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停在了门口楼梯旁,我说了声:“谢谢师傅。”随即提包开门右脚踩地,一套动作非常熟练。
“诶,师傅,记得开一下车尾箱。”关门前特地跟师傅说了一声。
熟悉地开车后盖,单手拽住行李,“嗬”一声助一下力,成功把行李箱拿了下来。
不行了不行了,我得歇一会,在一楼亭子里坐了下来。
擦擦汗,好像已经非常习惯一个人把所有事情一件一件搞定了。
这几天在看蒋勋老师的《孤独六讲》,他在序言里写着:
“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些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
尽管在汉语里,孤独二字皆不太讨喜,但似乎有一群人偏爱着孤独。
过去几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几乎都是独来独往。
有聊得来的朋友,玩得开的同社团小伙伴,但说到去上课,去饭堂,去图书馆,出去逛街,外出娱乐的时候,我似乎有意地去“落单”。
一个人走在路上,可以插上耳机听自己喜欢的歌,或者听个podcast,仿佛自己拥有了一个小小的世界。
一个人在家可以彻底放松,可以把衣服脱掉,可以放飞自我大声唱歌,不会有任何顾虑,饿了的时候给自己煮个螺狮粉,疲惫了可以摊在沙发上看个剧。
似乎往往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都是在独处的时间里找到答案。
很多人都在教大家,要独处,要习惯孤独,享受孤独。
但在观察自己“孤独”时候的状态时,其实人极其容易走进两个极端。
要么极度清醒,要么极度糊涂且抑郁。
我每一次开完直播点那个右上角的X,然后确认退出时,总有一种超大的落差感,似乎自己前一秒拥有着上千个朋友,下一秒马上就是一个人,那个时候的孤独感往往让我自己非常抑郁难受。
独处时清醒是件好事儿,做事情效率会更快,干啥都顺;但一旦陷进独处时的抑郁,一切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所以我觉得吧,我们不是要去逼自己去习惯独处,而是要学会培养自己迅速地在“不独处”和“独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的能力。
于我来说,最好的状态,便是让“不独处的自己”拥抱热闹,让“独处的自己”接纳孤独,理解孤独,享受孤独。
愿你我不刻意追求热闹,也不让自己轻易迷失在孤独的深渊中。
周三快乐,祝你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