、请示,进一步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第二步,制定学习计划。
任何领导的时间都很宝贵,因此在找他们请示工作之前,你得有一份能拿得出手的策划书。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能力,尚不能做到“万事通”,那么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就是当务之急了。
虽然各行各业需要的技能不尽相同,但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做减法的能力——让你的精力更聚焦;不拖延的能力——让你的行动更有力;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让你的成长更快速!第三步,随时准备面对改变。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没有永恒的未来,只有不断变化的现实。
当变化来临时,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自然升职的就是你了。
书中作者讲了一段朋友卡尔的经历。卡尔的公司刚刚进行了重组,原来的同事几乎都调走了,新来的团队让卡尔感觉很陌生。于是他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埋头做好自己的工作就OK了。
渐渐地卡尔发现,很多不如自己的同事都受到了提拔,身为部门元老的自己存在感却越来越低。于是他主动开始和同事交流,参加新部门的团建活动,并增加向新领导请示的频率。
三个月之后,卡尔升为了该部门的新总监。
不能改变环境时,你要学会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要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时,就不妨改变对事情的态度。当你会发现工作能力并不是升职的主要原因,身边有太多碌碌无为的人,身居要职时,不妨按照文中的建议,改变一下自己。
比如说,避开工作热情高涨、以自我为中心、包工头的坑,努力成为即插即用的“万事通”。同时兼顾人际关系,给自己留出展示的空间,你的职业生涯就一定会步步高升!
祝顺利!
世界500强主管、多平台签约作者、年阅读300+的职场达人,带你一起「长心眼儿」
喜欢的话,不妨在点赞留言后,转发给您的朋友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