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一直在带低段年级孩子的音乐课。七八岁的孩子天真烂漫,生性活泼,对美的东西充满了本能的喜欢与热情,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都成为孩子心中喜爱的科目。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个别孩子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成天愁眉不展的样子,甚至在课堂上有拒绝学习的现象。
就在昨天的音乐课上,和孩子们复习演唱《小小雨点》后,趁孩子们歌声缭绕、兴致浓烈,正是学习新知的好时机,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乐器三角铁与沙球,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教材上有为歌曲伴奏的学习要求)。乐器学习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他们总是怀着好奇之心忍不住想提前摸一摸,奏一奏。我在呈现乐器、大概介绍、示范演奏后,让孩子们徒手练习,随后进行小组练习与歌曲伴奏。这时,我往往会选择徒手练习时最认真的一组孩子先演奏,这样既有示范作用,也有正确带领的意思。看到第一组孩子那么认真,我很自然地请第一组孩子上台领取三角铁与沙球,看见第一排第一个小男孩坐着没有乐器,边上同学在提示他领乐器,他还是坐着,并小声嘀咕着:“我不想演奏。”看到他继续坐着,我又再次询问,他还是坚持说“我不想演奏乐器。”事实上,这个孩子最近学习很有进步,我为此还表扬过他。一看课堂时间有限,我没再重复提醒,而是示意他和另一组的一个孩子交换座位,而后一组男生和女生进行了合作演奏,为歌曲增色不少。
下课后,我开始思考课堂上的这个事件,觉得自己还是过于“消极”处理了,孩子说“不想演奏”我也随之放弃了对他的帮助与推动。虽说在当时课上好像也没什么不妥(至少没让孩子的不良情绪升级),但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些不妥当,至少没有智慧的处理好。如果孩子今后在课堂学习中,还会发出“老师,我不想唱歌”“老师,我不想学习”等这类声音,我到底该如何合理而积极地处置呢?我想,还是可以想一些办法的。
1.教师主动给乐器,化“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走到孩子身边,亲自把乐器交到孩子手上,趁孩子还没缓过神来,故意一本正经地走开,让孩子没有退缩与拒绝的半点余地。(这个动作绝对要娴熟而不露痕迹)而后老师用动作和眼神提醒孩子们做好准备,一起练习演奏。这样做,既能保证课堂秩序不因个别孩子而受到影响,另外,也化解这个孩子暂时的尴尬与紧张。但在练习演奏的过程种,老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不是说孩子和大家一起演奏就完事了,而是要记得远远瞥上几眼,观察孩子拒绝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学习的确有障碍而拒绝,还是因为生性胆小而不敢尝试乐器演奏,或者说另有其它情况。只有通过观察,准确判断出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原因后,方可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
2.加强日常关注,有针对地个别指导。课堂上的学习,很多时候都是面向全体而进行的整体教学,对于一些能力稍弱、生性胆怯的孩子,很可能出现学习上的“掉队”现象。(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因为孩子认知差异、性格迥异等各种因素)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特别关注那些“掉队”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及时干预与提醒:有时是一次眼神暗示,有时是一次口头告知,有时是一次轻拍肩膀……像乐器演奏,还需要老师走到孩子跟前(或身边)有针对地指导,比如拿乐器的姿势纠正、演奏时动作与力量的控制,甚至要反复提醒孩子及时抬头看媒体上出示的乐器图谱,做到“眼到、手到,耳到、心到”,等等。这些有针对的指导,就是帮助孩子专注于学习,从而更好地自我学习与自我提高。
3. 不吝鼓励与肯定,巧妙“补位”多练习。鼓励,常常像一贴温暖而提神的药剂,在孩子心头产生难以想象的推动作用,一个经常被老师鼓励的孩子,他的行为更多的是正面而积极的,乐观而上进的。(倒是那些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常常一无是处,毫无自信可言。)当然,我这里所说的鼓励,一定是针对孩子具体的、可见的,甚至可感的,让旁人信服而由衷发出感叹的语言或行为,老师的鼓励诚恳而真挚。这样的鼓励,也是让人动容的。
当孩子克服某种不良情绪,努力做出自我调整,勇于参与学习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地鼓励,毫不吝啬地肯定,我想孩子一定会在这样的鼓励中慢慢进步。在我们的乐器演奏中,常会因为小组的某个孩子没来而空缺,这时我们就会请其它组的孩子进行“补位”,“补位”就是巩固练习(强化练习)。最好的“补位”,就可以请那些学习“薄弱”的孩子再奏一次,再体验一次。这种无痕的强化练习,其实就是给孩子多一次锻炼的机会,增加他对音乐学习的信心与热忱。